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0 竹节人教案及反思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0 竹节人教案及反思,共4页。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 ||
课题 | 《竹节人》 | |
教科书 |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 年8 月 | |
教学目标 | ||
教学目标: 1.能根据阅读任务,运用“有目的地阅读”这一策略,完成玩具说明书,感受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无限乐趣。 2.能根据阅读目的积极调整阅读方法,培养阅读反思意识。 3.能在阅读实践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根据阅读任务,运用“有目的地阅读”这一策略,完成玩具说明书,感受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无限乐趣。 教学难点: 能根据阅读目的积极调整阅读方法,培养阅读反思意识。 | ||
教学过程 | ||
时间 | 教学环节 | 主要师生活动 |
| 一、 揭示主题 引入新课
| (一)揭示单元主题 1.结合插图谈一谈对单元导语“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 这句话的理解。 2.结合本单元语文要素,明确学习重点,聚焦“有目的地阅读”这一 话题。 (二)引入新课学习 1.对比发现《竹节人》一课与以往课文的不同之处。 2.读学习提示,对比分析三个阅读任务的异同。 3.结合自身经验,分享完成阅读任务的设想。 【设计意图】明确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聚焦单元教学重点。 |
| 二、 计时阅读 概括内容 | (一) 计时通读全文,概括内容
本文回忆了 的经历。
(二)反思阅读过程,分享阅读经验 【设计意图】统揽全文,概括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关注阅读速度。 |
| 三、 借助课文 写说明书
| (一)确定细读范围 1.默读课文,勾画描写“怎样做”和“怎样玩”的段落。 2.结合学习伙伴的分享,交流阅读方法。 (二)编写玩具说明书 1.细读相关段落,借助文中信息,编写玩具说明书。
2.分享各自编写的玩具说明书,补充完善,并交流阅读经验。 3.结合大家的建议,修改自己编写的玩具说明书。 (三)总结阅读方法 【设计意图】体验带着目的去阅读的过程,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运 用已知方法完成阅读任务。 |
| 四、 回顾总结 分享方法 | (一)回顾完成阅读任务的过程,明确解决问题的路径 (二)分享交流阅读经验 (三)观看玩竹节人的视频 【设计意图】总结回顾阅读中的收获,激发持续探索的兴趣。 |
| 五、 阅读探究 体会乐趣 | (一)分析第二个阅读任务,说一说可以怎样完成 (二)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1.细读相关段落,圈画重点,简单批注。 2.分享交流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3.教师借助思维导图梳理学生的体会及方法。 【设计意图】体验有目的地阅读,体验乐趣所在,分享阅读方法。 |
| 六、 阅读探究 讲述故事
| (一) 梳理故事情节,把故事讲完整
老师的心情:( ) ( ) ( ) 我们的心情:( ) ( ) ( ) (二)借助已有经验,把故事讲生动 1.结合自身经验,交流如何把故事讲生动的方法。 2.再次细读文中写“我们”怎么玩的段落,完善老师的故事。 (三)讲述老师的故事 1.分享“老师的故事”。 2.同学互评,修改完善。 3.反思并分享阅读中使用的方法。 【设计意图】体验有目的地阅读,讲述老师的故事,分享阅读方法。 |
| 七、 回顾对比 总结提炼 | (一)回顾完成三个阅读任务的过程,对比异同 (二)提炼有目的阅读的方法,回扣单元主题 【设计意图】对比回顾三个阅读任务,总结提炼。 |
| 八、 布置作业 | 1.完善修改玩具说明书,教家人玩这个传统玩具。 2.按照说明书制作竹节人玩具。(选做) 3.和同学或者家人分享有目的地阅读过程中的收获。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竹节人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教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竹节人教学设计,共8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0 竹节人教学设计,共3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建议,课时安排,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