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秋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课后提能训练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2022秋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课后提能训练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2022秋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单元达标检测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2022秋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课后提能训练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2022秋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课后提能训练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课时训练
展开【基础巩固】
1.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是( )
A.农业可持续发展
B.一体化产业体系
C.发达的食物市场
D.农业科技现代化
【答案】A 【解析】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而农业的集约化经营,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增加农业经营的效益,同时又可避免由于不断扩大耕地面积而带来的生态问题和社会经济问题,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故选A项。
2.“精确农业”是面向21世纪实施的主要农业生产方式。它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本质上属于( )
A.原始农业 B.传统农业
C.近代农业 D.现代农业
【答案】D 【解析】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现代农业,故选D项。
3.“石油农业”的基本特征是“高投入、高产出的开放式循环”,它是一种商品化、社会化、科学化、资金和技术集约化的农业形式。“石油农业”的建立( )
A.有利于带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B.实质上是对现代农业的背叛
C.有效避免了能耗过高的问题
D.代表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方向
【答案】A 【解析】材料“高投入、高产出的开放式循环”“商品化、社会化、科学化、资金和技术集约化”说明“石油农业”有利于带动农业生产的发展,故A项正确;“石油农业”属于现代农业,并非对现代农业的背叛,故B项错误;“石油农业”是一种高投入、高能耗的农业,故C项错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高能耗的“石油农业”并不是现代农业发展新方向的代表,故D项错误。
4.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推动了现代农业的产生。与此同时,现代化的渔业生产也快速发展起来。当前,现代渔业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 )
A.人工化、智能化、简约化
B.人工化、专业化、规模化
C.自动化、信息化、全球化
D.工厂化、机械化、集约化
【答案】D 【解析】现代渔业的发展趋势是工厂化、机械化、集约化,故选D项。
5.自20世纪20年代起,速冻加工、冷冻设备、冷冻食品以及冷冻食品包装等领域的技术不断进步,冷冻食品工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顺应这一趋势,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现代产业是( )
A.水产养殖 B.冷链物流
C.智慧农业 D.基因克隆
【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关键信息“速冻加工、冷冻设备、冷冻食品以及冷冻食品包装等”均与冷链物流密切相关,故选B项。
6.有学者指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树立新的粮食安全观念。下列做法与这一观念相悖的是( )
A.加强绿色食品健康
B.压缩粮食生产数量
C.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
D.保障人民免于饥饿
【答案】B 【解析】压缩粮食生产数量不利于粮食安全,故选B项。
7.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食品安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从发展的角度看,食品安全是要求( )
A.人们能买得到所需要的基本食用物资
B.食物营养全面、结构合理、卫生健康
C.食物的获取注重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D.国家全面加强食物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答案】C 【解析】题目的要求是“从发展的角度看”,“注重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故选C项。
8.根据下表推知,“箕”主要用于( )
不同史籍关于“箕”的记述
A.手工业生产 B.农业播种
C.谷物筛选 D.盛放物品
【答案】C 【解析】材料“箕之簸物”“箕主簸扬”共同提及的是将谷物放置簸箕之中,手握簸箕左右两侧,用力向上向下反复颠簸扬撒,借助风力吹去杂质,以达到筛选去杂的功能,故C项正确;“箕”是一种家庭必备生活器具,不是手工业生产工具,排除A项;“箕”是一种扬米去糠的器具,并非用于播种,排除B项;“箕”也可以盛放物品,但材料并未提及,排除D项。
【能力提升】
9.1810年,罐装食品实验成功并开始为人们提供食品。1836年,约瑟夫·科林公司年产量10万个罐头。1880年,法国西岸的食品罐装工厂每年产出5000万个罐头。19世纪以来,食品能够大批量生产,主要得益于( )
A.食品需求的增加
B.工业革命的开展
C.交通工具的改进
D.防腐技术的发明
【答案】B 【解析】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现代工厂的建立,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彻底改变了食物生产的方式,使食品加工效率大大提高,极大地满足了现代城市居民对食品的大规模需求,故B项正确。
10.1966—1970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小麦产量实现突破性增长。对此,美国国际开发署在年度报告中写道:新的作物耕作技术在印巴农业领域表现出重大进步,“看上去就像一场绿色革命”。这里的“绿色革命”实际上是指( )
A.农业技术的革命
B.粮食品种的改良
C.现代农业的诞生
D.食品储备的进步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新的作物耕作技术”可知,“绿色革命”是指农业技术的革命,故选A项。
11.“渔光一体”模式是将光伏发电与水产养殖有机结合,通过在水面上架设光伏电池板,在水面下养殖鱼虾的模式,达到养殖和发电的并行发展。与传统水产养殖相比,这种模式的突出优势是( )
A.彻底解决了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
B.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水产品质量
C.有利于实现产业叠加和资源共享
D.解决了当前困扰我国的雾霾问题
【答案】C 【解析】“渔光一体”模式下的水产养殖的突出优势表现在实现了养殖和发电的产业叠加和资源共享,故C项正确;“渔光一体”模式与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无关,故A项错误;“渔光一体”模式使生产成本提高了,清洁能源的使用也提高了养殖户的收益,但与水产品的质量变化无关,故B项错误;清洁能源的使用能减轻当前困扰我国的雾霾问题,而非解决,故D项错误。
12.相对于常温物流,农产品采用下图所示物流方式( )
A.可以减少农产品的损失
B.对物流自动化要求更高
C.对运输距离限制较大
D.对信息的依赖度降低
【答案】A 【解析】冷链物流使产品从生产、运输到销售各个环节受到低温保护,有利于减少农产品变质现象,从而减少损失,故A项正确;冷链物流强调的是使产品在各个环节都处于低温环境,并没有规定物流过程必须采用自动化方式,故B项错误;低温环境使产品保质期更长,有利于扩大产品运输距离,故C项错误;冷链物流较常温物流对信息依赖程度更高,对产品信息掌握越充分越有利于对产品的保护,故D项错误。
13.“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对于以耕种为生的农民来说,小小粮仓不仅承载着他们的财富,更承载着他们的希望。据了解,与传统储粮方式相比,使用彩钢小粮仓储粮每百斤减损2.5—5千克,一个小粮仓可减损粮食近100千克。以1000个项目农户使用计算,存粮100多万千克,每年可减少储粮损失5万—10万千克,产生的经济效益相当可观。材料反映了( )
A.农民储粮观念的改变
B.储粮技术的进步
C.农民收入的增加
D.国家粮食安全的保证
【答案】B 【解析】材料“彩钢小粮仓储粮每百斤减损2.5—5千克,一个小粮仓可减损粮食近100千克”反映了储粮技术的进步,故选B项。
14.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食物安全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才能得到全面解决。实现粮食安全的基础和保证是( )
A.树立食物安全新观念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D.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
【答案】A 【解析】现阶段,要科学把握和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必须从食物安全的高度进行审视,故A项正确。
15.粽子、水饺、汤圆、八宝粥等食品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仍由祖辈、父辈钻进厨房亲手烹制。如今,它们大多也都穿上了“外衣”,有了法定技术标准并被摆上货架,让人们能简单、放心地品尝。这表明( )
A.现代食物安全隐患较大
B.科技进步便利了民众生活
C.传统食品销路一向较好
D.现代农业发展使食物丰富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粽子、水饺、汤圆等食品由亲手烹饪到有了法定技术标准并被摆上货架,“让人们能简单、放心地品尝”,说明科技进步便利了民众生活,故B项正确。
16.2009年2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18年12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修正了该法律;2021年4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第二次修正了该法律。这表明( )
A.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
C.粮食安全获得立法保障
D.消除饥饿得到国家政策支持
【答案】A 【解析】国家多次修正食品安全法,说明国家对食品安全管理高度重视,故A项正确。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下是现代农业概念图示。
材料二 马克思曾经指出:“现代科学在农业的运用,将把农村居民从土地上赶走,使人口集中于工业城镇。”这种大规模的集中,“将把从事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城市和农村生活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总之,世界农业现代化是与工业化、城市化相伴而生的,其实质和核心是化“农”,就是农民比重大幅减少、农业比重大幅下降、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的历史演进过程。
——张新光《20世纪以来世界农业发展中
几个带有规律性的问题》
(1)根据材料一,分析现代农业体系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世界农业现代化的特点。
【答案】(1)内涵:现代农业是以现代产业理念为指导,以产业关联关系为基础,以现代科技为支撑,以现代产业组织为纽带的可持续发展的包括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的有机系统。现代农业以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制造、运输、储藏、销售和餐饮服务为中心,横跨第一、二、三产业,形成完整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综合农业经济系统。
(2)特点: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市化相伴发展;科技和资本的投入加大;农业生产率和农作物的产量大大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大幅下降;农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大幅下降。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农业的发展证明,农业科学技术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根本性力量。中国的杂交水稻育成后,为解决世界范围的贫穷与饥饿问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基因转移和重组等生物技术,人们已经培育出了一批转基因优良作物新品种。拖拉机、播种机、脱粒机等现代农业机械装备使农民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模式中解放出来。许多不毛之地由于采用了新的农业技术措施,也能使农作物生长良好。温室大棚种植技术的应用,弥补了农产品的季节性不足,满足了人们对蔬菜的多样化需求。农产品加工保鲜技术的应用使农产品的保质期延长几倍甚至几十倍,同时制冷技术既保证了食品质量,也减少了食品损耗。但是,由于人们不合理地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试剂,土壤和环境被污染。生长剂、增肥剂、膨大剂、着色剂、保鲜剂等食品添加剂所含成分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摘编自李秀芬《科学技术
对农业发展的双重影响》
材料二 21世纪,粮食安全问题已成为国家高度重视的重点问题。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的外出务工人员逐渐增多,种植农作物与进城务工相比,收入效益明显偏低,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降低。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工业用地等方面占据大量耕地,同时,由于工业用水等方面对农业用水的挤兑,耕地可利用的水资源大幅度减少。根据我国国情,选取优质地区扩大粮食生产保护区,对其保护区给予政策优惠、税收优惠,将地区粮食高产优势转化为地区经济优势,同时带动粮食产业链的发展,将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修改粮食法,规定相关措施和制度,有利于进一步推进粮食节约减损。另外,应该加强教育,让全社会把粮食作为一种“紧缺的资源”来珍惜,从减损中“增产”。粮食储备作为国家安全的稳定器,只有切实做好储备粮工作,才能在必要时应对不测,稳定社会发展大局。
——摘编自冯瑞等《新时代中国
粮食安全的问题与对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当代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问题。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答案】(1)积极影响:提高了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推动新的土地资源的开发;使农业生产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延长了农产品的保质期。
消极影响:易造成环境污染;产生食品安全问题,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2)主要问题:农村劳动力减少,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水资源匮乏,耕地可用水量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和自然灾害制约了农业发展。
(3)对策:建立粮食生产保护区;推行立法,节约粮食;做好粮食储备工作;保护生态环境,合理转变农业发展模式;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提升粮食产业现代化水平。(言之有理即可)记述
出处
箕之簸物,虽去粗留精,然要其终,皆有所除,是也
《庄子》
箕主簸扬,糠秕及陈
[汉]李尤《箕铭》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课后作业题,共8页。
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当堂达标检测题,共6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课时训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