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市2022年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内蒙古通辽市2022年中考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与生物特征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岸边的柳树长出嫩芽和新叶——生物能繁殖后代
B.鲸浮出水面时产生雾状水柱——生物能进行呼吸
C.树上的麻雀看到游人,拍打着翅膀飞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盛开的桃花,有的粉似朝霞,有的白似雪——生物具有变异现象
【答案】A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A.岸边柳枝发出嫩芽,并有新叶长出,表明生物能够生长,A符合题意。
B.鲸需氧时常露出水面进行换气,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这说明鲸具有新陈代谢(呼吸)的生物特征,B不符合题意。
C.树上的麻雀看到游人,拍打着翅膀飞走了,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不符合题意。
D.盛开的桃花,有的粉的似霞,有的白的似雪,体现了生物具有变异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下列选项中,与“干旱使农作物减产”体现的生物与环境关系一致的是( )
A.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 B.全球变暖致珊瑚虫死亡
C.蚜虫滋生造成小麦减产 D.野兔泛滥加速草场退化
【答案】B
【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解答】A.蚯蚯在土壤中钻洞使土壤疏松,蚯蚓的粪便中含有多种无机盐增加了土壤肥力,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
B.干旱使农作物减产,体现了非生物因素中的水分对生物的影响,所以全球变暖致珊瑚虫死亡体现环境因素中的温度对生物的影响,B符合题意。
C.蚜虫滋生造成小麦减产,这是说明生物对生物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
D.野兔泛滥,数量增加,啃食草,这样必然引起草场的退化,这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物必需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同时,生物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了刺,可减少水分的蒸腾,以适应干旱的生活环境;企鹅体内有很多的脂肪,有保温作用,以适应严寒的气候;还有,动物的拟态和保护色等,都是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
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如:植物的蒸腾作用,可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等.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既可疏松土壤,又可增加土壤肥力;又如:“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
3.下列选项中符合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是( )
A.输导组织内的筛管——运输水和无机盐
B.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C.家兔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提高摄食和消化食物的能力
D.蛔虫体表包裹着一层角质层——起到保护作用
【答案】D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筛管及其对有机物的运输;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A.输导组织包括导管和筛管,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不符合题意。
B.红细胞内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所以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气,不符合题意。
C.家兔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与其植食性生活习性相适应,提高了摄取食物的能力,不符合题意。
D.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体表包裹着一层角质层可以防止消化液的侵蚀,起保护作用,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每一种生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如:蝗虫有外骨骼,适于在陆地干燥的环境中生活。
4.如图①~⑤为人体不同结构层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①到②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规律是46条→92条→92条
B.由②到③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发生了差异性的变化
C.④层次中的两个器官都是组成消化道的重要结构
D.⑤中多个器官协调完成了消化、呼吸、循环等生理功能
【答案】B
【知识点】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分裂;细胞分化成组织
【解析】【解答】A.由①到②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规律是46条→92条→46条,A不符合题意。
B.由②到③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发生了差异性的变化,就形成了不同的组织,B符合题意。
C.④层次中的两个器官是肝脏和胃,它们分别属于消化腺和消化道,C不符合题意。
D.⑤中多个器官构成了消化系统,协调完成了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生理功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人体或高等动物的结构层次:
5.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方法,正确的是( )
A.视野模糊不清——转动粗准焦螺旋
B.视野较暗——改用较大光圈或凹面镜
C.视野范围过小——换用高倍镜
D.物像偏右上方——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A.转动细准焦螺旋调出更清晰的物像,视野模糊调节细准焦螺旋,A不符合题意。
B.若室内光线较暗,可以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B符合题意。
C.显微镜镜头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所以视野范围过小,要换低倍镜,C不符合题意。
D.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物像偏右上方,向右上方移动玻片,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反光镜:凹面镜适用于弱光,平面镜适用于强光。
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
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
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
6.关于人类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另外,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
B.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子宫
C.男性和女性的第二性征出现与性激素无关
D.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胎盘和脐带
【答案】A
【知识点】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卫生;胚胎发育和营养
【解析】【解答】A.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A符合题意。
B.男性的主要性器官是睾丸,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卵巢有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
C.第二性征的出现与睾丸和卵巢分泌的性激素有关,C不符合题意。
D.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结构是胎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进入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身高、体重都迅速增加,生殖器官在以前发育很缓慢,进入青春期后迅速发育,另外,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心理上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生活中常常会有较多的心理矛盾。如有了强烈的独立的意识、叛逆性,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进入青春期,正值身体发育时期,要注意合理膳食,作息有规律,保证均衡营养,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发育。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也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
7.某种软籽山楂的种子薄软可食,果实风味独特、酸甜可口,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下列关于该品种山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属于被子植物
B.酸甜的物质储存在细胞的液泡中
C.种子硬度和果实口感都属于性状
D.种子软和果实甜是一对相对性状
【答案】D
【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性状和相对性状;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A.山楂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能够形成果实,因此属于被子植物,不符合题意。
B.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细胞液,含有各种味道、色素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因此山楂酸甜的物质储存在细胞的液泡中,不符合题意。
C.性状是指生物体所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是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种子硬度和果实口感都属于性状,不符合题意。
D.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种子软和种子硬是一对相对性状,果实甜和果实酸是一对相对性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相对性状必须满足: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的表现形式。
8.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据图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
A.1+2是呼吸作用的原料,在图中的b中利用
B.3+4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在图中的a中产生
C.a是一种植物细胞所特有的能量转换器
D.图中3不仅满足了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答案】A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功能;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光合作用的实质;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解析】【解答】A.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有机物和氧气,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线粒体,分析图可知,1水(二氧化碳)+2二氧化碳(水)是呼吸作用的产物,在图中的a中利用,A符合题意。
B.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照,场所是叶绿体,所以3有机物(储存能量)+4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在图中的a中产生,B不符合题意。
C.a叶绿体是一种植物细胞所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C不符合题意。
D.图中3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线粒体是广泛存在干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图中a代表的是植物在叶绿体里进行光合作用,产生3有机物(储存能量)和4氧气。b是指动物在线粒体里进行呼吸作用,产生2二氧化碳和1水。
9.下列关于动物的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A.水母和涡虫的共同特征是有口无肛门
B.软体动物都具有贝壳
C.蚯蚓的刚毛起辅助运动的作用
D.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
【答案】B
【知识点】动物类群特征(综合)
【解析】【解答】A.水母属于腔肠动物,涡虫属于扁形动物,二者共同特征是有口无肛门,A不符合题意。
B.软体动物大多具有贝壳如河蚌、鲍鱼;有的贝壳退化,如乌贼、章鱼,B符合题意。
C.蚯蚓的体壁有较发达的肌肉,通过肌肉的收缩和刚毛的辅助配合使身体蠕动,C不符合题意。
D.蝗虫属于节肢动物,呼吸器官是气管,气门是气体进出的门户,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软体动物的特征: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体外有外套膜。
10.下图表示血液中的T细胞在血管外清除癌细胞的过程,据此推断T细胞属于( )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答案】A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A.白细胞可以作变形运动,身体某处有病菌时,白细胞会穿过毛细血管壁,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A符合题意。
B.红细胞内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所以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气,B不符合题意。
C.血小板的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C不符合题意。
D.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其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代谢废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11.下列选项都是由激素分泌异常而引起的疾病的是( )
①佝偻病 ②坏血病 ③呆小症 ④糖尿病 ⑤夜盲症 ⑥侏儒症
A.①②③ B.③④⑥ C.②③⑤ D.②⑤⑥
【答案】B
【知识点】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①佝偻病是缺乏维生素D和含钙的无机盐,儿童会造成佝偻病,成人会得骨质疏松症等,①错误。
②缺乏维生素C会得坏血病,②错误。
③当幼年时期缺少甲状腺激素易患呆小症,③正确。
④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④正确。
⑤夜盲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⑤错误。
⑥侏儒症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⑥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人体内的腺体根据分泌物的去向可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皮脂腺、汗腺、唾液腺等,它们的分泌物是通过导管排出的,因此这类腺体叫外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睾丸、卵巢)和胸腺(在性成熟期后逐渐变小)等,它们分泌的激素含量很少,但作用很大,如果分泌异常就会得相应的病症。
12.移植到人体内的肾脏容易受到排斥,从免疫的角度分析,移植的肾脏相当于( )
A.抗原 B.抗体 C.病原体 D.传染源
【答案】A
【知识点】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A.移植到人体内的植入器官相当于抗原,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识别出非己成分,从而产生排斥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来杀死或抑制异体器官的成活。因此移植他人的器官时,需要进行抗免疫治疗,否则移植不会成功。所以从免疫的概念分析,移植的肾脏器官相当于抗原,A符合题意。
B.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B不符合题意。
C.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C不符合题意。
D.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抗原:指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或异物),叫做抗原。又如:注射的“疫苗”和“类病毒”以及“移植的器官”也是属于抗原。
13.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强度会影响骨骼肌的结构和功能。为探究不同运动强度对机体骨骼肌的影响,研究人员选用小鼠进行实验,并绘制了柱形图;另有研究表明,中等运动强度骨骼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最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运动的产生是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而收缩,牵动它所附着的骨绕关节活动
B.关节是运动的支点,它由关节囊、关节软骨、关节腔组成
C.与自然状态组相比,不同运动强度下每立方毫米骨骼肌中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均有所减少
D.中等运动强度骨骼肌细胞的呼吸作用弱,可释放更多的能量
【答案】A
【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A.运动是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牵动它所附着的骨绕关节活动而产生的,符合题意。
B.关节是运动的支点,关节是由关节囊、关节腔、关节面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不符合题意。
C.与自然状态组相比,不同运动强度下每立方毫米骨骼肌中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均增加,有利于骨骼肌细胞获得更多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不符合题意。
D.线粒体是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中强度组骨骼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最多。原因是中强度骨骼肌呼吸作用强,释放更多的能量,满足身体的需求,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14.下列诗句中,所描述的动物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C.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D.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答案】B
【知识点】社会行为
【解析】【解答】“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蜜蜂的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属于社会行为;“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中的鸟、鸭、蛙的群体内没有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没有明确分工,不具有社会行为。
故答案为:B。
【分析】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如:蜜蜂的蜂群中,有蜂王、雄峰和工蜂之分,但它们既分工又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如猩猩和狒狒等群体中都有一只“首领”等。个体之间的关系是:“个体作用不同,地位也不平等”.营社群生活的动物还有蚂蚁、白蚁、大雁、狮子等。
15.下列动物的发育方式与家蚕差别最大的是( )
A.蝗虫 B.蝴蝶 C.喜鹊 D.蟾蜍
【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综合)
【解析】【解答】家蚕的发育经历了卵→若虫→蛹→成虫四个过程,是完全变态发育。
蝗虫的发育过程是卵→若虫→成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蝴蝶的发育经历了卵→若虫→蛹→成虫四个过程,是完全变态发育。
蟾蜍属于两栖类,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属于变态发育。
喜鹊属于鸟类,没有变态发育过程。
综上所述,喜鹊的发育方式与家蚕差别最大。
故答案为:C。
【分析】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的生殖发育特点异同的比较:
生物种类
生殖方式
发育方式
昆虫
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
两栖动物
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
多为变态发育。在变态发育中,幼体离不开水
鸟类
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受精卵经过孵化发育成雏鸟,雏鸟发育为成鸟,没有变态发育
16.下列农业生产活动与其目的之间的对应关系不一致的是( )
选项
农业生产活动
目的
A
早春播种后覆盖地膜
主要是为了保持温度和湿度,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B
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
主要是为了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提高作物的产量
C
给花卉合理施有机肥
主要是为了提供植物生长需要的有机物
D
白天为温室大棚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主要是为了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作物的产量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早春温度较低,播种后,用透光的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可以提高温度和湿度,提供种子萌子适宜的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和湿度),A不符合题意。
B.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所以,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主要是为了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提高作物产量,B不符合题意。
C.给花卉合理施用有机肥,有机肥会被土壤中的分解者分解,产生水和无机盐。所以,给花卉合理施有机肥,主要是为了提供植物生长需要的无机物,C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白天在温室大棚中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增强光合作用,提高产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
17.大鸭梨嫁接到山定子上,山定子根系发达,有利于吸收水和无机盐。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新植株结大鸭梨
B.此嫁接是以山定子作为砧木
C.形成层紧密结合是嫁接成功的关键
D.嫁接有利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答案】D
【知识点】营养繁殖的常用方法
【解析】【解答】A.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因此新植株结大鸭梨,A不符合题意。
B.此嫁接是以山定子作为砧木,B不符合题意。
C.嫁接成活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要紧密结合,C不符合题意。
D.嫁接属于无性生殖,遗传物质不容易发生改变,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18.现存生物是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来的,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研究细胞色素c可以断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及生物进化的顺序
B.米勒实验说明在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C.越晚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一般越复杂越高等
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答案】A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研究方法及证据;生物进化的学说;地球原始条件模拟实验
【解析】【解答】A.通过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差异的比较,表明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细胞色素C的差异越小。所以说研究生物的细胞色素C可以断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但不能推断生物进化的顺序,A符合题意。
B.米勒等人的实验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B不符合题意。
C.越早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越晚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C不符合题意。
D.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等,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比较解剖学是对各类脊椎动物的器官和系统进行解剖和比较研究的科学,比较解剖学为生物进化论提供的最重要的证据是同源器官;胚胎学是研究动植物的胚胎形成和发育过程的科学,也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很重要的证据,如脊椎动物和人的胚胎早期都有鳃裂和尾,说明了脊椎动物和人是从某些古代的低等动物进化来的。
19.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组织培养,培育无病毒植株属于无性生殖
B.试管婴儿属于无性生殖
C.克隆羊多莉属于无性生殖
D.转基因超级鼠属于有性生殖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A.快速培育无病毒植株属于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由母体一部分直接发育为新个体,繁殖速度快,A不符合题意。
B.试管婴儿又该称体外受精,试管婴儿要经过取卵—受精—植入“三部曲”,最后还是要在母亲子宫内发育成熟直至分娩,所以试管婴儿是受精过程在体外试管内进行,属于有性生殖,B符合题意。
C.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克隆羊“多莉”属于无性生殖,C不符合题意。
D.转基因超级鼠,是在普通鼠的核尚未融合的受精卵注射大鼠的生长激素基因,再使受精卵内的卵细胞核或精子核结合,这样才能使其中携带着转入的基因,属于有性生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的生殖方式可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由亲本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如向日葵、玉米和桃树等靠种子来繁殖后代的,为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绿色开花植物利用营养器官根、茎、叶繁殖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营养生殖;营养生殖有利于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加快繁殖的速度,营养繁殖没有出现两性生殖细胞,是无性生殖。无性生殖包括嫁接、扦插、组织培养、压条、克隆、分裂生殖、出芽生殖等等。
20.表中所列实验与材料用具以及使用目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用具
使用目的
A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浸湿的棉絮
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
B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清水
保持细胞原有形态
C
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碘液
脱色
D
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燃烧的蜡烛
验证二氧化碳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观察动物细胞;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A.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或纱布,并经常滴加清水,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A符合题意。
B.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在载玻片上滴的是生理盐水,是为了维持细胞原有的形态,B不符合题意。
C.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脱去叶绿素,碘液的作用是检测有无淀粉生成,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在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实验中,将种子瓶内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目的是检测是否产生二氧化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血液流动的速度最快;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连通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
21.如图中甲、乙代表生物个体或者结构,a、b代表物质,箭头代表物质输送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甲是叶绿体,乙是线粒体,则a可代表二氧化碳
B.若甲是根瘤菌,乙是豌豆,则b可代表含氮的物质
C.若甲是肾小管,乙是毛细血管,则a可代表葡萄糖
D.若甲是甲状腺,乙是毛细血管,则b可代表胰岛素
【答案】C
【知识点】生物间的关系;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尿的形成和排出;人体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解析】【解答】A.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若甲是叶绿体,乙是线粒体,则a可代表氧气,A不符合题意。
B.根瘤菌生活在豆科植物的根部,它为植物固定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植物能够吸收的氮肥,被植物利用,若甲是根瘤菌,乙是豌豆,则a可代表含氮物质,B不符合题意。
C.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若甲是肾小管,乙是毛细血管,则a可代表葡萄糖,C符合题意。
D.若甲是甲状腺,乙是毛细血管,则a可代表甲状腺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2)人体内胰岛素能调节糖代谢,促进糖原的合成,加速血糖分解,降低血糖浓度。
(3)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相当于兴奋剂。
22.成语“闻鸡起舞”蕴含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闻鸡”的听觉感受器在内耳的前庭上
B.鸡有气囊辅助肺呼吸,从而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C.“起舞”主要受到激素调节,也受到神经系统调节的影响
D.闻鸡起舞属于简单反射
【答案】B
【知识点】听觉的形成;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耳蜗内有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闻鸡”的听觉感受器在内耳的耳蜗内,A不符合题意。
B.鸡属于鸟类,有气囊辅助肺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B符合题意。
C.在人体内,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起舞”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
D.“闻鸡起舞”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复杂反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鸟类的体内有很多气囊,这些气囊与肺相通.鸟类吸气时,空气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同时一部分空气进入气囊暂时储存;呼气时,气囊中的气体又进入肺,再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这样鸟类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进入肺,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样的呼吸方式叫做双重呼吸。
23.下列有关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无细胞结构,可以寄生在②体内,也可以独立生活
B.②③④⑤⑦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C.芽孢是②特有的一种生殖方式,对恶劣环境有很强的抵抗能力,③可以用于制作面包、酿酒,我们喝的酸奶中也含有大量的它,⑥通过伸缩泡摄入氧,排出二氧化碳,对净化污水有一定的作用
D.③④⑤的细胞内都没有叶绿体,均可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
【答案】D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细菌与人类的关系;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①细菌病毒无细胞结构,可以寄生在②细菌内,这种病毒叫做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不能独立生活,A不符合题意。
B.②细菌、③酵母菌、④青霉、⑤蘑菇、⑦衣藻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但是②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不符合题意。
C.②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是细菌具有的特征,芽孢不是生殖细胞,③可以用于制作面包、酿酒,我们喝的酸奶中有乳酸菌,⑥通过表膜摄入氧,排出二氧化碳,C不符合题意。
D.③④⑤都属于真菌,均可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细菌、真菌和病毒比较:
名称
结 构 特 点
营 养 方 式
生殖方式
细菌
单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无成形的细胞核构成。(无完整的细胞结构)
(1)寄生,如: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
(2)腐生,如:枯草杆菌和乳酸菌等 。
(3)自养,如:硫细菌和硝化细菌等。
分裂生殖
真菌
少数单细胞,多数多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细胞核构成。
(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1)腐生,如:酵母菌、霉菌(青霉、曲霉、根霉和毛霉)、蘑菇等。
(2)寄生,如:头癣、灰指甲等。
多数孢子生殖,少数出芽生殖
病毒
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遗传物质(DNA)构成的核心所组成。(无细胞结构)
(1)寄生,(离开寄主就失去生命活动。)如:流感、口蹄疫、艾滋病、花叶病等。
增殖
(复制)
24.下列对生物不同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曲线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一表示绿豆种子萌发成幼苗过程中质量变化的曲线,乙是有机物质量的变化
B.图二表示将狗和响尾蛇从5℃移至25℃的环境中耗氧量变化情况,E代表响尾蛇
C.图三表示人体消化酶活性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说明人在寒冷时消化食物的能力减弱
D.图四表示存放水果时氧气浓度与释放二氧化碳量的关系,H点时保存效果最佳
【答案】C
【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种子萌发的过程;呼吸作用的实质;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A.由于绿豆幼苗还没长出叶前,植株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有机物是减少的,即干重下降,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有机物。一旦绿豆幼苗长出真叶,光合作用开始进行,就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当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所以有机物开始积累,干重增加,如图乙表示绿豆种子萌发成幼苗过程中质量变化的曲线,A不符合题意。
B.动物的呼吸作用利用氧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的过程。用公式表示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释放的能量有两个应用:维持动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维持体温。响尾蛇是变温动物,从5℃的环境中移到25℃的环境中,响尾蛇的体温升高,新陈代谢升高,耗氧量增加,如图二中的E曲线;而狗是恒温动物,把它从5℃的室温移至25℃的环境中,体温是不变的,呼吸作用要减弱,因此耗氧量会减小,如图中的F曲线,B不符合题意。
C.图三说明人体消化酶活性受温度影响,但人是恒温动物,体温恒定,所以人在寒冷时并不影响体内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C符合题意。
D.水果在呼吸作用过程中要释放二氧化碳,从图四中可以看出,当氧气浓度在H点时,水果释放的二氧化碳最少,即此时呼吸作用最弱,消耗的有机物最少。因此空气中氧气的浓度在H点时最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消化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它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其催化效率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
25.下列选项的内容,与概念图相符的是( )
A.①生殖器官 ②根 ③茎 ④叶 ⑤表皮 ⑥叶脉 ⑦叶肉
B.①循环系统 ②心脏 ③血液 ④血管 ⑤动脉 ⑥毛细血管 ⑦静脉
C.①真核生物 ②真菌 ③动物 ④植物 ⑤藻类植物 ⑥苔藓植物 ⑦裸子植物
D.①无机物 ②水 ③维生素 ④无机盐 ⑤钙 ⑥锌 ⑦铁
【答案】B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器官和系统的概念;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解析】【解答】A.①生殖器官包括花、果实和种子,A不符合题意。
B.①循环系统包括 ②心脏,③血液和 ④血管,④血管包括 ⑤动脉、⑥毛细血管和 ⑦静脉,B符合题意。
C.④植物包括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孢子植物包括⑤藻类植物、⑥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包括⑦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C不符合题意。
D.①无机物包括②水和④无机盐,不包括 ③维生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
(2)消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3)绿色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两类,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4)图中的关系为①包含②③④,④包含⑤⑥⑦。
二、综合题
26.通辽阿古拉草原旅游区是一个景色优美的草原湿地生态系统,这里芦苇青青,水波荡漾,鱼虾浅底,白鹭翩翩……
图一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所学生物学知识绘制了该生态系统部分生物形成的食物网。图二是该生物兴趣小组指导教师绘制的此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三是种植草莓的密闭大棚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请阅读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二中包括了图一中含蟹的一条食物链,请写出该食物链 ,此食物链中获得能量最少的生物是 (填字母),该生物与图一中的鱼之间的关系是 。
(2)通辽阿古拉草原旅游区动植物种类丰富,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3)图二中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生理过程的是 (填数字),该过程在图三中的B点之后,草莓体内的有机物开始积累,这是因为 ,一天中,大棚内氧气浓度最高时刻是 (填数字)时。
(4)在图三中的A点时,草莓通过叶片上的气孔释放的气体有 。
(5)在生态系统中,碳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的主要形式是 ,图二中生物体内的碳返回无机环境中的途径有 (填序号)。
【答案】(1)水生植物→浮游动物→蟹→鹭;b;捕食和竞争
(2)就地保护
(3)②;B点之后,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强于呼吸作用强度;18
(4)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5)二氧化碳;①③④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功能;食物链和食物网;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气孔;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图二中包括了图一中含蟹的食物链应该是包含四个营养级的那一条,所以该食物链水生植物→浮游动物→蟹→鹭。此食物链中获得能量最少的生物是营养级别最高的消费者鹭,相当于图二中的b。鹭捕食鱼,鹭和鱼又都以虾为食,所以它们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就地保护,就地保护中的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最为有效的措施。
(3)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生理过程的是光合作用,图二中的②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草莓体内的有机物开始积累,这是因为B点之后,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强于呼吸作用强度。因为18点之后棚内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强于光合作用强度,即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少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所以一天中,大棚内氧气浓度最高时刻是18点。
(4)在图三中的A点时在夜间0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所以在图三中的A点时,草莓通过叶片上的气孔释放的气体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5)在生态系统中,碳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的主要形式是二氧化碳,图二中生物体内的碳返回无机环境中的途径有①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③生产者的呼吸作用和④消费者的呼吸作用。
【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具有全球性与循环性;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信息传递的特点是双向的,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27.大米是中国居民的主食,富含淀粉。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字母和序号表示不同结构。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二中流动脉血的结构或血管是 (填数字)。图三中⑪与⑩物质成分相比明显减少的物质有 。
(2)足球是多人合作项目,锻炼机体协调配合能力。图四所示,小明看到“队友传来的球后,迅速起脚射门”属于 反射。球在小明眼中成像部位是 (填文字),通过 (填数字)传导到4的一定区域,形成视觉。“大脑意识到足球叩击”的神经冲动经历的传导过程是 (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球进了!真棒!”小明和队友们拥抱祝贺,并对自己的能力更加自信,可见,运动对我们健康的影响,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还体现在心理上和 的良好状态。
(3)小明吃大米饭,大米中的淀粉在小明的消化道中最终被分解为 ,参与此过程的消化液有 ,然后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中,被分解的这种物质首先进入小肠绒毛腔内的毛细血管中,接下来经过的途径是 (用文字、图中的数字及箭头表示),运输到腿部的肌肉细胞处被利用,该物质在腿部肌肉细胞中被分解产生 (填气体),再进入循环系统运输到肺部后最终排出体外,在此讨程中小明的膈肌呈 状态,此时膈肌处于图五中所示的 (填字母)位置,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的关系可用图六中的 (填字母)表示。
【答案】(1)①③⑤⑨;尿素和氧气
(2)条件;视网膜;3;10→8→7→5→4;社会适应
(3)葡萄糖;唾液、肠液、胰液;小肠静脉→⑥下腔静脉→②右心房→④右心室→⑧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⑤肺静脉→①左心房→③左心室→⑨主动脉→肌肉处的组织细胞;二氧化碳;舒张;A;bd
【知识点】健康的概念;血液循环的途径;排泄及其途径;食物的消化;视觉的形成
【解析】【解答】(1)图二中流动脉血的结构或血管是①左心房、③左心室、⑤肺静脉、⑨主动脉。⑩是肾动脉,流入肾脏的血液,⑪是肾静脉,流出肾脏的血液,肾脏是人体主要的排泄器官,血液流经肾脏后,会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大量的代谢废物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因此⑪与⑩相比较明显减少的物质有尿素和氧气等。
(2)小明“看到队友射来的球后,迅速起脚射门”,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等形成的,所以此反射类型是条件反射。“大脑意识到足球叩击”的神经冲动经历的传导过程是10感受器→8传入神经→7神经中枢→5上行传导束→4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所以球在小明眼中成像部位是视网膜,通过3视神经传导到4的一定区域,形成视觉。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3)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即食物中的淀粉在唾液、肠液、胰液参与下,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再经过吸收过程进入小肠绒毛内毛细血管。然后葡萄糖运输到腿部的肌肉细胞的过程为:小肠静脉→⑥下腔静脉→②右心房→④右心室→⑧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⑤肺静脉→①左心房→③左心室→⑨主动脉→肌肉处的组织细胞。葡萄糖将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处被利用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进入循环系统运输到肺部后最终排出体外。呼气时,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泡借弹性缩回,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压升高→肺内气体排出肺泡,所以在此讨程中小明的膈肌呈舒张状态,此时膈肌处于图五中所示的A位置,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的关系可用图六中的bd表示。
【分析】图二中①是左心房,②是右心房,③是左心室,④是右心室,⑤是肺静脉,⑥是下腔静脉,⑦是上腔静脉,⑧是肺动脉,⑨是主动脉。
图三中⑩肾动脉,⑪肾静脉。
图四中1晶状体,2视网膜,3视神经,4大脑,5上行传导束,6下行传导束,7神经中枢,8传入神经,9传出神经,10感受器。
图五B向A方向移动,表示膈肌上升,膈肌舒张,胸腔上下径减小,表示呼气;A向B方向移动,表示膈肌下降,膈肌收缩,胸腔上下径增大,表示吸气。
图丙六表示平静呼吸时肺容量随着时间的变化趋势,ac表示肺容积扩大,代表呼气;ce表示肺容积缩小,代表吸气。
28.果蝇是遗传学上常用的实验材料。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图一中甲乙丙丁是正常果蝇体细胞和它们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基因图解。图二是亲本选取纯种长翅果蝇与纯种残翅果蝇进行杂交,子代幼虫在不同温度下发育成不同翅型果蝇的实验。
(1)果蝇的翅型由一对基因(A、a)控制,为研究其遗传规律,在25℃条件下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亲代
子代
残翅
长翅
1
残翅×长翅
0只
238只
2
残翅×残翅
244只
0只
3
长翅×长翅
92只
274只
①表中第3组亲代果蝇均为长翅,子代果蝇中出现了残翅,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由表可知隐性性状是 ,可判断该性状为隐性性状的组别有 ,可用图一中的 表示其基因组成。
②表中第1组子代中长翅个体与第2组子代中残翅个体进行杂交,它们后代出现长翅果蝇的几率是 。
(2)图一中果蝇乙的性别为 , 一定是它的生殖细胞,该生殖细胞含有 条染色体,其染色体组成为 。
(3)现在选取亲本为图一中的甲和乙果蝇进行交配。如果将子代幼虫置于35℃条件下培养,那么子代果蝇翅的类型为 ,如果将子代幼虫置于25℃条件下培养,那么子代果蝇翅的类型为 。
【答案】(1)变异;残翅;1、3;甲;50%
(2)雄性;丙;4;3+X或3+Y
(3)全为残翅果蝇;全为长翅果蝇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果蝇个体既有长翅的又有残翅的”。表中第3组中果蝇的亲代没有残翅,而后代中却出现了残翅,这种现象体现了亲自之间的差异,属于变异现象,可知隐性性状是残翅,表中第1组,亲代有残翅,子代却没有,也可以说明残翅是隐性基因,残翅的基因组成可以用可用图一中的甲表示为aa。②表中第1组子代全部是长翅,亲代为残翅×长翅,可以推断处子代长翅的基因组成为Aa,第2组子代残翅的基因组成为aa,如果Aa×aa,则后代的基因组成形式有Aa和aa两种,而且出现的几率各为50%。
(2)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由X、Y染色体决定,雄性果蝇为XY,雌性为XX。据图可知,果蝇乙的性染色体为XY,性别为雄性,雄果蝇体细胞内的染色体组成是3对+XY,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成单存在,即组成是3+X或3+Y,共计4条;图中丙一定为它的生殖细胞。
(3)图二是亲本选取纯种长翅果蝇与纯种残翅果蝇进行杂交,子代幼虫在不同温度下发育成不同翅型果蝇的实验。现在选取亲本为图一中的甲和乙果蝇进行交配。由图二可知,如果将子代幼虫置于35℃条件下培养,子代全部为全为残翅果蝇,如果将子代幼虫置于25℃条件下培养,子代全部为全为长翅果蝇。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三、实验探究题
29.生物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培养皿中培养了大肠杆菌,用于探究大蒜对大肠杆菌是否有抑制作用。
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
第一步:新鲜大蒜压成蒜泥,双层纱布包住挤压过滤,作为100%大蒜提取液。
第二步:用无菌水将100%大蒜提取液依次稀释成浓度为50%、25%的稀释液。
第三步:吸取等量不同浓度大蒜提取液,分别滴入制备好大肠杆菌的培养皿中。
第四步:将培养皿放入37℃恒温培养箱内,培养18~24小时。
第五步:照相记采抑菌圈大小,并测量其直径。
(1)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 。
(2)为了使实验更加严谨,需要选取等量的 (填“自来水”或“无菌水”)滴入培养皿中作为对照。
(3)图1中滴入大蒜提取液后,周围出现了抑菌圈,说明大蒜可以 。据图2可知,效果最佳的是 。
(4)同学们想进一步探究不同温度处理后的大蒜提取液抑制大肠杆菌的作用,请对照实验步骤中的第二步和第三步进行相应修改: 。
(5)大肠杆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调查研究表明,大肠杆菌多存在于恒温动物粪便、人类经常活动的场所以及有粪便污染的地方。大肠杆菌会引起肠道外感染,主要侵犯人体泌尿系统,多见尿道炎、膀胱炎等。也会引起胆囊炎、腹膜炎等。此外,大肠杆菌感染,也会引起急性腹泻。请你谈谈怎样预防大肠杆菌引发的疾病。(至少写出四点)
【答案】(1)不同浓度大蒜提取液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
(2)无菌水
(3)杀死大肠杆菌(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和繁殖);100%大蒜提取液
(4)将100%大蒜提取液分别放置在不同温度(例如“0℃、常温、100℃”)中处理,时间相同;吸取等量不同温度处理后的大蒜提取液,分别置于制备好大肠杆菌培养皿中
(5)切碎(捣蒜泥或切片)、生吃、搁置片刻再食用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解析】【解答】(1)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探究不同浓度大蒜提取液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
(2)为使实验更加严谨,需要选取等量的无菌水置于培养皿中作为对照。
(3)图1中加入大蒜提取液后,周围出现了抑菌圈,说明大蒜可以杀死大肠杆菌(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和繁殖)。据图2可知效果最佳的是100%大蒜提取液。
(4)想进一步探究不同温度处理后的大蒜提取液抑制大肠杆菌的作用。实验步骤中的第二步和第三步进行相应修改:第二步改为:将100%大蒜提取液分别放置在不同温度(例如“0℃、常温、100℃”)中处理相同时间;第三步改为:吸取等量不同温度处理后的大蒜提取液,分别置于制备好大肠杆菌培养皿中。
(5)科学研究表明,大蒜中主要的抑菌成分是大蒜素。完整的大蒜瓣破坏后才会形成大蒜素。大蒜素活性会随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根据以上资料,请写出在生活中能充分发挥大蒜抑菌效果的大蒜食用方法:切碎、生吃、搁置片刻再食用。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2022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生物真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生物真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3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生物试卷【附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生物试卷【附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