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2部分专题3第1讲体时代风采,辨情感技法——现代诗歌阅读客观题课时学案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2部分专题3第1讲体时代风采,辨情感技法——现代诗歌阅读客观题课时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命题角度,解题技法,思维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诗最显著的特点是诗行间的“空白”,联想可以弥补这种“空白”,将孤立的意象融入整体之中,而想象则可以进一步令鉴赏者进入诗歌意境,与作品产生“共鸣”。阅读新诗,主要是锻炼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能力。高考客观题常考的角度有对诗歌语句的理解、对情感主旨的把握、对艺术手法的鉴赏等。
一、命题角度
二、解题技法
1.借技巧,抓关键,透过现象看本质。
诗歌惯用形象思维,且讲究含蓄。诗人在描绘事物时,目的往往不在于说这事物怎样,而在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景则是借景抒情,咏物则是借物言志。而这些形象、情感,无不依赖于诗歌语言的表述,如果我们在应试时能借助这一作诗技巧,抓住这些关键性的诗句,那么我们就能透过现象,把握全诗的主旨,从而顺利解答关于主旨一类的考题。
2.按需要,看搭配,注意表达合语境。
与古典诗歌一样,现代诗歌也十分讲究语言的锤炼。有一类考题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做这类题,一要看词语的搭配,二要看表现方法的需要,三要看是否合乎句意,符合诗境,从而达到排误存正。
3.读原诗,据题干,综合思考防片面。
有些对思想内容与写作手法的理解的考题,往往采用以偏概全的方法设置迷惑项、干扰项。应试时,应把原诗、注释及题干中提供的条件综合考虑,才能解答。
4.找矛盾,扣诗题,把握意象辨真伪。
现代诗歌的考查, 一般侧重于诗歌的主题、意象、意境等方面。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往往会采用肯定或否定的矛盾方法设置干扰。因此,宜先找出矛盾选项,再紧扣题目和旨趣,把握诗歌的形象特点,辨出真伪。
三、思维提升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手推车
艾 青
在黄河流过的地域
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
手推车
以唯一的轮子
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
穿过寒冷与静寂
从这一个山脚
到那一个山脚
彻响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在冰雪凝冻的日子
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
手推车
以单独的轮子
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
穿过广阔与荒漠
从这一条路
到那一条路
交织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1938年
1.下列对《手推车》中的“尖音”和“辙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难听的噪音。
B.难看的荒漠土地。
C.北国人民的悲哀。
D.农民劳作的艰辛。
2.下列对诗歌所传达的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民族的痛苦和灾难。
B.农民耕种时的艰辛。
C.中国历史的停滞。
D.北方农民生活方式的单调、沉重和悲哀。
【思维“三步曲”】
第一步:体悟形象美。全诗结构错落有致,散文化的篇章布局安排使全诗具有独特的随心所欲的韵致。在谋篇布局上再一次显示艾青作为一个绘画出身的诗人的匠心。两节诗分别是两幅画,两幅浸透着北国人民的悲哀的、色调阴沉的画,几组意象如“枯干了的河底”“天穹痉挛的尖音”“冰雪凝冻的日子”“贫穷的小村”“辙迹”“寒冷与静寂”“广阔与荒漠”等,其情感基调与色彩是一致的,共同渲染出压在北国人民头上的沉沉的悲哀,在这死一般的寂静中,唯有独轮车固执的尖音,暗示着某种终将爆发的反抗。艾青不愧为一个造境的高手,只几组意象便形象地勾勒出一九三八年的北国人民的生活图画。画面凝重深沉,很容易让人读出艾青蕴含于其中的对与他血脉相连的人民的深沉的爱。因为有爱,所以他感受到的悲哀和苦痛才格外地沉重,甚至凝成一幅幅流淌不动的画。
第二步:体悟意境美。诗的开头,是干涸的母亲河,黄河流过的地域已坦露出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悲凉而沉重的气氛沉沉压下来,手推车正是在这样阴暗的天穹下,以唯一的轮子发出刺耳惊心的尖音,表达着北国人民的悲哀和控诉。那只唯一的、单独的轮子,“穿过寒冷与静寂”“穿过广阔与荒漠”,穿行的车辙织出一幅以悲哀为经纬的北国人民苦难生活图。
第三步:体悟情感美。独轮的手推车载着一个民族的悲哀压过艾青的心头,他真切感受到了北国人民的手推车装载着的生活的沉重。于是,只有一个轮子的手推车成了北国人民生活苦痛的符号,它醒目而独特,让艾青无法漠视它。
艾青的诗歌风格再一次在这首诗中表现出来,诗歌平白晓畅,在看似平静的、不动声色的诗句之下掩藏着深沉的情感,仿佛是火山即将爆发之前的宁静,蕴含了翻天覆地的能量。北国人民的悲哀在一片寂静中化为独轮手推车不堪重荷的尖音,这种不屈不挠的,“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又似是暗示了某种平静下的潜流。
组织答案:1.C 解析:从内容上看,全篇分为两部分:①围绕手推车的“尖音”进行艺术渲染,与北国人民的“悲哀”相呼应。②紧扣手推车留下的“辙痕”进行铺陈,与北国人民的“悲哀”相交织,从听觉到视觉给人以强烈的触动。
2.B 解析:诗歌虽然没有写到推车的农夫,只写手推车以唯一的轮子,“从这一个山脚/到那一个山脚”“从这一条路/到那一条路”,迟缓而笨重地、孤独而无休止地移动着,“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在灰黄土层上刻画着深深的辙迹。但通过这一看似简单的意境描写,传达出中国历史的停滞、北方农民生活方式的单调、沉重和悲哀,以及我们民族的痛苦和灾难。题干示例
审题定向
1.(2000·全国卷)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2.(2020·山东新高考模拟卷)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往往有“解说”“理解”等作答动词和“不恰当的一项是”等标志题型的词语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5部分专题1第1讲众人说名著,分辨真与假——文学名著阅读客观题课时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技法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3部分专题2第1讲蓦然回首时,灯火阑珊处——古代诗歌阅读客观题课时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命题角度,解题技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2部分专题4第1讲读经典戏剧,赏语言情怀——戏剧阅读客观题课时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命题角度,解题技法,思维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