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授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授课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探索认识的奥秘,自主学习,认识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来源只有一个,途径有两个
A实践产生新问题新要求推动探索研究B认识工具延伸人类的认识器官C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认识的含义。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2.实践的含义、基本形式,特点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认识的含义和类型(1)认识的含义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对象: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
性质:积极的(不是被动的)
注意:认识与意识本质上是一样的,区别在于:意识相对于物质而言,属于唯物论范畴;认识相对于实践而言,属于认识论范畴。
一、认识与实践(认识论)
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
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身材高大、有酒窝、短头发、声音洪亮)
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外在特点的综合)
基于知觉在头脑内形成的感性形象。(想起好朋友就能想到这个特点)
(2)认识的两个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是对事物的本质的概括和反映,是同类事物的共性、一般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热情、自信、严谨、吝啬、自我)
在概念基础上对事物的区分和识别(领导力强、文采出众、能言善辩、擅长体育)
从事物的联系或关系中由已知的推出未知的思维活动。(未来会成为律师)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
(2023·广东·模拟预测)2022年6月16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郑健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发表了新成果。该工作在常压下通过简单的反应条件,创制了一种新型碳同素异形体单晶——单层聚合C60。这是一种全新的簇聚二维超结构,这种新型碳材料在非线性光学和功能化电子器件方面具有巨大应用前景。这说明( )①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创造出新的物质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③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为实践服务才有真正的意义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有三层含义:①实践是以人为主体的,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②实践是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这意味着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③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观念中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
性质:直接现实性活动,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的活动(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
在当代中国,主要表现为在社会各方面的改革
2.基本的实践活动形式
(如兴修水利、植树造林等)
(如革命和改革、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等)
自然科学实验,如太空育种实验等
社会科学实验,如高考改革试点等
在阶级社会 中,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
构成要素(主体+客体+手段)都是客观的实践的过程及结果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
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给客观世界打上人的活动烙印
实践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的人的活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各不相同
((2022·辽宁·二模)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所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于2021年5月15日着陆于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南部并对其展开巡视探测活动,截至8月26日,其在火星表面已经巡视探测了1000米以上,获得了巡视地及其附近的火星表面详细数据并传回地球,提升了人类对这颗红色星球的认识。材料表明( )①科学实验是人们改造世界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②实践为人们提供新的工具,拓展了人类认识③探测火星所获得的知识越来越具有直接现实性④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具有历史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人类第一次获得了对月球背面的认识。 以前有人猜测在月球的背面存在大片海域,这次通过嫦娥四号探测器登上月球背面传回的月背影像图,证明月球的背面没有海,而是一块块高地。 嫦娥四号“鹊桥”中继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率先掌握了地月中继通信技术,探月背面的工具越来越先进,对月球背面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嫦娥四号通过对着陆区地形地貌、矿物组份等进行科学探测与研究,将为月球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极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
分析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四个方面?
通过学习知识或从别人那里获得
注意:区别认识的来源和途径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一定的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从而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一是通过亲身参加实践获得直接经验(根本途径);二是通过学习获得间接经验。不管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
二胎政策的实践让我们对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原因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也给后续生育政策制定怎样的启发?二胎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是否意味着它的实施没有意义?
结论①:二胎政策的实践,加上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认识到政策限制只是影响生育率的痛点之一,教育、医疗才是影响生育率的源头问题。所以后续政策的制定需要有更有效的配套措施。才能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确保三胎政策的落实。
结论②:失败乃成功之母,通过二胎政策的实施,暴露出政策制定者对我国人口问题认识的不足,才能调整认知,修正完善后续生育政策。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工具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主观认识、认识的对象都不能充当标准
多数人公认的观点权威的话科学理论原有的认识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
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勇于实践
方法论:重视科学理论、真理的指导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2022·安徽蚌埠·一模)如何快速鉴别有毒蘑菇,是世界性难题。在云南楚雄等地俗称“麻母鸡”的鹅膏中,多个种可食用,但其中的灰花纹鹅膏却有剧毒。快速锁定此类剧毒蘑菇,对预防中毒有重要意义。经多年技术攻关,昆明植物研究所发明了,速检测试剂盒,针对鹅膏环肽毒素,可通过显色反应,快速完成检验工作,现已投入使用,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这表明( )①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是认识的最终目的②基于实践获得的认识对实践的发展起促进作用③人类的实践水平取决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程度④实践的需要推动着人类的认识不断向前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②两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2022·河北保定·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烟粉虱是迄今唯一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超级害虫”,其已知“菜单”包括600种以上植物,同时又能传播300余种病毒,极易暴发成灾。早在2001年,中国农科院张友军团队就开始在全国各地进行烟粉虱的监测、预警和防治工作,这些工作繁杂而被动,虽有成效,但烟粉虱为害多种作物暴发成灾背后的机制仍不清楚,早期效果并不完全理想。现代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以及生物化学、转基因、生物学测定等为研究突破带来了可能。2013年开始,张友军团队运用最新技术手段,首次完成了烟粉虱全基因测序的工作,发现烟粉虱“盗用”了植物源PMaT解毒基因变成自己的BtPMaT1基因,由此获得了对大多数植物“免疫”的本领,烟粉虱的秘密,第一次暴露在人类的眼前。这一发现,是现代生物学诞生100多年来,首次研究证实植物和动物之间存在功能性基因水平转移现象。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说明我国科学家团队是如何揭示烟粉虱极易暴发成灾的背后真相的。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文配套ppt课件,共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实践的含义,认识与实践,知识回顾,直接经验,间接经验,通过实践获得,实践是认识唯一来源,认识途径,如何理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必修4 哲学与文化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示范课课件ppt,共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认识与实践,感性认识,感觉知觉表象,理性认识,改造自然界的生产实践,科学实验活动,变革社会的实践,动物的活动不是实践,纯思维的活动不是实践,教育实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堂教学课件ppt,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认识与实践,知识延伸,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