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物质的变化课后复习题
展开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
物质的变化
【知识点分析】
一.物质是在不断的变化着的:
(1)物理变化:无新物质产生的变化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
(3)物理变化的实质:物体的状态或者分子间的间隙发生变化
(4)化学变化的实质: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
(5)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有无新物质的产生,或有无新分子的产生
(6)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化学变化产生的时候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产生的时候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判断变化的类型】
翻涌的浪花 银装素裹的雾凇
森林火灾 炼仙丹
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1)物质变化的判断:我们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比较在不同的状态下物质的颜色、状态、温度(吸放热)以及有无沉淀或气体生成方面寻找证据证明变化的发生。
(2)物理变化的类型:形状变化(粉碎,捏扁),三态变化,温度变化
(3)化学变化的类型:燃烧、金刚石与石墨的转化、生物变化、化学反应
(4)物理性质的类型:熔点、沸点、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5)化学性质的类型: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定性
三.古诗中的物质变化:
【物理变化】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位置变化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形状的变化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光学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光学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的运动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凝固
玉不琢不成器-------形状
【化学变化】
烈火焚烧若等闲 要留清白在人间-------煅烧碳酸钙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燃烧和生物变化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燃烧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燃烧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燃烧爆炸
【考点回顾】
-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 判断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例题分析】
【例1】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雕琢玉石 B.丝线织锦 C.葡萄制酒 D.瓷盘破碎
【答案】C
【解析】
A、雕琢玉石,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错误;
B、丝线织锦,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错误;
C、葡萄酿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正确;
D、瓷盘破碎,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错误。
【例2】《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特别节目,已经举行了六季。下列古诗词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答案】A
【解析】
A.磨铁杵的过程中,它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A符合题意;
B.爆竹中的火药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气体,发生化学变化,故B不合题意;
C.野草燃烧的过程,其实就是与氧气反应生成草灰的过程,发生化学变化,故C不合题意;
D.落花变成春泥,生成了新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故D不合题意。
【例3】如图所示的能量转化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电热器取暖 B.天然气燃烧 C.水力发电 D.太阳能供热
【答案】B
【解析】
A.电热器取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天然气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符合题意;
C.水力发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太阳能供热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例4】2021 年 12 月 9 日王亚平在太空授课时,邀请地面的同学一起演示将泡腾片放入水中的实验。甲图,学 生在地面将泡腾片放入水中,有许多气泡从水面逸出; 乙图,王亚平在空间站将同样的泡腾片放入水球中,产生的气泡大部分留在水球中。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泡腾片呈黄色是它的物理性质
B.将一片泡腾片分成两半,是物理变化
C.甲、乙两图中气泡运动情况不同,说明泡腾片从地面带到空间站发生了化学变化。
D.不管是在地面上还是在空间站里,同样的泡腾片在水里都发生反应生成气泡,体现了它的化学性质。
【答案】C
【解析】
A、泡腾片呈黄色,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为物理性质,故A正确;
B、将一片泡腾片分成两半,只是它的形状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为物理变化,故B正确;
C、甲和乙两图中气泡的运动情况不同,是因为它们不受重力,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C错误;
D、泡腾片产生气泡,是只有与水发生化学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为化学性质,故D正确。
【例5】实验室中,下列仪器对白时描述的变化,与其它三种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A.铁架台:“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
B.酒精灯:“帽子哪里去了?我的燃料越来越少了”
C.显微镜:“同学们不爱惜我,我的压片夹弄折了”
D.胶头滴管:“谁做的?我的嘴怎么碰碎到试管里面了?”
【答案】A
【解析】
A. 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生成了铁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描述的是酒精具有挥发性,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 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 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只有选项A发生的是化学变化,B、C、D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选A。
【例6】小金在商场里见到一种神奇的“金属冰块”,放进饮料中能迅速降低饮料温度。“金属冰块”外部为食用级不锈钢,内部为酒精和水的混合液,混合液凝固点在-20摄氏度以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冰块”放入饮料中,将热传给饮料
B.“金属冰块”放入饮料中,饮料在降温过程中会放热
C.“金属冰块”中混合液的熔点和其凝固点不一致
D.“金属冰块”内部酒精与水混合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
【答案】B
【解析】
A.根据题意知道,“金属冰块”放入饮料中,应是吸收饮料的热量,迅速使饮料温度降低,故A错误;
B.“金属冰块”放进饮料中能迅速降低饮料温度,说明饮料在降温过程中会放热,故B正确;
C.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所以,“金属冰块”中混合液的熔点和其凝固点一致,故C错误;
D.水和酒精混合后是相互会渗入对方分子间隙,使体积减小,物质的分子没有发生变化,即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过程,故D错误。
【例7】制作糖人是一种民间的手工艺术,如图甲是制作者将蔗糖和麦芽糖放在炉具内调制成糖浆(不考虑水份蒸发),如图乙是把糖浆放在光滑冰凉的大理石上画出造型,粘上竹签,即可完成。上述制作糖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蔗糖和麦芽糖在加热的炉具内发生了化学变化
B.蔗糖和麦芽糖的总质量大于调制成的糖浆质量
C.在光滑冰凉的大理石上,糖浆放出热量
D.加热的炉具内蔗糖熔化,而锅不熔化,是因为锅的熔点较低
【答案】C
【解析】
A. 蔗糖和麦芽糖在加热的炉具内无新物质生成,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此选项错误;
B. 蔗糖和麦芽糖的总质量等于调制成的糖浆质量,此选项错误;
C. 在光滑冰凉的大理石上,糖浆放出热量,此选项正确;
D. 加热的炉具内蔗糖熔化,而锅不熔化,是因为锅的熔点较高,此选项错误。
【例8】自然界中的物质在不断的变化,下列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下雨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铁丝绕成各种形状
D.钢高温下成为“钢水”
【答案】B
【解析】
A. 下雨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植物的光合作用有氧气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符合题意;
C. 铁丝绕成各种形状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钢高温下成为“钢水”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例9】下图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灯泡通电发光 B.对干冷玻璃片吹气
C.蜡烛燃烧 D.湿衣晾干
【答案】C
【解析】
A、灯泡通电发光过程中电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B、对着玻璃片呼气只是水的状态改变了,没有生成其它物质,是物理变化。
C、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
D、湿衣晾干只是水的状态发生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是物理变化。
【例10】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有极少量的氧气()会转化为臭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于在变化过程中原子种类、元素种类均没变,因此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B.和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的单质
C.由氧分子构成,由臭氧分子构成,由于构成分子不同,因此化学性质不同
D.在变化过程中由氧分子变成了臭氧分子,有新物质生成,因此该变化为化学变化
【答案】A
【解析】A、氧气和臭氧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物质,氧气转化为臭氧时,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
B、氧气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由于两种物质的性质不同,所以两种物质是两种不同的单质,选项正确;
C、O2由氧分子构成,O3由臭氧分子构成,由于构成分子不同,因此化学性质不同,正确;
D、在变化过程中由氧分子变成了臭氧分子,有新物质生成,因此该变化为化学变化,选项正确,故选A。
【例11】以下是衢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主要制作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江山糯米酒 B.衢江旗袍
C.龙游竹编 D.常山假山盆景
【答案】A
【解析】
在用糯米(主要成分是淀粉)酿酒的过程中有酒精等新的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制作旗袍、竹编、盆景的过程中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选A。
【例12】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它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描述中,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 )
A.原子核爆炸 B. 烟花绽放时爆炸
C. 燃气罐泄漏爆炸 D.压力锅排气孔堵塞爆炸
【答案】D
【解析】
A、原子核爆炸过程中除去了原子发生裂变外,还其他物质发生变化生成新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故A错误。
B、烟花在空中爆炸,是烟花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发生了化学变化,故B错误。
C、燃气爆炸是燃气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故C错误。
D、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性爆炸”,故D正确。
【例13】如图所示,银白色的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以上现象中,能说明镁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银白色 B.发出耀眼的白光
C.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白色固体
【答案】D
【解析】
判断银白色的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需抓住其本质特征产生新物质。银白色、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都不能说明产生了新物质;生成白色固体,说明有新物质生成,是判断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
【例14】自然界中的物质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煤矿自燃 B.钢铁生锈 C.冰雪融化 D.光合作用
【答案】C
【解析】
A、煤矿自燃,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钢铁生锈过程中有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冰雪融化只是水从固态变为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
D、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例15】在互联网上用Baidu搜索 “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时,可搜索到被曝光的事件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
B.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
C.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
D.用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
【答案】C
【解析】
A、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硫磺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硫,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用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例16】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本质的不同,这种变化是( )
A.木炭燃烧 B.打开汽水瓶出现大量气泡
C.菜刀生锈 D.鸡蛋壳放入食醋中出现大量气泡
【答案】B
【解析】
A、木炭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汽水是将二氧化碳气体加压之后制成的,打开汽水瓶盖,压强变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所以二氧化碳逸出,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菜刀生锈,有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鸡蛋壳放入食醋中有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021学年第1节 金属材料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1节 金属材料同步练习题,文件包含21金属材料讲义解析版docx、21金属材料讲义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节 常见的碱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节 常见的碱随堂练习题,共12页。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物质的变化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物质的变化课后练习题,文件包含11物质的变化解析版docx、11物质的变化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