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数学广角沏茶问题7-人教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355936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数学广角沏茶问题7-人教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355936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数学广角沏茶问题7-人教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355936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8 数学广角——优化教案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8 数学广角——优化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预设情景,导入新课,巩固练习,提升“合理”,小结,师生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沏茶问题》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沏茶问题》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这一单元主要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优化问题是人们经常要遇到的问题,例如,我们出门旅行就要考虑选择怎样的路线和交通工具,才能使旅行所需费用最少或者所花的时间最短;又如著名的邮递员送信最短路线问题。在经济建设、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军事国防等各行各业都会面临优化的问题,比如企业要考虑怎样安排生产能使利润最大,农民会考虑怎样安排播种能使年产量最多等等。当年华罗庚先生提出的“优选法”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了,现在这些思想已经形成了数学中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分支──运筹学。在这一单元我们主要是通过一些简单的优化问题向学生渗透优化思想,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3-114页内容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出最优方案,初步体会优化的思想,形成优化的意识。
教学难点: 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形成优化的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例2的工序卡片
教学方法:在创设情境时采用多媒体直观观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课型:新授
教学设计:
一、 预设情景,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数学广角”(板书课题)
老师想到同学们家里做客,大家欢迎我吗?(欢迎)(出示课件)
请仔细听!叮咚……叮咚……门铃响了,我来到了某位同学家。处于礼貌,你打算怎样招待我呢?(请您吃水果)(请您喝茶)
(当学生说到喝茶时,进行下一环节。)
二、探究新知
学生自主设计方案,教师引导
提问:说到喝茶,想一想,你平时沏茶的时候都需要做哪些事呢?
(找杯子,放茶叶,沏茶)
哦,你要干这些事情
提问:还有谁想说?
(洗茶杯,找茶叶,烧水,沏茶)(当学生说到卡片上的内容时,随手贴在黑板上。)
噢,你干了这些事情。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小明在沏茶的时候还干了哪些事情。(将学生未说全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这些就是小明沏茶的时候所做的事情,还有他做每件事情所用的时间。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呢?(找前排同学来读。)
生读……
这位同学读的真好!声音很洪亮。小明需要做这么多事情,请你帮小明想一想,他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怎样才能让我尽快喝上茶?用你们手中的图片分组摆一摆,并算一算,你们安排的方法需要多长时间?好,开始!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几分钟后,让小组汇报结果。汇报时,该组上两个人,两个人合作用卡片将该组设计的方案展示在黑板上,并计算出所用时间。
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①洗水壶(1分钟)→洗茶杯(2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找茶叶(1分钟)→沏茶(1分钟)
共14分钟
②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 洗茶杯(2分钟) 找茶叶(1分钟)
共11分钟
(如果学生说的顺序不对,如:先烧水后接水,在学生说完后及时纠正。)
我们可以看到,第一组是一件一件干的,总共用时共14分钟;而第二组在烧水的同时还洗了茶杯找了茶叶,总共用时共11分钟。哎?哪种方法更节省时间啊?
(第二种)
提问:为什么这种方法能节省时间呢?
(因为他在烧水的同时还洗了茶杯找了茶叶)
你观察的非常正确!这是不是就是说:在做某件事时,能同时做的事情越多越节省时间呢?
(对)(出示课件)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过程(②)。第一步,洗水壶,用一分钟;第二步,接水,用一分钟;第三步,烧水,用八分钟,在烧水的同时用两分钟洗茶杯,用一分钟找茶叶;最后一步,沏茶,用一分钟。共需要11分钟。谁能完整的说一下这个过程?
生说(若说不好,纠正一下,再找其它同学说)
看来,我们在做一些事情时,能同时做的事情越多越节省时间。
三、巩固练习(出示课件)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请同学们翻到课本Ρ114,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第2题。
小红捂着额头说了句话,谁来读一下?(生读)
哦,她知道自己感冒了,那她要做哪些事呢?(生读)
提问:小红应该怎样合理安排这些事情呢?请你用这节课学过的知识帮她安排一下,并算一算,你安排的方法用了多长时间?想好之后,同位之间相互说一说,看谁的方法更好。
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样安排的?用了多长时间?
(不对的话再找其它同学说,或纠正。)
提问:这次同时干了几件事啊?
(三件事)
看来呀,还真是同时干的事情越多越节省时间!
四、提升“合理”、拓展认识(出示课件)
这样的安排合理吗?
(1)为了提高学习质量,强强在乘车时认真看书。
(2)为了节省时间,红红边吃饭边看电视动画片《蜘蛛侠》。
(3)芳芳衣袋里装着一本《脑筋急转弯》 ,放学后在车站坐着等车时拿出来看。
五、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呢?
(合理安排事情的顺序能节省时间)
还有谁想说一下?
(同时干的事情越多越节省时间)
六、师生总结:(出示课件)
完成一项工作,合理安排,需要分哪几步?
1、搞清楚要做哪些事情。
2、每项事情各需要多少时间。
3、合理安排工作顺序,明白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4、搞清楚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
我们一起学习了合理安排事情可以节省时间。请同学们课下找一找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我希望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板书设计:
合理安排时间
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 同时 洗茶杯(2分钟)
找茶叶(1分钟)
答:1+1+8+1= 11分钟
教学反思:
一、把教材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促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小学生对沏茶这一生活现象比较熟悉,又比较常见,当画面上呈现小明帮妈妈烧水给阿姨沏茶这一数学信息时,没有急于想去解决如何让李阿姨尽快喝上茶,而是让学生想想平时是怎样做的?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帮助小明让客人尽快喝上茶的问题打下基础,是学生能处于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最佳状态,有效地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二、把课堂的空间让给学生,使学生感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
本节课,多次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例如:老师请同学们“帮小明想一想,怎样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放手让学生思考设计沏茶方案,各小组热烈讨论、认真计算,形成共同的方案。然后,青铜像上台展示本组设计的方案并说明这样设计的理由。其余的学生在认真看、认真听,与本组的方案进行比较,欣赏着展示的方案,也欣赏着本组的设计,共享成功的喜悦。最后,让学生比较选择最佳方案。学生经历了学习的全过程,从中明白节省时间的道理。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本节课,我认为还有以下几点需要改进:
一、在指导学生用流程图地方法记录时,教师指导的过多。学生自己能发现能探索能解决的问题作为教师就不要说了。
二、应让学生想一想,多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切身地感受到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8 数学广角——优化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介绍我国现代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8 数学广角——优化教学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数学四年级上册8 数学广角——优化第1课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学情预设,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