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人口课后训练+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
展开第二节 人口迁移
测控导航
知识点 | 题号 |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 3、5、7、8、13、17、21 |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 1、4、9、10、12、14、 15、18、19、20、21 |
人口迁移的影响 | 2、6、7、11、16、 |
下图为目前迁入某城市的七类人群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迁入该城市的人群中,受家庭婚姻因素影响的有( )
①应届高校毕业生 ②投夫(妻)者 ③购房者 ④特殊人才 ⑤投父母者 ⑥投子女者 ⑦郊县农民
A.①③⑦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⑦
2.下面关于我国国内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流动产生的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减缓了人口老龄化进程
B.扩大了地区间经济差异
C.调节了地区间人才余缺
D.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
解析:1.C 2.C 第1题,迁入该城市的人群中,投夫(妻)者、投父母者及投子女者受家庭婚姻因素影响较大。第2题,目前我国国内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原因,迁移的对象主要是青壮年劳动力,主要从经济欠发达地区迁往经济发达地区,有助于缓解人口迁入区人口老龄化现象,缩小地区间经济差异,调节地区间人才余缺,但可能造成人口迁入区交通运输压力增大。
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回答3~4题。
迁出国 | 数量 (万人/年) | 迁入国 | 数量 (万人/年) |
中国 | 30.3 | 美国 | 110.0 |
墨西哥 | 26.7 | 德国 | 21.1 |
印度 | 22.2 | 加拿大 | 17.3 |
印度尼西亚 | 18.0 | 英国 | 13.6 |
菲律宾 | 14.4 | 澳大利亚 | 8.3 |
3.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中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迁移
D.从内陆国向沿海国迁移
4.根据人口迁移推拉理论,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拉力是( )
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高的经济收入
C.更多的休闲时间 D.更优的自然环境
解析:3.A 4.B 第3题,根据表格可知,世界人口主要的迁出国为中国、墨西哥、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迁入国主要为美国、德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高纬度,A正确,B、C错误;迁出国家中中国、墨西哥、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均为沿海国家,迁入国家既有内陆国家也有沿海国家,D错误。第4题,移民多数在迁入国社会地位较低;发达国家一般生活节奏更快,休闲不是其主要影响因素;移民外迁的主要拉力为寻求更高的收入、更好的生活条件;发展中国家开发程度低,自然环境可能更为优越。
下图为重庆市人口迁入情况统计图。读图,回答5~6题。
5.关于重庆市迁入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以市内人口迁入为主 ②外省迁入人口中以周边省份居多 ③迁入人口数量最多的是湖南省 ④从沿海省份迁入的人口多为务工 人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人口迁入对重庆市的影响有( )
①促进第一、第三产业的发展 ②缓解当地居民就业压力 ③缓解人口老龄化趋势 ④增加社会保障压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5.A 6.C 第5题,重庆市市内迁入人口占总人口迁入的74%,同时从外省迁入人口中,邻近的四川、湖南、湖北、陕西、甘肃等省份迁入较多;迁入人口数量最多的是四川省;沿海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从沿海迁入的人口多为高素质人才,而务工人员占比较少。第6题,迁入重庆市的人口中,主要以青壮年为主,主要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可以缓解该地人口老龄化问题;同时也会增加城市社会保障压力,比如住房、交通、医疗卫生,占用大量就业机会,增加当地居民就业压力。
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外出务工和经商,已成为许多农民家庭脱贫致富的主要门路,但也使一些地方出现“空心村”,因为流出的并不是所谓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恰恰是农村劳动的“主体”。
材料二 纽约市移民办公室当地时间2019年3月19日发布第二份年度移民状况报告,指出纽约市无身份移民人数呈下降趋势,而在所有移民中,中国是第二大来源国,中文已经成为纽约市第二大外语。报告指出纽约市目前有移民320万,占全市人口的37.1%和劳工人口的44%,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1)指出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
(2)目前我国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
(3)分析材料二,说明目前国际人口迁移流动的基本方向是什么?
(4)中国海外移民数量逐年增多,对我国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什么?
解析: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从欠发达的地区迁移到发达的地区,故由乡村向城镇迁移;由中西部地区迁入东部地区。第(2)题,影响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第(3)题,目前国际人口迁移流动的基本方向是从欠发达地区迁移到发达地区,故人口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第(4)题,本题考查人口的迁移对迁出地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以先分析迁出人口的特点,迁出去的人口多具有一定知识、拥有一定资金,他们的迁出会造成我国人才、资金流失,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答案:(1)由乡村向城镇迁移;由中西部地区迁入东部地区。
(2)有利影响: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和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缓解人多地少矛盾,保护生态环境;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不利影响: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3)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
地区。
(4)我国海外移民逐年增多,迁移人口多为科学文化素质高、资金较多的人员,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我国人才、资金流失,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省内人口迁移和省外人口迁移统计图。读图,回答8~9题。
8.该城市的人口迁移中( )
A.省外人口净迁出数量波动上升
B.人口净迁出数量省内小于省外
C.省内人口迁移以人口迁入为主
D.人口净迁出数量逐渐增加
9.该地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有( )
①自然环境恶劣 ②环境污染严重 ③收入相对较低 ④经济欠
发达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8.A 9.D 第8题,读图可知,省外人口净迁出数量总体趋势是上升的,说明该城市省外人口净迁出数量呈波动上升,A正确;每年人口净迁出数量都是省内大于省外,B错;数值在0以下为迁入,数值在0以上为迁出,省内人口迁移以人口迁出为主,C错;2014年人口迁出数量比前一年有所下降,所以人口净迁出数量并不是逐渐增加,D错。第9题,该城市人口以迁出为主,说明城市经济发展条件较差,导致人口外迁。而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往往对人口迁移起主导作用。收入相对较低、经济欠发达都属于经济因素。
“舒适型移民”已成为当代社会重要的人口流动方式,在经济比较发达、人均可自由支配收入较高、大众旅游以及城市化发展较为成熟的背景下,许多人要求暂时或永久离开城市喧嚣浮躁的生活环境,寻找一种安逸、自在、慢节奏、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形成“舒适型移民”。据此回答10~11题。
10.“舒适型移民”产生的客观条件是地区间( )
A.环境状况的差异 B.就业机会的差异
C.经济水平的差异 D.迁移政策的差异
11.“舒适型移民”对迁入地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①增加劳动力 ②大力开发资源 ③提升住房价格 ④带动劳动服务业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10.A 11.B 第10题,结合材料分析可知,“舒适型移民”形成的客观条件是区域之间环境状况的差异;“舒适型移民”更多的是考虑环境的舒适,与就业机会无关,与经济发展水平及政策的关联性小。第11题,结合上题可知,“舒适型移民”主要是为了享受慢节奏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对于迁入地区而言,会提升住房的价格,带动迁入地劳动服务业的发展,③④正确;该类人口迁移主要是为了享受生活,因而与增加劳动力、大力开发资源无关,①②错误。
下图为2016年美国本土各州人口迁移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图示a、b两区域人口流动状况存在巨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居住环境差异 B.大型商业机构搬迁
C.城市化扩张差异 D.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13.图示b区域迁入人口的年龄主要在( )
A.0~15岁 B.20~35岁
C.50~75岁 D.75~90岁
解析:12.A 13.C 第12题,图示a区域为美国发达的东北部传统工业区,环境污染较重,气候冷湿,居住环境相对较差,大量人口迁出;b区域为佛罗里达半岛,纬度较低,气候温暖,阳光充足,工业密度低,环境质量好,居住环境相对较好,大量人口迁入。第13题,b区域经济密度小,就业机会少,对年轻人吸引力不足,但佛罗里达半岛纬度较低,气候温暖,阳光充足,居住环境相对较好,容易吸引美国东北部地区精力较为充足的退休老人,佛罗里达半岛受飓风影响频繁,75~90岁的老人行动不便,不太适合在此居住。
在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之时,人口流动方向逐渐由过去的“由西到东”向“由北到南”转变。而中国人口流动地图也是一幅经济地图。据此并结合图,回答14~16题。
14.影响我国整体人口流动方向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
A.区域交通状况 B.政策支持力度
C.自然环境状况 D.区域经济差异
15.相对于其他地区,“三沿”地区的优势在于( )
A.环境容量大 B.交通运输便利
C.环境质量好 D.水资源充足
16.流动人口子女现状,容易导致流入地( )
A.就业压力增大 B.老龄化程度加重
C.空巢儿童增多 D.教育资源紧张
解析:14.D 15.B 16.D 第14题,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经济的转型引发了人口流动的变化,可见影响我国整体人口流动方向转变的主要因素是区域经济差异。第15题,环境容量受多种因素影响,首要因素是自然资源,A错;“三沿”是指沿江、沿海、沿铁路线地区,这些地区共同的优势在于交通运输便利,B对;“三沿”地区经济发达,环境污染比其他经济较落后地区要严重些,C错;“三沿”地区的沿江、沿海地区水资源比较充足,但是沿铁路线地区不一定水资源充足,D错。第16题,流动人口子女在现居住地出生比例达58%,大多数流动人口在45岁以下,他们的子女年龄尚小,所以会导致流入地的教育资源
紧张。
京津冀城市群是环渤海地区的核心区域,是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的第三大城市群,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的8个地级市,共计10个城市,是中国北方经济实力最强且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2015年,京津冀城市群户籍人口7 467万人,常住人口9 026万人,其中京津地区常住外来人口1 322万人,外来人口比重较大。如图是京津冀城市群2015年流动人口年龄金字塔。据此回答17~19题。
17.京津冀城市群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相比( )
A.平均年龄较小 B.老龄化较重
C.性别比例失调 D.劳动力负担较重
18.京津冀城市群人口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务工经商 ②工作调动 ③学习培训 ④家属随迁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9.与北京和天津不同的是,河北流动人口( )
A.受教育程度较低
B.省内流动人口数量较多
C.经济收入较高
D.可享受居民生活保障
解析:17.A 18.C 19.B 第17题,由图可知,京津冀城市群流动人口老年人比重较小,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青壮年负担较轻,性别比例较为合理。第18题,从图中可看出,京津冀城市群的人口流动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影响因素是经济,主要是务工经商;图中少年儿童比重较大,主要是家属随迁。第19题,与北京和天津相比,河北经济发展程度低,外省迁入人口较少,主要为省内流动。
2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902万。从范围看,东部省份农村留守儿童87万人,占全国总数的9.65%;中部省份农村留守儿童463万人,占全国总数的51.33%;西部省份农村留守儿童352万人,占全国总数的39.02%。从省份来看,江西、四川、贵州、安徽、河南、湖南和湖北等省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都在70万人以上。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比例图。
(1)从空间分布来看,我国留守儿童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些地区产生留守儿童的原因是什么?
(2)据图描述2010—2011年长三角和珠三角农民工就业比例的变化趋势,试从地理学科角度分析该趋势的形成原因。
(3)近年来,很多农民工从沿海地区返回中、西部家乡,你认为当地应如何吸纳这些劳动力?
解析:第(1)题,据图文材料可归纳总结。第(2)题,2010—2011年,长三角和珠三角农民工就业比例呈现下降趋势。原因主要从政策、收入、产业结构、产业转移等方面分析。随着中、西部地区优惠政策的实施,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东、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工资水平趋同,东部地区对农民工的就业吸引力在逐步下降。随着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农民工自身素质无法满足用工企业的要求。产业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第(3)题,农民工从沿海地区返回中、西部家乡,当地应提供优惠政策,吸引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发展当地经济,增加就业岗位。组织农民工培训,提高农民工素质。
答案:(1)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和人口数量大、经济相对落后的中南部省区的农村。原因:经济发展水平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或经商。
(2)呈现下降趋势。原因:随着中西部地区优惠政策的实施和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东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工资水平趋同,东部地区对农民工的就业吸引力在逐步下降;随着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农民工自身素质无法满足用工企业的要求。
(3)提供优惠政策,吸引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发展当地经济,增加就业岗位;组织农民工培训,提高农民工素质。
21.下图为2000—2010年我国某大城市常住人口及密度的空间分布图,该城市近郊区外来人口多于当地户籍人口。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数量和密度两方面描述2000年至2010年该城市新增常住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该城市近郊区外来人口多于当地户籍人口的原因。
(3)试说明解决近郊区外来人口数量过多的合理措施。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市人口数量从市中心向外波动性变化,5~6环人口总量增长最多。人口密度从市中心或2环附近向外先增后减,3~4环人口密度增加最大。第(2)题,人口迁移总是迁移到经济水平高、收入高、生活条件好的地区。大城市就业机会多,近郊区离市中心较远,生活费用低,并且交通方便,靠近近郊工业区,方便上下班。所以外来人口多,超过当地户籍人口。第(3)题,解决近郊区外来人口数量过多的合理措施主要从户籍管理、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
分析。
答案:(1)数量:从市中心向外波动性变化;5~6环人口总量增长最多。密度:从市中心(或2环内)向外先增后减;3~4环人口密度增加最大。
(2)大城市就业机会多;近郊区生活费用低;交通方便,靠近近郊工业区,方便上下班。
(3)加强户籍管理,适当控制人口迁入量;调整产业结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