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单元第3节气压带、风带与气候课时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单元第3节气压带、风带与气候课时学案01
    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单元第3节气压带、风带与气候课时学案02
    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单元第3节气压带、风带与气候课时学案03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单元第3节气压带、风带与气候课时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单元第3节气压带、风带与气候课时学案,共2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气压带,季风与季风气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课标内容要求]
    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学科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从时空综合的角度分析气压带、风带的空间分布、移动规律,从要素综合的角度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对气候产生的影响。
    区域认知:对比南、北半球的气压中心的分布差异,比较东亚和南亚季风的差异。
    [知识体系导图]


    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1.气压带
    (1)概念:由于地球表面不同纬度接受太阳辐射的不同,气温和气流的运动情况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气压区域,这些气压区域大致上平行于纬线呈带状分布,称为气压带。 ❶
    (2)七个气压带

    填写气压带的名称:A赤道低气压带,B和B′副热带高气压带,C和C′副极地低气压带,D和D′极地高气压带。
    2.风带
    (1)概念:地球近地面七个气压带之间,由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地面摩擦力的作用,在不同地区形成了呈带状分布的大气水平运动,称为风带。
    (2)填写风带名称
    ①低纬地区:a.东北信风带,d.东南信风带。
    ②中纬地区:b.盛行西风带(西南风),e.盛行西风带(西北风)。 ❷
    ③高纬地区:c.极地东风带(东北风),f.极地东风带(东南风)。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1)移动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❸
    (2)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❶气压带、风带形成的根本原因是高低纬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热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带是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动力原因形成的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
    ❷全球气压带、风带均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而且气压带表现为高压、低压相间分布。同一半球,信风带与西风带风向相反,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
    ❸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其移动幅度大约是10°。
    二、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与景观的影响
    1.气压带对气候和景观的影响
    气压带
    形成的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植被景观
    全年在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雨林景观
    全年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炎热干燥
    热带荒漠景观 ❹
    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温暖而短促
    亚寒带针叶林景观
    极地高气压带控制
    冰原或者苔原气候
    酷寒干燥
    寒带冰原或者苔原景观
    2.风带对气候和景观的影响
    (1)信风:信风控制的地区,气候干燥,多荒漠景观。
    如果信风经过广阔的海洋和暖流,形成湿润的气候;若信风遇到高大山地阻挡,会因地形抬升而形成丰沛的降水,如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与热带雨林景观。
    (2)西风:西风控制的大陆西岸地区,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如欧洲西部。
    (3)极地东风:极地东风控制的地区,形成苔原气候与景观。
    3.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对气候的作用

    ❹荒漠:通常指由于降水少或蒸发量大而引起的气候干燥、植被贫乏、环境荒凉之地。
    ❺稀树草原具有旱生特征,草原上大部分为禾本科草类;一般高1~3米;草原上散布独生或簇生的乔木,其叶小而硬,树枝很厚,树干粗大,可贮存大量水分。
    ❻常绿硬叶林植被特点:叶片常绿坚硬,常披茸毛或退化成刺,以适应夏季炎热少雨的气候。
    三、季风与季风气候
    1.季风的形成
    (1)高低气压中心
    ①冬季: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亚洲高压(又称蒙古高压)切断,这使副极地低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
    ②夏季,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亚洲低压(又称印度低压)切断,使副热带高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
    (2)高低气压中心,最显著的影响--亚洲东部季风的形成
    冬季:亚洲高压与阿留申低压、赤道低压之间,形成偏北风。
    夏季:海洋上副热带高压势力增强,太平洋气流吹向陆地,形成东南风。 ❼
    (3)季风的成因
    ①主要原因--海陆热力差异
    太平洋与亚欧大陆之间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使亚洲东部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当然青藏高原的隆升也加强了亚洲的季风。
    ②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西南季风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而形成的。 ❽
    ❼我国东南地区为何能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我国东南地区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夏季风和台风都从海洋上带来大量的降水。
    ❽南亚夏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但仍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
    2.季风气候

    ❾温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亚洲东部,热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南亚、中南半岛附近,南半球没有这两种气候。

    考点一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规律

    (2018·全国卷Ⅱ)恩克斯堡岛(如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回答下题。

    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 )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获取信息】
    图中显示出恩克斯堡岛的经纬度位置,位于70°S~80°S。
    【尝试解答】D
    解析:由以上所获信息可知,该岛位于70°S~80°S,应受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控制,盛行东南风,由此可知五星红旗飘扬的主要方向是西北。

     三步法突破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1.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
    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如下图)

    2.抓“分布”--突破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判断
    (1)记忆--看纬度位置
    纬线0°、30°、60°、90°附近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2)辨别--看相间特点
    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
    (3)判断--看图形特点
    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但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

    3.抓“成因”--突破气压带形成
    (1)热力型成因:与温度有关。温度高,则气压低;温度低,则气压高。
    a.赤道低气压带: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
    b.极地高气压带:近地面冷却,空气收缩下沉。
    (2)动力型成因:与温度无关,与气流垂直运动有关。气流上升,则气压低;气流下沉,则气压高。
    a.副热带高气压带:高空气流堆积下沉而成。
    b.副极地低气压带:近地面暖空气被迫爬升(抬升)而成。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如下图所示:


    热带辐合带是南北半球信风气流形成的辐合地带,其位置随季节而变化。下图为某区域热带辐合带形成与云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处的风向分别是( )
    A.西南风、东南风、西北风、东北风
    B.东北风、东南风、西南风、西北风
    C.东风、北风、西北风、西南风
    D.东北风、东南风、西风、西风
    2.热带辐合带( )
    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位置移动的根本原因是气温变化
    C.影响的地区气候温和
    D.影响的地区降水较多
    1.D 2.D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①②分别为北半球和南半球的低纬信风,③④分别为其高空风带,根据气压带和地转偏向力判断具体风向。①位于0°~15°N的近地面,处于东北信风带,风向是东北方向;②位于0°~15°S的近地面,处于东南信风带,风向是东南方向;③位于15°S高空,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最终吹西风;④位于15°N高空,最终吹西风。故选D项。第2题,图示辐合带为赤道低气压带,受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的影响,对于北半球而言,夏季偏北,冬季偏南,对于南半球而言,夏季偏南,冬季偏北;位置移动的根本原因是受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影响;影响的地区主要是热带地区,气候炎热;受热带辐合带影响的地区,盛行上升气流,降水较多。
    【备选题】
    南北半球两个副热带高压之间气压最低,气流汇合的地带称为热带辐合带,其主要分为季风辐合带和信风辐合带。季风辐合带是指在北半球夏季,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相遇而形成的热带辐合带;信风辐合带是指东南信风直接和越过赤道的东北信风相遇组成的辐合带。据此完成1、2题。

    世界某辐合带季节分布位置差异
    1.图示辐合带的主要分布区有( )
    ①东热带太平洋 ②北美地区 ③东南亚 ④热带印度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乙图所示季节( )
    A.巴西高原草木枯萎、一派凋零
    B.天山冰雪带下限海拔降低
    C.海河径流量变大
    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增强
    1.C 2.B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甲图中的辐合带是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相遇而形成的热带辐合带,即为季风辐合带,结合纬度可知,在这个纬度范围内,西南季风主要活跃在热带印度洋(南亚)和东南亚地区;乙图中的辐合带是东南信风直接和越过赤道的东北信风相遇组成的辐合带,即为信风辐合带,其位于10°S附近,结合纬度范围可知,应位于澳大利亚西北部地区,主要是在热带印度洋地区,故C正确。东热带太平洋和北美地区并不具备形成热带辐合带的条件。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乙图是信风辐合带;赤道低气压带向南移,东北信风带越过赤道,因此乙图所示季节为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巴西高原草木青绿、天山冰雪带下限海拔降低、海河径流量变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弱,B正确。
    考点二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与景观的影响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新西兰首都惠灵顿依山坡而建,三面环山,西面朝向大海,有“风城”之称,下图示意惠灵顿的位置。

    分析惠灵顿常年多风的原因。
    【获取信息】
    ①惠灵顿位于40°S~60°S。
    ②惠灵顿位于两岛之间。
    ③该地依山坡而建,三面环山,西面朝向大海。
    解析:由信息①可知该城市位于40°S~60°S,即南半球的西风带;由信息②可知,在峡谷处,会形成“狭管效应”,增大风速;由信息③可知依山面海,有利于风的深入。
    【尝试解答】
    ①地处西风带,常年盛行偏西风;②两岛之间为海峡,风速加快;③依山面海,迎风。

     单一气压带、风带影响下形成的气候与景观
    气压带、风带(成因)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景观
    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气流上升,对流显著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森林高大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的热带雨林景观
    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不利于云雨形成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炎热干燥
    热带荒漠景观
    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受极锋影响,雨、雪天气多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温暖而短促
    亚寒带针叶林景观
    极地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太阳辐射弱,干冷气流下沉
    冰原或苔原气候
    酷寒干燥
    寒带冰原或苔原景观
    信风控制的地区,气流由副热带地区向赤道方向流动,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
    热带沙漠气候
    干燥少雨
    多荒漠景观
    终年受西风控制的大陆西岸地区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温和湿润、气温年较差小
    落叶阔叶林景观
    极地东风控制的地区,偏东风起源于极地高压区,性质干冷
    苔原气候
    全年严寒、降水少
    苔原景观
     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与景观
    气压带、风带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景观
    赤道低气压带
    热带草原气候
    高温多雨,为湿季

    稀树草原景观
    信风带
    高温少雨,为干季
    西风带
    地中海气候
    冬季温和多雨
    常绿硬叶林景观
    副热带高气压带
    夏季炎热干燥
     常见气候类型的判断
    1.根据分布规律判读气候类型
    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从纬度位置确定所在南、北半球和温度带;二是从经度位置确定海陆位置(大陆东、中、西部);三是用地理坐标定位法对照气候分布模式图确定气候类型。
    2.根据气候特征判读气候类型
    根据气候的两大要素资料来判读,判读时可遵循以下步骤:以形定位、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具体见下表:
    步骤
    依据
    因素变化
    结论
    以形定位
    气温变化
    6、7、8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峰状)
    北半球
    12、1、2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谷状)
    南半球
    以温定带
    最冷(热)月均温
    最冷月均温≥15 ℃
    热带气候
    最冷月均温为0 ℃~15 ℃
    亚热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均温为-15 ℃~0 ℃
    温带气候
    最热月均温<15 ℃
    寒带气候
    以水定型
    降水的季节分配(降水类型)
    年雨型(季节分配均匀)
    年降水量>2 000 mm
    热带雨林气候
    年降水量700~1 000 mm
    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年降水量1 500~2 000 mm
    热带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750~1 000 mm
    热带草原气候
    年降水量800~1 500 mm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年降水量400~800 mm
    温带季风气候
    冬雨型(冬季多雨,夏季干旱)
    年降水量300~1 000 mm
    地中海气候
    少雨型(终年少雨)
    年降水量<250 mm
    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3.依据景观图及文字描述判断气候类型
    不同的气候区有不同的生物和土壤类型,因此在掌握气候的形成和分布时,还应该掌握该地的自然景观特征。依据文字描述或景观特征判断气候类型。如下图为热带草原景观的典型植被和动物。

    4.特殊地区气候类型的判断
    (1)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的热带雨林气候--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迎风坡+沿岸暖流”。
    (2)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如东非高原地势较高,上升气流弱,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3)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西风带内,但处于山脉的背风坡”。如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4)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澳大利亚东南部和新西兰)。
    (5)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呈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特征,主要是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
    (6)受寒流影响热带沙漠气候延伸到赤道附近。如南美洲秘鲁寒流沿岸。
    (7)北半球同一种气候,在中高纬度大陆东岸分布的纬度较低,这是受沿岸寒流影响的结果;而在大陆西岸分布的纬度较高,这是受沿岸暖流影响的结果。

    下图示意某国家西部海岸地区可观赏“倒沙入海”的奇景:红色沙漠依偎着蔚蓝的海洋,滚滚沙流飞泻入海,上万只火烈鸟聚集在附近的浅滩上。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示国家叙述正确的是( )
    A.西部山脉抬升多地形雨
    B.海岸线曲折,多海湾
    C.首都选址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凉爽
    D.该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2.“倒沙入海”奇景的形成原因是( )
    A.反映了当地气候干旱并盛行离岸风
    B.源于入海河流的含沙量大
    C.将导致当地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
    D.是人类填海造陆的结果
    1.C 2.A 解析: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南半球的东南信风控制,气候干燥。西部多沙漠并没有多雨,该国家沿海海岸线平直,位于非洲又多沙漠,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由图可知,等高线中部稀疏边缘密集,中部海拔在2 000 m以上,故气候比较凉爽,所以选C。第2题,西部海岸因气候干旱多沙漠,又受东南信风影响盛行离岸风,才有了“倒沙入海”的奇景。
    【备选题】
    读世界某区域图(图Ⅰ)及图中甲、乙两城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Ⅱ),完成1、2题。

    1.甲、乙两城气候类型不同,但夏季降水均少,共同的原因是( )
    A.受冷高压控制 B.盛行下沉气流
    C.受信风控制 D.地处背风坡
    2.造成甲、乙两城冬季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
    A.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洋流
    1.B 2.C 解析:第1题,甲、乙两城气候类型虽然不同,但地理位置接近,都位于30°N~40°N 大陆西岸,因此大气环流形势相同,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故两城均少雨。副热带高气压带为动力因素形成的高气压带,为暖高压。近地面高压为下沉气流形成,也因此导致干燥少雨,故选择B。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甲、乙两城冬季均受西风带控制,但两城冬季降水量差异明显。据区域图分析,甲、乙两城河流流向不同,甲城附近河流西流入海,乙城附近河流东流入湖,表明甲、乙两城之间有分水岭,可能有山脉分布。即甲城冬季位于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而乙城位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故选择C。
    考点三 季风与季风气候

    (2018·北京高考)下图为北半球某日02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1)、(2)题。

    (1)据图推断( )
    A.北京风速大,风向偏东南
    B.甲地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
    C.极地气温低,气压值最高
    D.热带太平洋洋面生成台风
    (2)依据气压分布,该日最接近( )
    A.冬至 B.小满 C.夏至 D.立秋
    【获取信息】
    ①由图可知,北京的西北方向为高压中心。
    ②甲地是一个强低压中心。
    ③极地气压值在1 020百帕左右。
    ④90°E附近形成高压中心。
    【尝试解答】(1)B (2)A
    解析:第(1)题,由信息①可知,北京风向应为西北风;由②可知,甲是低压中心,气流上升,可能出现降水天气;极地虽然气温低,但气压值并不最高;台风中心气压值一般在950百帕以下,故热带太平洋洋面并没有形成台风。第(2)题,由④可知,90°E附近形成了高压中心,即亚洲高压,可判断为冬至。

     海陆分布对气压中心形成的影响
    (1)1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如下图)

    (2)7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如下图)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
    项目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季节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风向
    西北风
    东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
    太平洋
    蒙古、西伯利亚
    印度洋
    成因
    海陆热力差异
    海陆热力差异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性质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温暖干燥
    高温高湿
    比较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分布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地区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对农业的影响
    有利
    雨热同期
    不利
    旱涝、寒潮等灾害
    旱涝灾害
     澳大利亚北部的风向及成因

    (1)7月份,澳大利亚北部盛行东南风,属于东南信风。
    (2)1月份,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风,由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向左偏转而成。
     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

    (1)雨带的形成:夏季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陆地上的冷空气相遇,暖湿气流上升到冷空气之上,形成锋面雨带,雨带推移到哪里,哪里进入多雨时期。其未到达地区或离开地区则处于少雨的干旱时期。
    (2)锋面类型:北进过程主要是暖锋;南退过程主要是冷锋;6月份江淮流域主要是准静止锋影响。
    (3)正常年份推移规律
    5月:南部沿海进入雨季;6月:长江中下游形成梅雨;7~8月:雨季移至华北、东北;9月:雨带南撤;10月:雨季结束。
    (4)夏季风强弱对锋面进退的影响:夏季风势力强,则锋面运行快,我国易出现北涝南旱;夏季风势力弱,则锋面运行慢,我国易出现北旱南涝。

    读以北极为中心的世界区域的某月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完成1、2题。

    1.甲地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2.乙区域气压的形成原因是( )
    A.陆地区域此时气温较高
    B.海洋区域此时气温较低
    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低压切割
    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高压切割
    1.C 2.D 解析:第1题,图示中心为北极,结合图示经纬度可知,甲在亚欧大陆北部,高压中心北侧,应是蒙古高压北侧;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甲盛行西南风。第2题,乙在北太平洋上,冬季陆地温度低形成高压中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高压切割,副极地低气压带保留在海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
    【备选题】
    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指数大的年份夏季风偏强,反之夏季风偏弱。下图为东亚1960~1999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逐年变化。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时段,东亚地区( )
    A.陆表温度比海表温度高
    B.陆表与海表温度持续上升
    C.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
    D.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固定的周期性变化
    2.据图推断我国东部季风区( )
    A.夏季风逐年增强
    B.夏季风逐年减弱
    C.1961年华北地区降水偏少
    D.1980年江淮地区降水偏多
    1.C 2.D 解析: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海陆热力差指数有正有负,不能说明陆温高或海温高;陆表与海表温度没有持续上升;海陆热力差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但并不是固定的周期性变化。第2题,当海陆热力差指数为正时,夏季风较强,反之较弱;海陆热力差指数时正时负,说明夏季风时强时弱;1961年海陆热力差指数大且为正,夏季风强,影响北方时间长,说明华北地区降水偏多;1980年海陆热力差指数小且为负,说明夏季风弱,在南方停留时间长,江淮地区降水偏多。

    从古代的帆船时代,到现代的动力巨轮,在航行过程中,风向和天气,始终带来重要的影响。如何合理利用大气环流,是海洋航行面对的一大问题。
    【探究思路】
    [探究思路一] 几百年前的北大西洋航行
    在南北纬30°附近的海面上,风不经常来这儿做客,这可苦坏了古代的航海家和商人们,使他们不得不整星期地等候着顺风的到来。那时候,帆船除了装载货物外,还需要装运许多马匹,因为美洲大陆在被发现前,那儿没有马。随着时间的流逝,马匹会因为缺少草料而死去,而马肉又吃不掉,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把马抛入大海给鱼吃。因此,人们把这个令人苦恼的无风带,起了一个非常古怪的名字--“马纬度”。如下图。

    [问题]
    1.“马纬度”属于哪个气压带或风带?(区域认知)
    提示:副热带高气压带。
    2.该气压带或风带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综合思维)
    提示:赤道上空和副极地上空来的气流堆积下沉形成。
    [探究思路二] 现代繁忙的北大西洋航线
    北大西洋航线:由美国、加拿大东海岸,横跨北大西洋至英国,然后分南北两线。南线沟通西欧或入地中海到达南欧、北非各国;北线入波罗的海,连接中欧和北欧诸国。世界上有1/3的商船航运在这条航线上。如下图。

    [问题]
    1.从哪个大洲出发的轮船可以利用图示区域的盛行风?在哪一风带航行?(区域认知)
    提示:北美洲。在西风带中航行。
    2.为合理利用大气环流,且尽快返回,最好沿图示航线的北部还是南部返回?为什么?(综合思维)
    提示:南部。受西风影响小,接近副热带高气压带,速度快。
    [探究思路三] 大气环流对航行的影响
    航海活动与海洋水文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密切。海洋各种水文气象要素,如风、洋流、冰、雾、温度、湿度和盐度等,对船舶操作和货物运输安全都会产生影响,因此正确认识海洋环境、加强海上安全保障、提高海洋运营经济效益以及促进日益兴旺的海洋开发活动,都是极其重要的。
    [问题]
    1.大气环流主要通过哪些方面影响航行?(人地协调观)
    提示:风向、降水等。
    2.你认为在海洋航行中应如何合理利用大气环流?(人地协调观)
    提示:尽量做到顺风航行;规避风浪、雾天等较多的海域等。
    【研究结论】
    大气环流主要包括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在气压带控制海域(如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等)风浪较小,对古代风力航行造成不利影响,但对现代航行影响不大;在风带(如信风带、西风带等)和季风环流控制海域,风浪较大,要考虑风向、风力大小对航行的影响。
    【案例应用】
    下图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读图,完成下题。

    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比较M、N两渔场在夏半年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差异并说明原因。
    解析:根据纬度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夏半年N渔场仍受盛行西风影响,海上风浪大。而M渔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晴朗高温天气,海面风浪小。
    答案:N渔场条件差,M渔场条件好。夏半年N渔场盛行西风,风浪较大;而M渔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晴朗高温天气,海面风浪小。

    相关学案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4讲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4讲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含解析),共3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气压带和风带,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第5节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学案: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第5节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学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气压带,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气候对自然景观形成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第4节气压带和风带学案: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第4节气压带和风带学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气压带,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季风环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