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 同步练习(教师版)2022-2023 鲁教版 化学九年级 全一册 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549171/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 同步练习(教师版)2022-2023 鲁教版 化学九年级 全一册 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549171/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 同步练习(教师版)2022-2023 鲁教版 化学九年级 全一册 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549171/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 同步练习(学生版)2022-2023 鲁教版 化学九年级 全一册 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54917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 同步练习(学生版)2022-2023 鲁教版 化学九年级 全一册 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54917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 同步练习(学生版)2022-2023 鲁教版 化学九年级 全一册 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54917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3物质的溶解性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3物质的溶解性课堂检测,文件包含第一单元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同步练习教师版2022-2023鲁教版化学九年级全一册doc、第一单元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同步练习学生版2022-2023鲁教版化学九年级全一册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基础落实 一、溶解度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1)概念:在__ __下,某固体物质在__ __ __溶剂(通常为水)里达到__ __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2)影响因素。①内因:溶质、溶剂的性质。②外因:__ __。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2.气体物质的溶解度(1)概念:一定压强、一定温度下__ __水中最多溶解气体的__ __。如氮气的压强为101 kPa和温度为0 ℃时,1体积水里最多能溶解0.024体积的氮气,则在0 ℃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4。(2)影响因素: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和温度有关,随压强增大而__ __,随温度升高而__ __。如打开汽水瓶会有汽水自动喷出。二、溶解度曲线1.概念:用纵坐标表示__ __,横坐标表示__ __,得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2.意义:溶解度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3.应用(1)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2)确定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大小。①陡升型: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__ __,如__ __。②缓升型: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__ __,如__ __。③下降型: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 __,如 。4.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20 ℃)5.降温结晶对于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__ __的物质,可以通过__ __的方法,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 (1)“固态物质溶于水时,搅拌可增加溶质的溶解度”,这种说法是否正确?(2)“溶质溶于水时,溶质的溶解度随溶剂量的增大而增大”,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重点探析 考点一 对固体溶解度概念的理解典例1:(2022·淄博张店期中)下列对“20 ℃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 g”的解释正确的是( )A.20 ℃时,31.6 g KNO3溶解在水中B.20 ℃时,100 g溶液中含有31.6 g KNO3C.31.6 g KNO3溶解在100 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D.20 ℃时,31.6 g KNO3溶解在100 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 解答有关溶解度的题目应明确“四个要素”和“两个误区”:(1)四个要素:条件(温度)、溶剂标准(100 g)、溶液的状态(饱和)、溶解的溶质的质量(g)。(2)两个误区:完全溶解≠饱和状态,即固体完全溶解不一定达到饱和状态;100 g溶剂≠100 g溶液,即100 g是指溶剂质量,不是指溶液质量。变式训练下列有关固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B.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在一定温度下,搅拌不能改变硝酸钾的溶解度D.20 ℃时,30克硝酸钾能溶解在100克水里,所以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0克考点二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典例2:(2022·淄博张店区期中)如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在t1 ℃时,两曲线相交,说明__ __ __。(2)t2 ℃时,A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 __,若要把100 g该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应加水__ __ __。(3)如果A中混有少量B应用什么方法提纯?__ __。(4)将t2 ℃时B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应采取的措施为__ __(写出一条即可)。(5)t2 ℃时,分别将恰好饱和的A、B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 ℃,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__ __。【借题发挥】(4)B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将t2 ℃时B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应采取的措施为蒸发溶剂或加入溶质或升高温度。(5)t2 ℃时,分别将恰好饱和的A、B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 ℃,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B。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内容表示意义举例(以图为例)点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对应温度时的溶解度如A点、B点表示物质N、M在T1 ℃时的溶解度分别为 a g和b g两曲线交点表示两物质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相等如C点表示M、N在T2 ℃时的溶解度相等,均为c g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如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N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面曲线下面的点表示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如D点表示T1 ℃时N的不饱和溶液曲线上面的点表示溶液饱和且有未溶固体如D点表示T1 ℃时M的饱和溶液且有未溶固体素养分层 A层 基础必会1.下列关于氯化钠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100 g水中溶解30 g NaCl达到饱和状态,则NaCl的溶解度为30 gB.20 ℃时,把30 g NaCl溶解在100 g水中,所以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0 gC.20 ℃时,把30 g NaCl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所以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0 gD.20 ℃时,100 g水中溶解36 g NaCl恰好达到饱和,则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 g2.在20 ℃时,25 g水中溶解了6 g蔗糖,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则20 ℃时蔗糖的溶解度为( )A.6 g B.12 g C.60 g D.24 g3.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 g,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有关质量关系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11B.溶剂质量∶溶液质量=20∶21C.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1∶10D.溶液质量∶溶质质量=21∶104.关于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22 g/100 g水B.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C.难溶物质的溶解度为零D.溶解度可以定量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5.有M、N两种物质,20 ℃时20 g水里最多溶解5 g M,60 ℃时100 g水里最多溶解10 g N。则M、N的溶解度大小是( )A.M>N B.M<NC.M=N D.无法比较6.啤酒内有一定量的CO2气体,打开瓶盖时,你会发现啤酒自动喷出来。喝了啤酒后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有关。下列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降低,气体的溶解度减小B.压强增大,气体的溶解度减小C.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增大D.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7.(2022·东营利津期中)MgSO4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欲使其60 ℃接近饱和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增加溶质②蒸发溶剂③升高温度④降低温度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② D.①②③④8.(2021·恩施中考改编)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 ℃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B.t1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C.若要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D.t2 ℃时,在100 g水中加入25 g甲,形成甲的不饱和溶液9.(2021·云南中考)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10 ℃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 __。(2)若A中含有少量B,可用__ __的方法提纯A。(3)将等质量的A、B、C饱和溶液由50 ℃降温到20 ℃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 __。10.(2022·淄博高青期中)如图为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t1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__ __ __。(2)t2 ℃时,将20 g该物质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属于__ 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 __。(3)将t2 ℃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__ 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将t1 ℃时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 __(写出一种即可)。B层 能力进阶 11.(2022·东营广饶期中)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甲的饱和溶液由t1 ℃升温至t2 ℃,溶质质量分数变大B.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从t2 ℃降到t1 ℃,析出晶体质量最大的是甲C.t1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 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D.t2 ℃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别溶于水得到饱和溶液,甲需要的水的质量最大12.(2022·淄博张店区期中)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B.t2 ℃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30%C.t2 ℃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 ℃,甲物质的溶液仍然饱和,乙物质的溶液不饱和D.t2 ℃时,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 ℃,为达到饱和状态,需加入甲物质的质量大于乙物质13.(2022·东营期中)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1)P点的含义是__ __ __ __。(2)t2 ℃时30 g a物质加入50 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 g溶液吗?__ __(填写“能”或“不能”)。(3)t2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 __。(4)将t1 ℃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 ℃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 __(填写序号)。A.c>a=b B.a=b>cC.a>b>c D.b>a>c 备选习题:(2021·重庆中考A)NaOH、KNO3和Na2C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表所示。物质温度℃010203040溶解度/gNaOH42.051.0109.0119.0129.0KNO313.320.931.645.863.9Na2CO36.016.018.036.550.0下列实验过程中不考虑化学变化、水的蒸发和结晶水合物等因素。(1)10 ℃时,KNO3的溶解度__ __(填“>”“<”或“=”)Na2CO3的溶解度。(2)20 ℃时,将129 g NaOH固体加入100 g水中,搅拌后固体全部消失,放置到t1时刻开始析出固体,到t2时刻析出10 g固体。①t1时刻为__ 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②t2时刻溶液的温度为__ __℃。(3)40 ℃时,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冷却到30 ℃,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多的是__ __(填序号)。A.Na2CO3溶液 B.KNO3溶液 C.NaOH溶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3 远离有毒物质同步测试题,文件包含第五单元第三节远离有毒物质同步练习教师版2022-2023鲁教版化学九年级全一册doc、第五单元第三节远离有毒物质同步练习学生版2022-2023鲁教版化学九年级全一册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3 钢铁的锈蚀与防护课时训练,文件包含第四单元第三节钢铁的锈蚀与防护同步练习教师版2022-2023鲁教版化学九年级全一册doc、第四单元第三节钢铁的锈蚀与防护同步练习学生版2022-2023鲁教版化学九年级全一册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3 化学与农业生产课后练习题,文件包含第六单元第三节化学与农业生产同步练习教师版2022-2023鲁教版化学九年级全一册doc、第六单元第三节化学与农业生产同步练习学生版2021-2022鲁教版化学九年级全一册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