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水的组成同步练习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54435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课题3 水的组成同步练习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54435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课题3 水的组成同步练习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54435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水的组成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水的组成课后复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关下图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过关全练
知识点1 探究水的组成
1. 1784年,科学家卡文迪许演示了“易燃空气”的燃烧,发现燃烧产物只有水。据此判断“易燃空气”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氢气
2.(2021北京中考)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试管1中得到H2
B.水由H2、O2构成
C.水发生了分解反应
D.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3.有关下图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点燃氢气前要检验纯度
B.水中加入氢氧化钠能增强水的导电性
C.a管气体能燃烧
D.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
4.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接通电源观察两电极都有气泡产生。
(1)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b内收集到的气体是 ,a、b两玻璃管内收集到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
(2)如图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
①水的分解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
②写出水通电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
(3)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该实验中能够说明水的化学符号为“H2O”的实验现象是 。
知识点2 物质的简单分类
5.(2022独家原创)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本亚明·利斯特通过实验证明了脯氨酸(C5H9NO2)可以驱动不对称催化反应。从物质的分类判断脯氨酸属于( )
A.混合物 B.单质 C.化合物 D.氧化物
6.(2022河南商丘睢阳期中)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
A.氧化镁 水 B.红磷 空气
C.冰 铁 D.氧气 二氧化碳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C.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化合物
D.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8.(2019湖北宜昌中考)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A B C D
(1)表示混合物的有 (填字母序号,下同);
(2)表示单质的有 ,可以表示氧化物的有 。
能力提升全练
9.(2021山东济宁中考,3,)下列各组物质,都属于氧化物的一组是( )
A.MnO2、SO2、P2O5 B.ZnO、CO2、H2SO4
C.Na2O、H2O、KClO3 D.SiO2、KOH、CH4O
10.(2022江苏江阴期中,16,)如图是用家庭中的物品制成的电解水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之比约为2∶1
B.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C.负极产生氧气,正极产生氢气
D.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11.(2021四川眉山中考,7,)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现有一氧化碳、五氧化二磷、水、氧化铁四种物质,可将一氧化碳、五氧化二磷、水归为一类,剩下的是氧化铁。这样分类的依据是( )
A.常温下是否为固体
B.是否为非金属氧化物
C.是否为氧化物
D.是否为纯净物
12.(2021湖南常德中考,5,)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保护水资源,应禁止使用农药、化肥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加肥皂水等
D.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13.(2022山东德州陵城期中,5,)如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其中可能表示单质的是( )
A B C D
14.(2020安徽中考,8,)理论上电解水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某同学用碳棒作电极进行电解水实验,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对产生此现象原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
A.部分氧气溶于水
B.部分氧气与碳棒反应
C.部分氧气被碳棒吸附
D.部分氧气与氢气反应重新生成了水
15.(2022河南洛阳洛龙期中,19,)水可以作制氢气的原料,图一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
图一 图二
(1)请书写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 ,a中气体的符号是 。
(2)图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3)结论:该实验能证明水由 组成。
(4)小花通过预习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是氢气与氧气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B.实验所得数据和理论值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成功
C.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D.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16.(2020云南中考改编,23,)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认识水、珍惜水、节约水、爱护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①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水,玻璃管a端连接电源的 极,且该电极产生的气体遇到燃着的木条能 ;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 ;该实验能说明水由 组成。
②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净水器中经常使用活性炭,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
③我国淡水资源并不丰富,节约用水是爱护水资源的一种途径,请写出节约用水的一种具体做法: 。
素养探究全练
17.[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水是生命之源,是“永远值得探究的物质”,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研究。
(1)1783年,拉瓦锡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水的组成:
往A杯中滴加少量的水,水通过灼热的铁管时发生汽化,水蒸气与灼热的铁反应,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和“可燃空气”,将气体通过放在冷水中的铜管,在B装置中收集到纯净的“可燃空气”。最终拉瓦锡证明了水的组成。
①将气体通过放在冷水中的铜管,目的是除去 。
②将B装置收集到的“可燃空气”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了水。“可燃空气”是一种气体单质,其名称为 ;水蒸气与灼热的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2)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通过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后人不断研究和改进该实验。现有某同学在水电解器中加入硫酸钠溶液至充满管A和管B(硫酸钠不参与反应),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现象如图所示。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硫酸钠增强水的导电性
B.管B中生成的气体具有助燃性
C.电极N与电源正极相连
D.此实验证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②电解后,管A中生成的气体微粒主要是 (填微粒名称)。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全练
1.D 该气体具有可燃性,且燃烧产物只有水,可知是氢气。
2.B 试管1中得到的气体较多,是氢气;水由水分子构成;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水发生了分解反应;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3.C 点燃氢气前要检验纯度,以防止发生爆炸;水中加入氢氧化钠能增强水的导电性;a管与电源正极相连,产生的气体少,是氧气,氧气不能燃烧;氢气燃烧只生成水,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两个实验均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4.答案 (1)氧气 2∶1
(2)①原子(或氧原子、氢原子) ②水 氢气+氧气
(3)a、b两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解析 (1)电解水时,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2)由水分解的微观过程可看出,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3)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氢分子和氧分子均为双原子分子,因此能够说明水的化学符号为“H2O”的实验现象是a、b两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5.C 脯氨酸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6.D 氧化镁、水都属于化合物;红磷属于单质,空气属于混合物;冰属于化合物,铁属于单质;氧气属于单质,二氧化碳属于化合物。
7.D A项,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才是单质;B项,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属于纯净物;C项,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才是化合物。
8.答案 (1)B (2)AD C
解析 (1)B由两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2)A、D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C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果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则可以表示氧化物。
能力提升全练
9.A 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选项A中三种物质都属于氧化物。
10.B 电解水实验中,生成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11.B 常温下五氧化二磷、氧化铁都是固体;四种物质都属于纯净物中的氧化物;分类的依据是氧化铁是金属氧化物,其他三种物质是非金属氧化物。
12.D 为了保护水资源,应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而不是禁止使用;水由水分子构成;加肥皂水是鉴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不能净化水;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是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是氢气。
13.C A中有一种分子,且该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化合物;B中含有两种分子,属于混合物;C中含有一种分子,且该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D中含有两种分子,属于混合物。
14.D A项,若部分氧气溶于水,使收集到的氧气量减少,所以得到氧气、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B项,若碳棒与氧气反应,使收集到的氧气的量减少,所以得到氧气、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C项,若部分氧气被碳棒吸附,也会使收集到的氧气的量减少,所以得到氧气、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D项,若部分氧气与氢气反应,则消耗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不会使氧气、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故选D。
15.答案 (1)H2OH2+O2 O2 (2)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集气瓶内壁上有水雾生成 (3)氢元素和氧元素 (4)B
解析 (1)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a中的气体体积较小,是氧气。(2)图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集气瓶内壁上有水雾生成。(3)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4)实验应该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根据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大,认为实验成功,是不可行的。
16.答案 ①负 燃烧 燃烧更旺 氢元素和氧元素 ②煮沸 吸附 ③淘米水浇花(合理即可)
解析 ①在电解水实验中,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玻璃管a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较大,故玻璃管a端连接电源的负极;氢气能燃烧,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得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②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部分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会形成沉淀,故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③生活中,可通过“一水多用”来节约水,如淘米水浇花等。
素养探究全练
17.答案 (1)①水蒸气 ②氢气 铁+水四氧化三铁+氢气 (2)①AD ②氧分子
解析 (1)①将气体通过放在冷水中的铜管,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目的是除去水蒸气。②“可燃空气”是一种气体单质,为氢气,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2)①纯水导电性差,加入硫酸钠溶液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管B产生的气体较多,是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电极N与负极相连;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可得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②管A中生成的气体是氧气,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水的组成课后作业题,文件包含第4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pptx、43氢气的燃烧mp4、43氢气的验纯mp4、水的组成mp4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3 水的组成课后练习题,共6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水的组成课后作业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