内蒙古乌海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内蒙古乌海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内蒙古乌海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隋朝统一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统一,发展国力。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隋文帝巩固统一的措施的是A.发展经济 B.编订户籍 C.统一币制和度量衡 D.三征辽东2.广元市朝天区某校七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错误的观点是( )A.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 B.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C.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D.都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3.科举制被西方学者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对我国乃至世界历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关于科举制度创立和发展的过程,表述错误的是( )A.唐太宗时期,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B.隋文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形成C.武则天时期,开创了殿试和武举D.唐玄宗时期,把诗赋作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4.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的分裂局面,但在全国的版图上还存在着辽、大理,后来更陆续出现了西夏和金等政权,因此北宋的局部统一区别于大一统的汉唐。材料旨在强调这一时期A.政权并立 B.国家统一 C.民族交融 D.分裂割据5.“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材料中宋代“商业革命”的突出表现是指A.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B.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C.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D.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6.《明太祖实录》记载,朱元璋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是( )A.强化皇权 B.钳制思想 C.监视官民 D.控制军队7.下表内容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朝代人物事迹明朝戚继光肃清东南沿海倭患清朝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清朝康熙帝亲征雅克萨,驱逐沙俄侵略者 A.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B.明清时期镇压边疆地区叛乱的行为C.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D.古代中国对外交流的具体表现8.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医药疗效显著,发挥了重要作用。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经过27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编写出的药物学巨著是( )A.《伤寒杂病论》 B.《齐民要术》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9.明朝末年流行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明末人们愿意“开了城门迎闯王”的主要原因是A.闯王治军严明;人数众多 B.闯王军队战斗力强悍C.明朝流民众多,匪患横行 D.明朝的统治不得人心10.中国古代经济在持续发展中,又表现出显明的阶段特征。其中,明朝经济在前代基础上继续发展的主要表现是A.稻米、粟米广泛种植,越窑、邢窑瓷器全国闻名B.经济重心南移,出现了早市、夜市、草市C.驿站制度发达,海外贸易繁荣D.从南美引入玉米、甘薯、花生,出现了晋商、徽商等商帮 二、综合题11.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从本质上看,宋代只不过是残唐五代的延续,宋代之所以国祚长久,没有短命而亡,只是因为宋太祖断绝了武人专政的传统,宋代的中央政府管理体系多头分权,效率并不是很高。——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废》 材料二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虽然因为民族压迫问题致使其国祚仅仅只有不到100年时间,但是元朝所建立的一些制度却对后世中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了解元朝对地方的管理制度的诞生与发展,有利于我们进一步透析地方管理的要点,并作用于当今国家治理。——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注:互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明太祖实录》(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中央政府管理体系”的利弊。(2)材料二中元朝实行了哪一地方行政制度?为了有效管理边疆地区,元朝因地制宜还设置了哪些管理机构?(任举两例)(3)材料三中“我朝罢丞相”解决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哪一矛盾?据所学知识回答清朝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设置了什么机构?(4)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怎样的发展趋势? 你如何看待这一趋势。12.对外交往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对外政策的制定与国家的形象与发展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代中国,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国力强盛。唐文化融合域外文化,深为当时世界各国人民所向往……唐朝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把大唐文化传播四方,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摘编自《中外文化交流史》(王介南) 材料二 明朝前期,国力雄厚,财政收入是元朝的两倍。手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苏州、杭州丝织业高度发达,景德镇的青花瓷器畅销国内外。福建、广东的造船业也非常发达,建造的海船适合远洋航行。1405—1433年,明政府先后派郑和七次下西洋,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摘编自《中外文化交流史》(王介南) 材料三 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反清力量,政府厉行海禁,“片板不准下海”。后来又进一步规定:只允许外商在广州一处进行贸易,外商的活动,必须由政府指定的商人“管束稽查”。——摘编自《中外文化交流史》(王介南)(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中国对外交往的积极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朝时期“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和“把大唐文化传播四方”的著名代表人物各一例。(2)根据材料二,概括郑和下西洋的有利条件。(3)材料三表明清政府实行什么政策?并分析清政府实行该政策的影响。(4)据上述材料及问题,指出古代中国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回首唐宋】材料一 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yi)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四山开辟中沃壤,万顷秧齐绿云绕。——李处权《士贵要予赋水轮》材料二 (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南宋社会生活史》【对话明清】材料三 顺治十八年(1661年)全国人口1920万人,康熙九年(1670年)全国人口1939万人,乾隆八年(1743年)全国人口15000万人,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全国人口31000万人。——摘编自高王凌《明清时期的中国人口》材料四 明清时期,诗、词、散文等传统文学体裁渐趋衰落,通俗文学勃兴,小说、戏曲等大众化形式成为文学艺术的主流。(1)材料一所指是唐朝时期发明的哪种农业工具?(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宋代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的“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举出两例)(3)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前期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4)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通俗文学勃兴的时代背景。(5)据上述材料及问题,谈谈你的感悟。
参考答案:1.D2.C3.B4.A5.B6.A7.C8.C9.D10.D11.(1)利是国家长久。弊端是办事效率不高。(2)行省制度;为了加强对台湾的管辖,设置了澎湖巡检司。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置了宣政院。(3)皇权和相权;军机处。(4)皇权不断增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中央权力不断增强,地方权力不断减弱。这样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巩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但是,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君权不断增强,腐败出现,文化衰败,阻碍了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12.(1)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玄奘;鉴真。(2)国家实力雄厚;手工业进一步发展;造船业发达。(3)闭关锁国政策;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4)由开放到封闭。 13.(1)筒车。(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造船业居世界首位;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等。(任答两点即可)(3)情况:快速增长。原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粮食产量高;赋税制度改革,废除了人头税。(4)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市民文化繁荣。(5)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丰富多彩;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富有创造力。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内蒙古乌海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阶段测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内蒙古乌海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含答案),文件包含2023-2024初三历史期中试题1docx、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内蒙古乌海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