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6章第1节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课时学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55482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6章第1节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课时学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55482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6章第1节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课时学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55482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6章第1节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课时学案
展开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考试评价解读 | 核心素养达成 | |
1.能知道金属冶炼的常见方法,了解金属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的主要途径。 2.能结合实际应用,了解铝热反应的原理。 3.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掌握海水提溴的方法。 4.能了解常见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的化学组成及利用。 | 变化观念 与 平衡思想 | 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知识与工业生产密切相关,从不同视角对纷繁复杂的化学变化进行分类研究。 |
科学态度 与 社会责任 | 通过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和海水资源保护意识和合理开发以及金属的回收,建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并能对与此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
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以练带忆]
1.下列物质的制取原理错误的是( )
A.金属钠的制取:2NaCl(熔融)2Na+Cl2↑
B.金属镁的制取:MgO+COMg+CO2
C.金属铬的制取:Cr2O3+2Al2Cr+Al2O3
D.金属汞的制取:2HgO2Hg+O2↑
B 解析:Mg的活泼性很强,用电解熔融MgCl2来制备Mg。
2.金属冶炼和处理常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1)由下列物质冶炼相应金属时采用电解法的是________(填标号,下同)。
a.Fe2O3 b.NaCl
c.Cu2S d.Al2O3
(2)用铝粉和Fe2O3做铝热反应实验,需要的试剂还有________,书写出铝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KCl b.KClO3
c.MnO2 d.Mg
(3)反应TiCl4+2Mg2MgCl2+Ti在氩气中进行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活泼金属采用电解冶炼,钠、铝都是活泼金属,采用电解熔融态NaCl、Al2O3的方法冶炼。(2)铝热反应需要引发剂引发高温反应,镁条在空气中可以燃烧,氧气是氧化剂。但插入混合物中的部分镁条燃烧时,氯酸钾则是氧化剂,以保证镁条的继续燃烧,同时放出足够的热量引发氧化铁和铝粉的反应,铝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Fe2O3Al2O3+2Fe。(3)Mg和Ti都有较强还原性,在高温下都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镁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镁和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所以反应TiCl4+2Mg2MgCl2+Ti需在氩气中进行。
答案:(1)bd (2)bd 2Al+Fe2O3Al2O3+2Fe (3)防止高温下Mg和Ti与空气中的氧气(或氮气、二氧化碳)作用
[练后梳理]
1.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
(1)在自然界中绝大多数金属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2)金、铂等少数化学性质稳定的金属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
2.金属的冶炼
(1)实质:把金属从化合态还原为游离态。
(2)方法:根据金属的活动性不同,金属冶炼的方法分为热分解法、热还原法、电解法等。
方法名称 | 主要反应原理(举例) | |
热分解法 | 2HgO2Hg+O2↑ 2Ag2O4Ag+O2↑ | |
热还 原法 | CO做还原剂 | Fe2O3+3CO2Fe+3CO2(高炉炼铁) |
H2做还原剂 | WO3+3H2W+3H2O | |
活泼金属 做还原剂 | 3MnO2+4Al3Mn+2Al2O3 | |
电解法 | 2Al2O3(熔融)4Al+3O2↑ | |
MgCl2(熔融)Mg+Cl2↑ | ||
2NaCl(熔融)2Na+Cl2↑ |
3.铝热反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实验 装置 | |
实验 现象 | ①镁带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并发生耀眼的白光,氧化铁与铝粉在较高温度下发生剧烈的反应; ②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 |
实验 结论 | 高温下,铝与氧化铁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化学方程式为Fe2O3+2Al2Fe+Al2O3 |
原理 应用 | ①制取熔点较高、活动性弱于Al的金属,如铁、铬、锰、钨等; ②金属焊接,如野外焊接钢轨等 |
(1)金属活泼性与冶炼方法的关系
(2)有些活动性很强的金属也可以用还原法来冶炼,如
Na+KClK↑+NaCl
2RbCl+MgMgCl2+2Rb↑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以练带忆]
1.下列方法中,不能实现海水淡化的是( )
A.蒸馏法 B.电渗析法
C.过滤法 D.离子交换法
C 解析:过滤法是除去不溶物,而不能除去可溶性离子,即过滤法不能实现海水淡化。
2.中国食盐产量居世界首位。下列实验室中的操作类似“海水晒盐”原理的是( )
A.蒸馏 B.蒸发
C.过滤 D.搅拌
B 解析:实验室中的“蒸发”操作是利用水受热挥发,其中的溶质因溶剂减少而析出的过程,与海水晒盐的原理是相似的。
3.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图所示:
海藻海藻灰悬浊液含I-的溶液XY→晶态碘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提取过程①中实验操作名称:________。根据提示,②中反应________(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2)四氯化碳本身是________色、密度比水________的液体,它________(填“是”或“不是”)电解质。F中下层液体的颜色为________色,上层液体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
解析:(1)操作①前为悬浊液,后为溶液,可知为分离固体与液体的操作,即过滤;氯水中氯气与碘离子反应生成单质碘和氯离子,反应中-1价的碘升高为碘单质中的0价,有化合价升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2)四氯化碳是无色的、密度大于水的液体,是良好的有机溶剂,碘易溶于四氯化碳,所以F中现象为溶液分层,下层液体的颜色为紫红色,上层液体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钾(KCl),四氯化碳不溶于水,且不能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答案:(1)过滤 是 (2)无 大 不是 紫红 氯化钾(KCl)
[练后梳理]
1.氯的提取——氯碱工业
海水―→粗盐饱和食盐水
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
2.海水中提取溴
(1)流程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2NaBr+Cl2===2NaCl+Br2;
②Br2+SO2+2H2O===2HBr+H2SO4;
③2HBr+Cl2===2HCl+Br2。
3.海带中提取碘
(1)流程
(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2I-===I2+2Cl-。
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以练带忆]
1.煤和石油是两种重要的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化石油气、汽油和石蜡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B.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
C.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是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
D.工业上获得大量的乙烯和丙烯的方法是石油裂化
A 解析:A项,液化石油气、汽油和石蜡油均由石油的分馏得到,而石油的主要成分为烷烃、环烷烃和少量的芳香烃,故石油分馏所得的液化石油气、汽油和石蜡的主要成分为碳氢化合物,正确;B项,煤的气化是由煤生产水煤气,液化是由煤直接或间接生产甲醇,故均为化学变化,错误;C项,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在一万以上,故石油和油脂均不是高分子化合物,错误;D项,石油裂化的目的是获得轻质油,工业上获得乙烯和丙烯的方法是石油的裂解,错误。
2.下列关于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裂化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
B.石油产品都可用于聚合反应
C.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
D.水煤气是通过煤的液化得到的气体燃料
C 解析:石油裂化产物一种为烷烃,一种为烯烃,属于混合物,A错误;石油产品中也含有烷烃,它们不能发生聚合反应,B错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属于清洁能源,C正确;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是煤的气化产物,D错误。
3.请回答实验室分馏石油的有关问题:
(1)实验室分馏石油的正确操作顺序是E→______→______→A→______→ ______→G。
A.连接接液管
B.装入碎瓷片和石油,塞上带温度计的塞子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连接冷凝管及进出水管
E.在铁架台上放酒精灯,固定好铁圈,放上石棉网
F.固定好蒸馏烧瓶
G.加热
(2)石油分馏的装置如图所示,试指出有关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3)分馏石油得到的各个馏分都是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解析:(1)按组装仪器的顺序从下到上,从左到右,连接好装置后,先检验装置气密性,再装入碎瓷片和石油并加热,即顺序为E→F→D→A→C→B→G。
(2)A为蒸馏烧瓶,B为(直形)冷凝管。
(3)分馏石油得到的各个馏分为烃类物质的混合物。
答案:(1)F D C B (2)蒸馏烧瓶 (直形)冷凝管
(3)混合物
[练后梳理]
1.煤的综合利用
煤是由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少量氢、氧、氮、硫等元素。
(1)煤的干馏
①定义: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
②煤的干馏
(2)煤的气化
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目前主要方法是碳和水蒸气反应制水煤气,化学方程式为C(s)+H2O(g)CO(g)+H2(g)。
(3)煤的液化
直接液化 | 煤+氢气液体燃料 |
间接液化 | 煤+水蒸气水煤气甲醇等 |
2.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它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更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2)天然气与水蒸气反应制取H2的原理:CH4+H2O(g)CO+3H2。
3.石油的综合利用
(1)石油的成分
石油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2)石油的加工
4.干馏、蒸馏、分馏的比较
名称 | 干馏 | 蒸馏 | 分馏 |
原理 | 隔绝空气、高温下使物质分解 | 根据液态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的不同进行分离 | 与蒸馏原理相同 |
产物 | 产物为混合物 | 产物为单一组分的纯净物 | 产物为沸点相近的各组分组成的混合物 |
变化 | 化学变化 | 物理变化 | 物理变化 |
1.(命题情境:金属的冶炼)我国古代曾用火烧孔雀石和焦炭混合物的方法炼铜,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其冶炼方法是( )
A.焦炭还原法 B.湿法炼铜
C.铝热还原法 D.电解冶炼法
A 解析:火烧孔雀石和焦炭混合物发生的反应为Cu2(OH)2CO32CuO+H2O+CO2↑,2CuO+C2Cu+CO2↑,属于焦炭还原法。
2.(命题情境:卤水中物质的提取)在已经提取氯化钠、溴、镁等化学物质的富碘卤水中,采用下面的工艺流程生产单质碘:
(1)步骤③加Fe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步骤④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生产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副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⑤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富碘卤水中含有I-,加入硝酸银发生反应:Ag++I-===AgI↓,过滤水洗后为AgI,加入Fe搅拌,可得Ag和FeI2。(2)FeI2具有还原性,与充足的氯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I2和FeCl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I2+3Cl2===2I2+2FeCl3。(3)由流程图可看出,副产物为Ag,由于加入的Fe过量,所以在甲中先加入稀硫酸除去Fe,再加入稀硝酸与Ag反应制得AgNO3溶液,所以Ag(或AgNO3)可循环利用。(4)从混合溶液中提取I2可用CCl4等萃取剂。
答案:(1)使碘化银转化成碘化亚铁(FeI2)和单质银(或将难电离的碘化银转化成可溶的碘化亚铁)
(2)2Fe2++4I-+3Cl2===2I2+2Fe3++6Cl-
(3)Ag(或AgNO3) (4)萃取、分液 CCl4(或苯等)
3.(命题情境: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是一个远未完全开发的巨大化学资源宝库,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回答下列问题:
(1)据媒体报道,挪威和荷兰正在开发一种新能源——盐能。当海水和淡水混合时,温度将升高 0.1 ℃,世界所有入海口的这种能源相当于电力需求的20%。海水和淡水混合时,温度升高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标号)。
A.发生了盐分解反应 B.发生了水分解反应
C.由于浓度差产生放热 D.盐的溶解度增大
(2)蒸馏法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淡化海水的方法。你认为蒸馏法淡化海水最理想的能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海水中可得到多种化工原料和产品,如图是综合利用海水资源的流程图。
①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母液苦卤中含有较多的NaCl、MgCl2、KCl、MgSO4等物质。用沉淀法测定苦卤中镁元素的含量(g·L-1),实验过程中应测定的数据有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海水与淡水混合时,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故A、B两项错误;温度升高可以使盐的溶解度增大,而盐的溶解度增大不可能使温度升高,D项错误。(2)蒸馏法淡化海水最理想的能源是太阳能。(3)①根据题目中流程图知反应Ⅱ为SO2与Br2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SO2+Br2+2H2O===4H++2Br-+SO;②用沉淀法测定镁元素的含量时,需要知道苦卤样品的体积及生成的 Mg(OH)2 的质量。
答案:(1)C (2)太阳能 (3)①SO2+Br2+2H2O===4H++2Br-+SO ②苦卤样品的体积、Mg(OH)2沉淀的质量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学案,共6页。
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6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学案含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6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10章第2节烃课时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10章第2节烃课时学案,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