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综合知识诊断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考试时间:50分钟;命题人:张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
A.新冠病毒B.流感病毒C.蛇毒D.蛇
2.骆驼刺,根系特别发达。此特征是为适应荒漠中的哪项非生物因素而形成的?( )
A.光B.温度C.水D.空气
3.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人通过呼吸排出一些多余的气体B.春天的秧苗随风而长
C.小狗受到惊吓马上跑开D.机器人打扫卫生
4.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有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下列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一山不容二虎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5.“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描述了生物之间什么样的关系
A.竞争B.合作C.捕食D.寄生
6.在调查校园生物中,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小伟独自一人下到河水中去观察鱼 B.小梅拨开草丛,看到一只蟋蟀便把它记录下来
C.小军发现不认识的植物,将其拔起来带回家研究 D.小明发现一只老鼠,觉得恶心便不记录
7.新冠肺炎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V)引发,判断该病毒是否属于生物的依据是
A.能使人患病B.个体微小C.能进行繁殖D.能进行运动
8.“人的皮肤每天都会出汗,汗液有咸味”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以下哪一特征(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D.能进行呼吸
9.鼠妇总是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才能找到,小林同学观察到这一现象,提出: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这属于科学探究步骤中的( )
A.发现并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
C.设计实验方案并设施、记录D.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10.下列在环境与生物的关系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A.蚯蚓B.春风C.温度D.土壤
11.如图是两棵植物,你对比后认为A植物应该分布在什么环境里
A.温暖地区 B.湿润地区 C.寒冷地区 D.干旱缺水地
12.中小学生“五项管理”包括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管理等五项。某学校要了解本校学生“五项管理”的落实情况,应选用( )
A.调查法B.测量法C.实验法D.观察法
13.学校食堂对师生每天的饭菜都要随机采集,部分留样,供有关部门进行检查。其中主要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 )
A.比较B.抽样调查C.普查D.生物分类
14.在自然环境中,适者生存。下列实例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草履虫能净化污水B.高温少雨天气使农作物减产
C.树木扎根能防止水土流失D.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状
15.生活在寒冷地区的海豹,皮下脂肪的厚度可达60毫米,这是( )
A.海豹对环境的影响 B.海豹对环境的适应 C.环境对海豹的影响 D.环境对海豹的适应
16.下列生物中存在竞争关系的是( )
A.野兔和狼B.牛和羊C.豆科和根瘤菌D.昆虫和鸟
17.要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在下列的四个实验装置中,应该选择( )
A.B.C.D.
18.张林同学将调查到的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他归类的依据是它们的( )
A.形态结构B.生活环境C.实际用途D.运动方式
19.下列现象与生物特征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岸边的柳树长出嫩芽和新叶——生物能繁殖后代
B.鲸浮出水面时产生雾状水柱——生物能进行呼吸
C.树上的麻雀看到游人,拍打着翅膀飞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盛开的桃花,有的粉似朝霞,有的白似雪——生物具有变异现象
20.任何生物都只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下列各项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
A.昆虫的体态与色彩往往巧妙地与环境融为一体
B.每天光照时间超过14小时,油菜才能形成花芽
C.莲藕的根状茎和叶柄内部有发达并相通的气腔
D.地衣能够加速岩石风化,促进地球土壤层的形成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21.登高公园里有一棵千年古槐,传说是幸福、吉祥、美好的象征。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古槐______(填“是”或“不是”)生物。古槐朝向阳光充足的方向枝叶繁茂,这体现了生物的______特征。
(2)为了保护古槐,工作人员会定期给古槐除虫。从生物学角度看,虫子是影响古槐生活的生态因素中的______因素。
(3)千年来这棵古槐常遭遇过洪水、狂风暴雨而致枝叶凋零,但古槐仍顽强地存活了下来。这体现了______对生物的影响。
(4)夏日,与周围空旷地方相比,古槐树下气温低、湿度大,这体现古槐对______的影响。
22.用字母填空:
a.狮子捕食斑马;b.田里的水稻和杂草;c.猫捉老鼠;d.小狗和小狗身上的跳蚤;e.蚂蚁搬家;f.雄梅花鹿争夺配偶;g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
(1)上述表示同种生物之间互助关系的有______;种内斗争关系的有______。
(2)表示不同种生物之间捕食关系的有______和______。竞争关系的有______;寄生关系的有______。共生关系的有________。
23.在横线上把内容填完整。
(1)图甲是阳光下生长的小麦。这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________。
(2)图乙是猎豹追捕羚羊。这说明生物能对外界________作出反应。
(3)图丙是鲸呼气时产生的雾状水柱。这说明生物能进行________。
(4)图丁是人出汗。这说明生物能____________。
(5)除________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4.某同学学习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后,绘制了如下图所示的概念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指”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对应实例: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
(2)图中B对应的实例是“蝌蚪能发育成青蛙”,则B代表生物能__________。
(3)图中E指“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请你举出一对应实例:__________。
(4)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__________。“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怎得梅花扑鼻香”,说明影响梅花开放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
(5)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肥厚的茎能贮存大量的水分。由此可知,仙人掌主要生活在__________(填“湿润”或“干旱”)的环境,这体现了生物能__________环境。
25.科学探究是生物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过程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乐趣,还是领悟科学研究方法、提升科学思维的基础。某一兴趣小组发现当人们移开花盆时,鼠妇(又称潮虫)会很快爬到其他隐蔽的地方。这是为什么呢?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该兴趣小组开展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步骤1:实验装置的中央放入10只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鼠妇,在温度适宜且明亮的环境中静置5分钟,分别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并记录。
步骤2:再按步骤1的方法重复操作4次。
步骤3:求5次实验的平均值。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______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设计体现了______原则。
(2)实验步骤中重复操作4次,并求平均值的原因是______。用10只鼠妇做实验,而不是用1只,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图示数据统计,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小组为继续探究水分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把实验装置中透明玻璃板一侧的湿土换成了干燥土壤,你认为还需要改变什么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是: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新冠病毒、流感病毒、蛇都具有生物的特征,都属于生物;蛇毒是毒蛇从毒腺中分泌出来的一种液体,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生物的特征,要求熟记。
2.C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详解】A.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动物则直接或间接依赖植物生存。例:菊花在秋季开花(植物分长、短日照植物),深海中无植物的生长,A不符合题意。
B.温度影响各种生物。例如:影响生物生存(动物生存于-2~50度);影响植物的分布:南柑,北梨,冷─针叶林,热─阔叶林;影响动物的形态(极地狐和沙漠狐)、生活习性(动物的冬眠和夏眠),B不符合题意。
C.一切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根比地上部分长许多.是因为荒漠干旱缺水,根比地上部分长许多,可以吸收到荒漠深处的水分,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C符合题意。
D.当空气里的有害物质达到一定浓度后,就会严重地损害人类的健康和农作物的生长,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D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A、人通过呼吸排出一些多余的气体证明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属于生物,具有生命现象,A不符合题意。
B、春天的秧苗随风而长证明生物具有生长的现象,属于生物,具有生命现象,B不符合题意。
C、狗受到惊吓马上跑掉体现了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具有应激性,属于生物,具有生命现象,C不符合题意。
D、机器人打扫卫生,虽然机器能够运动,但属于机械运动,机器不能进行新陈代谢,不属于生物,不具有生命现象,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4.D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
【详解】A.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叫做捕食;螳螂以蝉为食,黄雀又以螳螂为食,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的捕食关系,体现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
B.“一山不容二虎”的大体意思是两只老虎为争夺领地、食物、配偶等争斗,属于攻击行为,属于生物对生物的影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B不符合题意。
C.草和豆苗相互争夺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等,因此属于竞争关系,所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诗句中体现出豆苗与杂草间的生物关系是竞争关系,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C不符合题意。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环境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D符合题意。
故选D。
5.A
【分析】物种之间的关系分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1)种内关系是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分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
(2)种间关系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分互利共生、竞争、捕食和寄生。互利共生是指同生共死的量个物种之间的关系,如根瘤菌和豆科植物;竞争是指由于竞争同一食物、栖息地等两物种之间的争斗关系,如大小草履虫;捕食是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关系,如猫和老鼠;寄生是指一种生物寄生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如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
【详解】“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描述的是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体现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故选A。
6.B
【分析】调查是一项科学工作。对你所看到的生物,不管你是否喜欢它,都要认真观察,如实记录。不能仅凭个人好恶取舍;不要伤害动植物和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注意安全。
【详解】调查时需要注意安全,小伟独自一人下到河水中去观察鱼,不安全,A错误;
调查时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边调查边记录,注意记录不同的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的名称、数量以及生活环境的特点,B正确;
调查过程中不要伤害动植物和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特别是要保护珍稀物种,C错误;
调查过程中要如实做好记录,不能仅凭个人好恶取舍,D错误。
【点睛】调查的一般步骤: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如实做好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7.C
【分析】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能遗传和变异。
【详解】由分析可知,新型冠状病毒能繁殖属于生物的特征,而能使人患病、个体微小、能运动都不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例如植物属于生物,但是不能运动。
故选C。
8.C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⑤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人的皮肤每天都会出汗,汗液有咸味”这种现象说明生物能进行新陈代谢,具有把身体内产生的无机盐等废物排出的特征。故选C。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生物的特征。
9.A
【分析】科学探究一般步骤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设计实验)→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六步。
【详解】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可见,小林同学观察到这一现象,提出: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这属于科学探究步骤中的发现并提出问题。
故选A。
10.A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详解】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所以蚯蚓属于生物因素,春风、温度和土壤属于非生物因素。因此,A符合题意。
故选A。
11.D
【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图A中的植物根比地上部分长许多,可以吸收到土层深处的水分,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
【详解】植物根系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和无机盐,还有固定植物体的作用。根特别发达的植物,吸收能力强,适于生活在缺水的干旱地区。根系不发达植物,吸水能力较差,因此适于生活在水分较多的湿润地区。根据图示A可知,该植物的根非常发达,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形成庞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叶系统还发达,适应于干旱少水的地方。
故选D。
12.A
【分析】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测量法等。
【详解】A.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法。调查者以正确的理论与思想作指导,通过访谈、问卷、测验等手段。有计划地,广泛了解,掌握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故某学校要了解本校学生“五项管理”的落实情况,应选用调查法,符合题意。
B.测量法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不符合题意。
C.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不符合题意。
D.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B
【分析】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法。调查者以正确的理论与思想作指导,通过访谈、问卷、测验等手段。有计划地,广泛了解。掌握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
【详解】A.比较法研究生物进化的基本方法,比较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对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故A不符合题意。
BC.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当调查对象特别多时常采用抽样调查法。由题干叙述知,食堂工作人员对学生每天的饭菜都要随机采集,部分留样,供有关部门进行食品安全检查,因此其中主要运用的科学方法是抽样检测,故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D.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即性状差异,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D
【分析】生物适应环境指的是生物在某种环境条件下为了趋利避害而主动对自身进行的调节或改变。
【详解】A.草履虫净化污水导致环境条件由于生物的生存而发生改变,故属于生物影响环境,A不符合题意。
B.高温少雨导致作物减产是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导致生物的生存状态发生改变,故属于环境影响生物,B不符合题意。
C.树木的根能固土,可防止水土流失,故属于生物影响环境,C不符合题意。
D.沙漠干旱缺水,仙人掌为了适应沙漠生活茎肉质化可以保存较多的水分,叶变态成刺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因此仙人掌可以适应沙漠干旱少雨的生活环境,D符合题意。
故选D。
15.B
【解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详解】环境影响生物的生活,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海豹生活在寒冷的海域,它的皮下有着厚厚的脂肪,可以起到御寒的作用,这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
故选B。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16.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生物与生物之间关系的理解认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详解】A、狼是肉食性动物,会捕食野兔,二者之间形成捕食关系,A不符合题意。
B、牛和羊都是植食动物,会相互争夺食物,而形成的竞争关系,B符合题意。
C、豆科植物为根瘤菌提供营养物质,根瘤菌为豆科植物提供含氮物质,二者之间是共生关系,C不符合题意。
D、鸟类捕食昆虫,二者之间形成捕食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理解掌握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7.D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若要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的唯一变量是水分。
【详解】A.鼠妇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都在光下会影响鼠妇的活动,A错误。
B.该实验装置具有光和水分两个变量,B错误。
C.该实验装置具有光和水分两个变量,C错误。
D.都在阴暗的环境中而且唯一变量是水分,D正确。
故选D。
18.A
【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多种多样,为了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更好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弄清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我们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它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据此答题。
【详解】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等特征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因此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方面的特征。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首先把生物分成植物界和动物界以及其他生物三大类,界下面又分6个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门、纲、目、科、属、种,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19.A
【分析】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详解】A.岸边柳枝发出嫩芽,并有新叶长出,表明生物能够生长,A错误。
B.鲸需氧时常露出水面进行换气,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这说明鲸具有新陈代谢(呼吸)的生物特征,B正确。
C.树上的麻雀看到游人,拍打着翅膀飞走了,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正确。
D.盛开的桃花,有的粉的似霞,有的白的似雪,体现了生物具有变异现象,D正确。
故选A。
20.B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生物都生活在非常复杂的环境中,时刻受到环境中各种生态因素的影响,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繁衍,也就是说,自然界中的每种生物对环境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否则早就被淘汰了。
【详解】A.昆虫的体态与色彩往往巧妙地与环境融为一体,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不符合题意。
B.每天光照时间超过14小时,油菜才能形成花芽,是非生物因素光照对油菜的影响,说明环境影响生物,B符合题意。
C.莲藕的根、茎内部都有发达并相通的气腔,里面储存着空气,以满足根、茎、叶对氧气的需要,因此莲藕根和茎及叶柄内部都有发达并相通的气腔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不符合题意。
D.地衣能够加速岩石风化,促进地球土壤层的形成,是生态系统中的拓荒者,属于生物影响环境,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1.(1) 是 应激性(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生物
(3)环境
(4)环境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1)
古槐是植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征,属于生物。应激性是指一切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如光、温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机械运动、地心引力等)所发生的反应。应激性的结果是使生物适应环境,可见它是生物适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古槐朝向阳光充足的方向枝叶繁茂,这体现了生物的应激性特征。
(2)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所以,从生物学角度看,虫子是影响古槐生活的生态因素中的生物因素。
(3)
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所以,千年来这棵古槐常遭遇过洪水、狂风暴雨而致枝叶凋零,但古槐仍顽强地存活了下来。这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4)
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水由液态到气态要吸收热量,因此在此过程中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植物体的温度,继而降低环境的温度,因此在炎热的夏季,树林里凉爽宜人。所以,夏日,与周围空旷地方相比,古槐树下气温低、湿度大,这体现古槐对环境的影响。
22.(1) e f
(2) ac (也可填ca) b d g
【分析】物种之间的关系分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1)种内关系是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分种内互助(合作关系)和种内斗争(斗争关系)。
(2)种间关系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分互利共生、竞争、捕食和寄生。互利共生是指同生共死的量个物种之间的关系,如根瘤菌和豆科植物;竞争是指由于竞争同一食物、栖息地等两物种之间的争斗关系,如大小草履虫;捕食是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关系,如猫和老鼠;寄生是指一种生物寄生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如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
(1)同种生物之间的合作关系是种内互助,种内互助指的是同种生物的个体或种群在生活过程中相互协作,以维护生存的现象。因此,e蚂蚁搬家是种内互助。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栖息地或其它生活条件而发生的斗争叫做种内竞争(斗争)。所以,斗争关系的有f熊梅花鹿争夺配偶。
(2)捕食指的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a狮子捕食斑马是捕食关系,c猫捉老鼠是捕食关系。竞争是指由于争夺同一食物、栖息地等两物种之间的争斗关系。所以,b田里的水稻和杂草是竞争关系。寄生是一种生物依附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后者取得养分,维持生活。因此,d小狗和小狗身上的跳蚤是寄生关系。
23. 营养 刺激 呼吸 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病毒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1)阳光下的小麦通过光合作用能制造有机物,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猎豹追捕羚羊,说明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3)鲸鱼有时在水面上产生巨大的雾状水柱,这是鲸鱼在呼吸。
(4)人出汗,说明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5)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较为基础。
24.(1)细胞
(2)生长(由小长大)
(3)触碰含羞草,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举出一例,合理即可)
(4) 生态因素 温度
(5) 干旱 适应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的特征以及生物与环境有关的知识。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具有共同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外,生物都有细胞构成。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生物能适应环境。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1)
图中A指”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对应实例: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
图中B对应的实例是“蝌蚪能发育成青蛙”,则B代表生物能由小长大,即生长现象。
(3)
图中E指“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请你举出一对应实例:触碰含羞草,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羚羊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等。
(4)
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怎得梅花扑鼻香”,说明影响梅花开放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温度。
(5)
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肥厚的茎能贮存大量的水分。由此可知,仙人拿主要生活在干旱的环境,这体现了生物能适应环境。
25.(1) 光 单一变量
(2) 减少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
(3)鼠妇适合生活在阴喑的环境中,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
(4)把玻璃板换成黑纸板
【分析】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实验中所有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此题变量是光照。
(1)
实验的设计中唯一的变量是光照条件不同,故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设计体现了单一变量的原则。
(2)
实验步骤中重复操作4次,并求平均值的原因是减少误差,避免偶然因素的干扰。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以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因此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才有可信度。只用一只鼠妇不行。因为用一只鼠妇有很大的偶然性,容易产生误差。
(3)
分析图示数据统计,鼠妇大都集中在阴暗处,很少处于明亮处,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鼠妇适合生活在阴喑的环境中,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
(4)
该小组为继续探究水分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把实验装置中透明玻璃板一侧的湿土换成了干燥土壤外,还需要改变的条件是把玻璃板换成黑纸板,这样就能保证水分是唯一的变量,排除了光照条件的影响。
[生物]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生物期中试题: 这是一份[生物]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生物期中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