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福建省宁德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句子默写
1.班级要举办“古诗文漫步”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分门别类 | 名句 | 出处或要求 |
风花雪月 | 你选择的诗句是“①____,②____”。 | 本学期所学,至少含有其中的一种事物,本试卷中出现的句子除外。 |
湖光山色 | 气蒸云梦泽,③____。 ④____,不可知其源。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柳宗元《小石潭记》 |
志趣追求 | 溯洄从之,⑤____。 ⑥____,只有香如故。 | 《诗经·蒹葭》 陆游《卜算子·咏梅》 |
家国情怀 | 是故谋闭而不兴,⑦____,故外户而不闭。 | 《礼记·大道之行也》 |
二、基础知识综合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惊艳世界,震① 撼国人。它将壁画般五彩斑lán② 的精美图片对应中国古典诗词,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让人甲 ,激起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藏的中国智慧潜移默化地乙 着一代代中国人。在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它依然发挥着特殊的魅力。如何进一步丙 ,让它在世界范围内“出圈”,我们任重道远。
(1)为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拼音为②处选择正确汉字。(只填序号)
①____(A.zhèn B.zhèng) ②____(A.斓 B.澜)
(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
甲____(A.自叹不如 B.叹为观止) 乙____(A.滋养 B.生养)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4)下列三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传承好节气文化 ②挖掘节气文化内涵 ③并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A.①③②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①②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3.下列对这首唐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叙事诗,以时间为序,脉络清晰,用白描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强烈的情感。
B.“三男邺城戍”可见朝廷征兵无度,“出入无完裙”写出百姓生活贫困潦倒。
C.“前致词”的内容可分为三层,一层一韵,暗示县吏对老妇人的多次“怒呼”。
D.“独与老翁别”的“独”暗示老妇人被官吏抓走,表达出诗人沉重的心情。
4.“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四、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甲】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
颜渊问仲尼曰:“吾尝济乎觞深之渊,津人操舟若神。吾问焉,曰:‘操舟可学邪?’曰:‘可。善游者数能若乃夫没人则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吾问焉而不吾告,敢问何谓也?”
仲尼曰:“善游者数能,忘水也。若乃夫没人之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彼视渊若陵,视舟之覆犹其车却也。覆却万方陈乎前而不得入其舍,恶往而不暇!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殙①。其巧一也,而有所矜②,则重外也。凡外重者内拙。”
(选自《庄子·达生》)
注:①殙:昏乱。②矜:怜惜。
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
(1)志怪者也 志:________
(2)去以六月息者也 息:________
(3)吾尝济乎觞深之渊 尝:________ 济:________
6.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善游者数/能若乃夫没人/则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
B.善游者数能/若乃夫没人/则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
C.善游者数能若乃夫/没人则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
D.善游者数能/若乃夫没人则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
7.翻译下面的句子。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吾问焉而不吾告,敢问何谓也?
8.乙文通过学驾船和下赌注的故事阐释了什么道理?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有一座村庄叫山尾
黄文山
①从前,“山尾”于我只是一个模糊的地名,溪之头、山之尾,可知这地方的偏僻和狭小。在我童年时它曾多次出现在父母的言谈中,在我的脑海深处是抹不去的记忆。小时候留下的印象碎片,勉强拼成了一个关于山尾的囫囵图景。我知道父亲在这里出生,也在这里成家。父亲13岁时,曾在短时间里担任德化县县长的祖父过世了,他独自挑着宗祠里供给的粮食到24里外的王台镇上学。山道迢迢,一路攀岩涉溪,艰辛备尝。他中学毕业后即离开故乡,出外谋生,山尾是他人生的出发地。然而,从我懂事起,直到他去世,他再也没有回去过。他历尽坎坷,晚景如一口沉寂日久的小水塘,风也罢,雨也罢,已经掀不起多少波澜。
②母亲因家境破落嫁到了这个远离尘嚣的小山村。父亲外出工作,适逢抗战爆发,音讯断绝整整8年,她抚养女儿,侍奉婆婆,照顾小叔,独自撑起了一个家,直到父亲回来把她接到延平。对于母亲来说,山尾当然有更多值得回味的记忆。
③上山下乡回城后,我一直在福州工作和生活,父亲80岁后和母亲也迁到福州居住。那个叫“山尾”的小山村因此离我们越来越远。2021年,似乎是冥冥之中的一声召唤,我们夫妻、两个妹妹及妹夫忽然有了一个共同的动议:去一次山尾,看看父母生活过的祖屋。
④过玉台镇后,小车沿着狭小弯曲的道路迤逦向前。连绵起伏的山峦下,一座小小的村落兀然出现。村庄依山而建,绿树环合,面前则是一片平展的田畴。彷徨间向路旁的村民问路,这一问,竟问出了一个远房族亲。山尾村的村民大多姓黄,这位黄姓村民十分热情,带我们踏着鹅卵石铺就的石阶,来到一处野草环簇的破旧院落,说这里就是你们家的祖屋。
⑤推开虚掩的大门,祖屋内只剩下一个小小的天井,几间破旧的厢房结满了蜘蛛网,显然已经多年无人居住,也不堪居住。但外墙还在,高低错落的歇山顶瓦檐,依然在诉说着昔日的风采。尽管墙上的白灰大都已经剥落,露出一道道夯土的黄色条纹,但黑瓦覆盖的翘檐起伏有致,衬着身后苍翠的山峦,加之身下花草葳蕤,依然画一般迷人。祖父曾是一名中医,还是一位乡间画家,行医鬻画,遂有了一些积蓄,于是筹划营建自家宅院。山尾的这处院落,虽然用料平常,但外观造型充满艺术感。尤其是外墙上错落有序的十几道黑色翘檐,就像一群雨燕贴着山岭飞翔。
⑥村里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去了,一群老人在大樟树下打牌、聊天。这时有村民主动上来和我们搭讪,很感兴趣地问我们的来历。他们是村庄的留守者。谈起这座山村的前尘旧事,他们言语寥寥。几十年的光阴,在他们的描述中,仿佛只是风吹起的几张书页。毕竟,村居的生活太过平凡。
⑦一位村民兴致勃勃地带我们来到村部。这是一座二层小楼,一层是活动室,有几张牌桌,深深吸引我的是一面墙上挂着的几幅水彩画。村民告诉我们,这是美院学生到山尾村写生时留下的作品。其中一幅画里的景象正是我们祖屋那面斑驳的山墙。我在画前伫立良久,那一道道起伏有致的黑色翘檐,似乎正在无声地叙说着一个家族和一座村庄的故事。
⑧童年时有关这座山村的记忆,顿时都鲜活起来。
⑨我自己,也是这群飞翔的雨燕中的一只。
(选自《光明日报》2022年5月6日)
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的山尾“在我的脑海深处是抹不去的记忆”,为后文写回故乡埋下伏笔。
B.文中④—⑦段,叙写“我”在村口、祖屋、樟树下、村部等地的所见所闻。
C.第⑥⑦段中“主动上前”“兴致勃勃”等词,体现这里的村民热情、好客。
D.曾经偏僻而狭小的山尾村,如今发生巨大变化,吸引美院学生到这里写生。
10.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1)连绵起伏的山峦下,一座小小的村落兀然出现。(赏析加点词)
(2)但外墙还在,高低错落的歇山顶瓦檐,依然在诉说着昔日的风采。(赏析句子)
11.“我”对山尾村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分析。
12.“飞翔的雨燕”在文中有什么寓意?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恐龙无处不有
阿西莫夫
①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②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骨骼化石。该岛是离南极海岸不远的一小片冰冻陆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鸟臀目恐龙。
③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④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重要得多。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的动物的化石。
⑤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⑥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⑦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⑧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⑨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⑩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出四部分。北部就是现在的北美、欧洲和亚洲,南部是由现在的南美和非洲构成,最南部是现在的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印度是剩余的一小部分。
⑪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
⑫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陆也已完全分开。现在的每一个大陆都有自己的恐龙化石。
⑬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然而,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大约经历了一亿年,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为冰天雪地。
⑭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如果南极的冰雪层再薄一些的话,我们就可以找到它们。
⑮因此,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1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提出“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这一科学观点,引出说明内容。
B.第⑪段划线句是作者假设南美洲与非洲海岸线吻合,为大陆漂移学说提供了证据。
C.第⑭段运用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生动具体地说明了南极冷,冰雪多且厚。
D.文章题目用双重否定的形式,强调了恐龙无处不有的事实,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14.品析句中带点的词语。
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
15.根据提示,梳理本文的推理思路。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2月1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在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的“美丽中国·绿色冬奥”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以实际行动兑现了“绿色办奥”的庄严承诺。这届冬奥会充分改造利用鸟巢、水立方、五棵松等原有奥运场馆。新增场地从设计源头减少对环境影响,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成为世界上第一座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系统制冰的大道速滑馆,碳排放趋近于零。冬奥会全部场馆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常规能源100%使用绿电。冬奥会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占全部赛时保障车辆的84.9%,为历届冬奥会最高。开幕式上以“不点火”代替“点燃”、以“微火”取代熊熊大火,充分体现低碳环保,是绿色奥运的新起点。通过使用大量光伏和风能发电、地方捐赠林业碳汇、企业赞助核证碳减排量等方式,圆满兑现北京冬奥会实现碳中和的承诺,北京冬奥会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个“碳中和”的冬奥会。
(节选自“澎湃新闻”2022年2月18日)
【材料二】
4月18日至24日,是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周。今年世界地球日的宣传主题为“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呵护地球,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低碳理念,也已经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滴行动中:促进节能环保家电普及,让居住更环保;推动绿色智慧步道建设,让更多人爱上绿色出行;推进一次性餐具整治,减少垃圾污染……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4月26日,有删改)
【材料三】
2021年1——9月中国二氧化碳排放行业分布情况
(制图:华经产业研究院)
16.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不点火”“微火”体现低碳环保,是绿色奥运的新起点。
B.每一个人都应该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践行低碳理念,努力呵护、珍惜绿色地球。
C.普及环保家电、减少一次性餐具使用等低碳生活方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D.这届冬奥会通过改造利用原有的奥运场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碳零排放。
17.你从材料三中得出了什么结论?请分析。
六、名著阅读
18.下面是名著阅读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阅读策略 | 助读资料 | 阅读任务 |
了解作品 | ①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②人没有苦闷,没有矛盾,就不会进步。 ③人不知而不愠是人生最高修养,自非一时所能达到。 | 这几句名言出自名著①《______》 |
关注情节 | 这一夜保尔翻来覆去想了许多。他柯察金第一次参加斗争,就这么不顺利,刚刚迈出第一步,就像老鼠一样让人家捉住,关在笼子里了。 | 简要概括“他柯察金第一次参加斗争”的事件:②____ |
七、作文
19.根据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最后我送给大家一个公式,来结束我的这场“狗皮膏药”式的演讲,这是心理学家荣格的一个公式,我非常赞赏,就是“I plus We equals to Full I”(I+WE=Full I),大家很强调要体现自我价值,体现自我价值,需要把自己融在“We(我们)”这个大集体里面,最终完全体现自我价值。我非常赞赏这个公式,把这个公式奉献给大家——“I plus We equals to Full I”,谢谢。
以上这段文字是王选先生《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的最后一段。你对这段文字有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你从以下三个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任务一:请以“我们”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任务二:请以“我和我们”为题写一篇演讲稿,在班会课上演讲。
任务三:根据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结合这篇课文的内容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
要求:(1)自定立意;(2)不要套作,不得抄袭;(3)符合文体;(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
1.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波撼岳阳城 其岸势犬牙差互 道阻且长(跻、右) 零落成泥碾作尘 盗窃乱贼而不作
2.(1) A A
(2) B A
(3)示例1:在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它依然散发着特殊的魅力。
示例2:在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它依然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4)B
3.A 4.表达了诗人对石壕吏野蛮行为的不满,对老妇人深受苦难的同情。
5. 记载 气息,这里指风 曾经 渡,渡过 6.B 7.(1)(它)用力鼓动翅膀向上飞,那翅膀像悬挂在天边的云。
(2)我问他原因,他却不告诉我,请问这是为什么(什么意思)? 8.我们做事情不要考虑太多外在的因素。
9.D 10.(1)“兀然”一词写群山环绕下的小山村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体现小山村的偏僻和我们的惊喜。
(2)运用拟人的手法,让人感受到老屋历史文化的积淀及曾经的辉煌,表达作者对老屋的欣赏与喜爱。 11.小时候,我对山尾村只有模糊的印象,和山尾村有距离感;成年工作后,对山尾村越来越疏远了;2021年,冥冥之中想去接近、了解山尾村;走进山尾村后,内心萌发对山尾村的认同感和亲近感。 12.“飞翔的雨燕”象征着努力创造美好生活的一种精神。文中把“翘檐”比作“飞翔的雨燕”寄托着山尾村的祖辈对子孙的期望——努力奋斗,创造美好生活。把“我”比作“这群飞翔的雨燕中的一只”,表明“我”对故乡的认同,暗含着“我”也为实现祖辈的期望而努力奋斗。
13.B 14.“驮”字形象地写出大陆漂移的形态,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易懂。 15.①南极及其他大陆发现恐龙化石;③恐龙不可能在每块大陆上独立生存;⑥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板块构造”理论提供依据。
16.D 17.2021年1月—9月,中国电力和工业行业两个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图中的各项目中占比超八成,危害最大。航空领域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图中的各项目中占比极低,危害最小。
18. 傅雷家书 示例:保尔成功解救了被匪兵捉住的朱赫来,但自己却因维克托告密而入狱。
19.例文
任务一:
我们
成长之旅,就像是大海里的一条小船,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跌宕起伏。求学路上的我们就在班集体这艘小船上航行。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人生难免会遇到挫折。
初中的一次考试让我记忆犹新——我居然挂科了。看到卷子上两个红色的数字,瞬间感到一阵冷嗖嗖的风吹向我的后背,吹凉了我的心。看到平时分数比我低的同学都考得比我高,看到卷上一个又一个的红叉叉,我暗暗地低下了头,不敢发出一丁点声响,视着算错的数学题直发呆。心想着:“完了,又该被批评一顿了。”
果然不出所料,当晚我就被老师叫住。我心知肚明,是因为数学成绩,以致我不敢看老师的脸,甚至恐惧那严厉的目光。老师耐心询问我,问我上一次的排名与成绩,又把卷子拿出来,一题一题给我耐心分析讲解,直到我明白为止。结束后,老师还和我聊了很久,聊最近的生活,聊学习上的困惑,聊学习的方法。聊天的具体内容,我已忘了,但我忘不了老师那殷殷的教导,温柔中带着鼓励的目光。
回到家,看着试卷,心里依然像打翻的调味瓶,简单的、难的,不该错的都错了,想想真的不应该。正当我纠结时,妈妈拍拍我肩膀,说老师跟她讲我数学不及格的事了。妈妈并没有像其他家长一样严厉责骂我,而是让我要好好学习,认真点,努力点,下次考个好成绩证明自己。虽然话不多,却让我从她的眼神中看到了鼓励和期待,不再害怕。
这次的考试失利给了我前进的动力,燃起拼搏的火焰。为了不辜负老师、妈妈的期望,接下来的一个月,我起早贪黑,上课认真听讲,更加努力学习。同桌和身边的好朋友也热心帮助我,有问必答,同桌还无私贡献了他的错题集和练习册,与我分享。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下一次的月考中收获一个好成绩。
这次的经历,让我明白了成长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当我们的小船遇到汹涌的风浪,因为有老师的教诲,有同学的无私帮助,有爸爸妈妈的殷殷鼓励,有“我们”这个集体,让我有勇气扬起帆,坦然面对,勇于抗争,在一阵狂风暴雨之后迎来美丽的彩虹。
我并不孤单,我们是一个集体,在集体里,有爱,有互助,再大的难关也不怕。
任务二:
我和我们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的演讲主题是“我与我们”。
我们,是最好的朋友;我们,是在对方有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的同学;我们,是温暖、幸福的一家人;我们,是一个团结友爱的班集体。
小时候,我们是一群不懂事的孩子,长大后,我们是互相陪伴的朋友。孤独时,我们是彼此的听众与鼓励之人;成功时,我们是为彼此感到高兴之人;失败时,我们是给予对方勇气与陪伴之人。
每个人都有读书的经历,在这段时间内,我们与同学、老师组建成了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都以不同的方式爱着对方,帮助着、关爱着彼此,而这种关爱、帮助就是同学间的友谊。人的一生中,有许许多多不同的我们,有的是指集体中的我们,有的是指同学中的我们,有的是指师生间的我们。
有的人可以称之为我们,或许是朋友,或许是敌人,因为有了朋友,我们学会了爱自己、爱别人,因为有了敌人,我们学会了坚强、独立。我们的青春,都只有一次,而在这个时期中,我们互相陪伴着对方,我们吵过架,我们绝交过,我们也冷落过对方,但是,阳光总在风雨后,我们永远都不会散。我们,是人与人之间友谊的见证,有了我们,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才显得融洽;有了我们,人生活在这个世界_上才不会感到孤独;有了我们,人性的美好与纯良才更加完美。
无数个体的“我”,组成了团结友爱的“我们”,让我们携手在未来求学的日子里一同进步吧。青春,有我们更美好、更有趣,让我们彼此陪伴度过这段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吧,用我们的行动去诠释生命的意义。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任务三:
读王选院士《我一生中的八个重要抉择》有感
最近,读完王选院士《我一生中的八个重要抉择》,感慨颇多,尤其那句“I plus We equals to Full I” ,高度概括了他的人生追求和价值目标。
王选院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教授。他所主持研究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使汉字印刷告别了铅与火的历史,步入光与电的时代,引发了中国报业和出版印刷业一场深刻的变革,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读了《我一生中的八个重要抉择》,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年轻人要树立一种团队精神。松下幸之助是日本的管理之神,他说:“我有三个缺点,都被我变成三个优点:因为家里穷,知道奋斗才能成功;第二是,没文化,懂得要自学;第三是身体不好,懂得要依靠别人。三个弱点变成三个优势。”年轻人应该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团结奋斗,而不是单打独斗,孤军作战。个人能力再强,也不可能有“三头六臂”,也难免发生疏忽遗漏,何况集思广益、团结协作,更能实现1+1>2的效果。
读了《我一生中的八个重要抉择》,我还明白了,做人要保持一颗谦虚谨慎的心,始终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人,不能被荣誉冲昏头脑犯下错误,做出错误判断。王选院士认为把院士当权威本身就是误解,“我已经五年脱离第一线,怎么可能是权威?世界上很难找到60岁以上的计算机权威,只有60岁以上犯错误的一大堆。”“院士者,就是他一生辛勤奋斗,做出了出色贡献,晚年给他一个肯定,这就是院士。”只有永远保持一颗谦虚谨慎的心,才能不断进取,不断提自己,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更要保持一颗谦虚的心,戒骄戒躁,努力拼搏,不枉青春。
让我们都向王选院士学习,树立团队精神,保持谦虚谨慎的心,不断努力,不断进取。
福建省宁德市宁德市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宁德市宁德市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语文试题,共8页。
福建省宁德市宁德市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宁德市宁德市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语文试题,共8页。
福建省宁德市宁德市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宁德市宁德市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语文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