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圆周运动-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提升核心素养
展开4.3圆周运动
一、圆周运动的运动学问题
1.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 定义、意义 | 公式、单位 |
线速度(v) | ①描述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的物理量 ②是矢量,方向和半径 ,和圆周 | ①v=(定义式)=(与周期的关系) ②单位:m/s |
角速度(ω) | ①描述物体绕 转动快慢的物理量 ②是矢量,但不研究其方向 | ①ω=(定义式)=(与周期的关系) ②单位:rad/s ③ω与v的关系:v=ωr |
周期(T) 转速(n) 频率(f) | ①周期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沿圆周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周期的倒数为频率 ②转速是单位时间内物体转过的 | ①T==(与频率的关系) ②T的单位:s n的单位:r/s、r/min f的单位:Hz |
向心加速度(an) | ①描述线速度 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②方向指向圆心 | ①an==ω2r=r=ωv ②单位:m/s2 |
2.匀速圆周运动
(1)定义:如果物体沿着圆周运动,并且线速度的大小处处 ,所做的运动就是匀速圆周运动.
(2)特点:加速度大小 ,方向始终指向 ,是变加速运动.
(3)条件:合外力大小 、方向始终与 方向垂直且指向圆心.
3.对公式v=ωr的理解
当ω一定时,v与r成正比.
当v一定时,ω与r成反比.
4.对an==ω2r的理解
在v一定时,an与r成反比;在ω一定时,an与r成正比.
圆周运动的动力学问题
二、圆周运动的动力学问题
1.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1)作用效果
向心力产生向心加速度,只改变速度的 ,不改变速度的 .
(2)大小
Fn=m= =mr=mωv.
(3)方向
始终沿半径方向指向 ,时刻在改变,即向心力是一个变力.
2.离心运动和近心运动
(1)离心运动: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所受合外力突然消失或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的情况下,就做逐渐 的运动.
(2)受力特点(如图)
①当F=0时,物体沿 方向飞出,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当0<F<mrω2时,物体逐渐 圆心,做 运动.
③当F>mrω2时,物体逐渐 ,做 运动.
(3)本质:离心运动的本质并不是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而是提供的力 做匀速圆周运动需要的向心力.
3.匀速圆周运动与变速圆周运动合力、向心力的特点
(1)匀速圆周运动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2)变速圆周运动的合力(如图)
①与圆周相切的分力Ft产生切向加速度at,改变线速度的大小,当at与v同向时,速度增大,做加速圆周运动,反向时做减速圆周运动.
②指向圆心的分力Fn提供向心力,产生向心加速度an,改变线速度的 .
常见的传动方式及特点
(1)皮带传动:如图甲、乙所示,皮带与两轮之间无相对滑动时,两轮边缘线速度大小相等,即vA=vB.
(2)摩擦传动和齿轮传动:如图甲、乙所示,两轮边缘接触,接触点无打滑现象时,两轮边缘线速度大小相等,即vA=vB.
(3)同轴转动:如图所示,绕同一转轴转动的物体,角速度相同,ωA=ωB,由v=ωr知v与r成正比.
例题1.如图所示,圆桌桌面中间嵌着一可绕中心轴O转动的圆盘,A是圆盘边缘的一点,B是圆盘内的一点。分别把A、B的角速度记为ωA、ωB,线速度记为vA、vB,向心加速度记为aA、aB,周期记为TA、TB,则( )
A.ωA>ωB B.vA>vB
C.aA<aB D.TA<TB
“旋转纽扣”是一种传统游戏.如图,先将纽扣绕几圈,使穿过纽扣的两股细绳拧在一起,然后用力反复拉绳的两端,纽扣正转和反转会交替出现.拉动多次后,纽扣绕其中心的转速可达50 r/s,此时纽扣上距离中心1 cm处的点向心加速度大小约为( )
A.10 m/s2 B.100 m/s2
C.1 000 m/s2 D.10 000 m/s2
(多选)在如图所示的齿轮传动中,三个齿轮的半径之比为2∶3∶6,当齿轮转动的时候,关于小齿轮边缘的A点和大齿轮边缘的B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和B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1
B.A点和B点的角速度之比为1∶1
C.A点和B点的角速度之比为3∶1
D.A点和B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3
1.向心力来源
向心力是按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各种力,也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或某个力的分力,因此在受力分析中要避免再另外添加一个向心力.
2.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来源
运动模型 | 向心力的来源图示 |
汽车在水平路面转弯 | |
水平转台(光滑) | |
圆锥摆 | |
飞车走壁 | |
飞机水平转弯 | |
火车转弯 |
3.变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如图所示,当小球在竖直面内摆动时,半径方向的合力提供向心力,FT-mgcos θ=m,如图所示.
4.圆周运动动力学问题的分析思路
例题2.如图所示,一同学表演荡秋千。已知秋千的两根绳长均为10 m,该同学和秋千踏板的总质量约为50 kg。绳的质量忽略不计。当该同学荡到秋千支架的正下方时,速度大小为8 m/s,此时每根绳子平均承受的拉力约为( )
A.200 N B.400 N
C.600 N D.800 N
如图所示,一个圆盘绕过圆心O且与盘面垂直的竖直轴匀速转动,角速度为ω,盘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块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物块到转轴的距离为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受重力、弹力、向心力作用,合力大小为mω2r
B.物块受重力、弹力、摩擦力、向心力作用,合力大小为mω2r
C.物块受重力、弹力、摩擦力作用,合力大小为mω2r
D.物块只受重力、弹力作用,合力大小为零
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竖直圆桶,绕中心轴做匀速圆周运动,一物块用细绳系着,绳的另一端系于圆桶上表面圆心,且物块贴着圆桶内表面随圆桶一起转动,则( )
A.绳的张力可能为零
B.桶对物块的弹力不可能为零
C.随着转动的角速度增大,绳的张力保持不变
D.随着转动的角速度增大,绳的张力一定增大
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
1.常见模型
| 轻“绳”模型 | 轻“杆”模型 |
情景图示 | ||
弹力特征 | 弹力可能向下,也可能等于零 | 弹力可能向下,可能向上,也可能等于零 |
受力示意图 | ||
力学方程 | mg+FT=m | mg±FN=m |
临界特征 | FT=0,即mg=m,得v= | v=0,即F向=0,此时FN=mg |
v=的意义 | 物体能否过最高点的临界点 | FN表现为拉力还是支持力的临界点 |
2.分析思路
例题3.
(多选)如图甲所示,轻杆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固定一小球,现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杆与小球间弹力大小为F,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大小为v,其F-v2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
A.小球的质量为
B.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C.v2=c时,小球对杆的弹力方向向上
D.v2=2b时,小球受到的弹力与重力大小相等
长均为L的两根轻绳,一端共同系住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分别固定在等高的A、B两点,A、B两点的距离也为L,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今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以A、B连线为轴做圆周运动,若小球在最高点速率为v时,两根绳的拉力恰好均为零,则小球在最高点速率为2v时,每根绳的拉力大小均为( )
A.mg B.2mg
C.3mg D.
(多选)如图甲所示,固定在竖直面内的光滑圆形管道内有一小球在做圆
周运动,小球直径略小于管道内径,管道最低处N装有连着数字计时器的光电门,可测球经过N点时的速率vN,最高处装有力的传感器M,可测出球经过M点时对管道作用力F(竖直向上为正),用同一小球以不同的初速度重复试验,得到F与v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c为图像与横轴交点坐标,b为图像延长线与纵轴交点坐标,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小球经过N点时满足v=c,则经过M点时对轨道无压力
B.当小球经过N点时满足v=c,则经过M点时对内管道壁有压力
C.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D.F=-b表示小球经过N点时速度等于0
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
例题4. (多选)如图所示,两物块A、B套在水平粗糙的CD杆上,并用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整个装置能绕过CD中点的轴OO′转动,已知两物块质量相等,杆CD对物块A、B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开始时绳子处于自然长度(绳子恰好伸直但无弹力),物块A到OO′轴的距离为物块B到OO′轴距离的2倍。现让该装置从静止开始转动,使转速逐渐增大,从绳子处于自然长度到两物块A、B即将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受到的静摩擦力一直增大
B.B受到的静摩擦力是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
C.A受到的静摩擦力是先增大后减小
D.A受到的合外力一直在增大
如图所示,一个圆盘绕过圆心O且与盘面垂直的竖直轴匀速转动,角速度为ω,盘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块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物块到转轴的距离为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受重力、弹力、向心力作用,合力大小为mω2r
B.物块受重力、弹力、摩擦力、向心力作用,合力大小为mω2r
C.物块受重力、弹力、摩擦力作用,合力大小为mω2r
D.物块只受重力、弹力作用,合力大小为0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硬币(可视为质点)置于水平转盘上,硬币与竖直转轴OO′的距离为r,已知硬币与转盘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若硬币与转盘一起绕OO′轴从静止开始转动,并缓慢增加转盘转速,直到硬币刚要从转盘上滑动,则该过程中转盘对硬币做的功为( )
A.0 B.μmgr
C.μmgr D.2μmgr
平抛运动与圆周运动的综合问题
模型一、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与平抛运动的综合问题
1.此类问题有时是一个物体做水平面上的圆周运动,另一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特定条件下相遇,有时是一个物体先做水平面内的匀速圆周运动,后做平抛运动,有时还要结合能量关系分析求解,多以选择题或计算题考查。
2.解题关键
(1)明确水平面内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来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公式列方程。
(2)平抛运动一般是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速度或位移。
(3)速度是联系前后两个过程的关键物理量,前一个过程的末速度是后一个过程的初速度。
模型二、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与平抛运动的综合问题
1.此类问题有时物体先做竖直面内的变速圆周运动,后做平抛运动,有时物体先做平抛运动,后做竖直面内的变速圆周运动,往往要结合能量关系求解,多以计算题考查。
2.解题关键
(1)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首先要明确是“轻杆模型”还是“轻绳模型”,然后分析物体能够到达圆周最高点的临界条件。
(2)速度也是联系前后两个过程的关键物理量。
例题5.某电视台正在策划的“快乐向前冲”节目的场地设施如图所示,AB为水平直轨道,上面安装有电动悬挂器,可以载人运动,下方水面上漂浮着一个半径为R铺有海绵垫的转盘,转盘轴心离平台的水平距离为L,平台边缘与转盘平面的高度差为H,A点位于平台边缘的正上方,水平直轨道与平台间的高度差可忽略不计。选手抓住悬挂器后,按动开关,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从A点沿轨道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起动后2 s悬挂器脱落。设人的质量为m(人可看成质点),人与转盘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μmg,重力加速度为g。
(1)假设选手落到转盘上瞬间相对转盘速度立即变为零,为保证他落在任何位置都不会被甩下转盘,转盘的角速度ω应限制在什么范围?
(2)若H=3.2 m,R=0.9 m,g取10 m/s2,当a=2 m/s2 时选手恰好落到转盘的圆心上,求L。
(3)若H=2.45 m,R=0.8 m,L=6 m,g取10 m/s2,选手要想成功落在转盘上,求加速度a的范围。
如图所示,这是阿毛同学的漫画中出现的装置,描述了一个“吃货”用来做“糖炒栗子”的“萌”事儿:将板栗在地面小平台上以初速度v0经两个四分之一圆弧衔接而成的轨道,从最高点P飞出进入炒锅内,利用来回运动使其均匀受热。我们用质量为m的小滑块代替栗子,借这套装置来研究一些物理问题。设两个四分之一圆弧半径分别为2R和R,小平台和圆弧均光滑。将锅内的纵截面看成两个斜面AB、CD和一段光滑圆弧组成。两斜面倾角均为θ=37°,滑块的运动始终在锅内的竖直平面内,重力加速度为g。设滑块恰好能经P点飞出,且恰好沿AB斜面进入锅内。已知sin 37°=0.6,cos 37°=0.8,求:
(1)滑块经过O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滑块经P点时的速度大小;
(3)P、A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如图所示,一小球从A点冲上一半圆形竖直轨道,轨道半径为R=0.4 m,重力加速度g=10 m/s2.
(1)要想让小球能顺利通过轨道的最高点B,则小球在最高点B时的速度大小至少为多少?
(2)若小球通过B点时的速度为vB=5 m/s,则小球从B点飞出后做平抛运动落在C点,不计空气阻力,求AC的距离.
1. (多选)如图所示为学员驾驶汽车在水平面上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俯视图.已知质量为60 kg的学员在A点位置,质量为70 kg的教练员在B点位置,A点的转弯半径为5.0 m,B点的转弯半径为4.0 m,则学员和教练员(均可视为质点)( )
A.线速度大小之比为5∶4
B.周期之比为5∶4
C.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5
D.受到的合力大小之比为15∶14
2. 如图所示,B和C是一组塔轮,即B和C半径不同,但固定在同一转轴上,其半径之比为RB∶RC=3∶2,A轮的半径大小与C轮相同,它与B轮紧靠在一起,当A轮绕过其中心的竖直轴转动时,由于摩擦力作用,B轮也随之无滑动地转动起来.a、b、c分别为三轮边缘的三个点,则a、b、c三点在运动过程中的( )
A.线速度大小之比为3∶2∶2
B.角速度之比为3∶3∶2
C.转速之比为2∶3∶2
D.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9∶6∶4
3. 如图所示为一个半径为5 m的圆盘,正绕其圆心做匀速转动,当圆盘边缘上的一点A处在如图所示位置的时候,在其圆心正上方20 m的高度有一个小球正在向边缘的A点以一定的速度水平抛出,取g=10 m/s2,不计空气阻力,要使得小球正好落在A点,则( )
A.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一定是2.5 m/s
B.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可能是2.5 m/s
C.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一定是π rad/s
D.圆盘转动的加速度可能是π2 m/s2
4. (多选)如图所示,一轻绳穿过水平桌面上的小圆孔,上端拴物体M,下端拴物体N。若物体M在桌面上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时,角速度为ω,线速度大小为v,物体N处于静止状态,则(不计摩擦)( )
A.M所需向心力大小等于N所受重力的大小
B.M所需向心力大小大于N所受重力的大小
C.v2与r成正比
D.ω2与r成正比
5. 四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C、D均在水平面内做圆锥摆运动.如图甲所示,其中小球A、B在同一水平面内做圆锥摆运动(连接B球的绳较长);如图乙所示,小球C、D在不同水平面内做圆锥摆运动,但是连接C、D的绳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相同(连接D球的绳较长),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球A、B角速度相等
B.小球A、B线速度大小相同
C.小球C、D向心加速度大小相同
D.小球D受到绳的拉力与小球C受到绳的拉力大小相等
6. (多选)质量为m的小球M由轻绳a和b分别系于一轻质细杆的B点和A点。如图所示,当轻杆绕轴OO′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a绳与水平方向成θ角,b绳在水平方向上且长为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绳的张力不可能为零
B.a绳的张力随角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C.当角速度ω>时,b绳中存在张力
D.当b绳突然被剪断,则a绳的张力一定发生变化
7. (多选)如图所示,用长为L的轻绳把一个小铁球悬挂在高2L的O点处,小铁球以O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且恰能到达最高点B处,则有( )
A.小铁球在运动过程中轻绳的拉力最大为6mg
B.小铁球在运动过程中轻绳的拉力最小为mg
C.若运动中轻绳断开,则小铁球落到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
D.若小铁球运动到最低点时轻绳断开,则小铁球落到地面时的水平位移为2L
8. (多选)如图所示,这是赛车场的一个水平“梨形”赛道,两个弯道分别为半径R=90 m的大圆弧和r=40 m的小圆弧,直道与弯道相切。大、小圆弧圆心O、O′距离L=100 m。赛车沿弯道路线行驶时,路面对轮胎的最大径向静摩擦力是赛车重力的2.25倍。假设赛车在直道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弯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要使赛车不打滑,绕赛道一圈时间最短(发动机功率足够大,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π=3.14),则赛车( )
A.在绕过小圆弧弯道后加速
B.在大圆弧弯道上的速率为45 m/s
C.在直道上的加速度大小为5.63 m/s2
D.通过小圆弧弯道的时间为5.58 s
9. 如图所示,一根细线下端拴一个金属小球Q,细线穿过小孔(小孔光滑)另一端连接在金属块P上,P始终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若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在某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圆锥摆).实际上,小球在运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空气阻力作用.因阻力作用,小球Q的运动轨道发生缓慢的变化(可视为一系列半径不同的圆周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球Q的位置越来越高
B.细线的拉力变小
C.小球Q运动的角速度变大
D.P受到桌面的静摩擦力变大
10. (多选)天花板下悬挂的轻质光滑小圆环P可绕过悬挂点的竖直轴无摩擦地旋转.一根轻绳穿过P,两端分别连接质量为m1和m2的小球A、B(m1≠m2).设两球同时做如图所示的圆锥摆运动,且在任意时刻两球均在同一水平面内,则( )
A.两球运动的周期相等
B.两球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C.球A、B到P的距离之比等于m2∶m1
D.球A、B到P的距离之比等于m1∶m2
2.3共点力平衡-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提升核心素养: 这是一份2.3共点力平衡-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提升核心素养,文件包含23共点力平衡解析版docx、23共点力平衡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2力的合成与分解-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提升核心素养: 这是一份2.2力的合成与分解-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提升核心素养,文件包含22力的合成与分解解析版docx、22力的合成与分解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5.2动能定理-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提升核心素养: 这是一份5.2动能定理-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提升核心素养,文件包含52动能定理解析版docx、52动能定理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