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第23课 内战爆发 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文ppt课件
展开1.了解不同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状况,归纳不同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2.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习俗发展演变的过程,归纳发展演变的原因,认识到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发展演变是中西方文化冲撞和交融的结果。3.增强时空观念意识和素养,学会把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放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探究其发生发展的前因后果。
“一战”后到新中国成立前
民族工业萌芽并缓慢发展
进入短暂的“黄金时代”
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情况
材料一 华商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元,而同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和。 材料二 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船时虽然“俱用华人”,但是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造”。到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它被英商在上海公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分布图
沿海、沿江多,内地少
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决定了其发展特点:
1908年上海法租界通行的有轨电车
1.交通工具的变化
思考:马车、轿子和火车、轮船最大的区别是?
思考:电话、电报传输信息有何新特点?
二、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1.通讯工具的变化
男子:主要有长袍、马褂、西服、中山装等
思考:从文化层面看,中山装体现了什么特点?
思考:女子服饰的变化趋势是什么?反映了人们观念上发生什么变化?
5.社会习俗:废除缠足
清朝曾多次下令禁止缠足,中华民国建立后,孙中山总统发布 “劝禁缠足文”。
思考:废除缠足反映了什么?
辛亥革命后人们在街上剪辫子
6.社会习俗的变化:剪 发 辫
剪发辫的故事 各种各样的中国人曾在辫子面前表演过各种各样的本相。孙中山割辫子于1895年广州起义之后,显示了一个革命先行者同王朝的决裂。黎元洪割辫子于武昌起义的枪口逼迫下,显示了一个旧官僚在推拽之下的政治转折。袁世凯割辫于就任大总统之前夕,显示了一个“名义上是共和者,但内心却是专制君主”的人舍鱼而取熊掌的权衡。梁启超有个厨子在买菜途中被人割了辫子,因此而大哭了几天,这是一种生于积习,既说不清又剪不断的恋之情。而吃过很多洋面的辜鸿铭在辛亥革命很久以后还拖着辫子,自诩“残雪犹有傲霜枝”,傲然走上北京大学的讲台。这又是一种自觉的遗老意识。——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20-321页
思考:你是如何理解面对剪发为什么有不同表现?反映当时社会怎样的状况?
老爷,小的给您请安了!
7.社会习俗:礼仪称呼的变化
思考:礼仪称呼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三、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辛亥革命后社会中国人社会生活有什么显著特点?
四、讨论:观察《世界近代史时间数轴图》和《中国近现代史时间数轴图》,你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初中历史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完整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完整版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名词解释,发展特点曲折前进,著名实业家,特点不平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习题ppt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习题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知巩固·逐点练透,见习题,新题精题·培优提能,答案C,答案B,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文配套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