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同步练习题
展开【基础巩固】
1.春秋时期,诸侯曾多次接受并重用大夫举荐的官员;战国时期,将相往往由国君从平民中提拔任命,中下级官吏则通过“养士”和“军功”培养,这表明( )
A.世官政治受到了冲击B.君主的选官权旁落
C.察举制开始形成D.官员举荐人才成为时代共识
【答案】A
【解析】材料“将相往往由国君从平民中提拔任命,中下级官吏则通过‘养士’和‘军功’培养”反映了世官政治受到了冲击,故A项正确。
2.汉武帝时,诸列侯、郡守、二千石长吏每年必须向朝廷举荐人才,称为察举;另外还有征辟,所征之人不拘一格,凡有专长或被皇帝看中者,皆可随时征召。这表明汉武帝时的选官制度具有一定的( )
A.公平性B.民主性
C.家族性D.强制性
【答案】A
【解析】材料“所征之人不拘一格”意在强调汉武帝时的选官制度具有一定的公平性,故A项正确;汉武帝时实行君主专制,无法体现民主性,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家族性和强制性的信息,排除C、D两项。
3.《汉书》记载了对官员的“考课”情况:卜式“迁成皋令,将漕最”,“拜为齐王太傅”;赵广汉“为阳翟令,以治行尤异,迁京辅都尉”;萧育“为茂陵令,会课,育第六”。由此可见,汉朝“考课”的直接功能在于( )
A.选拔人才治理国家B.监察郡守不法行为
C.加强基层组织能力D.考核政绩以定升降
【答案】D
【解析】材料“卜式‘迁成皋令,将漕最’,‘拜为齐王太傅’;赵广汉‘为阳翟令,以治行尤异,迁京辅都尉’;萧育‘为茂陵令,会课,育第六’”说明汉朝“考课”是对各级官吏进行考核,并依其不同表现,区分不同等级,予以升降赏罚,故选D项。
4.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选官制度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提升社会文化水平B.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C.选拔最优秀的官吏D.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通过自由投考、差额录用,将读书、考试与做官结合起来,更有利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故A项正确;“排除世家子弟入仕”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选拔最优秀的官吏”说法过于绝对,且不是自由投考、差额录用展示的科举制的优势,故C项错误;科举考试不能准确鉴别官员的道德水平,故D项错误。
5.宋代许多官员享有荫补子弟或亲属为官的特权,通常情况下,达到一定级别的宋朝官员享有圣节荫补、致仕荫补、皇帝即位荫补等。这说明宋代( )
A.士族政治得到较快发展B.存在世官制的残余
C.推行了崇文抑武的国策D.科举制的影响削弱
【答案】B
【解析】荫补子弟或亲属为官是根据血缘关系选拔官员,这是世官制的残存,故B项正确;宋代在科举制的推动下,士族不断衰落,排除A项;崇文抑武的国策与荫补制度无关,排除C项;荫补制度与科举制并行不悖,两者不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排除D项。
6.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是随同封建制度的产生而萌发的,伴随着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而诞生,又随着封建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而发展、完善。由此可以推断出( )
A.该学者认为古代监察制度属于应该摒弃的糟粕
B.古代监察制度完善要求在统治阶级内实现民主
C.古代监察制度体现了皇权控制下的权力制约
D.监察制度是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核心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古代监察制度随着皇权不断加强而不断发展,监察制度下监察官员对官僚机构官员的监督体现的是皇权控制下的权力制约,故C项正确。
7.明仁宗时,科举取士一度南北分卷,“科举取士,须南、北兼顾,南人虽善文词,而北人厚重。比累科所选,北方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道。自今科场取士以十分论,南士取六分,北士四分”。这一制度( )
A.提供了公平竞争环境B.化解了南北方的矛盾
C.有利于笼络北方士子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代科举实行南北分卷制度,解决北方人科举成绩弱于南方人的问题,有利于笼络北方士子,故选C项。
8.据《明史》等资料统计,明代209名监察御史中,进士出身者180人,非进士出身者29人。而非进士出身者中,举人又占了多数。这反映出明代监察官员( )
A.文化素养较高B.选拔标准降低
C.出身分布失衡D.道德水平提升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代监察官员中绝大多数出身于科举,这说明官员的文化素养较高,故A项正确。
【能力提升】
9.战国时魏国最早提出“食有劳而禄有功”,不再以“亲”“故”而以“功劳”作为赏赐的标准,此后各国相继效仿并不断推陈出新。由此产生的影响是( )
A.世卿世禄制度日益瓦解B.贵族竞相追逐利禄
C.官僚政治得以确立D.分封制得到进一步发展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不再以‘亲’‘故’而以‘功劳’作为赏赐的标准”可知,赏赐的标准日渐减少考虑血缘因素,而重视功劳,说明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世卿世禄制度日益瓦解,故A项正确。
10.西汉颁行了专门法规《上计律》,明确了计簿的内容和报送程序,凡是计簿中有欺瞒不实者或上报不及时的均要被治罪。这一举措( )
A.体现了礼法结合的理念B.开创了上计考核的制度
C.杜绝了官吏渎职的现象D.规范了官员的考核管理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汉颁行了考核官员的专门法规《上计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郡县每年年终要将辖区内的户口、钱谷、盗贼之数上报于上级官府,县令长上计于郡国守相,郡国守相上计于丞相。《上计律》明确了考核行政系统官员的具体办法,有利于官员考核管理的规范化,故D项正确。
11.两晋南朝时期,由吏部直接任命的官吏,约占入仕者的半数;由考核和学校考试入仕的,占25%;州郡县吏积功升迁的,占14%;官府属员入仕的,占1.2%。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
A.察举选官占据主流B.选官权由中央主导
C.门阀政治逐渐衰落D.九品中正制被废除
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两晋南朝时期,由中央吏部直接任命的官吏约占半数,而经由其他途径入仕者较少,这表明当时的选官权由中央主导,故B项正确。
12.秦始皇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查;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这种人才选拔标准变化的原因是( )
A.儒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B.法家思想的兴衰
C.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D.统治者个人喜好
【答案】C
【解析】从秦始皇时期到唐代,不同的朝代选择官吏的标准均不相同,这主要是因为不同时期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不同,统治者按照社会需求制定了人才选拔的标准,故C项正确。
13.据《唐语林·企羡》记载,当时著名的士族河北范阳的卢氏,从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到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的92年间,竟然有116人登进士第,而唐朝每年取士不过30名。这一现象说明,唐代科举制( )
A.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B.促进了古代廉政建设
C.消除了贵族世袭特权D.受到士族政治的影响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朝著名的士族河北范阳的卢氏“92年间,竟然有116人登进士第”,可见士族在科举录取中所占比例很大,故D项正确;A、C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科举制只是隋唐以来的官员选拔方式,不能保证官员廉政,排除B项。
14.宋代选官入仕的途径相当多元,通过恩荫入仕者尤多,但相对于进士出身者,这些人在当时被认为“无出身”,在出官、转迁等方面都受到种种限制,而跻身高层者更是寥寥无几。这种现象说明宋代( )
A.世家大族左右国家政权B.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C.科举制得到进一步完善D.党派纷争破坏官僚体制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通过恩荫入仕者尤多,但相对于进士出身者,这些人在当时被认为‘无出身’,在出官、转迁等方面都受到种种限制”可知,宋朝科举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故C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宋朝的选官制度,没有涉及君主专制的强化和党派纷争,故B、D两项错误。
15.都察院是明代中央监察核心机构,地方十三道监察御史“出则巡视方岳,入则弹压百僚,虽与都御史相涉,而非其属官。直名某道,不系之都察院,事得专达,都御史不得预知也”。这说明,明代的监察体系( )
A.有意降低了都察院的作用B.有力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
C.提高了地方行政运行效率D.造成了中央监察力度不足
【答案】B
【解析】材料信息表明,明代形成中央与地方相互配合,系统内部互不统属、相互监督的监察系统,这种监察体系的设置,有力地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故B项正确;明代通过都察院监察其他机构以强化皇权,并不会有意降低都察院的作用,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行政运行效率”问题,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中央监察力度不足”,排除D项。
16.清代学者赵翼提道:“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杂流之猥,祠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而明清时则可通过“捐纳”,即向政府交钱获得做官的资格。以上现象最能体现( )
A.冗官现象在古代长期存在B.科举制不断受到现实冲击
C.中央失去选官用人权D.官僚政治从宋朝开始衰落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代到明清,除了科举制外,可以通过恩荫、捐纳等方式来做官,说明科举制受到现实的冲击,故B项正确。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士族的衰微和十国割据战争进入尾声,宋太宗登基后在沿袭唐朝科举的同时,开始大幅度增加录取名额,使及第者在官职升迁上更受优宠。他首创锁院和糊名两制,并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年)颁布诏令云:“朝廷比设贡举,以待贤材。……自今贡举人内有曾为僧道者,并须禁断。”进士科考题多为《主圣臣贤诗》《二仪合德诗》等,且多出自儒家经典论著。赵宋代周而起,除重建国家制度等要务以外,弘扬士德、改变士风也是当务之急。太宗变革科举制度,使之成为改变士风的重要手段,“以儒立国”之气象昭然显现。
——摘编自诸葛忆兵《论北宋初期
科举制度之演变》
材料二 辽朝取得燕云十六州后,于会同元年(938年)效仿唐朝,率先在当地实行科举取士。对儒家文化深感兴趣的辽圣宗遍设府州县学,于统和六年(988年)将科举制推向辽朝全境,并把贡院从南京(今北京)迁至上京临潢府,管理范围也扩至辽朝全境。统治者担心让契丹族士子参加科举考试,会影响契丹族历来强调的尚武骑射精神,故从设立科举之初就严禁契丹族士子以及辽朝北方的其他游牧民族士子参加科举考试,只允许汉族以及汉化程度较深的渤海族士子参加科举考试。因此,虽然辽朝拓展了科举取士的地域范围,但是科举并未成为辽朝大多数少数民族士子入仕的途径,进士在官僚阶层中所占的比重是有限的。正如有学者称:“在《辽史》中有传或有附传的人,共计272人,其中出身于进士者仅22人。”
——摘编自李兵《辽金元科举制度的创新及其政治文化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太宗时期科举制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朝科举制改革的影响。
【答案】(1)特点:沿袭与变革并存;关注考生的出身阶层;严格考试程序;增加科举录取人数;科考题目的政治伦理色彩浓厚。
原因:门阀士族力量的衰落;重新统一南方,政局相对稳定;统治者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考量;重文轻武治国策略的制定与执行;儒学复兴运动的影响。
(2)影响:扩大了科举制在北方地区的影响力;推动了儒家思想的传播;有助于民族文化交流;但人为地制造了一定的隔阂。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我国监察制度萌芽于夏商周时期,秦汉初步建立。汉朝在中央设最高监察机关御史台,以监察官吏的违法行为为职责。汉武帝时,开始在地方设立专门的监察机构,隶属于御史台,负责监察郡县。
唐朝的监察制度,在总结汉以来监察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比较成熟和定型的“一台三院”监察体制。唐朝颁布了监察法。御史不仅是察吏之官,也是“掌律令”之官,无论治吏与明法都与御史密切相关。首先,“察官人善恶”,使监察的覆盖面扩展到所有的官僚;其次,将户口、赋役、农桑、库存等经济指标列为监察的内容,显示对经济监察的重视;最后,司法监察已成为监察的重点,皇帝派出巡按地方的监察御史多奉命查大案、要案、冤案。除《监察六法》外,皇帝对御史每次巡行的监察重点都作出明确的指示。
元朝有完善的监察制度,中央御史台承唐制,地方上独创行御史台。明朝监察制度最为完备,把所有官员都置于严密监控之下。清朝的监察制度大体沿袭明朝,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监察体系。
——摘编自邱永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监察制度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演变的认识。
【答案】(1)措施:建立了完善的监察体制;颁布监察法;扩展监察覆盖面,丰富监察内容;皇帝对监察重点作出明确的指示。
(2)认识:政治制度本身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归根到底是同社会经济的发展阶段同步的;人类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推动社会的发展;只有遵循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才能有所建树。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一课一练,共7页。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精练: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精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测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