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甘肃省陇南市中考生物试卷(word版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2022年甘肃省陇南市中考生物试卷(word版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分析说明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甘肃省陇南市中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道题目,每题1.5分,共30分)
1.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先擦净载玻片,在其中央滴一滴( )
A.自来水 B.蒸馏水 C.生理盐水 D.碘液
2.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位于视野的左上方,欲将其移至视野中央,需将装片朝哪个方向移动( )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3.骆驼刺、梭梭等沙漠植物的根系非常发达,能吸收土壤深处的水分,这说明( )
A.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B.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C.环境能够影响生物 D.环境能够适应生物
4.(1.5分)农田中的杂草和农作物争夺阳光、水分,这说明杂草和农作物之间的关系是( )
A.合作 B.捕食 C.共生 D.竞争
5.(1.5分)下面是四位同学写出的食物链,其中正确的是( )
A.阳光→草→兔→狐狸 B.虾米→小鱼→大鱼
C.草→蝗虫→麻雀 D.草→羊→狼→微生物
6.(1.5分)人的生长发育需要各种营养成分,营养摄入不均衡可能导致人患病。下列疾病与病因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A.坏血病——缺乏维生素B1
B.夜盲症——缺乏维生素A
C.佝偻病——缺乏维生素C
D.地方性甲状腺肿——缺乏含铁的无机盐
7.(1.5分)血液具有运输、防御和保护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血浆可以运载血细胞 B.白细胞可以运输二氧化碳
C.血小板可以吞噬病菌 D.红细胞能促进止血和凝血
8.(1.5分)我们每时每刻都在通过呼吸系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当你吸气时,身体不会出现的情况是( )
A.膈肌收缩 B.肋骨向外、向上运动
C.胸腔容积扩大 D.肋间肌舒张
9.(1.5分)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许多废物,下列代谢废物中,不能通过皮肤排出体外的是( )
A.二氧化碳 B.无机盐 C.尿素 D.多余的水
10.(1.5分)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下列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
A.人类生存需要的食物和氧气来源于自然
B.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活动会影响自然
C.为丰富生物多样性,要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D.人类应该合理开发、科学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
11.(1.5分)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下列动物行为中与“鹦鹉学舌”本质相同的是( )
A.孔雀开屏 B.蜘蛛结网 C.金鸡报晓 D.老马识途
12.(1.5分)陇南市武都区盛产樱桃,色泽鲜亮,酸甜可口,深受人们喜爱。樱桃的果肉是由花中何种结构发育而成的( )
A.胚珠 B.子房 C.子房壁 D.花药
13.(1.5分)下列关于人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受精卵在子宫内形成和发育
B.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C.进入青春期后,同学们会出现第二性征
D.第二性征是在性激素作用下表现出来的
14.(1.5分)下列植物中,属于裸子植物的一组是( )
A.海带、铁线蕨 B.侧柏、油松
C.大豆、苏铁 D.杉树、紫菜
15.(1.5分)葡萄皮上常有一层白霜,经研究发现其中有一种微生物,利用它可以酿酒。这种微生物是( )
A.乳酸菌 B.青霉 C.酵母菌 D.醋酸菌
16.(1.5分)生物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蝗虫有外骨骼,可生活在较干旱环境
B.青蛙体温恒定,适于水陆两栖生活
C.鲫鱼体表有鳞片,用鳃呼吸,适于水中生活
D.家鸽体表覆羽,前肢变为翼,适于飞行
17.(1.5分)达尔文发现,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昆虫的翅或者很发达,或者完全退化。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发生了定向变异 B.由食物种类决定
C.是否经常使用翅的结果 D.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18.(1.5分)面对新冠疫情,各级政府及时有效处置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健康人、新冠病毒、新冠肺炎患者、新冠肺炎患者的飞沫分别属于( )
A.易感人群、病原体、传播途径、传染源
B.易感人群、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传染源、病原体、传播途径
D.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病原体、传染源
19.(1.5分)接种新冠疫苗是防控新冠肺炎最有效、最安全的措施。下列关于接种疫苗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接种流感疫苗后,可获得对新冠病毒的免疫能力
B.接种新冠疫苗后,可获得对多种病毒的免疫能力
C.接种新冠疫苗后,人体能产生抵抗新冠病毒的抗原
D.接种新冠疫苗后,人体能产生抵抗新冠病毒的抗体
20.(1.5分)下列有关健康、用药与急救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一日三餐要做到营养均衡
B.遇到煤气中毒的紧急情况,应立即开窗通风
C.抗生素能杀死细菌,可长期服用预防疾病
D.无论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前都应阅读药品说明书
二、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包括4道题目,每题5分,共20分)
21.(5分)如图是大豆种子与幼苗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a、b、c、d合称为 。
(2)图二中f是由图一中的 发育而成的。
(3)图二中g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 ,该区域分布着大量的 ,增大了吸收面积。
(4)从图一生长为图二的过程中,大豆种子内的有机物含量将会 。
22.(5分)教育部出台的“五项管理”政策是指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和体质管理,是确保“双减”落地见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实际行动。请分析回答与“五项管理”有关的问题。
(1)写作业时,同学们能够对抽象的文字信息作出相应反应,控制这一过程的最高级中枢是 。
(2)充足的睡眠有助于 分泌生长激素,促讲同学们的生长发育。
(3)长时间玩手机会导致用眼疲劳,造成眼球结构中 曲度过大,形成近视。
(4)阅读课外读物时,外界光线进入眼球内部,在 上形成物像。
(5)在单杠做引体向上时,双臂牵拉身体向上移动,此时肱二头肌的状态是 。
23.(5分)豌豆是一种广泛种植的农作物,种子可食用。已知豌豆种子的圆粒与皱粒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隐性基因分别用A、a表示。请根据下表中三组豌豆杂交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亲代性状
子代性状
A
皱粒×皱粒
全是皱粒
B
圆粒×圆粒
既有圆粒,也有皱粒
C
圆粒×皱粒
既有圆粒,也有皱粒
(1)控制豌豆种子形状的基因存在于 中。(填细胞结构名称)
(2)根据 组的结果,可推断出显性、隐性关系;其中隐性性状是 。
(3)C组亲代豌豆的基因组成是 。
(4)将取自同一株豌豆的种子分为两组,分别种在肥沃的土壤和贫瘠的土壤中,两者长势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属于 变异。
24.(5分)某生物学兴趣小组积极探究如何提高温室大棚番茄的产量,他们分别在三个温室中栽种了品种、数量、生长状况相同的番茄幼苗,光照、土壤、水分等条件均相同,温室内的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温室大棚
A
B
C
温度
20℃
20℃
30℃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1%
0.1%
(1)若要探究温度对番茄产量的影响,应选择 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2)若要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番茄产量的影响,应选择 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3)经过探究,同学们认为夜晚适当 温室温度,可提高番茄的产量,原因是该措施能减少 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
(4)除了控制温度、二氧化碳浓度,请你提出一项能够提高番茄产量的措施 。
2022年甘肃省陇南市中考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道题目,每题1.5分,共30分)
1.(1.5分)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先擦净载玻片,在其中央滴一滴( )
A.自来水 B.蒸馏水 C.生理盐水 D.碘液
【分析】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注重把握以下几个步骤:
1、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3、取材:用牙签在口腔内侧轻刮几下(操作前请漱口),并将之涂抹在生理盐水滴中;
4、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
5、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
6、吸水: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
【解答】解: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由于0.9%生理盐水的浓度与人的组织细胞液的浓度一致,故可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不至于细胞因吸水膨胀,也不至于因失水而皱缩。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理解滴生理盐水为什么会保持细胞的原有形状。
2.(1.5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位于视野的左上方,欲将其移至视野中央,需将装片朝哪个方向移动( )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整理存放。
【解答】解: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光学显微镜成倒立、放大的虚像。在载物台上向左移动临时装片时,在视野中看到物像向右移动;向右移动临时装片时,在视野中看到物像像左移动。
故选:A。
【点评】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1.5分)骆驼刺、梭梭等沙漠植物的根系非常发达,能吸收土壤深处的水分,这说明( )
A.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B.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C.环境能够影响生物 D.环境能够适应生物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
【解答】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骆驼刺、梭梭等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梭梭等植物,根系非常发达,能吸收土壤深处的水分,适应沙漠缺水的沙漠环境,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生物能适应环境。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
4.(1.5分)农田中的杂草和农作物争夺阳光、水分,这说明杂草和农作物之间的关系是( )
A.合作 B.捕食 C.共生 D.竞争
【分析】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包括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解答】解:农田中的杂草和农作物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因此杂草和农作物之间的关系是竞争关系。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5.(1.5分)下面是四位同学写出的食物链,其中正确的是( )
A.阳光→草→兔→狐狸 B.虾米→小鱼→大鱼
C.草→蝗虫→麻雀 D.草→羊→狼→微生物
【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解答】解:A、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A错误。
B、虾米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B错误。
C、该食物链正确反映了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被吃与吃这种关系的,C正确。
D、微生物属于分解者,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
6.(1.5分)人的生长发育需要各种营养成分,营养摄入不均衡可能导致人患病。下列疾病与病因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A.坏血病——缺乏维生素B1
B.夜盲症——缺乏维生素A
C.佝偻病——缺乏维生素C
D.地方性甲状腺肿——缺乏含铁的无机盐
【分析】无机盐和维生素对人体都很重要,人体一旦缺乏,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
【解答】解:A、坏血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C形成的,A错误。
B、夜盲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形成的,B正确。
C、幼儿缺钙和维生素D会得佝偻病,C错误。
D、缺碘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含铁的无机盐缺乏会得贫血,D错误。
故选:B。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各类营养物质以及激素的作用。
7.(1.5分)血液具有运输、防御和保护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血浆可以运载血细胞
B.白细胞可以运输二氧化碳
C.血小板可以吞噬病菌
D.红细胞能促进止血和凝血
【分析】血液由血浆、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解答】解:A、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正确。
B、白细胞的主要作用是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的作用,错误。
C、血小板主要作用是促进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错误。
D、红细胞能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错误。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血浆和血细胞的功能。
8.(1.5分)我们每时每刻都在通过呼吸系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当你吸气时,身体不会出现的情况是( )
A.膈肌收缩 B.肋骨向外、向上运动
C.胸腔容积扩大 D.肋间肌舒张
【分析】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胸廓体积增大,肺也随之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当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胸廓体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
【解答】解: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
故选:D。
【点评】理解掌握呼吸运动的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9.(1.5分)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许多废物,下列代谢废物中,不能通过皮肤排出体外的是( )
A.二氧化碳 B.无机盐 C.尿素 D.多余的水
【分析】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
【解答】解:排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通过肺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由肾脏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熟记排泄的概念、途径和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10.(1.5分)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下列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
A.人类生存需要的食物和氧气来源于自然
B.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活动会影响自然
C.为丰富生物多样性,要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D.人类应该合理开发、科学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
【解答】解:A、人类生存所需要的水、空气、土壤、食物和氧气等都来自自然环境,有赖于自然环境的供给,A正确。
B、生物的生存也会影响环境,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有机整体,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活动会影响自然,B正确。
C、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C错误。
D、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过度的狩猎和采伐,会破坏生态平衡,所以人类应该合理开发、科学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D正确。
故选:C。
【点评】理解掌握人类为保护环境而提出的“低碳环保”生活的倡议和措施。
11.(1.5分)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下列动物行为中与“鹦鹉学舌”本质相同的是( )
A.孔雀开屏 B.蜘蛛结网 C.金鸡报晓 D.老马识途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解:ABC、孔雀开屏、蜘蛛结网、金鸡报晓都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题干中“鹦鹉学舌”的行为与D、老马识途都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的特点。
12.(1.5分)陇南市武都区盛产樱桃,色泽鲜亮,酸甜可口,深受人们喜爱。樱桃的果肉是由花中何种结构发育而成的( )
A.胚珠 B.子房 C.子房壁 D.花药
【分析】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解答】解: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萼、花冠、花柱、柱头等纷纷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受精卵发育成胚,胚珠发育成种子,樱桃的果肉属于果皮,是由花中子房壁发育而成。
故选:C。
【点评】牢记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是解题的关键。
13.(1.5分)下列关于人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受精卵在子宫内形成和发育
B.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C.进入青春期后,同学们会出现第二性征
D.第二性征是在性激素作用下表现出来的
【分析】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同时受神经和激素的调节,正是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相互协调,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
【解答】解:A、人的受精卵是在输卵管内形成的,子宫的功能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A错误。
B、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把产生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母体血液里,再由母体排出体外,B正确。
C、进入青春期后出现第二性征,属于激素调节,C正确。
D、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至成熟,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D正确。
故选:A。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女性生殖方面的问题。
14.(1.5分)下列植物中,属于裸子植物的一组是( )
A.海带、铁线蕨 B.侧柏、油松
C.大豆、苏铁 D.杉树、紫菜
【分析】种子植物根据外面有无果皮的保护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外面没有果皮的保护,如油松、侧柏、马尾松、黑松水杉、银杏、苏铁、杉树;被子植物外面有果皮的保护,是植物界最大和最高级的一门,如桃、大豆和水稻。毛白杨、玉米、小麦、水稻、牡丹、菊等。
【解答】解:A、海带属于藻类植物,铁线蕨属于蕨类,故A不符合题意。
B、侧柏、油松属于裸子植物,故B符合题意。
C、大豆属于被子植物,苏铁属于裸子植物,故C不符合题意。
D、杉树属于裸子植物,紫菜属于藻类植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熟练掌握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15.(1.5分)葡萄皮上常有一层白霜,经研究发现其中有一种微生物,利用它可以酿酒。这种微生物是( )
A.乳酸菌 B.青霉 C.酵母菌 D.醋酸菌
【分析】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解答】解:买回葡萄后,我们常常在葡萄皮上发现一层白霜,经研究后发现上面有一种微生物,利用它可以酿葡萄酒,这种微生物是酵母菌,因为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它可以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常见的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的例子,并理解其原理。
16.(1.5分)生物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蝗虫有外骨骼,可生活在较干旱环境
B.青蛙体温恒定,适于水陆两栖生活
C.鲫鱼体表有鳞片,用鳃呼吸,适于水中生活
D.家鸽体表覆羽,前肢变为翼,适于飞行
【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否则就会被自然界淘汰。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解答】解:A、蝗虫体表包着坚韧的外骨骼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适于陆生生活,A正确。
B、青蛙属于变温动物,体温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营水陆两栖生活,B错误。
C、鲫鱼体表有鳞片,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适于在水中生活,C正确。
D、家鸽属于鸟类,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适于空中飞行,D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各种动物的结构和功能与其环境是相适应的,此类知识需细心记忆。
17.(1.5分)达尔文发现,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昆虫的翅或者很发达,或者完全退化。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发生了定向变异 B.由食物种类决定
C.是否经常使用翅的结果 D.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解答】解: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生活着的昆虫多是无翅或残翅的类型,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这些海岛上经常刮大风,哪些有翅能飞但翅膀不够强大的昆虫,就常常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少,是不适者被淘汰。而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由于不能飞翔,就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就多,是适者生存。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选择之后,昆虫的翅要么强大,要么退化,没有中等大小翅的种类,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大风作用下,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可以从自然选择和岛上的环境特点方面来切入。
18.(1.5分)面对新冠疫情,各级政府及时有效处置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健康人、新冠病毒、新冠肺炎患者、新冠肺炎患者的飞沫分别属于( )
A.易感人群、病原体、传播途径、传染源
B.易感人群、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传染源、病原体、传播途径
D.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病原体、传染源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解答】解: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抵抗力的健康人;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病毒、细菌或寄生虫;传染源是指携带了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和传播疾病的生物或非生物媒介等。所以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健康人、新冠病毒、新冠肺炎患者、新冠肺炎患者的飞沫分别属于易感人群、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传染病流行的环节。
19.(1.5分)接种新冠疫苗是防控新冠肺炎最有效、最安全的措施。下列关于接种疫苗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接种流感疫苗后,可获得对新冠病毒的免疫能力
B.接种新冠疫苗后,可获得对多种病毒的免疫能力
C.接种新冠疫苗后,人体能产生抵抗新冠病毒的抗原
D.接种新冠疫苗后,人体能产生抵抗新冠病毒的抗体
【分析】(1)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2)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解答】解:A、一种抗体只能抵抗一种抗原,接种流感疫苗后,可获得对流感病毒的免疫能力,不能获得对新冠病毒的免疫能力,A错误。
B、抗体只能消灭特定的病原体,对其它病原体无效,属于特异性免疫。所以接种新冠疫苗后,只能获得对新冠病毒的免疫能力,B错误。
C、接种用的疫苗是由减毒的、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从免疫角度分析,新冠肺炎疫苗属于抗原,C错误。
D、接种新冠疫苗后,能刺激人体产生抵抗新冠病毒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叫抗体,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抗原和抗体的概念。
20.(1.5分)下列有关健康、用药与急救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一日三餐要做到营养均衡
B.遇到煤气中毒的紧急情况,应立即开窗通风
C.抗生素能杀死细菌,可长期服用预防疾病
D.无论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前都应阅读药品说明书
【分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解答】解:A、食物应多样化,营养全面合理,科学安排一日三餐,定时定量,能保证人体营养的需要,正确。
B、煤气中毒又叫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大得多,血红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这样,就使氧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因此,发现有人煤气中毒,迅速关紧煤气阀,打开门窗通风,降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快速移到通风处,再救治,正确。
C、生病时要遵医嘱,不能乱用抗生素,对人体不利,是药三分毒,不可随便乱吃,C错误。
D、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D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并注意灵活答题。
二、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包括4道题目,每题5分,共20分)
21.(5分)如图是大豆种子与幼苗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a、b、c、d合称为 胚 。
(2)图二中f是由图一中的 a 发育而成的。
(3)图二中g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 成熟区 ,该区域分布着大量的 根毛 ,增大了吸收面积。
(4)从图一生长为图二的过程中,大豆种子内的有机物含量将会 减少 。
【分析】观图可知:a胚芽、b胚轴、c胚根、d子叶、e种皮、f叶、g根,解答即可。
【解答】解:(1)大豆种子包括种皮和胚,胚包a胚芽、b胚轴、c胚根、d子叶。
(2)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图二中f叶是由图一中的a胚芽发育而成的。
(3)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增大了吸收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4)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此过程中种子内的有机物逐渐减少,原因是呼吸作用消耗。
故答案为:
(1)胚。
(2)a。
(3)成熟区;根毛。
(4)减少。
【点评】掌握种子的结构和发育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22.(5分)教育部出台的“五项管理”政策是指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和体质管理,是确保“双减”落地见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实际行动。请分析回答与“五项管理”有关的问题。
(1)写作业时,同学们能够对抽象的文字信息作出相应反应,控制这一过程的最高级中枢是 大脑皮层 。
(2)充足的睡眠有助于 垂体 分泌生长激素,促讲同学们的生长发育。
(3)长时间玩手机会导致用眼疲劳,造成眼球结构中 晶状体 曲度过大,形成近视。
(4)阅读课外读物时,外界光线进入眼球内部,在 视网膜 上形成物像。
(5)在单杠做引体向上时,双臂牵拉身体向上移动,此时肱二头肌的状态是 收缩 。
【分析】(1)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
(2)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
(3)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造成近视。
(4)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由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解答】解:(1)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其中,语言中枢为人类所特有的,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因此写作业时,同学们能够对抽象的文字信息作出相应反应,控制这一过程的最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2)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具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讲同学们的生长发育。
(3)经常长时间玩手机会导致晶状体的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原大小,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造成近视,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4)视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象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视觉中枢,人就产生了视觉。
(5)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每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在单杠做引体向上时,双臂牵拉身体向上移动,此时肱二头肌的状态是收缩。
故答案为:(1)大脑皮层
(2)垂体
(3)晶状体
(4)视网膜
(5)收缩
【点评】此题综合性较强,考查的知识点较多,需要熟练掌握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过程,人体的运动等相关知识。
23.(5分)豌豆是一种广泛种植的农作物,种子可食用。已知豌豆种子的圆粒与皱粒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隐性基因分别用A、a表示。请根据下表中三组豌豆杂交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亲代性状
子代性状
A
皱粒×皱粒
全是皱粒
B
圆粒×圆粒
既有圆粒,也有皱粒
C
圆粒×皱粒
既有圆粒,也有皱粒
(1)控制豌豆种子形状的基因存在于 细胞核 中。(填细胞结构名称)
(2)根据 B 组的结果,可推断出显性、隐性关系;其中隐性性状是 皱粒 。
(3)C组亲代豌豆的基因组成是 Aa、aa 。
(4)将取自同一株豌豆的种子分为两组,分别种在肥沃的土壤和贫瘠的土壤中,两者长势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属于 不可遗传 变异。
【分析】(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2)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在子代个体中消失了的亲代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子代显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纯合体。
(4)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解答】解:(1)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控制豌豆种子形状的基因位于DNA上,DNA的载体的是染色体,染色体是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因此存在于基因在细胞核中。
(2)根据B组,亲代都是圆粒,子代有圆粒也有皱粒,子代出现的亲代没有的性状皱粒是隐性性状。
(3)C组中,亲代有圆粒和皱粒(基因组成是aa),子代中有圆粒也有皱粒(基因组成是aa)。根据子代皱粒的基因组成aa,可以推断亲代都带a基因。亲代圆粒的基因组成肯定是Aa。即亲代的基因组成是Aa、aa。
(4)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同一植株上豌豆胚的基因组成相同;将同一植株上豌豆种子在不同的土壤中,长出的植株产量不同,这种变异主要是由环境条件不同造成的,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不能遗传给后代,属于不遗传的变异。
故答案为:
(1)细胞核。
(2)B;皱粒。
(3)Aa和aa。
(4)不可遗传。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子代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该性状就是隐性性状。
24.(5分)某生物学兴趣小组积极探究如何提高温室大棚番茄的产量,他们分别在三个温室中栽种了品种、数量、生长状况相同的番茄幼苗,光照、土壤、水分等条件均相同,温室内的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温室大棚
A
B
C
温度
20℃
20℃
30℃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1%
0.1%
(1)若要探究温度对番茄产量的影响,应选择 B和C 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2)若要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番茄产量的影响,应选择 A和B 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3)经过探究,同学们认为夜晚适当 降低 温室温度,可提高番茄的产量,原因是该措施能减少 呼吸 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
(4)除了控制温度、二氧化碳浓度,请你提出一项能够提高番茄产量的措施 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合理密植,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除虫除草,科学灌溉等(合理即可) 。
【分析】(1)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条件主要是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因素;
(2)该实验以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为变量设置了两组对照实验:甲与乙以二氧化碳的浓度为变量构成一组对照实验;乙与丙以温度为变量构成一组对照实验。
【解答】解:(1)要探究温度对番茄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就要以温度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因此他们应选择表中的B、C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2)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温室B与温室A相比较,温室B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为光合作用提供了足够的原料,导致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因此温室B中的番茄比温室甲中的番茄长得快.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二氧化碳浓度越高,光合作用强度越大,番茄的产量就越高。
(3)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夜晚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可以减弱植物的呼吸作用,降低有机物的消耗,因此夜晚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也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
(4)根据影响光合作用的内部和环境因素,要想提高大鹏的产量,除了控制温度、二氧化碳浓度,请你提出一项能够提高番茄产量的措施,还可以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合理密植,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除虫除草,科学灌溉等(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B和C
(2)A和B
(3)降低;呼吸
(4)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合理密植,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除虫除草,科学灌溉等(合理即可)。
【点评】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生物]2024年甘肃省陇南市中考真题(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分析说明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甘肃省陇南市康县阳坝中学中考生物模拟试卷(含答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分析说明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年甘肃省兰州中考生物试卷含答案Word版,文件包含2020年甘肃省兰州中考生物试卷答案解析docx、2020年甘肃省兰州中考生物试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