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电流的测量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科学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电流的测量练习题,文件包含4245电流的测量电压的测量解析版docx、4245电流的测量电压的测量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4.2 4.5 电流的测量 电压的测量【知识网络】【知识掌握】一、电流的测量1、电荷的定向移动称为电流。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金属导体中实际移动的是带负电的自由电子,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与电荷的实际移动的方向相反)。2、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用字母I表示,单位:安培,简称安,符号为A,更小的单位有毫安mA和微安μA,1A=103mA=106μA3、电流表的符号:——使用方法:①正确选择量程。使用前应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处;用试触法确定量程。②必须把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③使电流从电流表“+”接线柱流进,从“-”接线柱流出。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把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两极,否则,电流表会因通过的电流太大而烧毁。5、试触法:在不能预先估计被测电流大小的情况下,应先拿电路的另一个线头迅速试触电流表最大量程的接线柱,如果指针偏转太小,再使用较小的量程。6、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第5节 电压的测量1、电压是使电路中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2、电源的作用:使电路存在一个稳定的电压而使电流得以持续。导体中形成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有电压。3、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源产生电压,电压产生电流。4、电压:U 单位:伏特,简称伏,V 1千伏(KV)=103伏(V)=106毫伏(mV)=106微伏(μV)5、重要的电压值: ①一节干电池U=1.5V ②家庭电路U=220V ③对人体的安全U≤36、电压的测量:电压表;电路符号:——7、使用规则: ①并联在电路中;②“+”进、“-”出;③必须选择正确量程; 注:电压表可以直接连到电源两极,测出电源的电压。 电压表相当于一段断开的导线,不会对所测的电路产生影响。 电流电压 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推动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表示字母IU单 位安(A)伏(V)测量工具电流表电压表测量工具的使用不同点串联并联相同点1.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2.正确选择量程。8、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分压)。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的电压(等压)。串联电路:等流分压; 并联电路:等压分流。 【例题精析】例1.如图所示的实物连接图中,电流表A1和A2测的电流分别是( )A.灯泡L1、灯泡L2 B.干路、干路 C.干路、灯泡L2 D.灯泡L1、干路【解答】解:由图可知,闭合开关,电流的路径有两条,为并联电路;电流表A1接在干路中,测量干路的电流;电流表A2与灯泡L2串联在支路中,测量通过灯泡L2的电流。故选:C。例2.如图所示四个电路图中,能正确测量通过L1电流的电路是( )A. B. C. D.【解答】解:A、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故A错误。B、电流表串联在干路上,测量干路电流,故B错误。C、电流表和L1串联,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故电流表测量L1的电流,故C正确。D、电流表和L2串联,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故电流表测量L2的电流,故D错误。故选:C。例3.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需要“动力”的推动,图中用高度差形象地表示了由电池提供的这种推动作用,那么高度差表示的量是( )A.电流 B.电阻 C.电压 D.电功【解答】解: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图中用高度差形象地表示了由电池提供的这种推动作用,动力即为电压,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例4.如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盐水,然后将连在电压表上的铜片和锌片插入盐水中,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发生偏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的示数是7.5伏 B.导线a中自由电子从锌片移动到“﹣”接线柱 C.可以将电压表换成电流表 D.图中虚线部分相当于电路中的用电器【解答】解: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分度值为0.1V,示数为1.5V,故A错误;B、根据图示可知,因为铜片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相连,因此铜片为盐水电池的正极;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过电压表回到电源的负极;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所以导线a中自由电子从锌片移动到“﹣”接线柱,故B正确;C、将电压表换成电流表,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上,会损坏电流表和电源,故C错误;D、图中虚线部分可以提供电压,相当于电路中的电源,故D错误。故选:B。例5.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用电压表来测量自制水果电池两端的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片是水果电池的正极 B.该水果电池的电压是3V C.两个水果电池串联后可提供更高电压 D.水果电池中正电荷从铜片向铁片移动【解答】解:A、图中电压表的指针正向偏转,说明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即电压表的正接线柱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其负接线柱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因此铜片为水果电池的正极,铁片为水果电池的负极,故A错误;B、由图知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分度值为0.1V,则水果电池的电压为0.6V,故B错误;C、两节电池串联时,总电压等于各个电池电压之和,所以两个相同水果电池串联后可提供更高电压,故C正确;D、水果电池中负电荷是从正极流向负极,即从铜片向铁片移动,正电荷是从负极流向正极,即从铁片向铜片移动,故D错误。故选:C。例6.小莹同学测量电流时,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至图甲所示位置,原因是电流表 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断开开关,纠正错误后,再闭合开关,发现指针偏转至图乙所示位置,接下来的操作是:断开开关, 换接0~0.6A的量程 继续进行实验。【解答】解: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至图甲所示位置,说明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断开开关,纠正错误后,再闭合开关,发现指针偏至图乙所示位置,指针偏转角度太小,说明所选的量程太大,接下来的操作是:断开开关,换接0~0.6A的量程,继续进行实验。故答案为: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换接0~0.6A的量程。例7.如图是一个电池的示意图,该装置可产生气体和电流。老师告诉同学只要用两种不同的导体做电极,用水果代替实验中的稀硫酸也可以组成一个电池,产生电流的原理是一样的。同学们很感兴趣,在课外实验中,同学们进行了水果电池的制作,记录了以下的实验数据:不同电极时单个西红柿水果电池的电流和电压。注:除电极材料不一样外,其它实验条件相同,请回答以下问题:电极碳棒﹣铜片碳棒﹣铁片碳棒﹣锌片电流强度(mA)1.434.264.63电压(V)0.61.21.3(1)上述装置中能量的转变是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该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后溶液pH的变化是 增大 (增大、减小、不变)。(2)假如仅改用镁片和碳棒做电极,其它实验条件不变,根据上表的实验数据,你猜想产生的电压应比表中三种电池产生的电压 都大 (选填“都大”、“都小”、“处在它们之间”或“无法判断”)。(3)将三个用碳棒和锌片做电极的单个水果电池串联起来,将铭牌为“2.5V 0.3A”的一个小灯泡串联接入该电路,开关闭合后,小灯泡并不正常发光,原因是 由于水果电池的内阻太大,与小灯泡串联后,灯分得的电压太小,实际功率太小,无法使灯泡正常发光 。【解答】解:(1)上述装置中,发生了Zn和稀硫酸的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由于稀硫酸参与了化学反应,所以稀硫酸中的氢离子的逐渐减少,PH值逐渐增大;(2)根据表中给的信息Cu﹣0.6V、Fe﹣1.2V、Zn﹣1.3V,可以推测,随着金属活动性越强,产生的电压越大;由于镁的活动性更强,镁产生的电压越大,所以改用镁片和碳棒做电极,其它实验条件不变,产生的电压比表中三种电池产生的电压都大;(3)将三个用碳棒和锌片做电极的单个水果电池串联起来,电压可以达到1.3V×3=3.9V;但由于水果电池的内阻太大,与小灯泡串联后,灯分得的电压太小,实际功率太小,无法使灯泡正常发光。故答案为:(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增大;(2)都大;(3)由于水果电池的内阻太大,与小灯泡串联后,灯分得的电压太小,实际功率太小,无法使灯泡正常发光。例8.如图甲所示,将铁片和铜片插入稀硫酸中,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此时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电流大小为 0.1 安,装置中的虚线框部分相当于电路中的电源,铜片是电源的 正 极。在其它都不变时,将铁换成更活泼的金属X,产生了更大的电流,则金属X可能是 锌 (选填“锌”、“银”或“铜”)。【解答】解:由图可知,电流表选用的是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1A;电流表在使用时,电流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铜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连接,所以铜片是电源的正极;“锌”、“银”或“铜”三种金属的活泼性最强的是锌,故金属X可能是锌。故答案为:0.1;正;锌。 【巩固提高】1.小宁的探究小组在练习使用电压表时,军军把电压表接成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当闭合开关时所发生的现象是( )A.灯泡亮、电压表有示数 B.灯泡亮、电压表无示数 C.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 D.灯泡不亮、电压表无示数【解答】解:由于电压表的电阻比较大,串联使用时,电路中的电流很小,灯泡不会亮,但电压表有读数,接近于电源电压。故选:C。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 S 断开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开关两端的电压为零 B.电灯两端的电压为零 C.电源两端的电压为零 D.电源正极到灯泡有电流【解答】解:A、开关S断开时,开关的两个接线柱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接通,故开关两端有电压,且电压值等于电源电压;故A错误;B、开关S断开时,灯泡与电源的负极断开,所以电灯两端电压为零;故B正确;C、电源是给电路提供电压的装置,开关S断开时,电源两端(即正负极之间)的电压不为零;故C错误;D、因为B正确,所以D错误;故选:B。3.如图所示,已知两只灯泡L1和L2是串联的,则在①、②和③三个电表中(电流表或电压表)判断正确的是( )A.①是电流表,②和③是电压表 B.①和③是电压表,②是电流表 C.①和②是电流表,③是电压表 D.①②和③都是电流表【解答】解:本题要求两只灯泡串联连接,则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的路径,如下图中红线所示,则可以判断电流通过的电表②为电流表,没有通过的电表①和③为电压表。故选:B。4.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灯泡发光,电路正常。若将电压表与电流表交换位置,电路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电流表、电压表被烧毁 B.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 C.灯泡正常发光 D.电流表有示数【解答】解:由图可知,电压表并联灯泡的两端,测量的是电源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当两表互换后,则电压表串接在电路中,因其内阻过大,则由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有很小电流的,故电流表示数接近为零,灯泡不亮;而此时相当于电压表并联在电源两端,故测量的仍为电源电压,故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ACD错误,B正确。故选:B。5.如图所示电路,各元件完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甲乙都是电压表,S1、S2都闭合,则R1和R2并联 B.若甲乙都是电流表,S1闭合、S2断开,则R1和R2是串联 C.若甲电流表,乙是电压表,S1闭合、S2断开,则甲表测R2电流 D.若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S1闭合S2断开,则甲表测电源电压【解答】解:A、若甲乙都是电压表,S1、S2都闭合,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则R1和R2串联,故A错误;B、若甲乙都是电流表,S1闭合、S2断开,电流有两条路径,分别经过两个电阻,则R1和R2是并联,故B错误;C、若甲电流表,乙是电压表,S1闭合、S2断开,电路中R1的简单电路,则甲表测R1电流,故C错误;D、若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S1闭合S2断开,则甲表串联在了干路中,测的是电源电压,故D正确。故选:D。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电流表测量的是( )A.通过灯Ll的电流 B.通过灯L2的电流 C.通过灯L1和灯L2的电流之和 D.电源供给电路的总电流【解答】解:由实物图知:当闭合开关,电流有两个路径:正极﹣灯泡L1﹣开关﹣负极;正极﹣灯泡L2﹣电流表﹣开关﹣负极。所以电流表与灯泡L2串联,测量的是通过L2的电流。故选:B。7.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电源及各灯泡规格均相同。当开关闭合时,电流表读数最大的是( )A.只有甲 B.只有乙 C.甲和丙 D.甲和丁【解答】解:设每个灯泡电阻为R,电源电压为U,由电路图可知,甲丁两电路中,灯泡并联,总电阻为,电流表测干路电流,I甲=I丁;乙图中,两灯泡串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I乙;丙图中两灯泡并联,电流表测其中一个支路的电流,I丙,故甲丁电流表示数最大,乙的示数最小;故选:D。8.在实验室,某同学发现一个电流表有两个量程,大量程是0~9A,小量程模糊不清。为了测量小量程是多少,她先用大量程接入电路,指针位置如图a所示,然后再改用小量程接入同一电路,指针指示如图b所示,则电流表的小量程为( )A.0~0.6A B.0~1A C.0~2A D.0~3A【解答】解:大量程的每一个大格是3A,每一个小格是0.3A,示数是1.5A,大小量程的电流表接入的是同一电路,示数应该是相同的,b图中指针的位置是1.5A,所以,小量程为0~3A。故选:D。二.填空题(共3小题)9.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的电压表内部结构示意图,线圈通过导线与接线柱相连。(1)当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指针发生偏转,其原理是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力的作用 。(2)该电压表有两个量程,若使用小量程,则应把导线接在图中 A、B 两个接线柱上。(填字母)【解答】解:(1)当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指针因受磁场的力的作用而发生偏转,所以其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力的作用;(2)电压表有两个量程,指针指在电压表同一位置时,所以测得电压不同,但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即该线圈受到磁场力的作用相等,而磁场没有发生改变,说明通过的电流相同,由I知,所测电压小时,电路电阻较小,所测电压大时,电路电阻较大,由图可知,若使用小量程,应把导线接在图中A、B两个接线柱上。故答案为:(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力的作用;(2)A、B。10.(1)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为 不高于36V 。(2)电鳗是生活在南美洲奥里诺科河和亚马逊河一带的一种鱼,它在猎物时可以放出400﹣600V的高压电。它的身体中有80%的细胞可以产生电,通常每个细胞长0.1毫米,产生0.14V的电压。产电细胞的电压如此小,电鳗为什么能放出600V的高压电呢?试用所学的电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鳗鱼的每个细胞相当于一节电池,这些细胞电池是串联的,提供的电压为各细胞提供的电压之和,可以达到600V的高压 。【解答】解:(1)人体安全电压为不高于36V;(2)鳗鱼的每个细胞相当于一节电池,这些细胞电池是串联的,提供的电压为各细胞提供的电压之和,可以达到600V的高压。故答案为:(1)不高于36V;(2)鳗鱼的每个细胞相当于一节电池,这些细胞电池是串联的,提供的电压为各细胞提供的电压之和,可以达到600V的高压。11.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当开关闭合,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 L2 (选填“电源”、“L1”或L2”的电流,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 0.28 A。【解答】解:由甲图可知,闭合开关后,电流表与灯L2串联在同一支路中,因此测量的是灯L2的电流;读图乙可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其示数为0.28A。故答案为:L2;0.28。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12.为了观察小灯泡中电流的变化,小宇选用了电流表、电压表、两节干电池、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等器材,(1)请你帮他完成如图实验电路的连接。(2)小明也做了这个实验,但是他接好电路后,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电表示数都不变化,且灯光较暗,可能的原因是 滑动变阻器同时接下面两个接线柱 。(3)某同学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发现电表指针向左边没有刻度的地方偏转,这是因为 正负接线柱接反 。【解答】解:(1)电源电压是U=1.5V×2=3V,电压表选0~3V量程;电流表选0~3A量程;把电源、电流表、灯泡、滑动变阻器、开关串联接入电路,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即可完成电路连接,实物电路图如图所示。(2)滑动变阻器同时接下面两个接线柱,滑动变阻器全部阻值接入电路,滑动变阻器被接成了定值电阻,移动滑片时,电表示数不变,灯泡亮度不变,电路阻值较大,电路电流较小,灯泡发光较暗。(3)用电流表测电流时,若发现电表指针向左边没有刻度的地方偏转,这是因为正负接线柱接反。故答案为:(1)电路图如图所示;(2)滑动变阻器同时接下面两个接线柱;(3)正负接线柱接反。13.甲为研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电路图。(1)若要测量干路电流,则电流表应串联在甲图中的 C (选填“A”、“B”或“C”)处。(2)若要测量A处的电流,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前,发现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调整正确后闭合开关,发现指针又偏向图乙位置,其原因是 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3)纠正错误后,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值如表所示。由此得出结论: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各支路的电流相等,这个实验在设计方案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只做了一次实验(或选择了两个相同规格的灯泡做实验) (写出一条即可)。位置ABC电流(A)0.180.180.36【解答】解:(1)电流表与被测电路串联,要测干路电流,电流表应接在干路上,即甲图中的C处;(2)闭合开关前,即没有电流通过电流表时,若指针反向偏转,则说明电流表指针没有调零;闭合开关后,发现指针反向偏转,则说明电流从电流表负接线柱流入了,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3)原实验中,选用两个相同规格的灯泡,选择的灯泡太特殊,所以通过灯的电流相等;且实验只做了一次,实验次数太少。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得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所以应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继续实验,得到多组实验数据,然后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论。故答案为:(1)C;(2)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 (3)只做了一次实验(或选择了两个相同规格的灯泡做实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电流的测量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电流强度,电流的测量,学科综合,拓展创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电流的测量课时练习,共6页。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章 电路探秘第5节 电压的测量优秀课堂检测,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V+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