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同升湖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Word版附解析)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56859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长沙同升湖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Word版附解析)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56859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长沙同升湖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Word版附解析)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56859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长沙同升湖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长沙市同升湖高级中学
2023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时量:75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地理教研组 审题人:
一、单选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某年秋末,我国南方某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地理考察活动,考察过程中发现图中同一种槲树在甲区域的树叶较乙区域明显要“红艳”,而且落叶较少。读图完成下题。
1.甲区域的槲树生长有别于乙区域,因为甲区域( )
A.东北部有高地阻挡冷空气 B.比乙区海拔高光照条件好
C.比乙区坡度缓土壤更肥沃 D.比乙区更宽阔通风条件好
2.图示公路的最大高差可能为( )
A.40米 B.60米 C.70米 D.80米
【答案】1.A 2.C
【解析】1.依据图中方向标和等高线分布可推断出,甲区域东北部海拔较高,有高地存在,可有效阻挡冬季冷空气,热量条件相对较好,所以更为“红艳”,且落叶较少,A正确;甲和乙区域相比,二者海拔都大致介于80-120米之间,海拔差异不大,B错;甲区域等高线较乙区域密集,坡度较陡,并且甲区域位于狭窄的河谷中,C、D错。故选A。
2.图中等高距为20米,公路线路经过的最低的地区海拔在80-100米,最高处海拔在140-160米之间,因此公路高差介于40-80米(不等于40米和80米),AD错。注意题干关键词“最大高差”,排除B,C正确,故选C。
某学校校园东西长600米,南北宽1000米,校内有孔子像距北门500米,距西门300米。校训牌位于孔子像的西北方。完成下面小题。
3.下图中与上述信息相符的是( )
4.学校门口早上和傍晚都有老师在校门外值班接送学生。某日,王老师背向校门站立,影子在他正前方。此时,王老师( )
A.早上在东门迎学生进校 B.早上在西门迎学生进校
C.傍晚在北门送学生离校 D.傍晚在南门送学生离校
3.D 4.B
【解析】3.由题中“校园东西长600米,南北宽1000米,校内有孔子像距北门500米,距西门300米”可知,校园南北宽,东西窄,孔子像应在校园正中,从图中一个大门的名称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可以推断另外三个方向,AC都是东西宽,南北窄,AC错误。校训牌位于孔子像的西北方,B图位于东北方,B错误,D正确。故选D。
4.王老师背向校门站立,影子在他正前方,说明老师与太阳方向刚好相反;太阳东升西落,早上在老师应在西门迎学生进校,A错误,B正确;傍晚应在东门送学生离校,CD错误;故选B。
【点睛】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各地太阳从东北升起,在西北落下(极昼极夜区除外)。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各地太阳从东南升起,在西南落下(极昼极夜区除外)。太阳直射赤道,太阳从正东升起,在正西落下(极点除外)。
下图是某日某时南半球某平原地区500hPa等压面的高度(单位:m)分布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甲、乙、丙三点气压相比较( )
A.甲<乙<丙 B.甲>乙>丙 C.丙>甲>乙 D.甲=乙=丙
6.此时,甲、丙两点近地面的天气特征是( )
A.甲近地面晴朗,丙近地面晴朗 B.甲近地面阴雨,丙近地面阴雨
C.甲近地面阴雨,丙近地面晴朗 D.甲近地面晴朗,丙近地面阴雨
7.乙点近地面吹( )
A.西北风 B.偏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5.D 6.C 7.C
【分析】3.根据材料数据将500百帕等压面图转绘成下图,可知,甲乙丙在同一等压面上,气压相等,排除ABC,故选D。
4.甲地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形成低压,对应阴雨天气,排除AD;丙地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形成高压,对应晴朗天气,排除B,故选C。
5.由图可知,丙地近地面为高压,甲地近地面为低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乙地近地面气流由高压指向低压,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结合指向标,由南风偏转为东南风,因此乙地吹东南风,排除ABD,故选C。
【点睛】风向与半球位置及气压分布有密切关系,无论高空还是近地面,风的来向为高压一侧的方向;风向向右偏的处于北半球,向左偏的处于南半球。
热带滨海地区,在建筑设计中如何降低能耗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下图是海南某一海景酒店的结构设计图,酒店采用了单廊式布局(走廊单侧有房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该酒店采用单廊式布局的主要原因是( )
A.利于采光节约照明电量 B.统一朝向利用海景资源
C.南北通透便于通风散热 D.减少太阳辐射调节室温
9.建设地下隧道对于海风的主要作用是( )
A.增温增湿 B.降温增湿 C.降温增速 D.降湿减速
10.关于该酒店结构功能的设计,其目的正确的是( )
A.立体绿化墙可改善空气质量并加快中庭空气上升
B.立体绿化墙主要作用是增加景区绿地面积和挡风
C.酒店外观呈凹曲面状可减轻风压并有利于观海景
D.酒店外观呈凹曲面状主要为使顶部客房增加面积
8.B 9.C 10.A
【分析】8.材料已指出该酒店为海景酒店,故所有客房朝向同一侧的主要原因,应首先考虑海景一侧,其它只是次要原因,B正确,ACD错。故选B。
9.隧道做为廊道,可以将海风直接引入大楼内,廊道狭管效应起到了加快空气流动的作用,室内相对更干燥不会使海风气体增湿,海风进入地下隧道及地下室,因地下温度相对较低,故隧道对于海风还有降温作用,C正确,ABD错。故选C。
10.立体绿化墙与主体建筑形成了一个空气的通道,为建筑内的热空气上升提供了通道,对地下室内的海风还有烟囱导流效应作用,加速了建筑内空气的流动,不是为了挡风,绿化墙的存在还有助于改善建筑的空气质量,A正确,B错误;酒店外观呈凹曲面状,可以汇聚海风,形成穿堂风,降低温度。而不是为了观景和增加房间面积,CD错误。故选A。
【点睛】“狭管效应”也叫“峡谷效应”,就像峡谷里的风总比平原风猛烈一样,城市高楼间的狭窄地带风力也特强,易造成灾害。一些楼间窄地的瞬间风力就大大超过七级,以至于行驶的汽车都会打晃。
寒夜灯柱是冬季大气中出现的一种冰晕奇观,即冰晶全部悬浮在空中,整层的大气成为地面上灯光的“幕布”。其形成的前提条件是天气寒冷和大气静稳。我国厦门等地也出现过类似灯柱现象,被称为“暖夜灯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图中最有可能出现“寒夜灯柱”现象的是( )
A.B.
C.D.
12.“暖夜灯柱”形成的气象条件更复杂,以下不属于“暖夜灯柱”形成条件的是( )
A.空气湿度较大 B.高空风力较小
C.冰晶状的高云 D.大气通透性较弱
11.D 12.D
【解析】11.根据材料信息,“寒夜灯柱”现象形成的前提条件是天气寒冷和大气静稳。A图中所在区域所处纬度低,气候炎热,不能满足天气寒冷的条件,A错。B图所在区域主要位于欧洲,受盛行西风影响,天气并不寒冷,且区域锋面活动较强,难以满足大气静稳的条件,B错。C图所在区域主要位于北美洲,根据图中气压分布可知,阿留申群岛以及哈得孙湾附近出现低压中心,而北美大陆出现高压中心,气压梯度大,难以满足大气静稳的条件,C错。D图所在区域受高压系统控制,为北半球冬季,天气寒冷,图中大部分区域等压线稀疏,风力较小,大气静稳条件较好,最有可能出现“寒夜灯柱”现象,D正确。故选D。
12.“暖夜灯柱”形成条件苛刻,要求空气湿度较大,天空中几乎是高云并有冰晶,再加上高空风力较小,有利于维持高空冰晶状的高云的存在,加之大气通透性好,从而将地面的灯火反映在夜空之下,形成了“暖夜灯柱”奇观。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冰晶状的“卷云”形成了一种类似“镜面”的状态,从而将地面上的灯光反射到夜幕中,形成罕见的“暖夜灯柱”现象。“暖夜灯柱”对气象条件的要求苛刻,既要不受低云、中云影响,只有高云存在;又要空气湿度大、大气通透性好、高空风力小;还要有冰晶的存在。
某河位于哥伦比亚中部人烟稀少的山区,该河流域为热带草原气候(下图)。每年7~11月,河水会呈现五彩斑斓的景象,被称为“彩虹河”,由此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河流中呈现红色的地方与水生植物河苔草有关,河苔草在不同的光照和水体环境中呈现不同程度的红色,在荫蔽处为绿色。该草生长在急流和瀑布中的石壁上,要求水体洁净、透光、透气。近几年,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河苔草的数量正在减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河苔草能够生长在急流和瀑布中的石壁上,是因为河苔草( )
A. 叶片较宽大 B. 叶片较厚实 C. 根系欠发达 D. 根茎抓力强
14. 每年7~11月,河苔草转为艳丽的红色主要是因为( )
A. 雨季泥沙多,水体浑浊 B. 旱季泥沙少,水体清澈
C. 雨季转旱季,光照充足 D. 旱季转雨季,光照减弱
13.D 14.C
雨水花园(图a)是自然形成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地面的雨水。近年来雨水花园在建设海绵城市中有效解决了雨水形成地表径流处理的难题。我国自然环境多样,为应对某些地区的特殊环境,相关研究人员设计了错置型雨水花园(图b)。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采用错置型雨水花园的地区,环境的特殊性体现在( )
A.地势起伏大,降水较集中 B.河网稠密,污染严重
C.植被覆盖少,土地盐碱化 D.地势低平,内涝多发
16.与常规雨水花园相比,错置型雨水花园( )
A.可种植的植物种类更多 B.雨水汇水范围更大
C.汇集净化雨水能力更强 D.维护和管理更方便
15.A 16.C
【分析】15.由图-b可知,错置型雨水花园需要通过接力方式引导径流,说明该地在降雨过程中的雨量较大;错置型雨水花园具有上下错置、有一定落差的雨水花园和上下连通的溢流管,说明当地地势起伏较大,A对、D错。河网分布和植被覆盖状况依据图文信息无法判断,B、C错。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6.对于同一地区来说,两种类型的雨水花园可种植的植物种类一样,雨水汇水范围一样,排除A、B。错置型雨水花园位于地势起伏大的地区,雨水从上往下,先后经过双层、甚至多层雨水花园的汇集、过滤,故汇集、净化雨水的能力更强、效果更好,C对。错置型雨水花园有上下错置的两层甚至多层雨水花园,维护和管理没有常规雨水花园方便,排除D。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错置型雨水花园分布及其原因,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材料信息,了解其与一般雨水花园的不同,从而可推断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是地势起伏大,降水较集中。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布列塔尼半岛位于法国西部,面积约24000平方千米,半岛上海拔最高点380米,北部为圣马洛湾,南部为比斯开湾,大城市很少。半岛丘陵广布,海岸线曲折,海湾、岬角众多,悬崖峭壁广布;气候全年温暖湿润,年温差很小;森林覆盖率自中世纪(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至今一直维持在70%以上的较高水平。布列塔尼半岛地理位置偏僻,各种矿产资源短缺,缺少各类大型工业基地,同时又远离法国发达的工业区,自然环境十分优美,因此,成为法国老年人爬山健体的最佳之地。下图为布列塔尼半岛等高线地形图。
(1)说出布列塔尼半岛的地形特点。(6分)
(2)说明布列塔尼半岛森林覆盖率较高的主要原因。(4分)
16.(1)以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中部高,四周低;北、南部坡度较陡,东部坡度小;海岸线曲折,多岬角和悬崖峭壁。
(2)地形以丘陵为主;常年受盛行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候温暖湿润,适宜森林的生长;矿产资源短缺,缺少大型工业基地,对森林破坏小;政府和居民重视对森林的保护。
【分析】本题以布列塔尼半岛等高线地形图及相关文字材料为载体,考查布列塔尼半岛的地形特点、气温、特点的形成原因、植被状况以及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相关地理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1)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和河流的流向,可知布列塔尼半岛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中部高,四周低;北部坡度大,南部、西部和东部坡度小。由材料可知,海岸线曲折,多岬角和悬崖峭壁。
(2)根据地理位置可知,布列塔尼半岛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盛行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候温暖湿润,适宜森林等的生长;由等高线可知,该半岛为低山丘陵,适宜发展林业;半岛各种产资源短缺,缺少大型工业基地,对森林破坏小,所以森林覆盖率较高;当地政府和居民重视对森林的保护。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天井是指宅院中房与房之间或房与围墙之间所围成的露天空地,其形成是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常见的徽州民居都是以天井为中心的宅院。如图中下左图示意徽州的地理位置,下右图为徽州天井景观图。
(1)简述徽州地区的气候特征,并从气候角度说出天井的主要功能。(4分)
(2)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昼、夜天井与室内之间空气运动状况。(6分)
16.(1)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位置偏南,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作用:透(采)光;通风;散热;防潮(除湿)。
(2)昼:天井受阳光照射,温度高,天井空气上升;空气由室内流向天井;
夜:室外天井降温快,温度低,天井空气下沉;空气由天井流向室内。
【分析】本大题以徽州天井景观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气候、大气环流等相关内容(知识点),考查学生知识应用能力,提高地理素养。
(1)
由图可知,徽州地区位于我国安徽省,在我国东部偏南部,处于温带季风与亚热带季风气候过渡区,由于纬度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天井的下方是四面围起来的房屋,所以可以方便采光,夏季空气潮湿,天井散热除湿,避免湿气沉积。
(2)
天井和室内存在温度差异,白天,光照强,温度升高,天井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带动房间内部空气流到天井外部。晚上,温度降低,天井处空气冷却下沉,带动外部空气流到室内。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朱巴河是索马里主要河流,全长1659 千米,流域面积76.6 万平方千米,干流下游河段水量逐渐减少,卢格以下河段出现部分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现象。图是朱巴河流域示意图。
(1)描述朱巴河的水系特征。
(2)分析朱巴河干流下游河段水量逐渐减少的自然原因。
(3)说明朱巴河卢格以下河段部分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原因。
答案.(1)总体自(西)北向(东)南流;流程长;流域面积大;上游支流多,中下游支流少;河流上游落差大;等等。
(2)下游流域由热带草原气候向热带沙漠气候过渡,降水逐渐减少;蒸发旺盛,下渗增加;下游部分河段出现“地上河”现象,无支流汇入。
(3)上游山区河流落差较大,侵蚀作用强,河流挟带大量泥沙;卢格以下部分河段地势平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沉积,河床抬升;在人为筑堤束水情况下,河床高出两岸地面。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套灌区位于朗由双南溃河汲驰走我国最大的引黄灌区(左图),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该地区引进了优质向日葵,2014牟5月“河套向日葵”凭借优良品质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目酋葵花产业已经成为河套农艮增敞致富的一大特色支柱产业。传铣向日葵采收是将花盘割下,运至庭院场地晾晒,该地多推广插盘晾晒技术(即割下花盘,用刀斜削茎秆,将花盘正面向阳斜插在削好的茎秆上晾晒),如右图所示。
(1)分析河套灌区引种向日葵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2)与传统晾晒相比,说明插盘晾晒的好处。(6分)
(3)简述“河套向日葵”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对当地葵花产业的影响。(4分)
18.(1)河套灌区位于河套平原,地形平坦;黄河流经冲积而成,土壤肥沃;有黄河水灌溉,水源充足;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位于阴山南坡,受寒潮影响小,低温冻害少。
(2)就地晾晒,可避免另辟场地,节省晾晒时间,提高劳动效率;与场地晾晒相比,插盘通风透气性能更好,不易霉变,利于提高葵花籽品质;插盘晾晒可以提高太阳光照的效率,缩短晾晒时间。
(3)有利于扩大“河套向日葵”的影响力,扩大市场;增加农民种植向日葵的积极性,有利于扩大种植规模,提高产量;有利于提高品牌效应,提高产品价格,提高收益;有利于发展葵花旅游业,提高附加值;带动相关加工业发展,延长产业链。
【分析】本题以河套灌区农业发展为材料,涉及农业区位条件、农业发展、农业发展对区域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1)河套灌区位于河套平原,此处多为山前冲积扇地形,地形相对平坦;山前冲积扇及黄河冲积,大量土壤在此处堆积,土壤较为肥沃;靠近黄河,可就近取黄河水灌溉,水源充足;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较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该地位于阴山南坡,阴山可有效的阻止北方冷空气南下,使之受寒潮影响小,低温冻害少。
(2)插盘晾晒不用采摘再晾晒,就地晾晒,可避免另辟场地,既节约了大量的土地,又能节省晾晒时间,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普通晾晒方式就地晾晒,其果实与地面接触,插盘晾晒其果实在空气中,通风透气性更好,不易霉变,利于提高葵花籽品质;插盘晾晒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辐射,提高太阳光照的效率,使晾晒效果达到最好,有效缩短晾晒时间。
(3)国家地理认证提高了其品牌影响力,有利于扩大“河套向日葵”的影响力,提高市场影响力,有利于扩大市场;由于是国家地理认证,使得其产品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也能够促进农民种植向日葵的积极性,有利于扩大种植规模,提高产量;有地理认证,提高了地区向日葵的品牌影响力,利于提高品牌效应,由于品质得到了有效的保障,产品价格会有所提高,提高收益,利于农民脱贫致富;国家地理认证不仅能够带动向日葵种植业的发展,也能够有效的延伸其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发展葵花旅游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才能够带动相关加工业、制油业的发展,相关加工业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
湖南省长沙市同升湖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同升湖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长沙市同升湖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同升湖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