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6章第3节黄河流域内部协作学案
展开第三节 黄河流域内部协作
[课标内容要求]
以某流域为例,说明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
[学科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流域内部协作开发要以人地关系协调为前提,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注意保护环境。
综合思维:综合分析流域开发的地理背景,从不同河段分析流域存在的问题及综合开发措施。
地理实践力:通过查阅文字、图像、影视资料等或实地考察,认识所在区域经济协作开发状况。
[知识体系导图]
一、黄河流域概况
1.源头及长度: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干流流经我国9个省份,全长5 464千米。❶
2.河段划分
3.年径流量:年均径流量580亿立方米,但年内分配很不均匀,约60%的径流量集中在7—10月的汛期。❷
4.水能资源:流域内水能资源丰富,其中大部分分布在干流上,并集中分布在玛曲至青铜峡、河口镇至花园口两个河段。
5.农业:农业生产发展潜力大,华北平原、汾渭平原和河套平原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
6.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尤其是能源资源丰富,中游地区的煤炭资源、中下游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在我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黄河流域开发面临的问题
1.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问题
缺水
问题
黄河流域用水量很大,超过黄河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水资源开发率已接近极限
断流
问题
黄河流域的不合理开发,严重时会造成黄河的断流,破坏河流生态系统和区域生态环境平衡,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 ❸
水电建
设问题
汛期拦蓄水量,导致水库下游河道主槽泥沙淤积加剧;开发不平衡,上游开发较快,中游开发速度相对缓慢;小型水电站无序开发,破坏环境
2.黄河流域环境问题
(1)湿地面积减少:受来水减少、人为干扰等因素影响,黄河流域湿地面积减少。
(2)水生生物减少:黄河珍稀濒危及土著鱼类资源严重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
(3)水质污染:黄河干流大部分河段天然水质良好,但一些主要支流普遍受到污染。
三、黄河流域的内部协作
1.水量统一调度:黄河水量统一调度后,没有再出现过断流,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等得到了改善,湿地得到了修复等。❹
2.水沙调控
❺
3.流域生态治理
(1)中游地区水土流失防治:通过植树造林与大规模的蓄水保土工程,减少了水土流失面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2)黄河流域各省份其他措施:建立流域生态保护管理和制度体系;加强对全流域污染源的监管;建立和完善重大水污染事件的预警等。
4.成立内部协作组织:1949年组建了黄河水利委员会,1988年,黄河经济协作区成立等。❻
❶黄河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❷黄河径流量少的原因
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少;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支流少,汇水量少;上游水库截水;中游灌溉用水;下游地上河,几乎无支流汇入;工农业用水量大。
❸黄河自1972年出现断流现象,对沿岸地区工农业生产、城乡居民生活以及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❹水源统一调配体制的逐步建立和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基本保证了在严重枯水年份黄河下游不断流。
❺调水调沙,就是在现代化技术条件下,利用工程设施和调度手段,通过水流的冲击,将水库的泥沙和河床的淤沙适时送入大海,从而减少库区和河床的淤积,增大主槽的行洪能力。
❻黄河含沙量大,径流量小,存在上下游之间调沙减淤、水量调控等问题,需要加强流域内的协调发展。
考点一 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
(2020·浙江7月选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江梧州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居全国第二位;多年平均输沙量5 570万吨/年,居全国第三位。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2017年梧州站输沙量减少至2 500万吨/年。图1为广西境内西江流域主要水库和甘蔗主产区分布示意图。图2为梧州站径流量、输沙量及南宁市降水量年内占比统计图。
材料二 目前,广西是我国最大的甘蔗生产省份。下表为2000年至2017年广西森林覆盖率和农业生产相关统计数据表。
统计指标
年份
2000
2005
2010
2014
2017
森林覆盖率(%)
37.9
52.7
58.0
62.0
62.3
农作物播种面积(万公顷)
625.9
634.4
589.7
618.6
614.3
稻谷播种面积(万公顷)
230.2
210.0
209.4
202.6
192.3
甘蔗种植面积(万公顷)
50.9
74.8
106.9
108.2
93.5
甘蔗单产(吨/公顷)
57.8
69.0
66.6
73.5
81.4
(1)说出西江输沙量的年内分布特征,并分析其输沙量大的自然条件。
(2)简述西江流域输沙量显著减少的主要原因。
(3)简析广西主产区甘蔗种植的土地资源优势。从生产角度,说出2000年以来广西甘蔗总产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获取信息】
①文字:西江梧州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多年平均输沙量大。
②图1:西江干支流修建了大量水库;广西河流众多,河谷平原面积较大;西江流经地区多低山丘陵。
③图2:西江输沙量最大的月份是6—8月,其他月份较少,年内分布不均;该地降水量较大,集中于5—8月,年内降水集中,径流量大。
④表:2000年至2017年,该地区森林覆盖率由37.9%大幅度提高到62.3%;甘蔗种植面积从50.9万公顷增加到93.5万公顷,种植面积扩大;甘蔗单产由57.8吨/公顷提高到81.4吨/公顷。
解析:第(1)题,西江输沙量的年内分布特征据图2分析可知,输沙量最大的月份是6—8月,其他月份较少,年内分布不均。影响输沙量分布的因素主要是降水量及其季节分配、地形等因素。图中该地降水量较大,集中于5—8月,年内降水集中,径流量大;西江流经地区多低山丘陵,河流流速快,侵蚀力强,因此导致输沙量大。第(2)题,据图1分析可知,西江干支流修建了大量水库,水库拦水拦沙,减少了输沙量;据表分析,2000年至2017年,该地区森林覆盖率由37.9%大幅度提高到62.3%,森林可保持水土,减少了输沙量。第(3)题,从土地资源角度分析,结合图1可知,广西河流众多,河谷平原面积较大,地形平坦,河流沉积了深厚的土壤,土壤肥沃。2000年广西甘蔗总产量快速增长,从表中数据看,种植面积从50.9万公顷增加到93.5万公顷,种植面积扩大;甘蔗单产由57.8吨/公顷提高到81.4吨/公顷。图1中大量水库修建,水利设施得到完善,水源供应充足、稳定;农业科技等投入增加,农业技术进步较快。
【尝试解答】(1)特征:年内分布不均,集中在6—8月。条件:降水量丰富,径流量大;年内降水集中;流域内以山地丘陵为主,土壤侵蚀强。
(2)水库大量拦蓄河流泥沙;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
(3)优势:河谷平原面积较广,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原因:种植面积扩大;单产提高;水利设施改善;农业科技等投入增加。
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
1.同一流域上下游之间水资源利用中的利益冲突
(1)争建水库和港口码头。
(2)上游大量排污,下游污染严重。
(3)上游山区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下游河道淤积、洪涝灾害。
2.流域统筹管理
考虑到流域的整体性强、关联度高特点,对流域需要统筹管理,分担义务、分享权利、协调行为,为流域内各区域提供公平的共同发展的机会。
区域
措施
上游
制定相关法律,实施水源地保护、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措施
下游
征收费用作为对上游生态保护的经济补偿
全流域
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全流域进行水量的分配和调度、水利工程建设的布局规划、排污治污管控
河流航运价值大小的分析
1.思路
2.举例——长江的航运条件
(1)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小,利于通航。
(2)江宽水深,通航能力大。
(3)无结冰现象,通航时间长。
(4)流域宽广,大小支流多,河网密,流程长。
(5)流域内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航运价值高。
(6)与铁路、海港相连,便于水陆联运、河海联运。
(2020·济南模拟)下图为某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甲、乙、丙为该河干流沿线三个地区。读图,完成1~3题。
1.下列有关该流域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处迎风坡,夏季降水多
B.干流由东北流向西南
C.地形以平原为主
D.地势起伏较大
2.该流域早期开发中,植被破坏严重,会导致( )
A.甲地区河水泛滥严重
B.乙地区河流含沙量增多
C.丙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D.全流域河流水污染严重
3.下列关于该流域的治理措施,叙述合理的是( )
A.甲地区修建大坝,改善航运
B.乙地区修建大坝,调节径流
C.丙地区修建大坝,减轻洪涝
D.全流域梯级开发,保持水土
1.D 2.B 3.D 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位置判断该流域为田纳西河流域,冬末春初降水多,A错。干流由东北流向西南后流向西北,B错。根据图中的等高线可知,该流域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较大,C错、D正确。第2题,甲地区位于河流的上游,植被破坏不会使甲地河水泛滥,A错。乙地区位于山区,植被破坏会使植被保持水土功能下降,乙地区河流含沙量增多,B正确。丙地区地势平坦,不易产生水土流失的情况,但会导致丙地区河水泛滥,C错。水污染与植被破坏关系不密切,D错。第3题,甲地区位于河流发源地,应保护植被生态;乙地区是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可发展航运、发电、防洪等;丙地区位于河谷平原,生态保护是重点。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措施是全流域梯级开发,D正确。
考点二 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
(2019·江苏高考)下图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和年输沙量比较图”。读图,完成(1)、(2)题。
(1)与多年平均输沙量相比,1987-2015年潼关站输沙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其以上流域( )
①引水灌溉,减少泥沙下泄
②削山平地,减小坡面径流
③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流失
④气候变暖,降低暴雨强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6年以后,黄河下游输沙量较中游明显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起伏 B.流域面积
C.兴修水库 D.水土保持
【获取信息】
①与多年平均输沙量相比,1987—2015年潼关输沙量急剧减小。
②2016年以后黄河下游的输沙量大幅度减少,是因为三门峡、小浪底、花园口、高村、艾山、利津等水文站修建了水库。
③题干信息“潼关以上流域”“2016年以后”等。
【尝试解答】(1)B (2)C 解析:第(1)题,河流含沙量的影响因素和区域内植被覆盖状况以及流量大小密切相关。上游地区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上游地区引水灌溉,入黄河水量减少,输沙能力减弱,搬运能力减弱;输沙量急剧减少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与气候变暖、暴雨强度降低无关。第(2)题,水库可以拦蓄泥沙,中游地区水库大坝相对较少,下游水库拦截泥沙作用更加明显。水土保持工作主要在中游地区,下游地区地形平坦。2016年以后,地形、流域面积条件等不变。
黄河流域开发面临的问题及内部协作措施
1.开发面临的问题及内部协作措施关系
2.黄河流域的水沙调控
3.黄河流域的断流现象与水资源调配
断流原因
采取的措施
工农业发展迅速,人口增加
调整产业结构、节约用水
上下游缺少调控用水的措施
黄河水利委员会统一管理,调控流域不同区域的用水量
黄河径流量小、季节变化大
修建水库、生态保护
长江流域综合开发及治理的分析思路
长江流域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很高,但由于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的时空分布很不均匀,所以洪涝、干旱等灾害频繁发生。此外,人们对长江流域的开发,引发了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长江流域在我国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综合治理长江流域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上游
中游
下游
开发条件
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较脆弱
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基础较好
自然条件优越,地理位置突出,经济基础雄厚
开发现状
水能资源开发;生态旅游开发
商品农业基地;以冶金、机械、建材等为主的制造业基地
商品农业基地;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存在问题
水土流失、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破坏;水能开发程度低
洪水威胁严重;毁林开荒和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围湖造田、湖泊萎缩、河床抬高
水体和大气污染严重
整治措施
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建设;实行封山育林、育灌、育草的保护政策,对现有森林实行保护性的经营与开发;建设三峡工程
退耕还湖,疏浚河道;搞好分洪工程,加强和完善荆江分洪工程;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营造中游地区的防护林,综合开发和治理山区;修建水利工程,发挥水利枢纽的拦洪治沙功能
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淘汰或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环境保护,通过推广各种环保技术、加大执法力度等途径,对环境污染加以控制
每年的6至7月,黄河汛前都要进行调水调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1.黄河调水调沙多选在汛期来临之前,是因为( )
A.此时黄河水量最丰富
B.此时黄河河水含沙量最大
C.此时黄河下游河段需水量最大
D.可为汛期防洪留出足够的库容
2.关于黄河调水调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上下游水库进行联动调度,在三门峡水库形成“人造洪峰”
B.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对遏止下游河道淤积具有重要作用
C.通过“人造洪峰”,提高中游行洪能力
D.主要通过加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工作,从而使黄河下游基本保持冲淤平衡
3.综合治理黄河,除调水调沙外,还需要采取的治理措施包括( )
①中游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
②下游加固大堤,清理河道
③建立水利枢纽,合理调节水量
④增加引水量,提高经济效益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D 2.B 3.D 解析:第1题,调水调沙主要通过小浪底水库,而该水库的主要功能是防洪;在汛期来临之前进行调水调沙,可为汛期防洪留出足够的库容。第2题,三门峡水库由于淤积严重,已基本废弃;运用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进行调水调沙,调动上中游的水库向下游放水,在小浪底形成“人造洪峰”,提高下游行洪能力,将淤积的泥沙送入大海,使得黄河下游基本保持冲淤平衡。第3题,黄河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出现地上河和断流现象,因此前三项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而黄河水量有限,过度用水和不合理的调度,使得黄河下游出现断流。
罗讷河源于瑞士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山,流程约813千米,流向日内瓦湖,然后流入法国东部,最终流入地中海。罗讷河是欧洲的重要贸易河流,联系欧洲北部与地中海。罗讷河是法国水力最强、流速最快的河流。在不同历史阶段,罗讷河整治方式迥异。
【探究思路】
[探究思路一] 罗讷河开发的地理背景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上游洪水发生在夏季,中游洪水发生在春季,下游洪水发生在秋季,但是全流域性的大洪水并不多见。在瑞士日内瓦的附近,罗讷河与阿尔沃河在此交汇。从日内瓦湖流出的罗讷河水在左侧清澈见底,而从欧洲第一高峰勃朗峰流出的阿尔沃河水在右侧却湍急浑浊,两河交汇处形成非常明显的界线,成为“泾渭分明”的奇特景观。下图示意罗讷河流域图。
[问题]
1.分析罗讷河“野性”的成因。
提示:罗讷河流经高山峡谷,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支流多,补给类型多样;流量季节变化大。
2.分析罗讷河难以发生全流域性大洪水的原因。
提示:夏季,高山冰雪融水大,上游河段流量大;中上游的水库、日内瓦湖和沼泽调蓄作用明显;罗讷河下游属于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多雨;北部支流索恩河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径流量比较稳定;由于罗讷河不同河段出现的汛期不同,所以难以发生全流域性大洪水。
3.判断图中罗讷河、阿尔沃河交汇处形成“泾渭分明”的奇特景观最可能出现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提示:夏季。原因:罗讷河上游河流搬运来的泥沙在湖中沉积,使得该河流出湖时泥沙含量大大减少,河水清澈;阿尔沃河源自阿尔卑斯山区,夏季冰雪融化量大,径流量大,并且地势落差大,水流湍急,侵蚀作用强烈,导致该河的含沙量大,河水浑浊。
4.简述罗讷河对日内瓦湖的影响。
提示:罗讷河是日内瓦湖的主要补给水源;携带泥沙在湖中沉积抬高湖床。罗讷河是日内瓦湖的下泄通道。
[探究思路二] 罗讷河的综合开发
罗讷河流域是法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罗讷河生活着大量的鲑鱼(溯河洄游鱼类),两岸约有200万人,农业发达。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在不同历史阶段,罗讷河整治方式迥异。自20世纪50年代起,法国采用低坝进行多级开发;20世纪90年代,法国政府因能源政策调整和环保理念变化,终止使用该河流上的电站,使这些电站和低坝“退役”并逐步被拆除。
[问题]
1.根据罗讷河流域特征,说明其在瑞士境内的主要开发方向及理由。
提示:开发方向:发电和漂流(旅游)。理由:瑞士境内以山地为主,河流落差大,流量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适宜水电开发;瑞士境内山清水秀,风光秀丽,对游客吸引力大。
2.与高坝相比,你认为该流域修建低坝有哪些优势?
提示:减少(或不需要)移民;农田淹没少,船只过闸时间短,过闸用水少;对生态和景观影响小;溃坝等威胁性小;工程量小,投资少等。
3.请你推测法国政府拆坝的可能原因。
提示:泥沙淤积,大坝的综合效益下降;废弃旧坝威胁当地和大坝下游人员和财产安全;为鲑鱼洄游提供条件,保护鲑鱼的生存环境,保护河流的生态环境;法国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导致水电比重下降;环保理念变化,罗讷河的整治逐渐进入以自然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为中心的阶段。
【研究结论】
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河段,河流综合整治和开发目标不同,措施不同。要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注重环保的原则,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案例应用】
(2016·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1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下图示意罗讷河流域的地形。
(1)分别指出罗讷河上游(瑞士境内)、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2)下表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完成下表。
整治和开发目标:防洪 改善水质 发电 增加生物多样性 土地开发 开采河沙 改善航运条件
阶段
时间
主要措施
主要整治和开发目标
第一阶段
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
整治河道,裁弯取直,消除河道分汊
①________、________
第二阶段
20世纪20—80年代
进行梯级开发,整理河谷滩地等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
恢复河流生态
(3)说明法国为整治和开发罗讷河而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的原因。
(4)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
解析:第(1)题,该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脉,上游主要在瑞士境内,依靠阿尔卑斯山的季节性积雪融水和高山冰川融水补给,春季温度升高,积雪融化,形成汛期;夏季温度高,冰川融化量加大,河流径流量大,冬季气温低,冰川不再融化,河流进入枯水期。北部支流主要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由于全年降水均匀,所以全年径流量比较稳定,无明显枯水期;地中海沿岸支流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因此夏季为枯水期,冬季为丰水期。第(2)题,整治河道,裁弯取直,主要是增加河道的泄洪能力,减少洪涝灾害,开发河道的航运功能;梯级开发,整理河谷滩地可以发电、改善航运条件,同时整理河谷滩地利于本地的土地开发。第(3)题,“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拥有重要的作用与权力,此题可以借鉴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的建立原因。因为河流跨多个行政区,涉及水资源利用、航运、防洪、发电和土地利用等多个方面的利益,只有国家唯一授权机构才能协调各行政区、各部门的利益;河流流经地区较多,开发和整治困难较大,需严格的法律、法规和统一的机构作为保障,并从河流整体进行综合治理,以实现整治效益最大化。第(4)题,河流生态修复的任务,一是改善水文条件,二是改善河流地貌的特征,三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等。河流的弯曲度增加可以增加河流的长度;增加河道分汊可以增加河流的河网密度,进而增加水面面积和湿地的面积,恢复生物的生存环境,增加生物的多样性;通过弯曲度的增加和分汊的增多,能够降低水流速度,增加水流的净化能力,进而恢复其自然生态功能。
答案:(1)上游(瑞士境内):有春汛,夏季径流量大,冬季为枯水期。
北部支流(索恩河):全年径流量比较稳定,无明显枯水期。
地中海沿岸支流:夏季为枯水期,冬季为丰水期。
(2)①改善航运条件 防洪 ②发电 改善航运条件 土地开发(防洪)(填写顺序不分先后)
(3)因为河流跨多个行政区,涉及水资源利用、航运、防洪、发电、土地利用等多方面的利益,只有国家唯一授权机构才能协调各行政区、各部门的利益,并从河流整体进行综合整治,以实现整治效益最大化。
(4)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自然河道、沿岸湿地等),扩展河道宽度,延长河流长度,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河流的自然生产力和对污染的净化能力。
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1章第2节中国地理分区学案: 这是一份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1章第2节中国地理分区学案,共1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中国四大区域地理特征,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1章第1节中国地理概况学案: 这是一份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1章第1节中国地理概况学案,共2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中国地形,中国气候,中国的河流与湖泊,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经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5章第3节辽宁阜新的转型与发展学案: 这是一份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5章第3节辽宁阜新的转型与发展学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资源枯竭型城市,阜新存在的问题与转型条件分析,阜新的发展方向选择与转型成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