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第1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6~38页的例1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等活动,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体会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活动,培养观察操作及思维能力。
3.在具体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
教具:长方形、正方形纸、课件、三角尺;
学具:长方形、正方形纸、钉子板、小棒、三角尺、格子纸、直尺。
●教学过程
▍流程一:复习导入,唤起旧知
谈话:从一年级,我们就开始接触图形了,回忆一下:到目前为止,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出示课件)你能在我们教室里找一找哪些物体面的形状是正方形吗?有没有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同桌互相找一找,用手摸一摸或比画一下)
揭题:原来长方形、正方形一直在身边陪伴着我们,你们早就和它们交上朋友了,今天咱们就一起进一步认识它们。(板书课题)
设计思想 本环节从学生熟悉的平面图形导入,在唤起学生对旧知回顾的同时,也渗透了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异同的思想,利用学生的举例,教师明确学生的认知起点,展开教学。
▍流程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初步感知
请先拿出红色的长方形纸,看一看、摸一摸,感受它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接着再用同样的方法感受一下正方形,先在心里想一想,同桌互相说一说,板书特点,并加上“?”。 (根据学生反馈教授“对边”)
(板书:长方形 正方形 )
边 上下边 相等 四条边都相等
左右边 相等
角 四个角都是直角 四个角都是直角
总结:刚才同学们猜测长方形上下边、左右边分别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也都是直角。
设计思想 虽然学生在一年级就已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有一定知识基础,但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角特征认识,还只是停留在感觉的层面上,学生在具体的动手操作过程中提出数学猜想是认知长方形、正方形最真实的起点。
2.验证长方形特征
(1)谈话:这些仅仅是我们的猜想,只有通过验证才能知道它们有没有这些特征(板书:猜想——验证),你打算怎样验证?
(要求:1.先独立思考。2.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商量一下你们组打算用什么方法。从1号开始按顺序说,反馈汇报。3.利用手边的材料动手试一试)
哪一小组愿意派代表把你们组验证的方法向全班汇报一下?
学生汇报:(板书)
= 1 \* GB3 ①折一折:生示范,你发现了什么?
反馈:刚才一位同学用了折一折的方法,介绍的过程也很具体。有哪些小组方法和他们一样?请每人都用这种方法自己试一试,试完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还有哪组有其他方法来验证长方形边的特点?
② 量一量:生示范测量,测量上边长度,下面一条也是。说明上下两条边相等,然后呢?(再分别测量左右两条边)方法一样的举手 (实物投影),每人都动手量一量,说说你的发现。虽然同学们手中的长方形有大有小,但它们的上下边、左右边都分别相等。刚才我们验证发现了边的特征,那么角呢?
= 3 \* GB3 ③比一比:这是什么角?用三角尺的直角与长方形的角比一比——四个角都是直角。你们也能像他这样比一比、说一说吗?
总结:课一开始大家猜测了长方形边角的特点,通过刚才的过程,我们得出结论了吗?特征是什么?(同桌互相说,教师指名说)
设计思想 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长方形、正方形的观察、操作和测量,在老师引导下,把长方形、正方形纸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探究长方形、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发展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能力。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
(2)总结: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我们发现长方形上下边、左右边分别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这里上下两条边的位置是相对的,因此我们可以称它们为一组对边。
(指着左边)那这条边的对边在哪里?长方形有几组对边?
它们的长度相等——我们说长方形对边相等。
现在我们的语言就更简洁规范了,谁能来说说长方形的边角有哪些特征?
3.自主验证正方形的特征
(1)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我们验证了刚才有关长方形的猜想是正确的。你能不能用这些验证长方形的方法来验证有关正方形的猜想呢?先想一想,动手试一试!
单独汇报,重点要想四条边相等还得邻边相等,怎样验证?
正方形的边角有哪些特征?
设计思想 正方形特征的探索与研究交由学生自主完成,便于学生体会和自主尝试研究的方法,以长方形特征教学为例,有收有放,学生不会感觉难度太大,也可以有自主的空间。
4.特征的比较
刚才我们通过动手操作验证了猜想是正确的,闭着眼睛想一想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小声说一说。对比,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同桌讨论)
5.认识名称
(1)其实它们的边还有着自己的名称呢,想不想知道?把书翻到第37页看中间部分,自己找一找,仔细阅读。
谁学会了?上黑板指一指,
什么是长?长方形长边的长叫作:长
什么是宽?长方形短边的长叫作:宽
(2)正方形呢?谁愿意当小老师。上来指一指,有几个边长?
(3)拿出长方形纸,同桌互相指一指它的长宽,量一量你手中的长方形长宽分别是多少厘米,结果标在纸上。量了几条边?为什么?
正方形也请你像这样指一指、量一量。老师发现你量得又对又快?你是怎么做的?把你的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设计思想 本环节强调了自学的价值,长方形、正方形边的名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书本,获取需要的知识。
▍流程三:巩固练习,深化认知
1.动手做长方形和正方形
今天我们通过先猜想、再动手做,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谁能来具体说一说它们的特征?现在你能够自己做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吗?
提供:钉子板、小棒、三角板、方格纸。
由组长分配。每人选一样完成。
做完后,在小组里,边指边说你这个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钉子板:有什么特点?投影。
三角板:这是一个?为什么不能选这两块?
小棒:你是怎样挑选小棒拼搭的?请一生上台拼,至少需要几根小棒。
方格纸:怎样画的?大家看,这是什么?(指着标1厘米的部分)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正方形呢?小组里用方格纸画长方形、正方形的同学向其他三人介绍一下你的图形的长、宽或者边长。
设计思想 本题目的在于让学生自主回顾长方形、正方形边角特征。在操作时四种材料的难度是平行的,但反馈时的侧重点就有所不同,层层递进了,先是钉子板复习特征,接着三角板辨析特征,突出长方形、正方形边的区别,再是小棒,重点交流怎样选择合适的小棒,最后方格纸复习长宽和边长。动手做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特征,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现由了“说数学”向“做数学”过渡。
2.解决实际问题
刚才大家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做出了这么多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结合它们的特征、运用地图还能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呢!
小明家 4km 医院
1km
电视台 超市
2km
体育馆 公园
在图中找一找有没有熟悉的图形?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信息?你知道从哪里到哪里是几千米吗?边指边说,还可以怎样走?走了几千米?从A走到B哪条路最近?还有呢?我们发现这两条路一样长,都是5千米。
利用长方形的特征,我们很快就解决了这些生活中很常见的问题。
▍流程四:反思回顾,总结提升
这节课,我们观察、猜想了长方形、正方形的有关特征,并且动手操作验证了有关猜想,现在你能具体说一说它们的特点是什么吗?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长方形、正方形的知识呢?
设计思想 回顾的过程注重传递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通过“猜想——探索——发现”等一系列活动,正确地把握了思维的方向,在自我探索、自我发现中获取新知,同时也使学生感悟到知识的应用价值。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第3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第3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第3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第3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六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六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第1课时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认识面积的含义,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教学“试一试”,组织练习,总结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