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示范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示范课课件ppt,共26页。
单元素养评价(四)
(第6章)
(90分钟 100分)
(7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成熟细胞没有细胞周期
B.细胞周期是一个与代谢有关的过程,温度越高所需的时间越长
C.细胞的种类不同,细胞周期的时间长短也不相同
D.一个新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所需的时间为一个细胞周期
2.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最清晰的时期是 ( )
A.间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
3.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 )
A.着丝粒的分裂和染色体数目的加倍
B.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和DNA数目的加倍
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
D.纺锤体的出现和DNA数目的加倍
4.动物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中,中心粒的分开和倍增分别发生在
( )
A.前期和后期 B.中期和末期
C.前期和间期 D.前期和中期
5.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中DNA加倍、染色体加倍、细胞核加倍分别发生在 ( )
A.间期、后期、末期 B.间期、前期、中期
C.中期、后期、末期 D.前期、中期、后期
6.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说明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区别的是
( )
A.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形成不同
B.纺锤体的形成和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
C.间期的时间长短不同
D.染色体的活动规律不同
7.20条染色体的玉米体细胞连续进行3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数和细胞内染色体数分别是 ( )
A.6个 20条 B.6个 80条
C.8个 20条 D.8个 80条
8.下列现象不属于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是 ( )
A.体外培养的细胞最多分裂50次左右
B.细胞的自我更新
C.外界原因导致细胞的代谢中断而死亡
D.清除被感染的细胞
9.下列有关“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解离和压片的目的是使细胞相互分开,成为一层
B.制片时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后,要加一滴清水,清水可以用盐酸代替
C.甲紫和醋酸洋红都属于碱性染料,染色便于辨认染色体
D.实验的主要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10.在某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开始时,如果它的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为N,DNA的含量为Q,则该细胞分裂后每个子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为
( )
A.N和Q B.N/2和Q
C.N和Q/2 D.N/2和Q
11.如图表示人体干细胞分化形成各类功能细胞的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干细胞分化成为各类功能细胞只发生在胚胎时期
B.细胞分化的直接原因是细胞内产生了不同的蛋白质
C.图中细胞形态功能出现差异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的变化
D.这些细胞在人体内能够转化为干细胞继续增殖分化
12.干细胞是生物体生命进程中出现的一类未分化的细胞,一旦需要,它可以分裂、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干细胞,再进一步分化形成各种组织细胞。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心脏干细胞分化形成心脏的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B.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红细胞、白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
C.可将胚胎干细胞培育成动物器官或组织,开创人类疾病治疗的新方法
D.干细胞中含有该生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全套遗传物质
13.如图是某同学画的有丝分裂后期的动物细胞图,图中共有几处明显的错误
( )
A.一处 B.二处 C.三处 D.四处
14.水稻体细胞中有12对染色体,当水稻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它的染色体条数和DNA分子数分别是 ( )
A.12条,24个 B.24条,48个
C.48条,24个 D.48条,48个
15.近期国际杂志Cell Systems上刊登了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一项研究成果,科研人员利用蓝色光脉冲开启了一种名为Brn2的基因,当Brn2信号足够强时,干细胞就会快速转化为神经元。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该实验证明了蓝色光脉冲可以促使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
B.Brn2基因在神经元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C.蓝色光脉冲使Brn2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
D.干细胞和神经元这两种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不完全相同
16.某实验室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研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肝细胞、神经细胞、上皮细胞等细胞中核DNA相同
B.与纤维母细胞相比,经过程a形成的诱导干细胞的全能性较低
C.过程b是诱导干细胞的形态、结构和遗传物质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D.上述细胞中具有细胞周期的是诱导干细胞和神经细胞
17.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
B.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
C.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
18.细胞凋亡又称细胞编程性死亡,其大致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细胞凋亡是细胞在特定条件下的被动死亡过程
B.细胞凋亡过程中以小泡形式形成凋亡小体,需要消耗能量
C.细胞凋亡发生过程中,细胞内容物不释放出来
D.吞噬细胞吞噬凋亡小体与溶酶体释放的水解酶密切相关
19.某培养液可以使蛙的胚胎正常发育,在这种培养液中加入成蛙心肌细胞后,再培养蛙的胚胎时,则不能发育出正常的心脏,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细胞分化的方向可以因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改变
B.细胞分化是细胞形态、结构和遗传物质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C.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的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
D.已分化的细胞可产生某种物质抑制相邻细胞发生相应的分化
20.如图所示为细胞甲、乙、丙、丁的部分生命历程(①、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生命历程①,细胞内核DNA加倍与染色体加倍同步进行
B.细胞生命历程②,不同功能的细胞内基因表达情况有差异
C.细胞甲、乙、丙和丁都具有增殖和分化能力,且这种能力无差别
D.图中三种血细胞具有不同的功能,所含蛋白质的种类完全不同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30分)
21.(8分)如图1和图2分别表示某一生物体内细胞有丝分裂图像与图解,其中字母表示时间点,O→F段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所示的细胞变化发生在图2中的_______________(填字母)时期。
(2)O→B时段为细胞周期的__________________期,此时细胞内发生的活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其中后者的发生与核糖体有直接关系。
(3)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需要用到的碱性染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持续观察图1所示的细胞________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观察到下一个时期。
(4)图2中B→C时段细胞核DNA、染色体与染色单体比例为_______________,这种比例将持续到图2的__________________点才可能开始变化。若人的某分裂的细胞处于图2中的DE时期,则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
(5)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位于图2中的具体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段。
22.(10分)科学家们发表的文章中指出,可以抽取人体扁桃体中的干细胞(这一部分是我们身体所不需要的)来修复受损的肝脏器官,且全程不需要动手术便可实施。请回答下列问题:
(1)干细胞指的是动物和人体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细胞。
(2)人体内的骨髓造血干细胞能分化出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细胞中较适合作为提取纯净细胞膜的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体扁桃体干细胞中有23对同源染色体。如图是人体扁桃体干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图,若图中a=____________,则该曲线图表示的是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
(4)受损的肝脏器官中存在部分死亡细胞,肝脏受损导致细胞死亡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而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
(5)干细胞内不存在转氨酶(肝脏细胞内特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3.(12分)干细胞中c-Myc(原癌基因)、Klf4(抑癌基因)、Sox2和等基因处于活跃表达状态, 的精确表达对于维持干细胞的正常自我更新是至关重要的。科学家利用逆转录病毒,将、Sox2、c-Myc和Klf4四个关键基因转入高度分化的体细胞内,让其重新变成一个多功能iPS细胞(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基因在高度分化的细胞中处于__________________状态。依据图示的原理,体细胞癌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基因异常表达的结果;细胞凋亡是在图中__________________等基因控制下的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2)研究人员利用小鼠体细胞诱导形成的iPS细胞,进一步诱导又获得了心肌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等多种组织细胞,iPS细胞的这种变化过程称作_______________。
(30分)
24.(5分)如图甲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数、DNA分子数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含量的变化,图中与e段形成的原因相同的是 ( )
A.a B.b C.c D.d
25.(5分)分别用β-珠蛋白基因、卵清蛋白基因和丙酮酸激酶(与细胞呼吸相关的酶)基因的片段为探针,与鸡的成红细胞、输卵管细胞和胰岛细胞中提取的总RNA进行分子杂交,结果见表(注:“+”表示阳性,“-”表示阴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探针
细胞
总RNA
β-珠蛋
白基因
卵清蛋
白基因
丙酮酸
激酶基因
成红细胞
+
-
+
输卵管细胞
-
+
+
胰岛细胞
-
-
+
A.在成红细胞中,β-珠蛋白基因处于活动状态,卵清蛋白基因处于关闭状态
B.输卵管细胞的基因组DNA中存在卵清蛋白基因,缺少β-珠蛋白基因
C.丙酮酸激酶基因的表达产物对维持鸡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很重要
D.上述不同类型细胞的生理功能差异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
26.(5分)如图表示细胞凋亡过程,其中酶Ⅰ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够切割DNA形成DNA片段;酶Ⅱ为一类蛋白水解酶,能选择性地促进某些蛋白质的水解,从而造成细胞凋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凋亡诱导因子与膜受体结合,可反映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B.死亡信号发挥作用后,细胞内将有新型蛋白质的合成以及蛋白质的水解
C.吞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时,利用了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特点
D.酶Ⅰ能切割DNA分子而酶Ⅱ不能,表明酶具有专一性的特点
27.(15分)微核是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种异常结构,通常认为是在有丝分裂后期由丧失着丝粒的染色体断片产生的,是染色体变异在间期细胞中的一种表现形式。科学家根据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经铬处理后)的微核率,研究水中铬的毒性,得到下面的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注:细胞分裂指数是指视野内分裂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比例。
(1)统计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率,需要观察蚕豆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情况,制作蚕豆根尖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用到的药品有质量浓度为0.01 g/mL或0.02 g/mL的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使统计数据更科学,计数时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1可知,铬离子对细胞分裂能力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比较图1和图2,分析当铬离子相对浓度达到100时,细胞的微核率反而下降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元素养评价(四)
(第6章)
(90分钟 100分)
(7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成熟细胞没有细胞周期
B.细胞周期是一个与代谢有关的过程,温度越高所需的时间越长
C.细胞的种类不同,细胞周期的时间长短也不相同
D.一个新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所需的时间为一个细胞周期
【解析】选B。成熟的或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具有分裂能力;细胞分裂过程中需要酶的催化,但酶具有其最适温度。
2.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最清晰的时期是 ( )
A.间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
【解析】选C。间期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染色体出现在分裂期,A错误;前期的特点之一是染色质丝螺旋缠绕形成染色体,但此时染色体的螺旋化程度较低,不易辨析,B错误;中期每条染色体的螺旋化程度最高,且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此时期染色体的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最清晰,C正确;后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变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染色体的数目不如中期清晰,D错误。
3.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 )
A.着丝粒的分裂和染色体数目的加倍
B.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和DNA数目的加倍
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
D.纺锤体的出现和DNA数目的加倍
【解析】选A。着丝粒的分裂和染色体数目加倍均发生于分裂后期,A正确;染色体数目在后期加倍,而DNA数目在间期加倍,B错误;细胞板在末期出现,而纺锤体在前期出现,C错误;纺锤体的出现在前期,DNA数目的加倍在分裂间期,D错误。
4.动物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中,中心粒的分开和倍增分别发生在
( )
A.前期和后期 B.中期和末期
C.前期和间期 D.前期和中期
【解析】选C。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中,在间期完成中心粒的倍增;在前期,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向两极,发出放射状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5.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中DNA加倍、染色体加倍、细胞核加倍分别发生在 ( )
A.间期、后期、末期 B.间期、前期、中期
C.中期、后期、末期 D.前期、中期、后期
【解析】选A。在间期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使DNA含量加倍;在后期,由于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故染色体数目加倍;在末期,核膜和核仁重新形成,使细胞核数目加倍。
6.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说明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区别的是
( )
A.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形成不同
B.纺锤体的形成和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
C.间期的时间长短不同
D.染色体的活动规律不同
【解析】选B。由于动物和高等植物的细胞结构不同,导致细胞周期中出现差异。具体表现在前期纺锤体的形成以及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上。
7.20条染色体的玉米体细胞连续进行3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数和细胞内染色体数分别是 ( )
A.6个 20条 B.6个 80条
C.8个 20条 D.8个 80条
【解析】选C。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复制后平均分到两个子细胞中,使子细胞与亲代细胞染色体数目保持了恒定,因此20条染色体的玉米体细胞连续进行3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内染色体数仍为20条,一次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3次分裂形成8个子细胞。
8.下列现象不属于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是 ( )
A.体外培养的细胞最多分裂50次左右
B.细胞的自我更新
C.外界原因导致细胞的代谢中断而死亡
D.清除被感染的细胞
【解析】选C。外界原因导致细胞的代谢中断而死亡属于细胞坏死,不属于细胞程序性死亡。
9.下列有关“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解离和压片的目的是使细胞相互分开,成为一层
B.制片时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后,要加一滴清水,清水可以用盐酸代替
C.甲紫和醋酸洋红都属于碱性染料,染色便于辨认染色体
D.实验的主要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解析】选B。在观察有丝分裂实验时,制片时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后,要加一滴清水,清水不能用盐酸代替,否则会干扰染色效果。
10.在某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开始时,如果它的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为N,DNA的含量为Q,则该细胞分裂后每个子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为
( )
A.N和Q B.N/2和Q
C.N和Q/2 D.N/2和Q
【解析】选C。细胞分裂过程中,间期DNA复制,DNA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着丝粒分裂,DNA数目不变,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分裂后形成两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即为N,DNA含量是分裂期开始时的一半,即为Q/2。
11.如图表示人体干细胞分化形成各类功能细胞的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干细胞分化成为各类功能细胞只发生在胚胎时期
B.细胞分化的直接原因是细胞内产生了不同的蛋白质
C.图中细胞形态功能出现差异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的变化
D.这些细胞在人体内能够转化为干细胞继续增殖分化
【解析】选B。细胞分化发生在整个生命进程中,只是在胚胎期达到最大限度。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不同的细胞内产生了不同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不同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使细胞形态和功能产生差异。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变。细胞分化是不可逆的,这些细胞在人体内是不能转化为干细胞继续增殖分化的。
12.干细胞是生物体生命进程中出现的一类未分化的细胞,一旦需要,它可以分裂、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干细胞,再进一步分化形成各种组织细胞。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心脏干细胞分化形成心脏的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B.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红细胞、白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
C.可将胚胎干细胞培育成动物器官或组织,开创人类疾病治疗的新方法
D.干细胞中含有该生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全套遗传物质
【解析】选B。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红细胞、白细胞的过程是一种持久性变化,一般来说分化了的血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是不可逆的。
13.如图是某同学画的有丝分裂后期的动物细胞图,图中共有几处明显的错误
( )
A.一处 B.二处 C.三处 D.四处
【解析】选D。四处错误分别为:①未画出中心体;②不应画出细胞板;③细胞质应为均等分裂;④上下对应的染色体大小形状应相同。
14.水稻体细胞中有12对染色体,当水稻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它的染色体条数和DNA分子数分别是 ( )
A.12条,24个 B.24条,48个
C.48条,24个 D.48条,48个
【解析】选D。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条数应是24×2=48条,DNA是48个,故D选项正确。
15.近期国际杂志Cell Systems上刊登了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一项研究成果,科研人员利用蓝色光脉冲开启了一种名为Brn2的基因,当Brn2信号足够强时,干细胞就会快速转化为神经元。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该实验证明了蓝色光脉冲可以促使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
B.Brn2基因在神经元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C.蓝色光脉冲使Brn2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
D.干细胞和神经元这两种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不完全相同
【解析】选C。蓝色光脉冲通过开启Brn2基因使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A、B项正确;蓝色光脉冲的作用是诱导基因表达,不是诱导基因突变,因此Brn2基因的碱基序列没有发生改变,C项错误;干细胞和神经元这两种细胞中,既有相同的蛋白质,又有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因此干细胞和神经元这两种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不完全相同,D项正确。
16.某实验室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研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肝细胞、神经细胞、上皮细胞等细胞中核DNA相同
B.与纤维母细胞相比,经过程a形成的诱导干细胞的全能性较低
C.过程b是诱导干细胞的形态、结构和遗传物质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D.上述细胞中具有细胞周期的是诱导干细胞和神经细胞
【解析】选A。同一个体的不同体细胞核DNA相同,A项正确;诱导干细胞的全能性比纤维母细胞高,B项错误;过程b是诱导干细胞分化的过程,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稳定性差异,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C项错误;具有细胞周期的是能进行连续分裂的细胞,神经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已失去了分裂能力,D项错误。
17.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
B.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
C.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
【解析】选B。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使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因此细胞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A项正确;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已经分化的多能干细胞,B项错误;细胞分化的实质是个体发育过程中,在遗传物质的控制下合成特异性蛋白质的过程,即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项正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借助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将离体的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D项正确。
18.细胞凋亡又称细胞编程性死亡,其大致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细胞凋亡是细胞在特定条件下的被动死亡过程
B.细胞凋亡过程中以小泡形式形成凋亡小体,需要消耗能量
C.细胞凋亡发生过程中,细胞内容物不释放出来
D.吞噬细胞吞噬凋亡小体与溶酶体释放的水解酶密切相关
【解析】选A。细胞凋亡是细胞的编程性死亡,细胞凋亡是细胞在特定条件下的主动死亡过程,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A错误;细胞凋亡过程中以小泡形式形成凋亡小体,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细胞凋亡发生过程中,细胞内容物不释放出来,C正确;据图示可以知道,吞噬细胞吞噬凋亡小体后被吞噬细胞内的溶酶体酶水解,D正确。
19.某培养液可以使蛙的胚胎正常发育,在这种培养液中加入成蛙心肌细胞后,再培养蛙的胚胎时,则不能发育出正常的心脏,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细胞分化的方向可以因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改变
B.细胞分化是细胞形态、结构和遗传物质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C.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的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
D.已分化的细胞可产生某种物质抑制相邻细胞发生相应的分化
【解析】选B。细胞分化是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遗传物质一般不发生改变,B错误。
20.如图所示为细胞甲、乙、丙、丁的部分生命历程(①、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生命历程①,细胞内核DNA加倍与染色体加倍同步进行
B.细胞生命历程②,不同功能的细胞内基因表达情况有差异
C.细胞甲、乙、丙和丁都具有增殖和分化能力,且这种能力无差别
D.图中三种血细胞具有不同的功能,所含蛋白质的种类完全不同
【解析】选B。从题图信息可知,①和②分别表示细胞增殖和分化。细胞增殖过程中,细胞内核DNA加倍发生在间期,而染色体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不同功能的细胞来自细胞的分化,而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从甲到丙或丁,细胞分化程度加大,致使细胞增殖和分化能力降低;不同功能的细胞内蛋白质的种类有差异,既有相同的蛋白质,也有不同的蛋白质。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30分)
21.(8分)如图1和图2分别表示某一生物体内细胞有丝分裂图像与图解,其中字母表示时间点,O→F段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所示的细胞变化发生在图2中的_______________(填字母)时期。
(2)O→B时段为细胞周期的__________________期,此时细胞内发生的活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其中后者的发生与核糖体有直接关系。
(3)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需要用到的碱性染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持续观察图1所示的细胞________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观察到下一个时期。
(4)图2中B→C时段细胞核DNA、染色体与染色单体比例为_______________,这种比例将持续到图2的__________________点才可能开始变化。若人的某分裂的细胞处于图2中的DE时期,则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
(5)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位于图2中的具体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段。
【解析】(1)图1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属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图2中的DE段。
(2)图2中O→B时段表示细胞周期的间期,细胞内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其中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3)染色体可以被碱性染料(醋酸洋红液或甲紫溶液)染成深色;在有丝分裂实验中的解离步骤细胞已经被杀死了,所以观察不到图1所示的细胞的下一个时期。
(4)图2中B→C时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细胞核DNA、染色体与染色单体比例为 2∶1∶2,这种比例将随着D点着丝粒分裂而发生变化。若人的某细胞处于DE时期(有丝分裂后期),则细胞中含有92条染色体。
(5)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是有丝分裂中期,即图2中的CD段。
答案:(1)DE
(2)间 DNA的复制 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3)醋酸洋红液或甲紫溶液 不能
(4)2∶1∶2 D 92 (5)CD
22.(10分)科学家们发表的文章中指出,可以抽取人体扁桃体中的干细胞(这一部分是我们身体所不需要的)来修复受损的肝脏器官,且全程不需要动手术便可实施。请回答下列问题:
(1)干细胞指的是动物和人体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细胞。
(2)人体内的骨髓造血干细胞能分化出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细胞中较适合作为提取纯净细胞膜的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体扁桃体干细胞中有23对同源染色体。如图是人体扁桃体干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图,若图中a=____________,则该曲线图表示的是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
(4)受损的肝脏器官中存在部分死亡细胞,肝脏受损导致细胞死亡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而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
(5)干细胞内不存在转氨酶(肝脏细胞内特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干细胞指的是动物和人体内少量具有增殖和分化能力的细胞。
(2)造血干细胞属于多功能干细胞,可分化成各种血细胞。人(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中没有核膜和其他各种细胞器膜,所以是制备纯净细胞膜的最佳材料。
(3)有丝分裂过程中,AB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最多,且是不增殖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的两倍,所以a=46×2=92(条)。
(4)细胞坏死是一种不正常死亡,而细胞凋亡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
(5)干细胞内不存在转氨酶(肝脏细胞内特有)的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时,相关基因并未表达。
答案:(1)少量具有增殖和分化能力
(2)红细胞、白细胞、吞噬细胞和血小板等
成熟的红细胞 (3)92
(4)细胞坏死 细胞凋亡
(5)干细胞中转氨酶基因未表达
23.(12分)干细胞中c-Myc(原癌基因)、Klf4(抑癌基因)、Sox2和等基因处于活跃表达状态, 的精确表达对于维持干细胞的正常自我更新是至关重要的。科学家利用逆转录病毒,将、Sox2、c-Myc和Klf4四个关键基因转入高度分化的体细胞内,让其重新变成一个多功能iPS细胞(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基因在高度分化的细胞中处于__________________状态。依据图示的原理,体细胞癌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基因异常表达的结果;细胞凋亡是在图中__________________等基因控制下的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2)研究人员利用小鼠体细胞诱导形成的iPS细胞,进一步诱导又获得了心肌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等多种组织细胞,iPS细胞的这种变化过程称作_______________。
【解析】(1)通过图示可以推测,在高度分化的体细胞中, 基因处于未表达状态或沉默状态。c-Myc、Klf4基因分别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它们异常表达时高度分化的体细胞可以变为肿瘤细胞;在c-Myc、Klf4、Fas等基因的控制下,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引起细胞凋亡。
(2)iPS细胞类似胚胎干细胞,诱导其获得心肌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等多种组织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分化。
答案:(1)未表达(或沉默) c-Myc、Klf4
c-Myc、Klf4、Fas 程序性死亡 (2)细胞分化
(30分)
24.(5分)如图甲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数、DNA分子数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含量的变化,图中与e段形成的原因相同的是 ( )
A.a B.b C.c D.d
【解析】选B。图乙中的e段,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含量由2降至1,说明发生了着丝粒分裂;图甲中的b段,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数由2N增至4N,其原因是细胞中发生了着丝粒分裂,导致组成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使得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数加倍,因此与图乙中的e段形成的原因相同。
25.(5分)分别用β-珠蛋白基因、卵清蛋白基因和丙酮酸激酶(与细胞呼吸相关的酶)基因的片段为探针,与鸡的成红细胞、输卵管细胞和胰岛细胞中提取的总RNA进行分子杂交,结果见表(注:“+”表示阳性,“-”表示阴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探针
细胞
总RNA
β-珠蛋
白基因
卵清蛋
白基因
丙酮酸
激酶基因
成红细胞
+
-
+
输卵管细胞
-
+
+
胰岛细胞
-
-
+
A.在成红细胞中,β-珠蛋白基因处于活动状态,卵清蛋白基因处于关闭状态
B.输卵管细胞的基因组DNA中存在卵清蛋白基因,缺少β-珠蛋白基因
C.丙酮酸激酶基因的表达产物对维持鸡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很重要
D.上述不同类型细胞的生理功能差异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
【解析】选B。根据题意和表中内容分析可知,β-珠蛋白基因在成红细胞中表达,卵清蛋白基因在输卵管细胞中表达,丙酮酸激酶基因在三种细胞中都能表达,说明在成红细胞中β-珠蛋白基因处于活动状态,卵清蛋白基因处于关闭状态,A项正确;由于鸡的体细胞是由一个受精卵分裂、分化而来的,体细胞中的遗传物质相同,因此,输卵管细胞的基因组DNA中既有卵清蛋白基因,又有β-珠蛋白基因,但β-珠蛋白基因在输卵管细胞中因关闭而无法表达,B项错误;由于丙酮酸激酶基因控制丙酮酸激酶的合成,与细胞呼吸有关,所以该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够保障鸡的正常细胞呼吸,对维持鸡的基本生命活动中能量的供应起重要作用,C项正确;同一生物体不同的体细胞中基因组成相同,功能不同是细胞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项正确。
26.(5分)如图表示细胞凋亡过程,其中酶Ⅰ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够切割DNA形成DNA片段;酶Ⅱ为一类蛋白水解酶,能选择性地促进某些蛋白质的水解,从而造成细胞凋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凋亡诱导因子与膜受体结合,可反映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B.死亡信号发挥作用后,细胞内将有新型蛋白质的合成以及蛋白质的水解
C.吞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时,利用了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特点
D.酶Ⅰ能切割DNA分子而酶Ⅱ不能,表明酶具有专一性的特点
【解析】选C。在凋亡诱导因子的调控下,凋亡诱导因子可以与膜受体特异性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A项正确;死亡信号发挥作用后,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内将有新型蛋白质的合成以及蛋白质的水解,B项正确;吞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时,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C项错误;酶Ⅰ与酶Ⅱ的功能不同,体现了酶具有专一性,D项正确。
27.(15分)微核是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种异常结构,通常认为是在有丝分裂后期由丧失着丝粒的染色体断片产生的,是染色体变异在间期细胞中的一种表现形式。科学家根据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经铬处理后)的微核率,研究水中铬的毒性,得到下面的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注:细胞分裂指数是指视野内分裂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比例。
(1)统计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率,需要观察蚕豆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情况,制作蚕豆根尖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用到的药品有质量浓度为0.01 g/mL或0.02 g/mL的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使统计数据更科学,计数时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1可知,铬离子对细胞分裂能力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比较图1和图2,分析当铬离子相对浓度达到100时,细胞的微核率反而下降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制作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实验中用到的药品有质量浓度为0.01 g/mL或0.02 g/mL的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要使统计结果更科学,计数时需要多计数几个视野。
(2)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铬离子浓度增大,细胞分裂指数下降,说明铬离子能够抑制细胞分裂。当铬离子浓度达到100时,细胞的有丝分裂被抑制,由于微核形成于有丝分裂后期,故细胞的微核率会下降。
答案:(1)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15%的盐酸 95%的酒精 每组装片观察多个视野
(2)铬离子能抑制细胞分裂,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 高浓度的铬抑制了细胞的有丝分裂,所以细胞的微核率下降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综合与测试说课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讨论一,结合水,自由水,讨论2,水的生理功能,细胞中的无机盐,讨论5,讨论6,讨论7,讨论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综合与测试教学演示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你吃对了吗,H2N,COOH,查阅课本P22,氨基酸的结合方式,脱水缩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综合与测试说课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清单,细胞膜的探索历程,流动镶嵌模型,巧学助记,细胞的生物膜系统,难点突破,细胞膜的成分,生物膜的功能分析,细胞器归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