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市2021-2022学年初中数学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
展开2021-2022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如图所示,点E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把△BEC绕点C旋转至△DFC位置,则∠EFC的度数是( )
A.90° B.30° C.45° D.60°
2.民族图案是数学文化中的一块瑰宝.下列图案中,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也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3.已知m=,n=,则代数式的值为 ( )
A.3 B.3 C.5 D.9
4.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x+a2﹣1=0的一个根为0,则a值为( )
A.1 B.﹣1 C.±1 D.0
5.如图,EF过▱ABCD对角线的交点O,交AD于E,交BC于F,若▱ABCD的周长为18,,则四边形EFCD的周长为
A.14 B.13 C.12 D.10
6.某车间需加工一批零件,车间20名工人每天加工零件数如表所示:
每天加工零件数 | 4 | 5 | 6 | 7 | 8 |
人数 | 3 | 6 | 5 | 4 | 2 |
每天加工零件数的中位数和众数为( )
A.6,5 B.6,6 C.5,5 D.5,6
7.如图,AB切⊙O于点B,OA=2,AB=3,弦BC∥OA,则劣弧BC的弧长为( )
A. B. C.π D.
8.一次函数y=kx﹣1的图象经过点P,且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则点P的坐标可以为( )
A.(﹣5,3) B.(1,﹣3) C.(2,2) D.(5,﹣1)
9.如图,正六边形ABCDEF中,P、Q两点分别为△ACF、△CEF的内心.若AF=2,则PQ的长度为何?( )
A.1 B.2 C.2﹣2 D.4﹣2
10.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6cm和8cm,则它的面积是( )
A.6cm2 B.12cm2 C.24cm2 D.48cm2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
11.对于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中的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
12.若a+b=3,ab=2,则a2+b2=_____.
13.如图,在菱形ABCD中,DE⊥AB于点E,cosA=,BE=4,则tan∠DBE的值是_____.
14.已知AB=AC,tanA=2,BC=5,则△ABC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
15.如图,一束光线从点A(3,3)出发,经过y轴上点C反射后经过点B(1,0),则光线从点A到点B经过的路径长为_____.
16.如图,在矩形ABCD中,AB=,AD=1,把该矩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α度得矩形AB′C′D′,点C′落在AB的延长线上,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
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OC和正方形DOFE的顶点B,F在x轴上,顶点C,D在y轴上,且S△ADC=4,反比例函数y=(x>0)的图像经过点E, 则k=_______ 。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9分)
18.(10分)如图,已知点A,C在EF上,AD∥BC,DE∥BF,AE=CF.
(1)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2)直接写出图中所有相等的线段(AE=CF除外).
19.(5分)今年3月12日植树节期间,学校预购进A,B两种树苗.若购进A种树苗3棵,B种树苗5棵,需2100元;若购进A种树苗4棵,B种树苗10棵,需3800元.求购进A,B两种树苗的单价;若该学校准备用不多于8000元的钱购进这两种树苗共30棵,求A种树苗至少需购进多少棵.
20.(8分)如图所示,A、B两地之间有一条河,原来从A地到B地需要经过桥DC,沿折线A→D→C→B到达,现在新建了桥EF(EF=DC),可直接沿直线AB从A地到达B地,已知BC=12km,∠A=45°,∠B=30°,桥DC和AB平行.
(1)求桥DC与直线AB的距离;
(2)现在从A地到达B地可比原来少走多少路程?
(以上两问中的结果均精确到0.1km,参考数据:≈1.14,≈1.73)
21.(10分)一天晚上,李明利用灯光下的影子长来测量一路灯D的高度.如图,当在点A处放置标杆时,李明测得直立的标杆高AM与影子长AE正好相等,接着李明沿AC方向继续向前走,走到点B处放置同一个标杆,测得直立标杆高BN的影子恰好是线段AB,并测得AB=1.2m,已知标杆直立时的高为1.8m,求路灯的高CD的长.
22.(10分)先化简再求值:(a﹣)÷,其中a=1+,b=1﹣.
23.(12分)校车安全是近几年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安全隐患主要是超速和超载.某中学数学活动小组设计了如下检测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速度的实验:先在公路旁边选取一点C,再在笔直的车道上确定点D,使CD与垂直,测得CD的长等于21米,在上点D的同侧取点A、B,使∠CAD=30,∠CBD=60.
(1)求AB的长(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
(2)已知本路段对校车限速为40千米/小时,若测得某辆校车从A到B用时2秒,这辆校车是否超速?说明理由.
24.(14分)五一期间,小红到郊野公园游玩,在景点P处测得景点B位于南偏东45°方向,然后沿北偏东37°方向走200m米到达景点A,此时测得景点B正好位于景点A的正南方向,求景点A与景点B之间的距离.(结果保留整数)参考数据:sin37≈0.60,cos37°=0.80,tan37°≈0.75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C
【解析】
根据正方形的每一个角都是直角可得∠BCD=90°,再根据旋转的性质求出∠ECF=∠BCD=90°,CE=CF,然后求出△C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答.
【详解】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BCD=90°,
∵△BEC绕点C旋转至△DFC的位置,
∴∠ECF=∠BCD=90°,CE=CF,
∴△C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EFC=45°.
故选:C.
【点睛】
本题目是一道考查旋转的性质问题——每对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连线的夹角都等于旋转角度,每对对应边相等,故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2、C
【解析】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图形沿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因此,
A、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B、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C、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
D、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3、B
【解析】
由已知可得:,=.
【详解】
由已知可得:,
原式=
故选:B
【点睛】
考核知识点:二次根式运算.配方是关键.
4、B
【解析】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得出:a﹣1≠0,a2﹣1=0,求出a的值即可.
【详解】
解:把x=0代入方程得:a2﹣1=0,
解得:a=±1,
∵(a﹣1)x2+x+a2﹣1=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a﹣1≠0,
即a≠1,
∴a的值是﹣1.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等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注意根据已知得出a﹣1≠0,a2﹣1=0,不要漏掉对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不为0的考虑.
5、C
【解析】
∵平行四边形ABCD,
∴AD∥BC,AD=BC,AO=CO,
∴∠EAO=∠FCO,
∵在△AEO和△CFO中,
,
∴△AEO≌△CFO,
∴AE=CF,EO=FO=1.5,
∵C四边形ABCD=18,∴CD+AD=9,
∴C四边形CDEF=CD+DE+EF+FC=CD+DE+EF+AE=CD+AD+EF=9+3=12.
故选C.
【点睛】
本题关键在于利用三角形全等,解题关键是将四边形CDEF的周长进行转化.
6、A
【解析】
根据众数、中位数的定义分别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
由表知数据5出现了6次,次数最多,所以众数为5;
因为共有20个数据,
所以中位数为第10、11个数据的平均数,即中位数为=6,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用到的知识点: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7、A
【解析】
试题分析:连接OB,OC,
∵AB为圆O的切线,
∴∠ABO=90°,
在Rt△ABO中,OA=,∠A=30°,
∴OB=,∠AOB=60°,
∵BC∥OA,
∴∠OBC=∠AOB=60°,
又OB=OC,
∴△BOC为等边三角形,
∴∠BOC=60°,
则劣弧长为.
故选A.
考点: 1.切线的性质;2.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3.弧长的计算.
8、C
【解析】
【分析】根据函数图象的性质判断系数k>0,则该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由函数图象与y轴交于负半轴,则该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由此得到结论.
【详解】∵一次函数y=kx﹣1的图象的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k>0,
A、把点(﹣5,3)代入y=kx﹣1得到:k=﹣<0,不符合题意;
B、把点(1,﹣3)代入y=kx﹣1得到:k=﹣2<0,不符合题意;
C、把点(2,2)代入y=kx﹣1得到:k=>0,符合题意;
D、把点(5,﹣1)代入y=kx﹣1得到:k=0,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的性质,根据题意求得k>0是解题的关键.
9、C
【解析】
先判断出PQ⊥CF,再求出AC=2,AF=2,CF=2AF=4,利用△ACF的面积的两种算法即可求出PG,然后计算出PQ即可.
【详解】
解:如图,连接PF,QF,PC,QC
∵P、Q两点分别为△ACF、△CEF的内心,
∴PF是∠AFC的角平分线,FQ是∠CFE的角平分线,
∴∠PFC=∠AFC=30°,∠QFC=∠CFE=30°,
∴∠PFC=∠QFC=30°,
同理,∠PCF=∠QCF
∴PQ⊥CF,
∴△PQF是等边三角形,
∴PQ=2PG;
易得△ACF≌△ECF,且内角是30º,60º,90º的三角形,
∴AC=2,AF=2,CF=2AF=4,
∴S△ACF=AF×AC=×2×2=2,
过点P作PM⊥AF,PN⊥AC,PQ交CF于G,
∵点P是△ACF的内心,
∴PM=PN=PG,
∴S△ACF=S△PAF+S△PAC+S△PCF
=AF×PM+AC×PN+CF×PG
=×2×PG+×2×PG+×4×PG
=(1++2)PG
=(3+)PG
=2,
∴PG==,
∴PQ=2PG=2()=2-2.
故选C.
【点睛】
本题是三角形的内切圆与内心,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心的特点,三角形的全等,解本题的关键是知道三角形的内心的意义.
10、C
【解析】
已知对角线的长度,根据菱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即可计算菱形的面积.
【详解】
根据对角线的长可以求得菱形的面积,
根据S=ab=×6cm×8cm=14cm1.
故选:C.
【点睛】
考查菱形的面积公式,熟练掌握菱形面积的两种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
11、-5
【解析】
分清一元二次方程中,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直接解答即可.
【详解】
解:表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次项系数.
【点睛】
此题考查根的判别式,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程根的判别式△=b2-4ac,不要盲目套用,要看具体方程中的a,b,c的值.a代表二次项系数,b代表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12、1
【解析】
根据a2+b2=(a+b)2-2ab,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
∵a+b=3,ab=2,
∴a2+b2=(a+b)2﹣2ab=9﹣4=1.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对完全平方公式的变形应用能力,要熟记有关完全平方的几个变形公式.
13、1.
【解析】
求出AD=AB,设AD=AB=5x,AE=3x,则5x﹣3x=4,求出x,得出AD=10,AE=6,在Rt△ADE中,由勾股定理求出DE=8,在Rt△BDE中得出代入求出即可,
【详解】
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
∴AD=AB,
∵cosA=,BE=4,DE⊥AB,
∴设AD=AB=5x,AE=3x,
则5x﹣3x=4,
x=1,
即AD=10,AE=6,
在Rt△ADE中,由勾股定理得:
在Rt△BDE中,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关键是求出DE的长.
14、
【解析】
作CD⊥AB,由tanA=2,设AD=x,CD=2x,根据勾股定理AC=x,则BD=,
然后在Rt△CBD中BC2=BD2+CD2,即52=4x2+,解得x2=,则S△ABC===
【详解】
如图作CD⊥AB,
∵tanA=2,设AD=x,CD=2x,
∴AC=x,∴BD=,
在Rt△CBD中BC2=BD2+CD2,
即52=4x2+,
x2=,
∴S△AB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进行求解.
15、2
【解析】
延长AC交x轴于B′.根据光的反射原理,点B、B′关于y轴对称,CB=CB′.路径长就是AB′的长度.结合A点坐标,运用勾股定理求解.
【详解】
解:如图所示,
延长AC交x轴于B′.则点B、B′关于y轴对称,CB=CB′.作AD⊥x轴于D点.则AD=3,DB′=3+1=1.
由勾股定理AB′=2
∴AC+CB = AC+CB′= AB′=2.即光线从点A到点B经过的路径长为2.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同时渗透光学中反射原理,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决本题关键
16、
【解析】
∵在矩形ABCD中,AB=,∠DAC=60°,
∴DC=,AD=1.
由旋转的性质可知:D′C′=,AD′=1,
∴tan∠D′AC′==,
∴∠D′AC′=60°.
∴∠BAB′=30°,
∴S△AB′C′=×1×=,
S扇形BAB′==.
S阴影=S△AB′C′-S扇形BAB′=-.
故答案为-.
【点睛】
错因分析 中档题.失分原因有2点:(1)不能准确地将阴影部分面积转化为易求特殊图形的面积;(2)不能根据矩形的边求出α的值.
17、8
【解析】
设正方形ABOC和正方形DOFE的边长分别是m、n,则AB=OB=m,DE=EF=OF=n,BF=OB+OF=m+n,然后根据S△ADF=S梯形ABOD+S△DOF-S△ABF=4,得到关于n的方程,解方程求得n的值,最后根据系数k的几何意义求得即可.
【详解】
设正方形ABOC和正方形DOFE的边长分别是m、n,则AB=OB=m,DE=EF=OF=n,
∴BF=OB+OF=m+n,
,
∴=8,
∵点E(n.n)在反比例函数y=kx(x>0)的图象上,
∴k==8,
故答案为8.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和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图象上的点(x,y)的横纵坐标的积是定值k,即xy=k.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9分)
18、(1)见解析;(2)AD=BC,EC=AF,ED=BF,AB=DC.
【解析】
整体分析:
(1)用ASA证明△ADE≌△CBF,得到AD=BC,根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证明;(2)根据△ADE≌△CBF,和平行四边形ABCD的性质及线段的和差关系找相等的线段.
解:(1)证明:∵AD∥BC,DE∥BF,
∴∠E=∠F,∠DAC=∠BCA,∴∠DAE=∠BCF.
在△ADE和△CBF中,,
∴△ADE≌△CBF,∴AD=B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2)AD=BC,EC=AF,ED=BF,AB=DC.
理由如下:
∵△ADE≌△CBF,∴AD=BC,ED=BF.
∵AE=CF,∴EC=AF.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DC.
19、(1)A种树苗的单价为200元,B种树苗的单价为300元;(2)10棵
【解析】
试题分析:(1)设B种树苗的单价为x元,则A种树苗的单价为y元.则由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解答即可;
(2)设购买A种树苗a棵,则B种树苗为(30﹣a)棵,然后根据总费用和两种树苗的棵数关系列出不等式解答即可.
试题解析:(1)设B种树苗的单价为x元,则A种树苗的单价为y元,
可得:,
解得:,
答:A种树苗的单价为200元,B种树苗的单价为300元.
(2)设购买A种树苗a棵,则B种树苗为(30﹣a)棵,
可得:200a+300(30﹣a)≤8000,
解得:a≥10,
答:A种树苗至少需购进10棵.
考点: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20、(1)桥DC与直线AB的距离是6.0km;(2)现在从A地到达B地可比原来少走的路程是4.1km.
【解析】
(1)过C向AB作垂线构建三角形,求出垂线段的长度即可;(2)过点D向AB作垂线,然后根据解三角形求出AD, CB的长,进而求出现在从A地到达B地可比原来少走的路程.
【详解】
解:(1)作CH⊥AB于点H,如图所示,
∵BC=12km,∠B=30°,
∴km,BH=km,
即桥DC与直线AB的距离是6.0km;
(2)作DM⊥AB于点M,如图所示,
∵桥DC和AB平行,CH=6km,
∴DM=CH=6km,
∵∠DMA=90°,∠B=45°,MH=EF=DC,
∴AD=km,AM=DM=6km,
∴现在从A地到达B地可比原来少走的路程是:(AD+DC+BC)﹣(AM+MH+BH)=AD+DC+BC﹣AM﹣MH﹣BH=AD+BC﹣AM﹣BH=km,
即现在从A地到达B地可比原来少走的路程是4.1km.
【点睛】
做辅助线,构建直角三角形,根据边角关系解三角形,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路灯高CD为5.1米.
【解析】
根据AM⊥EC,CD⊥EC,BN⊥EC,EA=MA得到MA∥CD∥BN,从而得到△ABN∽△ACD,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相等列出比例式求解即可.
【详解】
设CD长为x米,
∵AM⊥EC,CD⊥EC,BN⊥EC,EA=MA,
∴MA∥CD∥BN,
∴EC=CD=x米,
∴△ABN∽△ACD,
∴=,即,
解得:x=5.1.
经检验,x=5.1是原方程的解,
∴路灯高CD为5.1米.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已知条件得到平行线,从而证得相似三角形.
22、原式=
【解析】
括号内先通分进行分式的加减运算,然后再进行分式的乘除法运算,最后将数个代入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原式=
=
=,
当a=1+,b=1﹣时,
原式==.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分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23、(1)24.2米(2) 超速,理由见解析
【解析】
(1)分别在Rt△ADC与Rt△BDC中,利用正切函数,即可求得AD与BD的长,从而求得AB的长.
(2)由从A到B用时2秒,即可求得这辆校车的速度,比较与40千米/小时的大小,即可确定这辆校车是否超速.
【详解】
解:(1)由題意得,
在Rt△ADC中,,
在Rt△BDC中,,
∴AB=AD-BD=(米).
(2)∵汽车从A到B用时2秒,∴速度为24.2÷2=12.1(米/秒),
∵12.1米/秒=43.56千米/小时,∴该车速度为43.56千米/小时.
∵43.56千米/小时大于40千米/小时,
∴此校车在AB路段超速.
24、景点A与B之间的距离大约为280米
【解析】
由已知作PC⊥AB于C,可得△ABP中∠A=37°,∠B=45°且PA=200m,要求AB的长,可以先求出AC和BC的长.
【详解】
解:如图,作PC⊥AB于C,则∠ACP=∠BCP=90°,
由题意,可得∠A=37°,∠B=45°,PA=200m.
在Rt△ACP中,∵∠ACP=90°,∠A=37°,
∴AC=AP•cosA=200×0.80=160,PC=AP•sinA=200×0.60=1.
在Rt△BPC中,∵∠BCP=90°,∠B=45°,
∴BC=PC=1.
∴AB=AC+BC=160+1=280(米).
答:景点A与B之间的距离大约为280米.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对于解一般三角形,求三角形的边或高的问题一般可以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就是作高线.
河南聚焦2021-2022学年初中数学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河南聚焦2021-2022学年初中数学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计算的值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重点名校初中数学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届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重点名校初中数学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七一中学初中数学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七一中学初中数学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二次函数y=ax2+bx+c,如图,弹性小球从点P,下列各式中,互为相反数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