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01
    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02
    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03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

    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注意:本试题共8页,两道大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今约5000年前,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北方辽河流域分别出现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红山文化。它们各具特色,又交流借鉴,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这反映了

    A.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B.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

    C.中华文明起源的时期是夏商周时期D,当时出现玉礼器为代表的礼乐制度

    2.地处黄河中游地区的陶寺遗址,年代约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900年之间。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从发超的成果来看,遗址的各类器具均在大中型墓内,尤其在大型墓中出现了成套的漆木器、陶器。这表明

    A.当时手工业与农业已完全分离B.陶寺时期形成严密的礼乐体制

    C.陶寺逮址实证了夏王朝的存在D.早期国家的等级分化较为严重

    3.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考古大发现的时代,一大批距今四五千年的重要史前遗存,如辽西红山文化的祭坛、山西襄汾陶寺史前某地、山东大坟口文化刻符陶器、良渚文化大型祭坛与大型墓葬相继被发现。这些史前遗存的发现

    A.可用于研究北方早期国家的形态B.说明早期文明具有继承性特征

    C.表明奴隶制经济已经走向了繁荣D.折射了新石器时代灿烂的文明

    4.《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下列遗址最有可能的是能体现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的是

    A.仰韶文化遗址B.二里头遗址

    C.殷墟遗址     D.红山文化遗址

    5.夏代之前的东方地区,尚未出现夷的称呼。在提到东方部族之时,多数是具体地指称人名(也可以看作是部族),如太吴、少吴、蚩尤、舜、皋陶、伯益等。但《竹书纪年》

    多次提到夏王朝与东方的关系,他们把东方部族称为各种夷,如方夷、于夷、玄夷、白夷、黄夷、畎夷、风夷、赤夷、阳夷等,统称九夷。据此可知

    A.方国联盟致国家分裂

    B.民族融合成必然趋势

    C.夏正式进入文明时代

    D.自夏始已有华夷观念

    6.商朝中央官职大体可分为文职官、武职官和史官三大类,地方则有侯、甸、男、卫等行政长官。这说明商朝

    A.国家管理体制正日渐完备B.摆脱了神权对王权的制约

    C.王权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D.官职分工己十分细致明确

    7.中国乐器中的钟、磐历史悠久,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商时期就有石特警。西周时出现了金编钟和玉特磬,在举行祭祀、朝会等活动时,依照礼制安放不同数量的乐器,乐器声响,金声玉振。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

    A.重视祭祀活动  B.乐器制造水平C.等级秩序严格D.社会生活政治化

    8.夏商周三代宗法制度的最重要特点是将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这反映了宗法制度

    A.家国一体化的特征B.原始宗教的内隐性

    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D.维护嫡长子继承制

    9.西周虽处于夏、商和素汉之间,但从国家结构的类型上讲,夏、商、西周应为一体、一型,即早期国家的联邦或邦联型松散结构阶段。造成这一格局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统治区域的辽阔B.地形地貌的阻隔

    C.生产力发展水平D.土地制度的限制

    10.有学者认为:“它在中国古代也叫封建制度'。但这个封建'与我们用于社会发展史称中世纪为封建不是一个含义,而是封诸侯,建藩卫的简称。"该学者所说的“它是指

    A.“父死子继,兄终弟及”B.“同姓不婚,娶于异姓”

    C.“受(授)民受(授)疆土”D.“公门有公,圈门有卿”

    11.据下图可知,商、西周青铜器铸造的繁荣

    A.推动了南北农业经济进步

    B.依赖大规模商业活动开展

    C.反映了南北方联系的加强

    D.缘于统治区域扩大到江南

    12.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变革时代,从西周的“政自天子出"变为了“政自诸侯出”,而后又相继出现了“政自大夫出”、“政自臣宰出”的现象。这表明

    A.周王室统治广布四方B.争战争日益频繁

    C.分封宗法制遭到破坏D.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13.春秋时期,吴、越、楚、秦被视为蛮夷之国。《史记》认为这些蛮夷之国的诸侯王与黄帝有着血缘关系,都是黄帝的后代。据此可知,司马迁认为

    A.诸侯纷争激烈B.华夷观念有别

    C.习俗礼仪各异D.华夏同源共祖

    14.华夷之争是贯穿春秋战国历史的一条重要线索。西周时期,华夷之争已比较激烈。到春秋时期,四夷的势力有增无减,并进一步向中原地区发展。后人概括当时的形势为“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到春秋、战国之交,进入中原的戎狄诸部绝大部分已融入华夏。下面对这一段历史的解释错误的是

    A.齐桓公“尊王旋夷”的口号是华夷之争的体现

    B.戎狄蛮夷与华夏的区别主要是在种族血缘方面

    C.华夷关系并非只有斗争,双方也存在密切交流

    D.华夷之争也促进了华夏认同,丰富了华夏文明

    15.春秋时代见于记载的有“隐民”、“私属徒”、“宾萌”和“族属”之类的称呼。其中“隐民”和私属徒”是隐匿托庇于贵族豪宗之家的荫庇户,即依附农民。“宾萌指外来依附农民,与后来的隶农类似。上述称呼的依附户虽然还要经受超经济的剥削,但有权支配部分收获物。材料反映出

    A.小农经济已经形成B.封建土地私有制度正式确立

    C.赋税制度发生变化D.封建生产关系正在逐步形成

    16.春秋时期的货币铸造地点,主要集中在晋国和东周王畿所在之地:战国中期以后,货币铸造的范围向东延伸到滨海的齐国境内,向南到达江淮间的荆楚,向北到达燕赵长城以南。这表明

    A.区域经济发展较快B.全国市场初步形成

    C.民族交融进程加速D.各国货币单一流通

    17.茶国商鞅变法规定:“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这实质上

    A.承认了井田制的合法性B.禁止民众自由买卖土地

    C.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D.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18.商鞅在政治方面“集小乡色聚为县”。废除分封制,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凡三十一县”:县设县令(县长)以主县政,设县丞以辅佐县令:县的主要长官由君主任命。县制的推行

    A.大大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B.使贵族力量逐步得到强化

    C.奠定了秦统一的物质基础D.加快了秦国中央集权进程

    19.先秦时期,墨子主张“尚贤”,而孔子认为亲亲的重要性在尚贤之前:墨子强调“尚同”,孔子则认为政治、社会有阶级之分:墨子主张“兼受”,孔子则认为爱有差等。这从根本上反映了两者

    A.道德观念的差异B.所处政治环境不同

    C.政治立场的分歧D.政治思想完全对立

    20.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反映出,当时他们

    A.反思西周的礼乐文化B.迎合封建贵族政治诉求

    C.主张维护夏商周制度D.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21.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A.君主无为而治B.强化血缘等级

    C.推行礼乐仁政D.实行严刑峻法

    22.中国思想的源头基本起自先秦时期,后世各种思想潮流都可以从哪里找到最初的萌芽

    A.原始社会B.复商时期

    C.诸子百家D.六经

    23.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接受了邹衍的五行学说,认为周属火德,秦代周,应当属克火的水德:因五色中和水相配的是黑色,于是把礼服和旌旗皆用黑色。据此可知,秦始皇

    A.推行法家治国思想B.意图强化思想专制

    C.寻求立国合法依据D.全国推行郡县制度

    24.每年的春节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岚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hg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中央权力高度集中

    C.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D.独断性和随意性

    25.有学者认为,自中国古代进入文明社会,先后出现了“方国联盟”等三种政治统治模

    A.郡县制度、封邦建国

    B.行省制度、封邦建国

    C.行省制度、郡县制度

    D.封邦建国、郡县制度

    26.如表是秦始皇东巡所立碑刻石部分记述,如表中有关秦灭东方六国之举的叙述,旨在名称记述

    A.谋求统一全国的合法依据B.揭露东方六国为战争祸源

    C.强化对案王朝的政治认同D.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

    27.据统计,在湖南省里耶镇出土的秦简多为迁陵县署日常行政管理文书,包括户籍变化、田租赋税、芳役徭役、仓储钱粮、兵甲物资、道路里程、邮驿津渡管理、刑徒管理、祭祀先农以及教育、医药等政令。这反映出秦朝(   )

    A,谋求统一全国的合法依据

    B.揭露东方六国为战争祸源

    C.强化对秦王朝的政治认同

    D.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

    27.据统计,在湖南省里耶镇出土的秦简多为迁陵县署日常行政管理文书,包括户籍变化、田租赋税、劳役徭役、仓储钱粮、兵甲物资、道路里程、邮驿津渡管理、刑徒管理、祭祀先农以及教育、医药等政令。这反映出秦朝(  )

    A.赋税负担沉重B.法律制度严酷

    C.强化地方管理D.行政效率提高

    28.汉初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据此可知,秦亡的主要教训是(  )

    A.暴政造成社会矛盾激化B.治国思想僵化不知变通

    C.背离祖制破坏统一大业D.兼并六国缺乏文化认同

    29.汉初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推行休养生息。武帝即位后,对匈奴用兵,采取盐铁官营、告缗等一系列政策汲取大量社会财富解决财政危机,加强中央集权。这一变化说明

    A.和亲政策符合发展趋势B.经济发展促进国家统一

    C.对外用兵加重人民负担D.力变化影响内外政策

    30.儒家博士批评秦始皇“事不师古“专任狱吏”和“乐以刑杀为威”,其后遭受焚坑之祸。秦始皇采取这些措施主要是因为

    A.儒学难以适应时代发展

    B.集权体制要求思想统一

    C.儒者批驳诸子百家思想

    D.制度创新广受社会非议

    31.公元前122年,汉武帝颁行左官律",规定儿在诸侯国任官者,其地位低于中央官吏,且不得任中央官吏。此外,武帝还以诺侯王所献“耐金”成色不好、斤两不足为由,夺爵削地。这些措施

    A.沿袭着秦朝制度B.巩固了大一统的国家

    C.引发了七国叛乱D.加强了对王国的监察

    32.汉武帝巡视地方时,发现地方吏治腐败情况严重,但是丞相史和监御史都没有向皇帝报告,这促使汉武帝寻求建立一种更完备的制度来加强对地方郡国的控制。这一“更完备的制度”是(   )

    A.察举制B.十三州(部)制C.推令D.均输平准法

    33.在秦末的反秦浪潮中,不仅有下层民众揭竿而起,还有许多原六国的贵族、官吏、豪强投身其中,他们中还有一些人成为起义的领导者。在六国故上,又出现了人们熟悉的楚、赵、齐等国名称。这反映出

    A.人们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B.秦朝统一时机尚不成熟

    C.郡县制不利于巩固统一

    D.统一理念尚未深入人心

    34.“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材料描述的是

    A.秦亡教训B.汉承案制

    C.文景之治D.贞观之治

    35.下列关于秦汉历史的记述,集中反映了

    A.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

    B.家国同构模式改变

    C.“大一统”的观念开始出现

    D.华夏认同不断增强

    36.汉初,丞相有专用功臣列侯及其子弟的传统。汉武帝时,开始起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般士人为相,拜相后始封侯:武帝后期,丞相动辄因故免职、下狱。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皇帝集权下政务机关权力弱化B.独尊儒术使儒学地位得到提高

    C.功臣列侯的势力开始遭到削弱D.中央集权制度得到了有效加强

    37.论及“汉承秦制”,有学者指出:“尽管表面上与秦及其制度划清了界限。但汉朝实质上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下列项中能够体现上述认识的是

    A.分封诸侯王,郡国并存B.划分监察区,建立十三部刺史

    C.限制相权,建立“中朝”决策机制D.设司隶校尉,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38.汉武帝时期,盐业专营,民众向官府申请注册成盐户,煮盐费用全部由盐户负担,官府提供煮盐的铁锅“牢盆”,煮成之盐完全由官府收购,据计算,当时每人每月平均食盐三升(古制)左右,“其利居天下岁入之半”。这一措施

    A.限制了工商业的发展B.开创了官府垄断手工业局面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完成了赋税制度的重大变革

    39.儒学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与创新的过程。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影响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A.强调制度与秩序B.通过总结和改造发展成为蔚然大宗

    C.重视道德与人伦

    D.成为正统思想和传统文化的主流

    40.《史记》为我们了解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下列史实不能在《史记》中查到的是

    A.刘秀建汉B.武王伐纣C.陈胜吴广起义D.秦始皇统一度量衡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道题,41题22分,42题18分,共40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材料一“士”原是责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的“食田”,受过“六艺”教育,能文能武,战时可充当下级军官,平时可作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战国之际,“士”发生了分化,既无田可食,又失去原来的职守,成为传授知识的牧师或主持仪式的簧礼人,于是“士”就成为知识分子的统称。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并二汉朝皇帝的高招是,延搅始终坚持封建制度的学派来支持中央集权的国家…中央朵权国家的理念逯渐与这个文人阶层和儒家信徒紧密结合起来。这个文人阶层原来抖卫的是旧封建制软度,但是在此之后,他们一直反对任何分裂活动。

    ——菲茨杰拉德《中国简明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士”社会地位转变的原因。指出春秋战国之际,以孔子为代表的“士"”追求的目标。(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时期促使儒家信徒的国家理念发生变化的主要措施及产生的影响。(12分)

    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荣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贪…不断加强亲成之间的关系…亲家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成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后世对秦始皇的这一做法,大多盛赞不已…虽然秦代…仅仅持续了二世……代所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及其所确定的以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却…为后世历代所遵奉…(西汉初年)刘邦采用的是…况合体。

    一一李晓杰《体国经野:历史行政区划》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的统治机制”及其特点。(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后世对秦始皇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哪一做法“盛赞不己”?概括这一做法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邦采用的“混合体”是什么?(9分)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西安市庆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庆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文件包含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高一历史第一次质量检测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