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4 表内乘法(一)2~6的乘法口诀乘加 乘减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内容分析:
“用乘加乘减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第7课时的教学内容,学生在这之前已经学习了乘法的意义和1-9的乘法口诀,会进行乘加乘减的计算,并能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节课让学生结合稍复杂的生活情景,尝试用乘加、乘减解决“够了吗?坐得下?”的实际问题。学生经历数学信息的搜集整理,结合圈一圈等活动分析问题,呈现多样化的解决策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为后续进一步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作好铺垫。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乘加、乘减算式的意义。
2.能用乘加、乘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教学重点:会用乘加、乘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结合情境图理解乘加、乘减算式的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算一算。
6×9+5= 7×5-12=
3×5-15= 9×9-7=
8×7+6= 8+7-6=
情景引入
二1班准备租车参观科技馆,有2名教师和30名学生,他们碰到了一个难题,让我们一起去帮帮他们。
预设:
6×9+5= 59 7×5-12=23
3×5-15= 0 9×9-7= 74
8×7+6= 62 8+7-6= 9
复习乘加、乘减的计算,为后续解决问题做好计算的准备。借助学生熟悉的坐车中座位数够不够的实际问题,导入新课的学习。
环节二
探究新知
出示情境图
1.提出问题:(1)他们租下面这辆客车,坐得下吗?
(2)仔细读题,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引导:2名教师和30名学生一共32人,也就是求32人能不能坐下。
探究解答方法
2师:怎样解答呢?
3师:怎么算一共多少个座位?先独立思考,再交流汇报。
4 提问: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5 师:解答正确吗?
预设1:知道了有2名教师和30名学生。
预设2:问租这辆车能不能坐下。
预设:要先算一算客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才能知道。
预设:前面每排4个座位,数一数一共有这样的7排,4×7=28(个)座位。最后一排有5个座位。28+5=33(个)。
4×7=28(个) 28+5=33(个)
预设:左边每排2个座位,一共7排,2×7=14(个)
右边每排2个座位,一共7排,2×7=14(个)
再加后面5个,14+14+5=33(个)
2×7=14(个)2×7=14(个)14+14+5=33(个)
预设:解答正确。可以把总人数和座位数比一比,学生和老师一共32人,客车有33个座位,32小于33,所以坐得下。
借助租车计算座位数够不够的实际情境,通过座位示意图的直观图,圈一圈、算一算呈现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到座位数。数形结合,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乘加算式的意义。让学生经历完整的解读信息—分析信息—解决问题的过程。建构问题解决的一般模型。
环节三
巩固练习
1 幼儿园35个小朋友每人吃1个鸡蛋,这些鸡蛋够吗?
2 李阿姨运来30盆鲜花,他想摆出像右面这样的一个花坛,这些花够吗?
3 小亮一共有40个车轮,他能组装出一列6节车厢的小火车吗?为什么? 车头用了8个车轮。
预设:6×5= 30(个) 30+4=34(个)
34<35 不够。
还可以怎么算?
6×6= 36(个) 36-2=34(个) 34<35
答:不够。
预设:5×5= 25(盆)
25+2=27(盆)
27<30
答:够。
预设:
6×6= 36(个)
36+8=44(个)
44>40
答:不能。
以学生熟悉的鸡蛋图、花盆摆放图、小火车组装图,让学生独立读题,选择合适的运算,从自己的角度多样化地提出问题解决的策略,灵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3题的解决问题练习,要让学生重点关注对图的解读,学会从图形中寻找数学信息,从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环节四
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回顾本节课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预设:可以用乘加乘减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图上圈一圈可以帮助我们思考。
先算一算,再比一比大小,最后根据题目意思得出结论。
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贯通前后的知识。
环节五
拓展延伸
我们学习的乘法口诀,在我国两千多年前就有了。那时把口诀刻在“竹木简”上。从“九九八十一”开始的,所以叫九九歌。七百多年前才倒过来,从一一得一开始。
学生读一读了解。
拓展九九乘法表的历史,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文化。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建议乘加 乘减_人教新课标: 这是一份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建议乘加 乘减_人教新课标,共2页。
小学数学青岛版 (六三制)二年级下册八 休闲假日——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青岛版 (六三制)二年级下册八 休闲假日——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教学,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乘加 乘减第4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乘加 乘减第4课时教案设计,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