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全册第七章 热现象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
展开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第七章 《热现象》测试卷(基础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2分)
1.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中,使汽车获得动力的是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答案】C
【解析】在汽油机的四个工作冲程中,为汽车提供动力的冲程是做功冲程。
故选C。
2.图1是一件栩栩如生的冰雕作品,气温虽然持续在0℃以下,但是美丽的冰雕作品还是在慢慢的变小,则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 B.升华 C.汽化 D.液化
【答案】B
【解析】气温持续在0℃以下,达不到冰的熔点,故冰不会熔化;而冰雕作品在一天天变小,是因为冰吸热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水蒸气,是升华现象。
故选B。
3.标准大气压下,在盛水的大烧杯A内放着盛有80℃热水的大试管B,如图2所示,当对大烧杯内的水加热时,烧杯内的水很快就烧开,若继续加热,试管B内的水将
A.到100℃就沸腾 B.到100℃不能沸腾 C.管内水温保持80℃不变 D.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由于烧杯中的水沸腾时温度不变,当试管中的水达到沸点时,与外面的水温度相同,即烧杯中的水不能为试管中水的沸腾提供所需的热量,所以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
故选B。
4.氟利昂是电冰箱中热的“搬运工”。当气态氟利昂到达冰箱中的冷凝器中时,放出热量,人们会感受到冰箱后背发烫,此时氟利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汽化 B.液化 C.凝固 D.熔化
【答案】B
【解析】氟利昂易汽化,也易液化,在冰箱的冷凝器中由气态变为液态,液化过程要放出热量,从而使冰箱后背发烫。
故选B。
5.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沸腾),这是因为
A.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B.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C.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D.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答案】D
【解析】防冻剂与水相比不易冰冻,说明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防冻剂与水相比不易沸腾,说明防冻剂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故选D。
6.下列事例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A.从冰箱里刚取出的矿泉水瓶壁出现水珠 B.在衣柜里的樟脑丸,放久后变小了
C.用冰块冷却饮料时冰块逐渐变小 D.铁水倒进模具中,冷却后变成车轮
【答案】D
【解析】A.冰箱里刚取出的矿泉水瓶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矿泉水瓶放出热量,发生液化现象,瓶外壁出现水珠,A选项错误;
B.樟脑丸放久后变小是由固态变为气态的升华现象,B选项错误;
C.冰块逐渐变小,是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熔化现象,C选项错误;
D.铁水冷却变成车轮,是由液态变为固态的凝固过程,D选项正确。
故选D。
7.下列物态变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的是
A.初春,河里的冰雪消融 B.夏天,室内洒的水很快变干
C.深秋,草木上挂满白霜 D.严冬,堆砌的雪人渐渐变小
【答案】C
【解析】A.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过程,需要吸热,A选项不符合题意;
B.夏天,室内洒的水很快变干,是汽化过程中的蒸发现象,需要吸热,B选项不符合题意;
C.深秋,草木上挂满白霜早,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放出热量,C选项符合题意;
D.严冬,堆砌的雪人渐渐变小,是升华过程,吸收热量,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白气”,下列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
B.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周围冒“白气”,这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凝华现象
C.深秋清晨的河面上经常出现“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的汽化现象
D.冬天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白气”,这是壶嘴喷出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答案】D
【解析】干冰在常温下升华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液滴浮在空中,这就是我们看到的舞台上的“白气”,A选项错误;
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周围冒“白气”,深秋清晨的河面上经常出现“白气”,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C两选项均错误;
冬天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白气”,是从壶嘴喷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D选项正确。
故选D。
9.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是升华现象
B.夏天,冰棍儿周围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C.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熔化现象
D.冬天,温暖的车内窗玻璃变模糊,是车内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答案】D
【解析】河里冰雪消融是固态的冰熔化为液态的水;
冰棍儿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冰棍液化成液态的小水滴;
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温暖的车内窗玻璃会变模糊是由于车内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玻璃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玻璃上。
故选D。
10.在下列过程中,属于通过热传递使物体内能减少的是
A.用天然气烧水,水温不断升高 B.用打气筒打气,气筒壁发热
C.装入暖水瓶内的开水过一段时间会变凉 D.用锯条锯木头时,锯条发热
【答案】C
【解析】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应降低或保持不变,所以选项ABD都不符合题意;暖水瓶内的开水过一段时间会变凉,是因为水放出了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所以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11.关于燃料的热值,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无关
B.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一定大
C.使用热值高的燃料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
D.煤的热值大于干木材的热值,燃烧煤放出的热量比燃烧干木材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答案】A
【解析】燃料的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而与燃料的质量、是否完全燃烧无关,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
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燃料的热值、燃料的质量以及燃料是否完全燃烧有关,只根据其中一个因素做出判断是错误的,所以CD两选项均错误。
故选A。
12.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B.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D.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一定升高
【答案】C
【解析】物体温度升高了,不一定是物体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A选项错误;
物体放出热量时,可能引起状态的变化,如晶体放热凝固,温度不变,B选项错误;
物体温度升高,分子动能增加,物体内能一定增加;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却不一定升高,也可能是物体的状态发生变化,如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所以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共16分、每空2分)
13.现有两盆水,里面都有没有熔化的冰块,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阴凉处,在冰块未全部熔化前,甲盆水的温度________乙盆水的温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等于
【解析】无论把冰水混合物放在阳光下、还是放在阴凉处,在相同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相同。
14.初冬的早晨,常常看到草地上有一层霜,这层霜是由 经过 (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答案】水蒸气 凝华
【解析】空气中的水蒸气是气态的,在0℃以下放出热量后水蒸气可凝华成固态的小冰晶,我们所看到的就是霜、雪或者冰花。
15.在封闭的场所里,只要有人吸烟,场所内的其他人就会闻到烟味,从而损害他人健康。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场所里烟雾弥漫属于______ 现象,这个现象表示____________ 。
【答案】扩散 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烟草的气味进入空气中去,属于扩散现象,它是由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造成的。
16.如图3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两个冲程,甲图显示的是汽油机的 冲程,乙图中是 能转化为 能。
【答案】压缩 内 机械
【解析】甲、乙两图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甲图中的活塞向上运动,是压缩冲程,乙图中的活塞向下运动,并且火花塞点火,是做功冲程,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四、实验解答题(共48分,每空2分)
17.为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选取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不同物质A和B,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相同的时间,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图4所示。在实验中必须使用的测量工具有钟表和________;由图象可判断________ 物质的比热容大。
[来源:学§科§网Z§X§X§K]
【答案】温度计 B
【解析】根据题意知,相同的酒精灯,说明在相同时间内两种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那么只要测出升高温度的高低,即可判断哪种物质吸热能力大,所以还需要温度计来测温度,从图象看出,加热相同时间时,A物质温度升高得快,说明A物质吸热本领小,比热容小。
18.如图5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这个图像,你能获得的合理信息有:
信息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该物质是晶体 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答案不唯一)
【解析】从图像知,物质在6~12min时间段内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此物质是晶体。
晶体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BC段对应的温度为熔点,熔点是48℃,BC段为熔化过程,共经历了12min-6min=6min。
19.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
物质 | 水银 | 酒精 | 甲苯 | 萘 |
熔点/℃ | -39 | -117 | -95 | 80.5 |
沸点/℃ | 357 | 78 | 111 | 218 |
若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 作测温物质;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 作测温物质;若要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不能选 作测温物质。
【答案】水银或甲苯 酒精 酒精
【解析】萘的熔点为80.5℃,这个温度已经超过酒精的沸点,酒精不能作为测温物质,可以用水银或甲苯;固态甲苯的温度在-95℃以下,所选测温物质的熔点应小于-95℃,故应选酒精作测温物质。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所选测温物质的沸点应大于100℃,酒精不符合。
20.如图6甲是小敏同学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的装置,从85℃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为止。
(1)实验中小敏发现温度计示数上升较慢,为了使温度计示数上升得快些,她应该______________。
(2)图乙是1min时的温度计示数,则此时烧杯中水的温度为 ℃。
(3)小敏的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温度/℃ | 85 |
| 91 | 97 | 99 | 99 | 99 |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小敏 min时的记录数据明显有误。
(4)水沸腾后,从杯口冒出的“白气”是 (选填“水蒸气”或“小水珠”)。
【答案】(1)增大酒精灯的火焰(或减少烧杯中水的质量等) (2)89 (3)2 (4)小水珠
【解析】(1)温度计示数上升较慢,即水的温度升高得慢,可能的原因有:酒精灯的火焰不足;烧杯中水的质量大等,故可增大酒精灯火焰或减少烧杯中水的量,使水适量即可;
(2)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温度计的读数为89℃;
(3)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在相同时间内水的温度变化应是相同的,1min时的温度计示数是89℃,第2min时的温度计示数应是93℃;
(4)水沸腾后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从杯口冒出时遇冷液化成了小水珠,形成了“白气”。
21.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的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成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
(1)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小资料: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为什么是错误的:______。
(3)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在试管中放入适量的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上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_____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______形成的。
【答案】(1)升华
(2)热水温度低于碘的熔点,碘不可能熔化;
(3)干冰吸热升华 水蒸气遇冷液化
【解析】(1)试管中的固态碘在热水中,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过程;
(2)由数据知,水的沸点是100℃,而碘的熔点是113.5℃,所以碘在100℃的沸水中不可能熔化;
(3)干冰在温水中迅速由固态升华成为气态,同时吸收热量;二氧化碳气体使水面上方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雾。
22.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如图7所示的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加热时间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水的温度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沙子的温度 | 30 | 32.5 | 35 | 37.5 | 40 | 42.5 | 47 | 47.5 | 50 |
(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 。
(2)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
(大于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 (沙子水)升高的温度更高。
【答案】(1)吸收热量的多少 (2)大于 (3)沙子
【解析】(1)实验采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加热时间越长,沙子和水吸收的热量就多,因此实验中用吸热时间表示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
(2)因为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温度,水的比热容大于沙子的比热容,根据吸收热量的计算公式△知,水吸收的热量大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水的比热容大于沙子的比热容,根据吸收热量的计算公式△可知,沙子的温度变化的大。
23.小王同学做“比较两种材料保温性能”的实验,他取①和②两种保温材料,两支相同的温度计,两个相同的大玻璃烧杯,钟表和初温相同、质量相等的热开水,以及细线、硬纸片、剪刀等,做两个外形相同的保温装置,其中一个如图8甲所示。然后在相同环境的房间里同时开始做实验。他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得图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图像。实验过程中室温保持不变,请你回答:
(1)①和②哪种材料的保温性能好?答: (选填“①”或“②”)。
(2)对于同一保温材料内的水,在第10 min到第20 min时间内放出的热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20 min到第30 min时间内放出的热量。
(3)在整个实验过程中,①保温材料内的水放出的热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②保温材料内的水放出的热量。新-课- 标 -第- 一-网
【答案】(1)① (2)大于 (3)等于
【解析】(1)初温相同、质量相等的热开水,在相同时间内,由图乙可看出,①降温慢,故①保温性能好;(2)对于同一保温材料内的水,温度越高,降温越快。在第10 min到第20 min时间内放出的热
量大于第20min到第30min时间内放出的热量;
(3)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初温相同、质量相等的热开水,①和②都降低到20℃,由Q=cmΔt可知,放出热量相等。
24.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请你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设计一个实验,对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其中一个因素进行探究,并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1)写出你选用的物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实验过程及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得到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见解析
【解析】参考示例:
(1)选用的物品:两个相同的碗、保鲜膜、水、勺子;
(2)实验过程及现象:在两个相同的碗中用勺子加入等量的水,把其中一个碗用保鲜膜封住口,并将两碗水放在通风过道处,过一段时间后,比较两个碗中水量的变化。观察到没有封口的碗里的水变干,而封口的碗里仍有水;
(3)结论:在水的温度和表面积相同时,水表面上方空气流动速度越大,水蒸发越快。
提示:其他答案只要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四、科普阅读题(共8分)
25.请阅读下列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自然界中的许多现象都和水的物态变化有关.当温暖潮湿的地面空气上升,达到一定的高度时,由于那里的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了小水滴,就形成了美丽多姿的云朵。
有时候,在湛蓝的天空中也会出现一条长长的白色云带,就是高空中飞过的喷气式飞机“描绘”出来的。由于飞机喷出大量的烟粒,这些烟粒起着凝结核的作用,使水蒸气凝结后附着在烟粒上,形成云带,在阳光的照射下,云带呈现出白色。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形成云带的过程中主要的物态变化是______ ;
(2)炎热的夏天,剥开冰棍儿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棍儿周围出现了“白气”,其中的形成“白气”是因为水蒸气______发生______而形成的.
(3)在某些烟尘污染严重的地区,雾天比其他地区要多,主要是烟尘起到了_____ _的作用。
【答案】(1)液化 (2)遇冷、液化 (3)水蒸气凝结核
【解析】(1)由题中“由于飞机喷出大量的烟粒,这些烟粒起着凝结核的作用,使水蒸气凝结后附着在烟粒上,形成云带”,可见云带的形成过程主要是液化,与雾的形成过程相同;
(2)炎热的夏天气温较高,冰棍儿周围空气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棍儿液化成小水滴悬浮在空中形成“白气”;
(3)在污染严重的地区空气中存在大量烟尘,成为水蒸气液化的凝结核,从而使水蒸气更容易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上面形成雾。
五、计算题(共4分)
26.一家焚烧生活垃圾的发电厂,每年通过焚烧垃圾可生产出1.2亿千瓦时的电能。假若燃烧1t生活垃圾可以放出1.176×1010J的热量,则这些热量可以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多少千克的水由20℃加热到沸腾?[c水=4.2×103J/(kg·℃)]
【答案】3.5×104kg
【解析】由公式吸0)得:
3.5×104kg。
京改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期末测试卷 基础测试卷(详解): 这是一份京改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期末测试卷 基础测试卷(详解),共16页。
京改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期中测试卷 基础测试卷(详解): 这是一份京改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期中测试卷 基础测试卷(详解),共14页。
初中物理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第七章 热现象综合与测试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第七章 热现象综合与测试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解答题,科普阅读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