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分层作业设计(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空气测试题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空气测试题,共5页。
课题1空气(第01课时)
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后分层作业(人教版)(原卷版)
班级 | 姓名 | 学号 | 选做作业类型 | 实际完成时间 | 完成日期 | ||
|
|
| □基础作业 | □提升作业 | □拓展作业 |
|
|
【课前夯基】
1.二百多前,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用( )的方法研究了空气成分。
2.拉瓦锡把少量的汞放在( )的容器里连续热12天,发现部分汞变成了( )粉末,同时容器里的空气的体积减少了约( )
3.拉瓦锡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4.课本实验 2-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所用的药品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反应的现象为( )。
(2)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 ) ,放出热量,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看到( )
(3)结论:( )
(4)若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不到1/5体积,可能的原因是:
(5)若集气瓶内水面上升高于1/5体积,可能的原因是:
5.空气的成分按( )计算,氮气约占( ),( )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 ),二氧化碳约占0.03%,其他杂质约占0.03%。
6. 纯净物和混合物
(1)混合物:由( )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如空气、海水等。
(2)纯净物:只由( )组成。如氧气、氮气等。可以用固定的化学符号来表示。
注意:混合物中各成分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各自保持着各自的性质。
【分层作业】
一、基础作业(预计完成时间:5分钟;实际完成: 分钟)
- 将下列科学家与其贡献连接起来
A门捷列夫 1.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B道尔顿 2.分子学说
C拉瓦锡 3.编制元素周期表
D阿伏伽德罗 4.原子论
- 按体积分数算,约占0.03%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3.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中的红磷还可以用硫来代替
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C.此实验证明,氧气占空气的五分之一
D.该实验所用的红磷的量不足可能造成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五分之一
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海水 B.洁净的空气
C.冰水混合物 D.新鲜的牛奶
5.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如下图所示
(1)实验原理:利用红磷在密闭集气瓶中燃烧,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燃烧过程中消耗了 ,导致集气瓶内气压 ,因此,水会进入集气瓶内。通过进入瓶内水的体积来测量空气中所含氧气的体积。
(2)反应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 生成 ;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进入集气瓶中约为原集气瓶空气体积的 。
(3)实验成功的关键:①装置气密性要 ,防止因装置漏气而影响测量结果;②使用红磷要过量;
③ 后才能打开止水夹避免因热胀冷缩造成误差;④不能用碳、硫等代替红磷,因为碳、硫燃烧后有 生成,不能得到预期的实验结果。
二、提升作业(预计完成时间:5分钟;实际完成: 分钟)
1.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纯净物的是( )
①氧气 ②空气中的稀有气体 ③奶茶 ④冰水混合物 ⑤汗水 ⑥人体呼出的气体 ⑦二氧化碳
⑧海水 ⑨净化后的空气 ⑩澄清石灰水
- 成年人每秒钟需要吸入氧气约130ml,则相同条件下每分钟需要吸入空气的体积( )
A.650 B.39000
C.520 D.31200
3利用铜粉也能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按下图组装仪器,并使活塞位于50mL刻度处;加热铜粉,同时来回推拉活塞十几次;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最终活塞位于41mL刻度处(反应前、反应结束,小气球都是瘪的)。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A.小气球可以缓冲注射器针筒内的压强变化
B.实验装置不能漏气
C.取用的铜粉要过量
D.本实验测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20
4..甲、乙、丙三个同学在学课题1时,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非常感兴趣,想探究能否用其他物质
来代替红磷完成该实验。他们选取了红磷、铁丝、硫粉、木炭等进行如下探究:
(1)甲同学首先认为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他的理由是( )。
(2)乙同学认为也不能用硫粉、木炭代替红磷。他的理由是 ( )。
(3)小兰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冷却后水能进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 ( )。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一,其原因可能是( )(答一点)。
(4)如图2所示,关闭止水夹a、b、c,使过量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盛有空气的等容积的A、B两瓶中同时燃烧,燃烧停止并冷却至室温。
①若只打开止水夹a、c,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②若只打开止水夹b、c,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③若同时打开止水夹a、b、c,观察到的现象是( ),原因是( )。
三、拓展作业(预计完成时间:5分钟;实际完成: 分钟)
1.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关于该实验有下列说法:①向烧杯中加水是为了提高烧杯内的温度;②白磷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白雾;③白磷的量不足,会使测定的结果偏大;④实验中可观察到,注射器的活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⑤若试管内净容积为50mL,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活塞停止在40mL附近。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②③⑤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2.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罟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2)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
(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 (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空气精品巩固练习,文件包含第5课课题1空气-九年级化学上学期课后培优分级练人教版解析版docx、第5课课题1空气-九年级化学上学期课后培优分级练人教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空气同步练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右图装置改进后的优点是,氧气的用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达标测试,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