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自行车里的数学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自行车里的数学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巩固练习,研究变速自行车的问题,全课总结,谈收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自行车里的数学》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66至67页“自行车里的数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自行车“蹬一圈走多远”的计算方法,探索变速自行车的速度与其内在结构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引领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并应用”基本过程,获得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1、普通自行车的速度与其内在结构关系的数学模型; 2、变速自行车能变化出多少种速度。 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喜欢骑自行车吗?谁会骑自行车举手?师:你认识的自行车有哪些种类? 师:你们知道自行车里也含有数学问题吗?谁能从中找出我们学过的知识?(三角形的知识、圆的知识等)师:告诉你后轮(圆的)周长,后轮转的圈数,你能算出什么? 师:其实自行车里还蕴含着更为丰富的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究自行车里的数学。(板书课题)二、 探究普通自行车有关问题1、 研究普通自行车的运动与内在结构的关系(ppt演示)师:自行车是怎样向前运动的? (知道后齿轮转一圈,后轮也转一圈)2、 你还想研究自行车里的什么问题?自行车蹬一圈能走多远吗?理解:自行车蹬一圈是什么意思?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3、 小组研究: 探究提示: (1)为什么自行车前齿轮大,后齿轮小呢? 如果前齿轮和后齿轮一样大,前齿轮转 1 圈,后齿轮转( )圈. (2)如果前齿轮的周长是后齿轮的2倍,前齿轮转一圈,后齿轮转( )圈. 如果前齿轮的周长是后齿轮的5倍,前齿轮转一圈,后齿轮转( )圈 (3)前齿轮转一个齿,链条移动一节,后齿轮也转动一个齿,是吗?观察 (4)前齿轮转42个齿,链条移动( )节,后齿轮也转动( )个齿。 (5)前齿轮42个齿,后齿轮21个齿,前齿轮转一圈,后齿轮转( )圈. 前齿轮42个齿,后齿轮14个齿,前齿轮转一圈,后齿轮转( )圈. 前齿轮42个齿,后齿轮9个齿,前齿轮转一圈,后齿轮转( )圈. 前齿轮42个齿,后齿轮9个齿,前齿轮转2圈,后齿轮转( )圈. (6)思考:前齿轮的齿数与它转的圈数,后齿轮的齿数与它转的圈数有什么关系呢? 列式: (7)前齿轮转 1 圈时,后齿轮转的圈数怎样用算式表示? (8)依据前面的探究,自行车蹬一圈能走多远能算出来吗? 汇报: 归纳解题思路:自行车蹬一圈走的距离=前齿轮的齿数∶后齿轮的齿数×车轮的周长 三、巩固练习 1、哪辆自行车蹬一圈能走得远,为什么? 前齿轮齿数:42 后齿轮齿数:21 车轮直径:71厘米 前齿轮齿数:42 后齿轮齿数:14 车轮直径:71厘米四、研究变速自行车的问题 刚才我们研究的是普通自行车,变速自行车怎样变的呢?假如前齿轮还是42个齿,把前面的三个后轮做得放一起,会产生几种速度呢?如果前齿轮也变成两种齿,又会变几种速度呢?五、全课总结,谈收获。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版自行车里的数学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知导入,新知建构,课堂小结,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自行车里的数学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引入新课,新课教学,十四,十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自行车里的数学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提出问题,探究新知,解决问题,归纳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