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8 古诗三首书湖阴先生壁授课课件ppt
展开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重点)2.能借助注释及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所描绘的情境。(重点)3.体会诗人退居田园后愉悦、轻松的心境。(难点)
古人有在墙壁上题诗的习俗,有些题壁诗借眼前景物寄托诗人的思想感情,有些则直抒胸臆,这首诗属于前一类,写的是湖阴先生的住宅,却寄托了诗人的闲适心情。
重点:“护田”“排闼”运用了两个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情感的形象,不具体理解,无法体会到是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传递了什么情感。难点:这首诗全篇写景,单从景物中感知作者传递的情感,学生很理解,且诗人所处年代与学生相隔甚远,对王安石知之甚少;用典的诗词学生接触不多,因而有一定的难度。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里洋村),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大诗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书 湖阴先生 壁 宋 王安石茅檐 长扫 净无苔,花木 成畦 手自栽。一水 护田 将绿绕,两山 排闼 送青来。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书:书写。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今南京市)时的一位邻居好友。苔:青苔。畦: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排闼:推开门。闼:小门。
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译文: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季节,这对青苔的生长比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青苔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比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而今庭院之内,连青苔也没有,不正表明无处不净,无时不净吗?
“成畦”二字有何作用?
“成畦”二字在此处并非仅仅交代花圃的整齐,也有力地暗示出花木的丰美,既整齐又不单调。
从前两句可以看出杨德逢是什么性格?
译文: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青翠的山色。
写出溪水温柔多情,曲折多姿
写出青山山势若奔,翠色欲滴
2、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一水护田”中的“护”,是什么意思?
那小溪曲折生姿,环绕着绿油油的农田,这不恰像一位母亲双手护着小孩的情景吗?
3、“送青”之前冠以“排闼”二字,是什么意思?
它既写出了山色深翠欲滴竟似扑向庭院而来!这种描写给予读者的美感极为新鲜、生动。 它还表明山的距离不远,就在杨家庭院的门前,所以似乎伸手可及。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和与湖阴先生的深厚友情。
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通过对湖阴先生庭院内外的几处景物的描写,巧妙地为我们勾画了一个清净脱俗,朴实勤劳的湖阴先生的形象, 细腻而隐讳地表达了诗人退隐闲居的恬淡心境和从田园山水、从与平民交往中所领略到的无穷乐趣。
清净脱俗恬淡心境无穷乐趣
1、“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山水写得有情有趣。
2、依据诗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孟浩然《过故人庄》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陆游《游山西村》
2021学年书湖阴先生壁课文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1学年书湖阴先生壁课文配套课件ppt,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书湖阴先生壁,作者简介,茅檐是谁家的,净何意,杨德逢的庭院,净即干净,诗人怎样写净的,仅用“无苔”二字,赏析“无苔”,拟人对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书湖阴先生壁评优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书湖阴先生壁评优课ppt课件,文件包含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8-古诗三首》课件pptx、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8古诗三首》教案doc、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8古诗三首》课时练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书湖阴先生壁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书湖阴先生壁图文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王安石,劳动收获美,书湖阴先生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