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1.1 认识平均分33-人教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355942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
展开认识平均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明确“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
2、通过学生具体操作平均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人人平等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感知“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
教学难点:
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视频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同学们好,今天老师为给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同学们想听吗?
这个故事叫“聪明的孙悟空”。让我们一起看看孙悟空是怎样解决问题的吧!
二、新课教授
1、动画故事如下:
孙悟空:猴儿们,今日我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过花果山,你们务必采摘些新鲜的桃子给大家尝尝!
猴子1:放心吧大王,包在我们身上。
猴子2:我们正好摘了些桃子,可以拿给大家尝尝。
孙悟空:太好了,赶快拿过去吧。
猴子1:我数一数,这里一共摘了12个桃子。
猴子2:他们一共四人,我们准备4个盘子,将桃装在盘里,一人一盘端过去。
孙悟空:你们的桃子准备的怎么样了?
猴子1:大王,我们用4个盘子装好,一人一盘,现在就端过去。
孙悟空:让我看看,不行不行,这样装可不行!
猴子2:为什么呢?一共4个人,我们就用4个盘子装,一人一盘刚刚好。
孙悟空:你们看一看,数一数,每个盘子里各装了几个桃?
猴子1:我来数一数,第一盘3个,第二盘4个,第三盘4个,第四盘1个。
孙悟空:你们觉得这样分配桃子合理吗?
猴子2:我发现4个盘里的桃分的不一样多。
猴子1:每个盘里的桃数量不一样,这样不公平。
孙悟空:是呀,这样端过去,有的人多,有的人少,不行。让我们重新分一分吧!
猴子2:可是,大王这里有这么多桃,我们该怎样分才能公平呢?
孙悟空:这里有12个桃,先在每个盘子里放1个桃,再放一个桃,直到分完。
猴子1:这下好了,每个盘里都是3个桃,每个盘里同样多。
猴子2:对对对,这样每份同样多,最合理。还是大王聪明呀!
猴子1:还是大王聪明,12个桃子分给4个人,每人分3个桃子,大家分得同样多,这样的分法最合理。
2、从故事中认识平均分
学生1:因为孙悟空很细心,他发现小猴们4个盘里的桃子不是一样多。
学生2:孙悟空将分得不一样多的桃子重新分配,把12个桃子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分得同样多,这样是最公平的。
学生3:我从孙悟空那里学会了如何公平的分物品,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最公平。
三、课堂小结
像孙悟空这样把一堆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做“平均分”。你们认识“平均分”了吗?
四、板书设计
认识平均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2 表内除法(一)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下册2 表内除法(一)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动手操作,探究“平均分”的方法,练习深化“平均分”的理解,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2 表内除法(一)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下册2 表内除法(一)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景,体验平均分,新授,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措施,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