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2019)必修二第5章 遗传信息的改变 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55134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2019)必修二第5章 遗传信息的改变 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55134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2019)必修二第5章 遗传信息的改变 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55134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2019)必修二第5章 遗传信息的改变 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2019)必修二第5章 遗传信息的改变 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共10页。
第5章 遗传信息的改变 单元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50分)1、玉米某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分布如图甲所示,该条染色体经变异后部分基因的分布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能发生该种染色体变异B.染色体的断裂、错接是形成图乙异常染色体的根本原因C.甲→乙发生的变异类型为倒位,染色体变异不能在显微镜下分辨D.该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在玉米的不同体细胞中不一定都表达2、我国大概有20%-25%的人患有遗传病,仅21三体综合征的患者总数,估计就不少于100万人。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手段对遗传病进行检测和预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遗传咨询可以分析某种遗传病的传递方式和发病率B.细胞内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的疾病称为遗传病C.羊水检查、B超检查和基因诊断都是常用的产前诊断的手段D.经遗传咨询和B超检查即可确定胎儿是否为21三体综合征患者3、正常情况下科莫多巨蜥通过正常的有性生殖产生后代,但在长期没有雄性时,雌性个体也会进行孤雌生殖。已知该生物的性别决定类型是ZW型,孤雌生殖时雌性个体会让一个与卵细胞同时产生的极体代替精子与卵细胞结合。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雌性个体能产生两种类型的卵细胞,比例为1:1B.孤雌生殖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C.通过孤雌生殖产生的子代中只有雌性,不会出现雄性D.孤雌生殖是科莫多巨蜥对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4、利用AaBb植株培育得到AAbb植株的过程如下,基因重组发生在( )A.① B.② C.③ D.④5、2022年6月5日,中国神舟十四号飞船发射成功,其中辣椒种子和甜菜种子等搭载飞船,开启太空育种之旅。航天育种利用宇宙射线、微重力、高真空、弱地磁场等因素对种子进行诱变,从而培育出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航天育种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C.染色体数目变异 D.杂交育种6、除草剂敏感型的大豆经辐射获得抗性突变体,且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1对等位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再经诱变不可能恢复为敏感型B.突变体若为1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则再经诱变可恢复为敏感型C.突变体若为1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为隐性基因D.抗性基因若为敏感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不能编码肽链7、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B.突变体M和N都是由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C.突变体M的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D.突变体M和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DNA转移8、下图为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图,对于图示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表示有丝分裂,图2表示减数分裂B.图1、图2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基因型均有2种类型C.图1所示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D.图2所示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9、下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已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1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 )A.①处插入碱基对G—C B.②处减基对A—T替换为G—CC.③处缺失碱基对A—T D.④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10、脊髓性肌萎缩症是一种由单基因控制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基因用S和s表示),它是由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突变导致SMN蛋白功能缺陷所致的遗传性神经肌肉病。该病发生率为1/10000~1/6000,携带率为1/48~1/4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脊髓性肌萎缩症的遗传特点是隔代遗传B.遗传病都是由基因异常导致的C.脊髓性肌萎缩症基因频率至少为0.01D.一个携带者与一个表现正常的人结婚,其后代患病的概率至少为1/192二、填空题(共20分)11、(10分)某对夫妇表型正常,已有一个表型正常的6岁女儿,妻子再次怀孕后到医院进行产前诊断,医生建议她进行B超检查和羊水检查,羊水检查主要是对胎儿细胞进行DNA分析、染色体检查。(1)若DNA分析结果显示此胎儿有红绿色盲基因(Xb),则该致病基因来自_____(填“父亲”或“母亲”),其姐姐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2)若DNA分析结果显示此胎儿是白化病基因纯合子(aa),则其父亲的基因型是_____。(3)按上述DNA分析结果,这对夫妇理论上生一个两病兼患的孩子概率是_____。(4)为检测该胎儿患21三体综合征的风险,医生利用某种技术手段测定并计算胎儿与孕妇21号染色体DNA含量的比值,计算公式如下:比值=胎儿21号染色体DNA含量/孕妇21号染色体DNA含量下图表示可能得到的两种结果。据图分析,结果_____(填“1”或“2”)显示胎儿患21三体综合征的风险较高,判断依据是_____。12、(10分)一对夫妇,妻子表现正常,且妻子家族中不携带血友病基因,而丈夫患血友病,这对夫妇第一胎生出了一个患有苯丙酮尿症的女儿。已知苯丙酮尿症和血友病是在人群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隐性遗传病,它们分别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和X染色体上的基因B、b控制。分析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患血友病和不患血友病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是指__________。苯丙酮尿症和血友病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_________定律。(2)该对夫妇生育一个不患苯丙酮尿症的儿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从优生优育和遗传的角度考虑,若此夫妇想再生育一个孩子,他们能生育出__________(填“男”或“女”)孩为最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遗传病中与苯丙酮尿症和血友病的遗传病类型均不同的是__________。①白化病②猫叫综合征③21三体综合征④抗维生素D佝偻病三、读图填空题(共10分)13、(10分)如图是有关生物变异来源的概念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③包含_____;④发生在下图中_____细胞所处时期。a、 b、 c、 d、(2)上图细胞d有_____个染色体组,最终能形成_____个成熟的生殖细胞。(3)下图中的f发生的生物变异类型是_____(填“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或“染色体变异”)。e、f这两种类型的变异中,可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是_____(填图像编号e或f)。e、 f、四、实验题(共10分)14、(10分)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现运用你所学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问题,已知某植物(2N=24)的正常植株(A)对矮生植株(a)为显性。(1)如图为这种植物(基因型为Aa)_____分裂_____期部分染色体的示意图。图中显示了_____条染色体,如果1号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为A,则2号上对应片段上的基因最可能是_____。(2)若该植物AA(♀)×aa(♂)时,A基因所在的那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Ⅰ时不分离,则母本产生的雌配子染色体数目为_____或_____条,若产生的卵细胞能顺利受精并发育,则所结种子胚的基因型应该是_____或_____。此种变异类型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_____。(3)假设两种纯合突变体M和N都是由控制株高的A基因突变产生的,检测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发现M第二个密码子中的第二个碱基由C变为U,N在第二个密码子的第二个碱基前多了一个U。与正常植株相比,突变体_____的株高变化可能更大,因为_____。五、探究题(共10分)15、(10分)下图为具有2对相对性的某自花传粉的植物种群中甲植株(纯种)的一个基因和乙植株(纯种)的一个基因发生突变的过程(已知基因和基因是独立遗传的),请分析该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两个基因发生突变是由于__________引起的。2.下图为甲植株发生了基因突变的细胞,它的基因型为 ,表现型是 ,请在图中标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3.甲、乙发生基因突变后,该植株及其子一代均不能表现突变性状,为什么?可用什么方法让其后代表现出突变性状。4. 基因和基因分别控制两种优良性状。请利用已表现出突变性状的植株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培育出同时具有两种优良性状的植株(用遗传图解表示)。
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A、染色体变异是随机的,无论细胞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都有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A正确;B、甲到乙发生的变异类型是倒位,其根本原因是染色体的断裂、错接,B正确;C、甲→乙发生的变异类型为倒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变异能在显微镜下分辨,C错误;D、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该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不都能在玉米所有细胞中都表达,D正确。故选:C。2、答案:C解析:A、通过遗传咨询可以分析某种遗传病的传递方式,不能分析其发病率, A错误;B、遗传病是指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某个细胞内遗传物质改变不能称为遗传病,B错误;C、羊水检查、B超检查和基因诊断都是常用的产前诊断的手段,C正确;D、21三体综合征诊断方法目前最常用的是做羊水穿刺或脐带穿刺检查,遗传咨询和B超检查不能确定胎儿是否为21三体综合征患者,D错误。故选C。3、答案:C解析:4、答案:A解析:5、答案:A解析:6、答案:C解析:7、答案:C解析:题干指出突变体M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据此可推知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A正确;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是基因突变,B正确;突变体M的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时,大肠杆菌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的酶和催化合成氨基酸乙所需的酶活性依然丧失,不能得到在基本培养基中生长的大肠杆菌,C错误;由于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长出的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长出大肠杆菌(X)的菌落,说明大肠杆菌(X)能合成两种氨基酸,故可推知突变体M和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DNA转移,D正确。8、答案:C解析:根据分析,图1表示有丝分裂,图2表示减数分裂,A正确;由于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子染色体中含有等位基因B和b,所以图1、图2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基因型均有2种类型,B正确;图1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b的出现只能是基因突变形成的,有丝分裂不能发生基因重组,C错误;图2所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b的出现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D正确。9、答案:B解析:A、若①处插入碱基对G-C时,编码链(或mRNA)碱基序列为:…/GGG/GAA/GCA/G…,相应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为:…甘氨酸(1168)-谷氨酸(1169)-丙氨酸(1170)…;A错误。
B、若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编码链(或mRNA)碱基序列为:…GGG/GAG/CAG/…,相应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为:…甘氨酸(1168)-谷氨酸(1169)-谷氨酰胺(1170)…;B正确。
C、若③处缺失碱基对A-T,编码链(或mRNA)碱基序列为:…GGG/AGC/AG…,相应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为:…甘氨酸(1168)-丝氨酸(1169)-…;C错误。
D、若④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编码链(或mRNA)碱基序列为:…GGG/AAA/CAG/…,相应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为:…甘氨酸(1168)-赖氨酸(1169)-谷氨酰胺(1170)…;D错误。
故选:B。10、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脊髓性肌萎缩症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男女发病概率相同、隔代遗传,A说法正确;遗传病也可能是由染色体异常导致的,B说法错误;脊髓性肌萎缩症(基因型为ss)的发生率为1/10000~1/6000,按最低的发生率1/10000来算,脊髓性肌萎缩症基因(s基因)频率至少为0.01,C说法正确;一个携带者(Ss)与一个表现正常(携带者的概率至少为1/48)的人结婚,其后代患病(基因型为ss)的概率至少为1/4×1/48=1/192,D说法正确。11、答案:(1)母亲;XBXB或XBXb(2)Aa(3)1/16(4)2;结果2中比值接近1.5,说明胎儿体内21号染色体可能有三条解析:(1)红绿色盲属于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由于该表现型正常,即父亲不含有色盲致病基因,基因型为XbY,因此若结果显示此胎儿有红绿色盲基因Xb,则该致病基因来自母亲,即母亲基因型为XBXb,故其姐姐的基因型可能是XBXB或XBXb。(2)若结果显示此胎儿是白化病基因纯合子(aa),则正常双亲均为白化病基因的杂合子,则其父亲的基因型是Aa。(3)由以上分析可知,该胎儿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Y和AaXBXb,故这对夫妇理论上生一个两病兼发的孩子概率是1/4×1/4=1/16。(4)由于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21号染色体比正常人多一条,因此其对应的DNA含量也比正常人高,而结果2中比值接近1.5,因此结果2显示胎儿患21三体综合征的风险较大。12、答案:(1)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自由组合(或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2)3/8;男;男孩和女孩患苯丙酮尿症的概率相同,也都不会患血友病,但正常个体中女儿携带血友病致病基因(3)②③④解析: (1)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苯丙酮尿症和血友病是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或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2)已知苯丙酮尿症和血友病分别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和X染色体上的基因B、b控制。一对夫妇,妻子正常,且妻子家族中不携带血友病基因,丈夫患血友病,生出了一个患有苯丙酮尿症的女儿,则该夫妇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XB、AaXbY。此夫妇生育一个不患苯丙酮尿症的儿子的概率为3/4×1/2=38.从优生优育和遗传的角度考虑,若此夫妇想再生育一个孩子,建议他们最好是生育男孩,理由是男孩和女孩患苯丙酮尿症的概率相同,也都不会患血友病,而正常个体中女儿仍会携带血友病致病基因。(3)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血友病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而猫叫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属于伴X显性遗传病,白化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此②③④符合题意。13、答案:(1)①. 替换、增添或缺失 ②. a (2)①. 2 ②. 1 (3)①. 染色体变异 ②. f解析: 14、答案:(1)减数第一次;四分体时(前);4;a(2)13;11;AAa;a;染色体(数目)变异(3)N;A基因突变后,M突变体的相应蛋白质通常只改变1个氨基酸,而N突变体的相应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可能会从第二个氨基酸开始都发生改变解析:(1)题图所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应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前期),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1、2所在染色体与3、4所在染色体属于一对同源染色体,该对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一部分互换,如果1号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为A,则2号对应片段上的基因最可能是a。(2)若A基因所在的那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则母本产生的雌配子基因型为AA或O,染色体数目为13或11条。若产生的卵细胞能顺利受精并发育,则所结种子胚的基因型应该是AAa或a。此种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3)突变体M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只影响一个密码子,突变体N发生碱基对的增添,可能会影响多个密码子,所以与正常植株相比,突变体N的株高变化可能更大。15、答案:1.—个碱基的替换(或碱蕋对改变或基因结构的改变)
2. ;扁茎缺刻叶;表示出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即可.
3.该突变均为隐性突变,且基因突变均发生在甲和乙的体细胞中,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递给子代。取发生基因突变部位的组织细胞,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试管苗,让其自交,其子代即可表现突变性状。
4.方法一:杂交育种方法二:单倍体育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