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吉林省白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
展开
吉林省白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
2021年11月23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发文:“在过去24小时中,太阳活动很低。日面上有2群黑子……该期间无C级(C级以下的耀斑均为小耀斑)及以上耀斑发生。地磁场平静。”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观测到2群黑子的“日面”指的是(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热球层 D.日冕层
2.下列关于黑子和耀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黑子和耀斑出现的周期是11年 B.黑子的温度具有周期性变化
C.黑子和耀斑经常同步起落 D.太阳风是最剧烈的太阳活动
2021年,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发文称,该团队通过建立磁性地层年代序列,确定了云南思茅盆地的钾盐形成于1.12亿年~6300万年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地发现的钾盐主要形成于( )
A.寒武纪 B.石炭纪 C.二叠纪 D.白垩纪
4.该时期出现的事件是( )
A.冰川范围缩小 B.草原面积扩大
C.恐龙灭绝 D.三叶虫出现
红水河位于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之间,在广西境内拐了一个大弯,形成一个“U”字形的大峡谷,即红水河第一湾。其地质构造复杂,喀斯特地貌明显。下图为红水河第一湾风光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红水河沿线多( )
A.喀斯特地貌 B.雅丹地貌 C.冰蚀地貌 D.海蚀地貌
6.红水河第一湾形成的主导作用是( )
A.海浪侵蚀 B.冰川侵蚀 C.流水侵蚀 D.风力侵蚀
2021年11月6日,一则点赞风雨无阻的气象人的短视频火了。视频中气象员无论风霜雨雪,都要保证探空气球每天早上和晩上的7:15准时携带无线电探空仪升起,上升到大约30km高空后自行爆裂。探空仪犹如一个听诊器,从地面逐层扫描至高空,从而获得各层的气压、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值。正是这每天看似重复简单,却又复杂的工作,让我们预知阴晴冷暖,启动灾害预警,让气象为生活服务,将损失降到最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探空气球需要测量空气湿度,是因为空气中的水汽意义重大。空气中的水汽( )
①含量和人体舒适度甚至健康密切相关②直接产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
③吸收地面短波辐射,以达到保温效果④放出长波辐射,以达到保温效果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探空气球在大约30km高空爆裂的原因是( )
A.探测结束后,自爆防止数据泄密
B.高空气温低,气球球皮受冷破裂
C.高空气压低,气球急剧膨胀炸裂
D.距太阳较近,氢气受热易燃易爆
2021年10月25日早晨,印尼某公司旗下的一架货运飞机坠毁在印尼东部巴布亚省查亚峰地区。有关人士表示,由于伊拉加机场地处山区,该日早晨雾气太大,能见度不佳,阻挡了飞行员的视线,机长最终决定尝试降落,结果导致悲剧发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事故发生时,飞机可能位于( )
A.高层大气 B.电离层 C.平流层 D.对流层
10.事故发生时,该处近地面大气( )
A.水平运动快 B.自净能力弱
C.水汽含量低 D.对流运动强烈
11.当日早晨( )
A.太阳辐射强 B.地面辐射强
C.大气逆辐射强 D.大气辐射强
磷虾,主要生活于靠近南极洲的大洋,因庞大的生物量和丰富的营养成分,引起了人类的关注。随着人类对南极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磷虾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同时磷虾也作为一种渔业资源被开发利用,数量大幅减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人类对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方式包括( )
①修建海底隧道
②修建南极科考站
③修建黄河小浪底水库
④修建跨海大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磷虾数量大幅减少,人类可以采取的补救措施有( )
A.停止对南极海域的开发
B.加大对磷虾过度捕捞的惩治力度
C.捕杀鲸鱼等磷虾猎食者
D.增设南极破冰船
2021年11月21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至23日,今年冬季第三轮寒潮席卷我国大部分地区,陕西宝鸡眉县位于秦岭山区,是“中国猕猴桃之乡”,当地果农为抵御本次寒潮,于2日凌晨在桃园内堆枝叶、杂草和谷壳等,用土压成熏烟堆,点火重烟,以此减轻霜冻危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果农于凌晨点火熏烟,是因为该时段( )
A.太阳辐射最弱,地温最低 B.大气辐射最强,温差最大
C.果园内外气压最大,风力强 D.地面辐射损失较多,气温较低
15.点火熏烟可以减轻霜冻危害,是因为增强了( )
A.大气反射 B.大气逆辐射 C.大气辐射 D.地面辐射
历时79天、总航程1.4万海里,中国第12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于2021年9月28日乘雪龙2号返回上海国内基地码头,中国第12次北极科学考察任务圆满完成。下图示意北极科考航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下列选项中,雪龙2号吃水深度最大的是( )
A.上海港 B.对马海峡 C.宗谷海峡 D.白令海峡
17.雪龙2号返航时更节省燃料,主要是因为( )
A.夏季不需要燃料取暖 B.返航物资较少,省燃料
C.甲航段有寒流流经 D.乙航段有暖流流经
18.雪龙2号途经白令海峡海域时,可能会遇到的地理现象是( )
A.风暴潮频发 B.有大量冰山漂浮
C.风急浪高,风险大 D.海上雾气弥漫
作为生态屏障的敦煌市万亩林区,是我国“三北防护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气候异常、林区老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该林区出现了防护林大面积枯死的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敦煌市万亩林区的主要植被类型是(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针叶林 D.硬叶林
20.应对林区老化、枯死最有效的方法是( )
A.适度砍伐,梯次补种 B.引水灌溉,保障用水
C.全面砍伐,补种新苗 D.适度发展木材加工业
我国东北地区黑土广布。黑土,是目前世界上最肥沃、最适宜耕作的土壤,有着“一两土,二两油”的美称。下图为黑土形成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导致黑土腐殖质层逐渐变厚的原因有( )
①成土母质
②生物
③气候
④时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黏粒淀积层的主要作用是( )
A.保水保肥 B.通气透水 C.调节土温 D.增加养分
二、综合题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江西省南昌市厚田沙漠被称为“江南第一沙漠”,主体位于赣江西岸,上游是山地和丘陵。厚田沙漠位于赣江古河床,沙质细腻,并且沙漠中常发现附有贝壳的岩石。赣江改道后,“厚田河漫滩”出露,此处植被覆盖率较低,夏季受伏旱天气的影响,干旱加剧。且当地平均风速大,起沙风日数多,使得沙化土地不断扩张,最终形成厚田沙漠。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厚田沙漠的治沙工作就一直在进行,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下图示意厚田沙漠位置。
(1)分析赣江改道的原因。
(2)推测厚田沙漠的沙源。
(3)列举风沙灾害的防治措施。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导致城市热岛现象加剧、热岛强度增大,给居民生活和城市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城市热岛强度指城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值,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日变化表现为夜晩强、白天弱,最大值出现在晴朗的夜晩;年变化表现为秋冬季强,夏季弱。下图为某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
(1)根据所示的信息,用箭头画出图中该市的热岛环流方向。
(2)分析城市热岛强度日最大值一般出现在晴朗夜晚的原因。
(3)该城市规划在A、B、C三处中选一处建设排放大量大气污染物的工厂,请选出最适宜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车尔臣河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发源于昆仑山北坡,集水面积大,最终注入台特玛湖,该河以冰川融水为主要补给水源,除此之外还有山地降水和地下水补给,年径流量较为稳定,但季节变化较大,时常洪水泛溢,给两岸居民带来巨大财产损失。2021年9月16日,车尔臣河干流的大石门水利框纽工程举行下闸蓄水仪式。下图为车尔臣河流域示意图。
(1)车尔臣河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 ,上游冰川融化,汇集形成 (填水循环环节,下同);水面 、植物 产生的水汽,在陆地上空冷却凝结形成 ,部分 汇入河流,部分 进入土壤,形成地下径流,河流水量由此得到补给。
(2)推测该河流洪涝灾害多发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3)分析大石门水利枢纽工程下闸蓄水的意义。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布纹球原产于非洲,其主干粗大,叶子退化到近乎消失,因外观的奇特而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野生布纹球遭到大肆采挖导致数量急剧下降,为此,非洲各国相继颁布了保护野生布纹球的法令。下图为布纹球照片。
(1)推测野生布纹球分布地区的气候特征。
(2)简述野生布纹球畅销可能对原产地产生的不利影响。
(3)非洲各国颁布法令保护野生布纹球,请说明该举措对当地环境的意义。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A
2.C
【解析】【点评】太阳大气是太阳外边的大气层,从里向外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太阳大气的温度在光球500km之上的色球边缘温度最低约4500摄氏度,然后随高度增长,在过渡区温度迅速增长,在10000km高度的日冕区底层边界,温度已达到10的6次方摄氏度以上。
1.黑子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观测到2群黑子的“日面”指的是光球层,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2.黑子和耀斑出现的周期约是11年,A错误;黑子的温度没有周期性变化,是光球中暗亮的斑块,B错误;黑子和耀斑一般现时出现,黑子多时,耀斑也频发,C正确;耀斑是最剧烈的太阳活动,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3.D
4.C
【解析】【点评】中生代是 显生宙第二个代,晚于古生代,早于新生代。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中生界。中生代名称是由英国地质学家J.菲利普斯于1841年首先提出来的,是表示这个时代的生物具有古生代和新生代之间的中间性质。中生代从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开始,到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为止。自老至新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中生代时,爬行动物(恐龙类、色龙类、翼龙类等)空前繁盛,故有爬行动物时代之称,或称恐龙时代。中生代时出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以菊石类繁盛为特征,故也称菊石时代。淡水无脊椎动物,随着陆地的不断扩大,河湖遍布的有利条件,双壳类、腹足类、叶肢介、介形虫等大量发展,这些门类对陆相地层的划分、对比非常重要。
3.阅读材料可知,钾盐形成与1.12亿年~6300万年前,寒武纪时代时间范围:5.7亿年~5.1亿年前,石炭纪时间范围是:3.55亿年~2.9亿年前,二叠纪时间范围是:2.9亿年~2.5亿年前,白垩纪时间范围是1.35亿年~6500万年前,故ABC不符合时间段,符合的是答案D。
4.根据题1,结合知识,白垩纪是中生代晚期,全球气候由温暖湿润变得寒冷干燥,冰川范围扩大,植被减少,恐龙难以生存,出现大灭绝,故AB错误,C正确。三叶中最早出现在古生代,而不是中生代,故D错。答案选择C。
【答案】5.A
6.C
【解析】【点评】喀斯特地貌是含有的石灰岩的地方,被地下水以及地表上的水经过大自然的破坏,以及在经过水的侵蚀之后沉积而成的。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与地下水以及地表的水有很大的关系,因为石灰岩主要的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溶于水,所以石灰岩因为水的作用就会产生变形。
5.由材料“其地质构造复杂,喀斯特地貌明显”,可见沿线多喀斯特地貌,容易被溶蚀,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6.由于沿线多喀斯特地貌,在流水的侵蚀(溶蚀)下,形成第一湾,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7.C
8.C
【解析】【点评】在判读大气受热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一是要理解大气受热过程的实质,地面先吸收太阳辐射,然后把热量传给大气,大气通过逆辐射把热量又还给地面;二是地表主要在白天接收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随时都存在,只不过不同时刻强弱不同,且大气辐射最强和地面辐射最强的时刻分别是大气温度最高和地面温度最高的时刻;三是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白天一般主要考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晚上一般考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7.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和人体舒适度甚至健康密切相关,①正确。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并且空气中要有凝结核,才能够产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②错误。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③错误。水汽能够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大气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向地面辐射,可以达到保温效果,大气逆辐射是长波辐射,④正确。①④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8.探空气球在大约30km高空爆裂的原因是高空气压低,气球急剧膨胀炸裂,与其他因素关系不大,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9.D
10.B
11.C
【解析】【点评】对流层位于大气的最低层,集中了约75%的大气的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质量。其下界与地面相接,上界高度随地理纬度和季节而变化。它的高度因纬度而不同,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17~18公里,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公里,极地平均为8~9公里,并且夏季高于冬季。
9.结合材料有关人士表示,由于伊拉加机场地处山区,该日早晨雾气太大,能见度不佳,阻挡了飞行员的视线,机长最终决定尝试降落,结果导致悲剧发生,雾是近地面附近的水汽凝结现象,因此飞机被雾气遮挡导致发生事故的现象应发生在对流层。故D选项正确。
10.结合材料可知,此时为秋冬季节印尼山区的清晨,雾气遮挡视线,应为逆温现象;逆温现象发生时,空气不易流通,自净能力弱。故B选项正确。事故发生时,该处近地面大气水平运动慢,A错误;雾气太大,水汽含量高,C错误;对流运动弱,D错误,故答案为:B。
11.当日出现大雾天气,空气中水汽含量较高,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强,大气逆辐射强。故C选项正确,D错误。当日早晨雾气太大,能见度不佳,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达到地面的太阳辐射弱,地面辐射弱,而太阳辐射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A、 B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12.D
13.B
【解析】【点评】海洋空间资源是指与海洋开发利用有关的海岸、海上、海中和海底的地理区域的总称。将海面、海中和海底空间用作交通、生产、储藏、军事、居住和娱乐场所的资源。包括海运、海岸工程、海洋工程、临海工业场地、海上机场、海流仓库、重要基地、海上运动、旅游、休闲娱乐等 。
12.阅读材料,由题意分析,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方式主要是针对海洋的,①修建海底隧道,属于海洋内部区域内,因此属于对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①正确;修建南极科考站,是在南极大陆之上,不属于海洋内部,故②错误;修建黄河小浪底水库,属于我国对河流资源的开发,不属于海洋资源,故③错误;修建跨海大桥,占用了海洋上空空间领域,属于开发海洋空间资源,故④正确。因此①④正确,答案选择D。
13.阅读材料,由题意可知,磷虾数量大幅度减少是由于人类对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破坏了其生存环境,且被作为一种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数量大幅度减少。采取补救办法,按照国际对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要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开发的同时还需要保护,且不影响其繁殖和生存。停止对南极海域开发不符合发展的观点,故A错,加大对磷虾过度捕捞的惩治力度,可以缓解磷虾数量减少,故B正确,捕杀鲸鱼等磷虾猎食者,会破坏其他生物种类,故C错误,增设破冰船,会加大对南极海域的环境破坏程度,更不可取,故D错。答案选择B。
【答案】14.D
15.B
【解析】【点评】大气对太阳辐的短波射吸收很少,但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能力强,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升温,产生地面辐射,大部分被大气吸收,大气又以大气逆辐射的返回地面,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熏烟防霜是通过熏烟使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增强大气逆辐射,使保温作用增强,减轻霜冻。
14.凌晨无太阳辐射提供热量,地面散热又比较多,因此气温比较低,农作物容易遭受冻害,因此要在凌晨点燃熏烟,以防霜冻,故D正确;点燃熏烟主要是减轻霜冻对桃树的危害,与地温高低关系不大,且凌晨没有太阳辐射,故A错;由于夜晚无太阳辐射,地面辐射较弱,大气吸收热量较少,所以该时段大气辐射较弱,且凌晨时段气温较低,温差不大,故B错;果园内外果园内外气压大小、风力大小,与点燃熏烟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答案选择D。
15.结合所学知识,点燃熏烟,主要是增加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进而加强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加气温,减轻冻害,故B正确,D错误;大气的反射需要在白天才能起到作用,故A错误;大气辐射主要射向宇宙空间,与减轻桃树的霜冻危害无关,故C错误。答案选B。
【答案】16.A
17.C
18.C
【解析】【点评】吃水,船舶浸在水里的深度。该深度根据船舶设计的不同而不同。吃水的大小不仅取决于船舶和船载所有物品,如货物、压载物、燃料和备件的重量,而且还取决于船舶所处水的密度。通过读取标在船艏和船艉的水尺,可以确定船舶的吃水,海水的盐度越大,密度越大,吃水越浅。
16.一般情况下,由赤道向两极,温度逐渐变低,密度则逐渐变大。到了两极海域,由于水温低,海水结冰,剩下的海水盐分高,所以密度更大。一般情况下,海水的盐度越低,其密度越小,海水的浮力就越小,船只的吃水深度越大,上海港是四个港口中纬度最低的,密度最小,因此,船只吃水深度最大。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17.返航经过的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需要燃料取暖,A错误;返航物资相对去程时变化不大,对燃料节省影响不大,B错误;甲航段有寒流流经,顺流而行,节省燃料,C正确;暖流与航向相反,消耗更多燃料,D错误。故答案为:C。
18.风暴潮是由台风引起,白令海峡没有台风,A错误;白令海峡位于北纬65°35′,离北极距离较远,冰山影响小,B错误;极地东风与海峡走向基本一致;加上洋流影响,导致南北温差大;狭管效应,加剧风力;海面宽广,摩擦力小,导致该海峡风急浪高,航行风险高,C正确;海雾出现在冬季,该时段为夏季,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19.B
20.A
【解析】【点评】由于水热条件的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从低纬高高纬气候类型依次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冰原)气候,亚欧大陆中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不同的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有一定的区别,世界主要的自然带从低纬到高纬依次是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苔原带,亚欧大陆中部的自然带为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19.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敦煌市位于我国甘肃省西北部地区,地处温带,因此万亩林区植被类型属于温带植被--落叶阔叶林,故B正确;常绿阔叶林和硬叶林是亚热带植被类型,故AD错误;针叶林带一般处于亚寒带地区,故C错误。答案选择B。
20.根据材料显示,随着气候异常、林区老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该林区出现了防护林大面积枯死。要想改善,必须选择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应当适度砍伐,梯次补种,以保证防护林起到作用,做到最好的更新轮换,故A正确;由于西北吸取降水量稀少,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所以引水灌溉是不现实的,故B不符合题意;全面砍伐,导致植被稀疏,水源无法涵养,风沙侵蚀严重,补种新苗很难生长起来,即使能生长,也需要很大的工程量和时间,故C错误;“三北防护林”作为生态屏障,其目的主要是用来抵御风沙侵蚀,改善环境,木材加工不符合国家政策,也不符合当地的发展,故D错误。答案选择A。
【答案】21.B
22.A
【解析】【点评】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的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在地理环境各要素中气候是主导性因素,植被是具有代表性要素,土壤为各要素的中心环节。
21.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导致黑土腐殖质层逐渐变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气候原因,导致微生物更新、枯枝落叶掉落以及动物死亡等覆盖在地层表面,通过长时间的分解和沉积,时间越长,覆盖的有机质腐殖物越多,因此腐殖质层逐渐变厚,因此②③④符合题意,B正确,尘土母质是有岩石分化分解等外力作用下形成的,故①不符合题意。答案选择B。
22.观察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黏粒淀积层土质细腻,黏性较强,密度较大,位于腐殖质层下,能起到保存水分的作用,阻挡腐殖质层因水下渗导致的肥力流失,故A正确,相反由于黏性导致通透性较差,故B错,土温调节作用不是通过土层解决的,故C错,土壤的养分主要来自生物的更新换代,故D错。故答案为:A。
23.【答案】(1)河水偏向东岸流动,东岸流量大、速度快,为河流凹岸﹐侵蚀明显;西岸流量小,速度慢,为河流凸岸,沉积明显,河床抬高;河弯逐渐发展,使得赣江河道东移。
(2)上游山地、丘陵水土流失严重,大量的泥沙进入赣江;河流改道后河床裸露,沉积的泥沙干燥后易被侵蚀、搬运,土地沙化;自然和人为原因使沙化土地不断扩张﹐与上游来沙共同成为厚田沙漠的沙源。
(3)设立阻沙墙;设置立式沙障;植树种草;设置石方格、草方格沙障等。
【解析】【分析】(1)河流改道的原因有侵蚀作用、淤积或堵塞、人为活动、地质作用等。结合图示信息可看出当地的河道较为弯曲,由于赣江是自南向北注入鄱阳湖,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河水偏向东岸流动,东岸流量大、速度快,为河流凹岸﹐侵蚀明显;西岸流量小,速度慢,为河流凸岸,沉积明显,河床抬高;在河曲的“凹岸更凹,凸岸更凸”的冲淤发展过程中,使得赣江河道东移。
(2)沙源主要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分析,自然方面主要分析沙源来源位置、外力搬运、外力沉积等。厚田沙漠为赣江古河床的一部分,上游山地、丘陵水土流失严重,大量的泥沙进入赣江,赣江改道,河床大量沙质堆积物裸露;赣江流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水位季节变化较大,丰水季节河水搬运泥沙堆积在河床,枯水期时,沙洲与河漫滩大面积出露水面,为厚田沙漠提供丰富的沙源物质。当地冬季风活动强,冬季风对沙源物质的不断搬运堆积,使沙漠面积不断扩大。人为原因:相关部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当地的治沙工作,沙漠边缘出现滥砍乱伐现象,植被破坏严重,植被防风固沙能力下降,沙尘搬运、沉积加强,造成土地沙漠化面积扩大。
(3)风沙灾害的防治措施可参照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措施回答,回答时应结合当地地理环境特征,采取符合当地地理环境 特征的措施。如设立阻沙墙起阻沙作用;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起固沙作用;设置石(草)方格沙障起固沙作用;设置立式沙障等。
【点评】河流改道的原因:
①构造原因:在流域内,由于差异构造运动,不同地区升降趋向和速度不同,使河流向相对下降或沉陷的地区迁移,其方式有渐进式迁移、袭夺式迁移、倒流式迁移;
②水文原因:在平原河段,大量泥沙不断淤积,使河床高于两岸地面,导致河流决口,沿低洼地带径流,形成新的河道。最常见的就是黄河;
③人为原因:蓄水拦洪、截弯取直、开挖人工河道、挖沙、引水等改变河流主河道;④由于地质运动使河流改变流向。河道变迁不同程度地改变水系格局和水文动态,进而对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以及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24.【答案】(1)作图如下:
(2)晴朗的夜间郊区大气透明度好,大气逆辐射弱,降温迅速;城区大气扩散条件较郊区差,空气污染物多,大气逆辐射较强,导致城区夜间热量损失少,降温较少,气温相对较高;城区与郊区夜间温差大,城市热岛强度大。
(3)应建在C处。理由:城市规划时,般把污染风险较大的工厂企业布局在城市热岛环流的范围之外,避免这些工厂企业排放的大气污染物随城市热岛环流从近地面流向城市中心区。
【解析】【分析】(1)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工业和交通排放大量的废热,使城市气温比郊区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在郊区下沉; 在近地面,郊区气温低,气压高,城市气温高、气压低,风从郊区回流城市,形成热岛效应。画图如下:
(2)城市热岛强度日最大值一般出现在晴朗夜晚,说明晴朗夜晚,城市的气温较高,郊区的气温较低,城市和郊区的温度差较大,热岛效应较强烈。表现在:晴朗的夜间郊区大气透明度好,大气逆辐射弱,补偿给地面的热量少,地面降温迅速,气温低;城区大气扩散条件较郊区差,空气污染物多,大气厚度较大,大气逆辐射较强,补偿给城市的热量较多,导致城区夜间热量损失少,降温较少,气温相对较高;从而导致城区与郊区夜间温差大,热岛效应明显,城市热岛强度加大。
(3)排放大量大气污染物的工厂应建在C处。理由:AB都处于城市的热岛效应环流圈半径之内,容易将污染空气回流带给城市,造成城市的污染加剧。因此城市规划时,一般把污染风险较大的工厂企业布局在城市热岛环流的范围之外,降低热岛效应过程将污染空气污染城市。
【点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四关键”:
25.【答案】(1)陆地内循环;地表径流;蒸发;蒸腾;降水;降水;下渗
(2)夏季。夏季气温高,冰川融水量大;夏季降水量大且集中,对河流的补给量大;上游呈扇型,同期支流汇水量过大,洪涝灾害多发。
(3)夏季下闸蓄水可以使河流径流量不至于太大,有防洪的作用;夏季蓄的水在冬季放出,补充河水,减小季节变化。
【解析】【分析】(1)车尔臣河位于我国内陆地区,是内流河,所以参与水循环的类型为陆地内循环,冰雪融水汇流形成地表径流,水面通过蒸发,植被通过蒸腾作用会把水汽蒸发到空气中,随着水汽的上升,冷却形成降水,降水汇流形成地表径流,下渗补充地下径流,形成一个陆地内循环。
(2)车尔臣河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发源于昆仑山北坡,以冰川融水为主要补给水源,除此之外还有山地降水和地下水补给。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降水集中。从图中可以得知,该河上游支流多,所以汇聚的水量大。综上,所以夏季来水量多,因此容易引发洪涝灾害。
(3)大石门水利工程下闸蓄水,可以把上游来水拦截,留在库区,使河流下游径流量不至于太大,对下游有防洪的作用;蓄水可以在冬季放出,补充河水,减小季节变化。
【点评】水循环的环节判断
第一步,分清空间区域,如从海洋上空指向陆地上空为水汽输送,在地面以下为地下径流。
第二步,看箭头方向,一般箭头向上为蒸发(蒸腾);箭头向下为降水;箭头由地表指向地下为下渗。
第三步,分析水循环环节的主要影响因素。
环节
主要影响因素
蒸发
温度、风力、湿度、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河湖、植被)
降水
大气环流、地形、海陆位置、下垫面、洋流、人类活动
地表
径流
降水量、流域面积、地表坡度、植被状况、地质条件、人类活动
下渗
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植被状况、地表坡度、地面松软程度
26.【答案】(1)炎热干旱。
(2)加剧原产地的荒漠化;导致原产地生物多样性减少。
(3)美化环境;防风固沙;维持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1)非洲气候类型共有四种: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主干粗大,叶子退化到近乎消失”是热带沙漠气候区植物的典型特征---主干粗大是为了储存水分,叶子退化到近乎消失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腾。因此野生布纹球分布地区的气候特征是炎热干旱。
(2)由材料中野生布纹球的形态特征可推知其生活在热带沙漠地区,在沙漠地区绿色植物具有防风固沙的作用。材料“野生布纹球遭到大肆采挖导致数量急剧下降”说明野生布纹球畅销造成野生布纹球数量急剧减少,因此防风固沙作用减弱,原产地土地荒漠化加剧;此外还可能导致野生布纹球灭绝,使原产地生物多样性减少。
(3)非洲各国颁布法令保护野生布纹球,可以有效防止野生布纹球数量急剧减少甚至灭绝的后果,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野生布纹球生活在热带沙漠气候区,具有防风固沙的作用,因此非洲各国颁布法令保护野生布纹球有助于防风固沙;“因外观的奇特而深受消费者喜爱”,说明野生布纹球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
【点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1.纬度位置。通常情况下,赤道地区降水最多,两极附近降水最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2.海陆分布。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水较少。
3.地形地势。通常情况下,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较少。
4.洋流因素。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如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就直接得益于暖湿的北大西洋暖流。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如大陆西岸的寒流(南半球)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5.人类活动。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
2023-2024学年吉林省白山市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吉林省白山市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泥火山”喷出的气体源自, 某市本次出现的灾害性天气是, 该季节,下列说法可信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吉林省吉林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吉林省吉林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保持试卷整洁,该煤层形成的古地理环境是,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云南省名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云南省名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