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新教材高中数学第2章平面向量及其应用5从力的做功到向量的数量积5.1向量的数量积素养作业北师大版必修第二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022新教材高中数学第2章平面向量及其应用6平面向量的应用6.1余弦定理与正弦定理3用余弦定理正弦定理解三角形第1课时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素养作业北师大版必修第二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022新教材高中数学第2章平面向量及其应用6平面向量的应用6.2平面向量在几何物理中的应用举例素养作业北师大版必修第二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022新教材高中数学第1章三角函数2任意角素养作业北师大版必修第二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022新教材高中数学第1章三角函数3弧度制素养作业北师大版必修第二册 试卷 0 次下载
北师大版 (2019)必修 第二册6.1 余弦定理与正弦定理第2课时课时作业
展开第二章 6.1 3 第二课时
A 组·素养自测
一、选择题
1.已知A、B两地的距离为10 km,B、C两地的距离为20 km,现测得∠ABC=120°,则A、C两地的距离为( D )
A.10 km B. km
C.10 km D.10 km
[解析] 在△ABC中,AB=10,BC=20,∠ABC=120°,则由余弦定理,得
AC2=AB2+BC2-2AB·BCcos ∠ABC=100+400-2×10×20cos 120°
=100+400-2×10×20×=700,
∴AC=10,即A、C两地的距离为10 km.
2.如图,在河岸AC测量河的宽度BC,测量下列四组数据,较适宜的是( D )
A.γ,c,α B.b,c,α
C.c,α,β D.b,α,γ
[解析] 本题中a、c、β这三个量不易直接测量,故选D.
3.如图,从气球A测得济南全运会东荷、西柳两场馆B,C的俯角分别为α,β,此时气球的高度为h(A,B,C在同一铅垂面内),则两个场馆B,C间的距离为( B )
A. B.
C. D.
[解析] 在Rt△ADC中,AC=,在△ABC中,由正弦定理,得BC==.
4.一船向正北航行,看见正西方向有相距10 n mlie的两个灯塔恰好与它在一条直线上,继续航行半小时后,看见一灯塔在船的南偏西60°方向上,另一灯塔在船的南偏西75°方向上,则这艘船的速度是每小时( C )
A.5 n mlie B.5 n mlie
C.10 n mlie D.10 n mlie
[解析] 如图,依题意有∠BAC=60°,∠BAD=75°,
∴∠CAD=∠CDA=15°,从而CD=CA=10,
在Rt△ABC中,求得AB=5,
∴这艘船的速度是=10(n mlie/h).
5.(多选)某人向正东方向走了x km后,向右转150°,然后朝新方向走3 km,结果他恰好离出发地 km,那么x的值为( AC )
A. B.2
C.2 D.5
[解析] 本题考查余弦定理的应用.由题意得()2=32+x2-2×3xcos 30°,解得x=或2,故选AC.
6.如图所示,从气球A上测得正前方的河流两岸B,C的俯角分别为75°,30°,此时气球的高度AD是60 m,则河流的宽BC的长为( C )
A.240(-1) m B.180(-1) m
C.120(-1) m D.30(+1) m
[解析] 由题意知在Rt△ADC中,∠C=30°,AD=60 m,∴AC=120 m.
在△ABC中,∠BAC=45°,∠ABC=105°,
由正弦定理得BC==
=120(-1)(m).
二、填空题
7.在相距2 km的A,B两点处测量目标点C,若∠CAB=75°,∠CBA=60°,则A,C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km.
[解析] 如图所示,由题意易知C=45°,
由正弦定理得=,从而AC=×=(km).
8.一只蜘蛛沿正北方向爬行x cm捕捉到一只小虫,然后向右转105°,爬行10 cm捕捉到另一只小虫,这时它向右转135°爬行回它的出发点,则x= .
[解析] 如图,
由题意知,∠BAC=75°,∠ACB=45°,∠B=60°,
由正弦定理,得=,
∴x===.
9.坡度为45°的斜坡长为100 m,现在要把坡度改为30°,则坡底要伸长 50(-) m.
[解析]
如图,BD=100,∠BDA=45°,∠BCA=30°,
设CD=x,所以(x+DA)·tan 30°=DA·tan 45°,
又DA=BD·cos 45°=100×=50,
所以x=-DA=-50
=50(-)m.
三、解答题
10.如图所示,在地面上共线的三点A,B,C处测得一建筑物的仰角分别为30°,45°,60°,且AB=BC=60 m,求建筑物的高度.
[解析] 设建筑物的高度为h,由题图知,
PA=2h,PB=h,PC=h,
∴在△PBA和△PBC中,分别由余弦定理,得
cos ∠PBA=,①
cos ∠PBC=.②
∵∠PBA+∠PBC=180°,
∴cos ∠PBA+cos ∠PBC=0.③
由①②③,解得h=30或h=-30(舍去),即建筑物的高度为30 m.
B 组·素养提升
一、选择题
1.已知船A在灯塔C北偏东85°且到C的距离为2 km,船B在灯塔C西偏北25°且到C的距离为 km,则A、B两船的距离为( D )
A.2 km B.3 km
C. km D. km
[解析] 如图可知∠ACB=85°+(90°-25°)=150°,
AC=2,BC=,
∴AB2=AC2+BC2-2AC·BC·cos 150°=13,
∴AB=(km).
2.一船自西向东匀速航行,上午10时到达一座灯塔P的南偏西75°距塔68 n mile的M处,下午2时到达这座灯塔的东南方向的N处,则这只船的航行速度为( A )
A. n mile/h B.34 n mile/h
C. n mile/h D.34 n mile/h
[解析] 如图所示,在△PMN中,=,
∴MN==34,∴v==(n mile/h).
3.如图,飞机的航线和山顶C在同一个铅垂面内,若飞机的海拔为18 km,速度为1 000 km/h,飞行员到达A点处看到山顶的俯角为30°,经过1 min后到达B点处看山顶的俯角为75°,则山顶的海拔为( B )
A.11.4 km B.6.6 km
C.6.5 km D.5.6 km
[解析] 本题考查正弦定理的实际应用.
∵AB=1 000×=(km),
∴BC=·sin 30°=(km).
∴航线离山顶的距离为×sin 75°=×≈11.4(km).
∴山顶的海拔为18-11.4=6.6(km).故选B.
4.如图所示,在山底A处测得山顶B的仰角∠CAB=45°,沿倾斜角为30°的山坡向山顶走1 000 m到达S点,又测得山顶仰角∠DSB=75°,则山高BC为( D )
A.500 m B.200 m
C.1 000 m D.1 000 m
[解析] ∵∠SAB=45°-30°=15°,
∠SBA=∠ABC-∠SBC=45°-(90°-75°)=30°,
在△ABS中,AB==
=1 000,
∴BC=AB·sin 45°=1 000×=1 000(m).
二、填空题
5.海上一观测站测得方位角240°的方向上有一艘停止航行待修的商船,在商船的正东方有一艘海盗船正向它靠近,速度为每小时90 n mile.此时海盗船距观测站10 n mile,20 min后测得海盗船距观测站20 n mlie,再过 min,海盗船到达商船.
[解析] 如下图,设开始时观测站、商船、海盗船分别位于A,B,C处,20 min后,海盗船到达D处,在△ADC中,AC=10,AD=20,CD=30,由余弦定理,得
cos ∠ADC===.
∴∠ADC=60°,在△ABD中,由已知得∠ABD=30°,
∠BAD=60°-30°=30°,
∴BD=AD=20,×60=(min).
6.如图,为测量山高MN,选择A和另一座山的山顶C为测量观测点.从A点测得M点的仰角∠MAN=60°,C点的仰角∠CAB=45°以及∠MAC=75°;从C点测得∠MCA=60°.已知山高BC=100 m,则山高MN= 150 m .
[解析] 如图,
在Rt△ABC中,BC=100,∠CAB=45°,∴AC=100.
在△AMC中,∠CAM=75°,∠ACM=60°,
∴∠AMC=45°.
由正弦定理知=,∴AM=100.
在Rt△AMN中,∠NAM=60°,
∴MN=AM·sin 60°=100×=150(m).
三、解答题
7.如图,渔船甲位于岛屿A的南偏西60°方向的B处,且与岛屿A相距12 n mile,渔船乙以10 n mile/h的速度从岛屿A出发沿正北方向航行,若渔船甲同时从B处出发沿北偏东α的方向追赶渔船乙,刚好用2 h追上.
(1)求渔船甲的速度;
(2)求sin α的值.
[解析] (1)依题意可得,在△ABC中,∠BAC=180°-60°=120°,AB=12,AC=10×2=20,∠BCA=α.
由余弦定理,得BC2=AB2+AC2-2AB×AC×cos ∠BAC
=122+202-2×12×20×cos 120°=784.解得BC=28.
所以渔船甲的速度为=14 n mile/h.
(2)在△ABC中,因为AB=12,∠BAC=120°,BC=28,∠BCA=α,
由正弦定理,得=.
即sin α===.
8.如图,某人在塔的正东方向上的C处在与塔垂直的水平面内沿南偏西60°的方向以每小时6 km的速度步行了1 min后,在点D处望见塔的底端B在东北方向上,已知沿途塔的仰角∠AEB=α,α的最大值为60°.
(1)求该人沿南偏西60°的方向走到仰角α最大时,走了几分钟;
(2)求塔的高AB.(结果保留根号,不求近似值)
[解析] (1)依据题意知,在△DBC中,∠BCD=30°,∠DBC=180°-45°=135°,CD=6 000×=100(m),
∠BDC=45°-30°=15°,
由正弦定理,得=,
∴BC===
==50(-1)(m),
在Rt△ABE中,tan α=,
∵AB为定长,当BE的长最小时,α取最大值60°,
这时BE⊥CD,当BE⊥CD时,在Rt△BEC中,EC=BC·cos ∠BCE=50(-1)·=25(3-)(m),
设该人沿南偏西60°的方向走到仰角α最大时,走了t min,则t=×60=×60=(min).
(2)由(1)知当α取得最大值60°时,BE⊥CD,在Rt△BEC中,BE=BC·sin ∠BCD,
所以AB=BE·tan 60°=BC·sin ∠BCD·tan 60°=50(-1)××=25(3-)(m),即所求塔高为25(3-) m.
人教A版 (2019)6.4 平面向量的应用第3课时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6.4 平面向量的应用第3课时复习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必修 第二册6.4 平面向量的应用第2课时练习题: 这是一份必修 第二册6.4 平面向量的应用第2课时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6.4 平面向量的应用第4课时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6.4 平面向量的应用第4课时精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