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我的拿手好戏图片课件ppt
展开习作例文与习作
教学目标 | 1.自主阅读习作例文,借助旁批了解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2.能围绕一个意思选择不同的事例或从不同的方面写,能将重要的部分写详细、写具体。 3.与同伴交换习作,针对是否写清中心意思相互评价、修改习作。 | |||
学前准备 | 学生预习 | 读懂例文,搜集、整理需要的写作材料。 | 课时安排 | 2课时 |
教师备课 | 参见“世纪英才好课件”。 |
(参见《英才教程/同步作文 期末考场满分作文》《英才作文课堂》)
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
教师以故事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次习作内容。
导语:在上课之前,我来给大家讲个故事。古代有个读书人走了三百里路去向一位大师请教作文的诀窍。这位大师看了他的文章,把他带到树林边,指着一个蜘蛛网说:“你不要拜我为师,你拜它为师吧。”那个读书人对着蜘蛛网呆看了整整三天,终于悟出了其中的道理,从此作文大有长进,并且考场得意,中举成名。事后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大师在告诉我:天下找不到一个没有中心的蜘蛛网;蜘蛛织网是先有网的中心,再一圈一圈地围绕中心编织。”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写文章一定要围绕一定的中心意思来写。今天,我们就把理论付诸实践,本次习作训练的主题就是“围绕中心意思写”。(板书:围绕中心意思写。)
二、反馈练习,交流互评
1.复习交流《夏天里的成长》和《盼》。
明确:围绕中心意思,可以从不同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把重要的部分写具体。
2.反馈“初试身手”的选材练习,展示学生的选材,学生互评。
预设:在“初试身手”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展示过相关选材,但因时间有限,展示的材料也有限。而且通过学习,学生或许会对自己的选材做出调整。此时可再请几名学生读一读自己的选材,注意每个题目都要涉及,在黑板上做好板书、标注。在后面的学习中可再运用这些题目和材料。
三、例文引路,学习写法
1.学习写法:重要的部分写具体。
(1)阅读、交流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说说作者围绕爸爸爱订计划这个中心意思写了哪些事例,其中哪一个事例写得最具体。(课件出示)
(2)学生自由读“订暑假计划”段落,思考:作者为什么把这部分写具体?
(3)学生汇报,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
生:一是这与“我”息息相关,爸爸特别关心“我”;二是暑假生活很长,爸爸认为这值得做计划;三是这样的计划容易产生戏剧效果。
(4)学生拿出自己在“初试身手”中完成的选材练习,选择需要详写的部分做上标示,并交流汇报。
2.学习写法:其他部分简单写。
(1)学生思考:有了一个具体描写的事例,其他的事例怎么写呢?
(2)学生默读《爸爸的计划》前两个自然段,特别要留意例文旁边的批注。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随机引导。
教师小结:一篇文章中,若事事具体,则会显得没有重点,所以一定要注意详略得当。简单写也是有技巧的,可以罗列式,也可以用一两句简单交代。比如第1自然段就用了罗列式,罗列了家人的各种计划;第2自然段则用几句话写了两个比较典型的小事例,让人印象深刻。
3.学习写法:从不同方面去写。
(1)学生阅读习作例文《小站》,留意旁批,思考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课件出示)
(2)同桌交流: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小站的“小”的?
(3)学生汇报,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
生:文章写了小站的规模小:“只有慢车才停靠两三分钟”“一间红瓦灰墙的小屋”“几根木栅栏”“三五个人影”。还写了小站上的布置精而小:“小小的喷水池”“小小的假山”“小树”“小宝塔”。
(4)学生默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最后两个自然段没有写小站的“小”,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最后两个自然段中两次提到喷泉和杏花,与前文相呼应。这些都是为了衬托小站的工作人员对工作的尽职尽责,他们想给旅客们带来温馨、美好的感觉。
教师小结:与围绕中心意思选择不同的事例的写法相比,从不同方面去写难度稍大点,这需要大家有更强的全局把控能力,而且选择的几个方面都要适宜。其实我们以前学过的许多文章都采用了这样的写法,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第1自然段是全文的总述,写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第2自然段是分述,从海面、海底、海滩和岛上四方面描述,具体写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则从春、夏、秋、冬四个方面围绕“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这个中心意思来写。这种写法比较适合写散文体裁的作文。
四、动笔写作,交流分享
1.读清习作要求,巧妙联结,开阔思路。
(1)要求学生把“初试身手”中的一些题目浓缩成一个字,这个字既是题目,也是中心。
示例:好斗的公鸡(勇、傲)
都是淘气惹的祸(悔)
闲不住的奶奶(忙)
忙碌的早晨(忙)
欢声笑语满校园(乐)
那些温暖的时光(暖)
(2)玩词语游戏:默契大比拼。
教师准备:纸盒,上面写有字的纸团。(字不要过难,参考课本上给出的汉字。)
游戏规则:两名学生一组。一名学生从盒子中抽出一个字,根据这个字想出一个成语,另一名学生则根据成语说出那个字是什么,与该字意思相近也算对。在规定时间内猜对字数最多的那组获胜。
示例:生1抽中“乐”,说成语:笑逐颜开。
生2猜字:乐。
生1抽中“忙”,说成语:焦头烂额。
生2猜字:忙。
(3)游戏结束,结合课本中给出的汉字,思考:看到这些字,你想到了什么?任选一个汉字拟一个提纲,安排材料。
预设:如果学生想使用自己在“初试身手”中所写的材料也行,可以将其概括为一个汉字,再仔细读一读,完善材料。不过教师要鼓励学生选择另外一个汉字来进行选材的训练。
(4)以某个汉字为例,分别展示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和选择不同的事例该如何写,让学生了解到同一个题目有两种不同的写法。
预设:①围绕“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可这样安排材料:选择生活中令你感到温暖的几件事(可体现亲情或友情)来写,做到详略得当,把重要的部分写具体,其他部分略写。
②围绕“暖”从不同的方面来写。可先思考:“暖”是什么?它可能是冬日里的火炉,可能是一句关怀的话,可能是一个鼓励的微笑,可能是一种善良的品质,可能是无私的亲情,可能是融洽的友情……
安排材料:选择你认为比较重要且有话可说的几个方面,也可以先列出提纲,再确定最终的方面。
2.明确要求,完成初稿。
请你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字作为题目,围绕中心意思选择不同的事例或从不同的方面写一篇习作。可以是课本上给出的字,也可以是其他字,还可以自拟题目。可以用“初试身手”中的材料,也可以写其他内容。
3.教师巡视,注意个别辅导。
五、点评习作,修改誊写
1.投影出示几篇典型的习作初稿,师生集体评改。(教师课件出示评改要点)
预设:教师在展示习作时可先不出示题目,让学生猜一猜这篇习作是围绕哪个字写的。通过这个小设计可以看出习作是否有突出的中心。
2.学生自己尝试修改习作。
修改重点:(1)改正错别字和错用的标点;(2)改正读不通顺的语句;(3)看看是否体现了中心意思,看看哪些地方需要补充具体一些,哪些地方可以删去。
3.小组交流自己的习作,互相修改评分。
4.小组推选佳作进行朗读展示,教师点评。
5.引导学生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誊写习作。
如何使学生会写作文一直是我反思的一个问题。假如我们的作文指导也像动画片一样吸引学生,假如学生写作文也像玩游戏一样投入、一样有激情,那么学生将会感受到作文课的快乐。这也是作为一名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师的追求。那么,如何在习作指导中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为学生习作开辟自由想象的空间呢?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作文教学:
一、多总结,以课本为据。课本是范本,课文是范文,每次作文指导,要结合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写法,结合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来学习。本次教学中,我将“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会总结、效仿。
二、多做游戏,在玩中写,培养写作兴趣。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用游戏的方法教孩子们写作十分有效,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提高兴趣,调动积极性,启发创造性思维。所以在习作教学中,我会融入一些有趣的小游戏,教学生玩中写作,写中再现玩趣,使写作文成为一件有趣的事。
三、多修改,重指导。重视对修改习作的指导,让学生利用自改、互改等形式养成修改习作的好习惯。
四、多鼓励,重评价。教师在作文批语中表现出的态度、情感、准确性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写作情绪和兴趣,因此,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要用赞赏的眼光去批改。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只要平时勤于培养学生积累、搜集写作材料的好习惯,并在作文指导和讲评上下一番功夫,就能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教师要不断实践、探索、反思,根据新课程作文教学的理念和目标,改进作文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努力突破作文教学这个“难区”,让学生不再害怕作文,最终爱上作文,并写出好的作文。
语文三年级上册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上册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习作例文与习作ppt、习作例文与习作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课前预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课前预习ppt课件,文件包含习作例文习作课件ppt、习作例文习作教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小站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小站课文内容ppt课件,文件包含习作例文课件pptx、习作例文教案docx、习作例文《小站》-ok朗读mp3、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ok朗读mp3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