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高三地理集训26集(无答案)
高三地理 综合集训31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三地理 综合集训31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共4页。
高三地理 综合集训31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A模拟精选[2021·河南六市联考]深水型水库受水温垂直分布影响,有些季节水库深水区会出现缺氧环境,导致水体中重金属锰的浓度升高,危害城市供水安全。读我国某水库2014年2月~2015年2月坝前水位(水库水面海拔)及水温季节变化剖面图,完成1~2题。1.该水库应位于( )A.东北平原 B.太行山地C.秦岭山地 D.云南中部2.下列关于该水库重金属锰浓度最高的时期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甲时期 降水量少B.乙时期 上下层水体交换受阻C.丙时期 水温高,浮游生物多D.丁时期 水库结冰[2021·武汉外国语学校模拟]结合图文材料,回答第3题。上图所示的大型商城,以汇集国际品牌商品、价格优惠为经营模式。某地理小组学生实地考察了该商城与地理环境的关系。3.同学们针对如何新建这类大型商城各抒己见,其中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是( )A.增加商城数量,提供更多就业岗位B.扩大商城规模,带动周边城镇发展C.立体建设商城,集约开发利用土地D.商城靠近景点,吸引游客休闲购物4.[2021·湖北襄阳市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材料一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的摇篮。2019年9月18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的重大国家战略。材料二 2020年4月1日起,黄河进入为期三个月的禁渔期。自2018年起,每年4~6月我国对黄河干支流实行禁渔制度,加强依法严惩严重破坏水生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材料三 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1)指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表现。(8分) (2)针对黄河上、中、下游不同河段,提出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8分) (3)分析说明国家在黄河实施定期休渔制度的意义。(8分) B真题汇编[2019·全国卷Ⅲ,1~2]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下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据此完成1~2题。1.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 )A.肥料 B.原料C.能源 D.产品2.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 )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2020·北京卷]为缓解塑料生产和消费带来的环境问题,以玉米、木材等为原料的生物塑料产业逐渐兴起。2018年全球生物塑料的产量约200万吨,原料种植占用耕地约80万公顷。据此回答第3题。3.生物塑料( )A.用木材废料替代玉米为原料,少占耕地B.产品在运输和消费过程中实现了零污染C.生产区位向以石油为原料的塑料厂集聚D.有效消除二氧化碳排放,削弱温室效应[2019·浙江4月选考,17~18]近年来,浙江多地将农作物秸秆、农药包装物等分散分布的农业废弃物收集起来,集中进行循环利用或无害化处理。完成4~5题。4.影响农业废弃物分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土地 B.技术 C.资金 D.劳动力5.与分散处理农业废弃物相比,集中处理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产业集聚 B.降低运输成本C.提高规模效益 D.促进产业协作6.[2016·全国卷Ⅱ,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图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7分) (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9分) (3)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6分) 7.[2020·上海卷,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长三角地区是工业集聚程度高,大气环境污染较为严峻的区域之一,部分城市(见图示)雾霾污染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材料一 雾霾污染是PM2.5(粒径小于2.5 um细颗粒物)浓度过高导致,已经成为跨区域的环境问题。除自然原因外,雾霾形成与能源消耗、工业废气和烟尘排放、机动车尾气排放等人为因素有关。材料二 2017年每万元GDP工业烟尘排放量。江苏的8个城市平均为0.36千克,浙江的7个城市平均为0.26千克,江苏比浙江高出38.5%。材料三 “逆温现象”是指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上升的现象。(1)概述长三角PM2.5浓度南北差异并说明该差异的主要原因。(6分) (2)从控制汽车尾气排放角度推测防治雾霾的主要措施。(6分) (3)面对雾霾污染的环境问题,人们呼吁“共同打赢蓝天保卫战”,围绕为什么要“共同打赢”,阐述你的观点。(2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三地理综合集训46 中国地理分区,共4页。
这是一份高三地理综合集训42 世界地理概况,共4页。
这是一份高三地理 综合集训47 选修3 旅游地理,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