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13课《湖心亭看雪》教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13课《湖心亭看雪》教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01
    第13课《湖心亭看雪》教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02
    第13课《湖心亭看雪》教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03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 湖心亭看雪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 湖心亭看雪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3 湖心亭看雪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经历及本文的创作背景。(重点)

    2.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借助注释翻译课文,积累文言词语。(重点)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一湖诗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其中杭州西湖更是让文人墨客争相吟咏。你知道的关于西湖的诗文有哪些呢?试着吟诵一下吧。

    预设: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西湖之胜,晴湖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会山水之绝者,尘世有几人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描绘西湖美景的小品文。

    板书:

    湖心亭看雪 张岱

    二、认识一个人

    (大屏幕播放《湖心亭看雪》视频)

    :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明末清初文学家。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出生仕宦世家,明亡以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避居浙江剡溪山,专心从事著述。

    张岱曾在西湖一带生活了40,明亡后,他隐居山中,不问世事。作为明代遗民,岱有着沉痛的亡国之恨、挥之不去的家国之思。他以梦忆”“梦寻这样的词语为自己的书命名,并在书的自序中流露出繁华过眼、旧游如梦的感伤。

    三、读好一篇文

    1.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请同学们对照注释自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注意语气和节奏。

    学生自读。(大屏幕出示字词)

    2.读课文,指导朗读。

    :大家听读。听读时要注意停顿、重音、语气,也可以想象画面。

    播放读音频,学生认真听读,并圈点批注。(大屏幕出示朗读音频)

    预设:

    (1)停顿和重音。

    崇祯五年/十二月,/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小舟,/衣炉火,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上下/,湖上影子,/长堤、湖心亭一、与/余舟、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湖中/焉得/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金陵人,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语气。

    ①“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惊喜)

    ②“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感叹)

    句末语气词要延长,读出文言文的味道。

    是日更定矣。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自由诵读,读准读好。

    (1),读准停顿、重音、语气。

    (2)点读,小组内评价朗读。

    (3)指名读,教师指定一两名学生读文,检查学生的诵读情况。其他学生听读,并对学生的朗读做出评价。

    (4)齐读,交流重点句读,全班齐读。

    师小结:一篇美文,只有读准字音,读准停顿、重音、语气,读出画面,才能真正走进文本。刚才通过反复的朗读,相信大家已经对文章的内容有了一个粗略的把握。

     

    四、译好一篇文

    1.借助注释,快速翻译课文,并圈画出不理解的地方,与同学交流探究,合作解决。

    大屏幕出示:

    (1)一词多义。

    (2)古今异义。

    饮三大白而别(古义:竭力,勉力。今义:勉强)

    (3)词类活用。

    大雪三日(名词用作动词,下大雪)

    (名词用作动词,客居)

    学生圈点重点字词,并做好笔记。

    2.当堂测试。

    指定一名学生翻译下面的句子。

    大屏幕出示: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白。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4)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五、梳理文章内容

    :本文内容很简单,只有两个段落。请同学们分别概括这两段的内容。

    预设:

    1:湖上雪景。第2:亭中奇遇。

    师小结:文章记叙张岱湖心亭看雪的经历,请同学们按照记叙的六要素梳理文章内容。

    大屏幕出示:

    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后的晚上

    地点:湖心亭

    人物:

    事件起因:独往湖心亭看雪

    经过:看到美景,遇到奇人

    结局:强饮三大白而别

    六、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重点积累了文言字词,翻译了课文,了解了文章的内容。请同学们课后朗读课文,体会写景的妙处及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本文白描的写法。(重点)

    2.整体感悟,细心品读,体会本文的审美意境。(难点)

    3.联系作者的生平事迹及文章的创作背景,体会作者的家国之思。(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翻译了课文,初步了解了文章的内容。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二、品读课文,赏西湖美景

    1.寻读:作者看到了怎样的雪景?请同学们找出这些句子,并齐读。

    预设: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湖上影子,惟长堤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辨读:如果将课文中的句子进行修改,辨析一下,哪一句更好?为什么?

    大屏幕出示:

      修改前: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湖上影子,惟长堤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修改后:雾凇沆砀,天云山水,上下,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

    预设:

    作者叠用三个,自上而下,将天空、云层、山脉、湖水连接在一起,读之毫无赘余,反而觉得流畅自然。

    字写出了作者视野的开阔,字显得亭子在湖中小巧玲珑,“字写出扁舟极轻极巧,“字更让人眼前一亮。这几个量词的使用非常准确,视野由远及近,物品由大到小,让人顿时产生了一种天地之大、人生之微的感慨。如果换成”“”“”“四个寻常的量词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3.思读:这段写雪景的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是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预设:这是运用了白描的写作手法。

    大屏幕出示助读资料: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写作手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简练朴素,不加渲染。

    :以前我们也学习过类似的写作手法,同学们回忆一下,有哪些文章运用了这种写作手法?

    预设:

    (1)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字。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2)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鲁迅《藤野先生》

    4.总结:文中写景时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描绘了西湖怎样的景象?

    雪景

    特点

    描写方法

    写景顺序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空旷、寂静

    侧面描写

    由上到下

    由远及近

    由宏观到微观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白。

    朦胧、苍茫、

    幽远、净雅

    白描

    湖上影子,惟长堤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模糊、渺小

    师小结:作者运用了侧面描写和白描的手法,按照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由宏观到微观的顺序,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淡墨山水画。雪后的西湖迷蒙空寂、幽远静雅,这样的美景,怎能不令文人雅士们心向往之呢?

    三、悟读课文,理解作者痴心

    1.:作者在大雪三日”,“人鸟声俱绝的夜晚去游览西湖,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大屏幕出示:

    高雅之士为什么喜欢冰雪世界

    中国历史上有太多这样的文人墨客,他们寄情山水,在山水中寻找心灵的寄托。雪是其节,冰是其志,苍茫天地是其归宿,凌寒独立是其人格。所以寒夜赏雪,正是张岱冰雪人格的体现,表现了他超凡脱俗、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

    预设:

    文人墨客喜欢观赏冰雪,说明他们都有醉情山水、超凡脱俗的闲情雅趣,而张岱在一个凄清冷寂的雪夜,在更定时分往湖心亭赏雪,更表现出他清高孤傲、特立独行的一面。

    2.:文中舟子称张岱”,他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学生跳读课文,圈点勾画相关句子,并讨论回答。

    预设:

    (1)“于行:不寻常的天气,不寻常的时间,不寻常的行踪。是日更定矣,余拏小舟,拥毳毛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与众不同,不随流俗。

    (2)“于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湖上影子,惟长堤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人处天地间,如沧海一粟,既痴迷于天地之广大,又倍感孤寂落寞。

    (3)“于情:“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他乡遇知己,天涯遇知音。

    总结:痴行——痴景——痴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显示出张岱痴情山水的真性情。

    3.:文章仅仅是写作者钟情山水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

    学生结合写作背景及文中词句,思考后回答。

    预设:

    也有对故国的思念。

    崇祯五年十二月”“金陵人的记述,透露出无限的怅惘和淡淡的哀愁,更潜藏着故国之思。

    :张岱曾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意思是相近的。同学们从文中感受到张岱的深情了吗?让我们带着感情再来朗读一遍课文,走进痴人张岱的内心世界。

    4.:文中有两个地方老师还有困惑,请同学们帮我解答。

    大屏幕出示:

    (1)结尾处提到了舟子,为什么前面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

    (2)“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似乎答非所问,作者为什么要特意强调金陵人”?

    预设:

    (1)只有作者这样的雅士,会夜赏西湖雪景。舟子不会有这种雅兴和追求。

      (2)生活在清代的张岱在回忆明朝旧事时依然不忘提到明朝的崇祯年号,特意提到明朝古都金陵,是含有深意,含有隐痛的。作者在改朝换代之际,隐姓埋名,潜心著书,在此答非所问,提到金陵,暗含着自己的故国之思。

    四、课堂小结

    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淡雅致的西湖雪景,白描手法的运用娴熟老练,浑然天成;写景、叙事、抒情水乳交融,浑然一体;文中展示了作者高雅脱俗的志趣。如此精美绝伦、形神兼备的小品文,读起来简直是一种享受。

    五、作业布置

    课后再读课文,完成第13课的训练。

    【板书设计】

    湖心亭看雪超凡脱俗的情怀  故国之思

     

    相关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重点字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人教部编版沁园春雪精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沁园春雪精品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教学开展,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