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六年级下册欣赏《魔王》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花城版六年级下册欣赏《魔王》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问候,听辩热身,介绍作曲家——舒伯特,音乐拓展,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魔王 课程类型:欣赏课教材分析:1、《魔王》,原为德国文学家歌德的一首叙事诗,描写的内容是:父亲怀抱着生病的孩子,策马奔驰在黑暗的森林中,魔王用尽各种办法引诱和威逼孩子,父亲竭尽全力安慰、保护孩子,但孩子依然惊恐而死。这首歌是舒伯特18岁时创作的。歌曲采用通谱歌的创作手法,一气呵成,具有十分宏大的气势。曲中通过不同的旋律音调,分别体现了叙述者、父亲、孩子及魔王四个不同的角色。钢琴伴奏以马蹄急奔的节奏,贯穿全曲。2、艺术歌曲:作曲家为某种艺术表现的目的,根据文学家诗作而创作的歌曲,多为独唱,一般都有精心编配的的钢琴伴奏。对演唱技巧有较高的要求。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通过小学六年的音乐学习,已积累了不少基础乐理知识,能认识简单的乐谱,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基础的音乐创编能力。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音乐表现欲不强,音乐感知力较强,利用这一特点,启发学生对于音乐的感受力是十分有必要和容易出效果的。但是因为学生年龄特点,较为害羞,如何能让学生勇于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表现自己的创作是教师课堂当中需要思考的问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欣赏《摇篮曲》、《鳟鱼》,初步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寻找共同点。深度欣赏《魔王》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感受、体验并初步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 (2)探讨掌握有关“艺术歌曲”的定义和艺术特点,初步认识、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重要的代表作品。2、过程与方法:合作讨论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讨并总结知识点创编法:通过本课的学习,简易创编艺术歌曲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艺术歌曲带来的美感,拓宽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视野。教学重点:聆听舒伯特艺术歌曲《魔王》,感受其风格及歌曲表达的意境。教学难点:学会欣赏并了解艺术歌曲的特点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平台教学过程:导入:一、课前问候,听辩热身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上一节音乐欣赏课,请同学们开动脑筋,专心致志的跟随老师走进今天的课程吧。1、初听歌曲,回答问题 师:首先,钟老师会表演两首歌曲,请你对照屏幕给出的三幅图片,并选择出你认为最能表达歌曲风格的图片。2、再听歌曲,找出歌曲的共同点师:刚才老师给大家吹奏的两首风格不同的曲目,现在我们再听第二遍,请您用心找找,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共同点。比如歌词的体裁、伴奏的形式等。二、介绍作曲家——舒伯特师:刚才我们听到的两首好听的乐曲都是来自作曲家舒伯特 授新:一、引出课题——《魔王》师:今天我们要听的这首曲子十分的有意思,是一个叙事歌曲,相当于歌曲中的小说。我们先听第一遍,请你带着问题去欣赏这首曲目,并想想,这首歌曲有可能讲述了什么样的故事? 1、听歌曲回答问题;(1)、音乐感觉是怎么样的? (2)、用什么乐器来伴奏? (3)、可能讲述了什么样的故事?(第一轮猜想)2、再次视听歌曲,回答问题(1)歌曲运用了什么伴奏织体表现歌曲的紧张感?(2)歌曲中总共有几个角色?3、深入探讨歌曲风格及表达意境(1)学唱歌曲开头渲染气氛的旋律,并探讨其作用(2)探讨歌曲角色及每个角色不同的音色(3)《魔王》作品简介(4)与热身的三首曲目做对比,总结艺术歌曲的特点四、音乐拓展 1、提问:我们国家是否有自己的艺术歌曲?可否举例?2、展示唐诗《静夜思》,小组合作创编,感受创编带来的快乐。六、小结1、通过思维导图回顾这节课所学到的内容 师: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学到了什么?2、教师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走进了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舒伯特,以及他所写的优美的艺术歌曲。其实只要愿意用心去聆听,动脑去思考你能发现古典音乐也并不是这么难懂。今天的课程到此结束,下课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花城版一年级下册第14课 唱唱,跳跳歌舞 《娃哈哈》获奖教学设计,共2页。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花城版一年级下册歌曲 《拍手谣》优秀教案设计,共2页。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10课 五彩缤纷的音色世界(四)欣赏 鼓乐曲《鸭子拌嘴》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策略,教学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