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6.24《廉颇蔺相如列传》 教案 中职语文高教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6.24《廉颇蔺相如列传》 教案 中职语文高教版01
    6.24《廉颇蔺相如列传》 教案 中职语文高教版02
    6.24《廉颇蔺相如列传》 教案 中职语文高教版03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基础模块 上册*二十四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司马迁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基础模块 上册*二十四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司马迁教学设计,共1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研读第一部分,分析文章选材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

    教这篇课文,应当考虑以下两点:(1)单元知识和训练的精神为指导,着重培养学生诵读、领悟和积累的习惯;(2)本文是一篇史传,篇幅又较长,要使学生在熟悉人物言论行事、认识人物思想品质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领会作者在文章布局上的用心,就必须有效地利用评点。结合高考文言文考查的知识点补充人物传记中考查的知识点。
      关键是要读得充分。本文尽管篇幅较长,但可读部分很多。对可读部分要做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例如有关事件背景部分及过渡性的句段可以一读而过;有关人物思想品质、精神境界的句段,可以反复朗读、品味;个别精彩的段落则应熟读成诵。
      在课时安排上要考虑到:1对司马迁作比较详细的介绍,以利今后的学习;2本文实词涉及词的本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知识,应很好地加以整理,使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3)要求背诵的部分最好能当堂成诵,以减轻学生负担。据此,本文拟用四课教读:

      第1课时:介绍作者和有关课文的内容的历史背景,讲读课文第1至2段。 预习3-16段概括大意。

      第2课时:讲读课文第3至13段。

      第3课时:讲读课文第14至16 

      第4课时:讲读17-21段,背诵最后五段,人物分析总结,整理实词。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

    2.领会史传作品在选材、布局和揭示人物性格方面的特点。

    3.认识廉颇蔺相如的思想品格;学习他先国后私的爱国主义 精神以及廉颇严于律己,有错就改的精神。

    重点难点:

    1. 归纳文中重点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学习辨析词义,判断文言特殊语法现象、特殊句式的方法。

    2.欣赏文中个性化的对话描写。

     

    教学方法:诵读法、归纳法、“引导—探究”学习法。

     

    课时安排:四课时。

    预习要求:

      由于课文较长,可以采取分段预习的方式。先指出课文写了三个故事,即“完璧归赵”“渑池会”“廉蔺交欢”。在书上标出段落顺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战国时期,有战国七雄,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中,秦国实力最强大,他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企图各个击破,最终吞并六国。而赵国是当时六国中较有实力的国家,坚决抵抗秦国的入侵。《廉颇蔺相如列传》就是着重记叙了廉颇和蔺相如二人合作,与强大的秦国抗争的故事。

    二、相关介绍

    1.作家: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

    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其父司马谈是一位博学多闻的学者,任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司马迁少年时代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20岁以后,司马迁遍游祖国南北,考察风土人情、文物古迹、搜集史料、研究社会,为他以后创作《史记》准备了丰富的材料。 元封三年(前108), 司马迁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为《史记》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公元前98年,李陵兵败投降了匈奴,他因为替李陵辩解,触怒了汉武帝,被迫入狱,受到了宫刑。他在狱中完成了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史记》。

    2、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130篇。 记述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时期近三千年的历史。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以说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文体简介:传记,是记录某人生平事迹的文字。《史记》全书共130篇,包括下列五种体裁:

    本纪(12):按年代记叙帝王言行和政绩。

    世家(30):记叙诸侯国的兴衰和杰出人物的事迹。

    列传(70):记叙各类名人的生平和事迹。

    表(10):按年代谱列各时期重大事件。

    书(8):记录各种典章制度的沿革。

     其中,本纪、世家和列传都属于传记文。

    3、课文背景:

    战国时期(前475~前221)是一个兼并剧烈的历史时期。公元前283年,秦军伐魏,燕赵救之,迫使秦军撤退。秦国虽然一直想攻打赵国,但当时秦国正以主力攻楚,而赵国本身又很强大,所以秦国不敢轻举妄动大举攻赵。但秦国却从未停止过对赵国的威胁。廉颇和蔺相如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他们是在这个历史舞台上起关键作用的人物。

    4.关于“和氏璧”(教师简单介绍补充)

    和氏璧,最早见于《韩非子》。《韩非子》载:楚国人卞和,在楚山(今襄阳南漳县历山)中获得了美丽的玉璧,把它奉献给了厉王。厉王让雕琢玉器的人鉴别它,雕琢玉器的人说:“这是石头。”厉王认为卞和在说谎,而砍去了他的左足。等到厉王驾崩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玉璧献给那位武王。武王让雕琢玉器的人鉴别它,又说:“这是石头。”武王又认为卞和在说谎,而砍去了他的右足。武王驾崩了,文王即位,卞和抱住他的玉璧在楚山下哭,三天三夜,眼泪流尽而代替它的是血。文王听到后,派人问他原因,说:“天下受到刖刑的人很多,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卞和说:“我不是为被刖伤心,我是因为它是宝玉而被看为石头,忠贞的人被看为说谎的人。”文王于是派雕琢玉器的人剖开他的玉璧,果然得到宝玉,于是命名是“和氏璧”。

    4、预习检查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缪公(mù ) 避匿(nì ) 缪贤(miào) 汤镬(huò) 虽驽 (nú)  

    肉袒( tǎn  )盆缶 (fǒu ) 召有司案图(àn ) 渑池(miǎn)  

    诈详(zhà)(yáng) 列观( guàn) 左右皆靡(mǐ)舍相如广成传(zhuàn) 礼节甚倨(jù) 秦王不怿(yì)  衣褐(yì)(hè )持其璧睨柱(nì)可予不(fǒu)遗赵王书(wèi )         

    五、整体感知,梳理文章思路

    1、学生完成创新设计练习并结合注释及资料疏通全文。(回答)

    2、本文以写谁为主,写了哪几个故事?

    以蔺相如为主、廉颇为宾,全文写了三个故事:

    ①第1-2段: 廉蔺简介

    ②第3—13段:  完璧归赵

    ③第14—16段: 渑池之会

    ④第17—21段: 廉蔺交欢(负荆请罪)

    全文以时间为序展开叙述。

    六、研读第一部分:廉蔺简介

    (一)阅读课文第1至2段。

    1、师生共同疏通,明确重点词语和文言句式并翻译2.3句

    (1)“者……也”,判断句式

    (2) 勇气闻诸侯:凭借  状语后置句“于诸侯闻”

    (3) 赵宦者令缪闲舍人:是,作为  动词 

    (4)为上卿:授予官职。

    教师补充文言文人物传记中相关表示授予官职的:任、除、授、征、辟、举、荐等。

    2、提问:①这两段从哪些方面介绍廉蔺,在写法上有何不同,有什么作用?

     明确:介绍廉颇较详,介绍蔺相如极为简略。一个是战功赫赫、地位显贵、天下闻名的良将,一个是地位卑微、不为人知的小小食客。通过对比 ,为下文廉颇自恃功高而鄙视蔺相如的出身埋下伏笔,为后面两人矛盾的产生做了铺垫。

    ②“为宦者令缪贤舍人”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舍人地位低微,况为宦者令舍人乎!为他的大智大勇的精神,他的扶危爱国的品质作了反衬: 出身低贱,但品格崇高,才能出众。又为蔺相如被荐使秦设伏。)

    六、预习课文第二部分(3--13)

    要求:1、复述蔺相如“完璧归赵”一事的梗概。

    提示:要叙述得简而明;要抓住“被荐——对策——献璧——取璧(使人怀璧归赵)——斥秦王”这条线索;要用自己的话来说,不是翻译原作。

    2、把能表现蔺相如胆识的语句划下来,并反复品味。

    提示:要想想缪贤为什么敢于推荐蔺相如、赵王及群臣为什么同意派蔺相如使秦以及诸如此类的问题。

    第二课时

    (二)分析课文第3-13

    (在学生预习疏通文段的基础上讲解重点字词和文言句式。    

    1疏通文段,掌握重点词语和文言句式。 

    使人赵王书:送给

    十五城易璧:以:介词,用,拿 请:敬辞,表请求,可不译         

    欺:被动句,被

    即患秦兵来 :主谓间,取消独立性

    求人可使报秦者:定语后置句,想找一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

    1、学生概括第3段大意。(故事缘起)

       本段写赵国君臣议而不决,“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为本段关键句,分析这一句话的作用。(烘托相如胆识,为相如出场作铺垫)

    2古代宦官不得干预朝政,当时有荐人不当一并治罪的规定。让学生在读“臣尝有罪”至段末品味。

    从来史笔求简。试比较下面两组话,说说哪一种写法好?

       a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b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勇而有谋,宜可使。”

    (分析:b的写法不好,①用b的写法,则缪贤敢于荐舍人去充当使者、赵王同意召见相如,均不可得而知,视国家大事为儿戏,不符合史家选材原则。另外,作者借缪贤之口,让读者初步了解到蔺相如“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这样先虚写一笔,通过侧面描写突出了蔺相如的为人性格和智勇双全,为下文张本。)

    2阅读课文第4---5段。

    王问:何以知之宾语前置  “何以--以何”

    而君幸赵王:被动句

    窃计欲亡走:逃跑

    师补充被动句的标志:A、“为、为+所B、被字C用见、于、见.......于D、无标志被动,意念被动句。

    可予  :“否”      

    二策,宁许以:“这”“使……承担”,使动用法  理亏

    无人:果真

    臣愿璧:同捧 捧着

    璧归赵:使动用法,使……完好”(指原物完整无损的归还本人)

    遂遣相如奉璧玉西入秦:名作状 向西

    1、第5段: 写蔺相如奉璧出使 。通过对形势的分析,并主动出使秦国,从正面表现其智谋和勇气。

    ①教师将蔺相如的对策语连贯起来朗读一遍,然后带领同学分析它的特点。(见事深刻、决断明确——真乃快人快语;对奉使一事,早已成竹在胸。)

    ②联系上文说说在安排主要人物出场上的特点。(设伏——陪衬——虚写——一出场便

    不同凡响。)

    3)阅读课文6---13节

    1、疏通文段,掌握重点词语和文言句式。

    传以示美人左右以,连,连接两个动词,给。给......看。

    美人:古义:妃嫔,今义:美貌的女子  左右:侍从

    名作动 上前

    指示:古义:古:指给……看,今义:上级给下级的命令

    且以一璧之故强秦之欢:违背

    欺强:凭借,依仗

    大王臣:必:使动,使发急    急:形容词作动,逼迫

    相如持其璧柱:斜看

    辞谢:委婉道歉

    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从这里到那里

    相如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猜测  只 用 欺诈的方法 装作

    乃设九宾礼廷:状语后置  乃于廷设九宾礼

    蔺相如广成传:动词,安置住宿

    乃使其从褐 :名作动,穿

    径道亡:便道,小路  逃跑

    赵使者蔺相如 :延请

    臣恐王而赵:见...于:被动句  负:辜负,对不起           

    间至赵矣:名词状语,从小路

    计议之:“熟”, 仔细

    秦王曰:于是,就

    不如而厚遇之: 乘机,乘此                     

    见相如:名词状语,在朝廷  

    礼而之:使动,“使…… 完毕”“让……回去”

    使不辱诸侯:被动句

    2、梳理“完璧归赵”故事情节

    出使前(3-5):强秦索璧→赵王求使 →缪贤举蔺 →奉璧出使

    出使中(6-10) :献璧取璧  →归璧于赵→廷斥秦王

    出使后(11-13):毕礼而归  →拜上大夫

    3、提问:让学生朗读“大王欲得璧.......俱碎于柱矣”这段话,思考下面问题。

    (1) 这段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秦王无意偿赵城

    蔺相如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秦王坐......无意偿赵城”(章台---列观,以示美人---传之美人

    (2)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注意其细节描写:

    ①相如因持譬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怒发上冲冠”运用了夸张手法,十分生动地形容出了蔺相如的愤怒。)

    ②相如持其譬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一个“睨“字就把那种与璧同存亡的坚决神态勾勒出来,也有着不把秦王放在眼里的慑人气势。)

    ③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相视而嘻”,形容秦王和群臣懊丧而又无可奈何的样子,秦王和群臣在蔺相如的智勇面前理屈词穷、无计可施、不知所措的尴尬情态跃然纸上。)

    4、小结:在“完璧归赵”这一故事中,作者花了大量笔墨描叙了蔺相如与秦王斗争的过程。在““完璧归赵”的欺诈与反欺诈斗争中,表现了蔺相如怎样的思想性格?

    (足智多谋、勇敢和不畏强暴、有胆识、有智谋,善于见机行事,掌握主动权

    预习课文第部分(14---16段

    要求:1、复述蔺相如“渑池之会”一事的梗概。

    第三课时

    、讲析课文14---16节(“渑池之会”)

    1、疏通文段,掌握重点词语和文言句式。

    石城;明年 拔:攻下,明年:第二年  

    欲与王为好:为好:修好

    西河外渑池:状语后置   于西河外渑池会  介词:在

    与王曰:诀:告别

    三十日;三十日不还 :不超过

    立太子为王:请允许我

    与秦王会渑池:于是,就

    于是相如前进缶:前进:走上前进献

    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得以:能够拿

    左右欲刃:名作动词,杀

    左右皆靡:退却

    2、思考探究:                                                                

    ①渑池会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举行的?

    (“其后,秦伐赵……杀二万人”。补充说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在战后有举行双方国君会晤的惯例。)

    这样的背景说明了什么?(赵是以战败国身份与会。)

    ②秦王为什么主动提出举行这次会晤?赵王为什么“畏秦,欲毋行”?(秦王不怀好意,借会晤取得战场上没有取得的东西,所以赵王畏秦诈骗。)

    补充史实:秦一向以诈和力制服诸侯。前340年商鞅伐魏,以“为好会”为名骗魏主将公子卬来会,然后扣留他;魏失主将,大败。前313年,张仪以献地六百里诱使楚怀王与齐断交。齐楚断交后,张仪改为献地六里。

    ③渑池相会一方面突出了蔺相如临危不惧、从容应对的机智和勇敢,另一方面也写到了廉颇。说一说表现了廉颇怎样的思想性格?(足智多谋、有胆有识。a 正是廉颇“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以军事力量作后盾,挫败了秦方以武力相胁的阴谋。表现了他的勇敢和不畏强暴。b廉颇考虑到渑池会的最坏结果:秦方扣留赵王。以“请立太子为王”击破秦的阴谋。说明他足智多谋谨慎持重,有长远眼光)

    思考:在与秦国的多次较量中,蔺相如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

      明确:(时代背景)战国末期,当时秦、楚、齐、赵、韩、魏、燕等七国中,以秦国的力量最为强大。秦国要统一中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南边的楚国和西北的赵国,实力比秦稍弱。前283年,秦军伐魏,兵至大梁,燕赵救之,秦军撤去。但由此,秦人生发怨赵之心。由于当时的赵国尚有相当强的实力,且有齐、楚、燕、魏、赵等大国首尾相救,所以秦国不能以主力对付赵国,只能施以蚕食瓦解、威逼利诱之策。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时,秦的主要力量正与楚国对峙,所以它虽对赵国虎视耽耽,但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进攻赵国,也不敢轻举妄动。 这就是蔺相如进行外交斗争时,能够取得胜利的客观条件。

    预习课文第部分(17---21段

    要求:1、复述蔺相如“廉蔺交欢”一事的梗概。

     

    第四课时

     

    (一)、讲解第17至21段(“廉蔺交欢”)

    1、指出这部分要求背诵,然后齐读。

    2、疏通文段,掌握重点词语和文言句式。

    而蔺相如以口舌为劳:徒:只不过   以:凭  口舌:言辞

    位居我上:而:却,表转折

    且相如素贱:素:本来,向来  贱:卑贱的

    宣言:扬言

    不欲与廉颇争列争位次高低

    已而:过了些是时候,一会儿 与之相近意义:俄而  须臾 顷之 俄倾等

    所以亲戚而事君者:所以:…的原因  亲戚:内亲外戚,亲:父系家人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与…相比谁

    而相如叱之:名作状 在朝廷上

     

    3.提问:(1)这部分将了几件事情?(廉颇“宣言”→相如“避匿”→相如答舍人谏→廉颇“负荆”)

    2在你看来,这部分的中心句是哪一句话?(“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国家之急”是指什么说的?(强秦加兵。)“私仇”又是指什么说的?(“两虎共斗”)

    3诵读蔺相如“夫以秦王之威……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明人李贽评相如“引车避匿”一事说:“节节见相如智勇俱妙。”试结合这段话说说“妙”在什么地方。

    明确:相如深知廉颇公忠体国之心,故以“秦王之威”相比,又以“国家之急”相许,足见其胸襟阔大,如此方能使廉颇顿悟已非。

    4廉颇始而“宣恶言”,闻蔺相如语即“肉袒负荆”,“至蔺相如门谢罪”,这前后对比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他的居功自傲是他思想中次要的一面,所以听了蔺相如的那一番话后,十分感愧,立即从计较个人得失的立场转到维护国家利益的正确立场上来,表现了廉颇公忠体国、勇于改过的精神。

    4、讨论归纳人物思想性格。

    本文通过对比体现人物性格:

    蔺相如:大智大勇、不畏强暴、胸怀坦荡、忠君爱国;(苏轼:“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颇:目光长远、有勇有谋、以国为重、勇于改过

    五、分析文章选材特点。

    1、文章写的是合传。两个人物一生事迹很多,在纷繁庞杂的素材中,作者是如何选择材料的?

      明确:作者紧紧围绕主旨,从廉蔺二人一生纷繁的材料中,从不同的侧面选取了既分别突出两人功绩又与两人相互关联的三件事。这三件事既有独立性,又有连贯性,情节相当完整,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最具代表性。前两件反映秦赵两国之间的矛盾,后一件反映国内矛盾,人物性格就在矛盾的发展中得以体现。选材是相当典型的。

    (2)作者对于已选材料又是怎样精当剪裁,使得文章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

    明确:作者根据主旨的需要,对于已选材料,分别采取了明写、暗写、详写、略写的方法。明写者详,暗写者略。

    表现在人物描写上,作者以蔺相如为主,详写、明写;以廉颇为辅,略写、暗写。但文中都能做到各尽其妙,使廉、蔺二人的性格同样鲜明、突出。“完璧归赵”完全写蔺相如,主要表现他“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胸怀和智勇双全的品质。“渑池相会”详写蔺相如,主要表现他的机智果敢;略写廉颇,表现他参与决策,勇而有谋,以军事力量支持蔺相如外交斗争的爱国行动。“将相交欢”合写两人,还是以蔺相如为主,通过蔺相如的先国后私,廉颇的勇于改过,把两人的思想统一到爱国这一基本点和共同点上。

        在事件经过的叙述上也有详略之分。如“完璧归赵”部分,对秦决策写得详,入秦经过写得略;对秦斗争写得详,斗争结果写得略。

     

    六、分析文章塑造人物的手段。

    (1)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明确:以蔺相如为例,作者运用了多种文学手段刻画人物形象。

    ①侧面描写。如缪贤推荐蔺相如,从他的推荐中,可见蔺相如的胆识与智谋。

    ②正面描写。如直接描写蔺相如的语言、行动、表情和神态。在正面描写时,有时集中笔力写一个人;有时同时写两个人,通过对照,表现蔺相如;有时用环境气氛烘托,如蔺相如献璧时,秦王“传以示美人及其左右,左右皆呼万岁”,显示了秦廷的威严气氛,烘托出蔺相如不为威势所慑的机智勇敢的性格。

    ③对比映衬,相辅相成。文章一开始作者对廉颇与蔺相如在身份、地位上进行强烈的对比:“廉颇者赵之良将也”,“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宦者令缪贤舍人也”。使二人身份一高一低、一贵一贱,从而造成强烈的反差,紧接下来作者又用赵国君臣对秦国欺诈性的来信“计未定”,来衬托蔺相如的智谋过人;在“完璧归赵”一节中,作者又用秦王的贪婪与欺诈来反衬蔺相如的机智与勇敢;在“渑池会”一节中,作者又用秦王的色厉内荏,窘态毕露来反衬蔺相如的大智大勇。

    (2)个性化的对话描写。

    在三个事件的描述中,大段对话占了很大篇幅,有的情节干脆由对话来表达,许多对话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和性格,使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先说蔺相如,他在秦廷上的慷慨陈词,有时语气平和,谦恭有礼,使对方放松警惕;有时直言斥责,有理有据,雄辩折人;有时坚决表态,分析利害,暗示对方;有时怒不可遏,咄咄逼人。总之,词锋犀利,刚柔兼施,而又轻重恰当,充分表现了他是一个热爱祖国、不畏强暴、有智有勇,长于辞令的外交家。再说廉颇,在将相交欢事件中,他先前说的这一番话,表现了他的自高自大和心胸狭窄,非常符合武将廉颇的性格特点,后来写他知过改过,负荆请罪时说:“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语言不多,坦诚直率,可敬可爱。

    (解说:对话描写的分析,宜以学生为主,教师必要时适当点拨。)

    (二)布置作业完成分层训练并背诵最后5段。

     

     

    板书设计:

                   蔺相如            同朝共事主要史绩                廉颇     

     

                   机智勇敢          ←完璧归赵→    勇气闻名、朝廷重臣

     

                   大智大勇           ←渑池之会→    忠诚献策、勇武有力

     

                   胸襟阔大、顾全大局 ←廉蔺交欢→    忠心报国、勇于改过

     

                   详写、明写         剪裁得当    略写、暗写

                                         

                                        材料处理

    相关教案

    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三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获奖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a href="/yw/tb_c403717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三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获奖教案及反思</a>,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整体感知,课堂研讨,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教版(中职)二十三 劝学 荀 子一等奖教案: 这是一份高教版(中职)二十三 劝学 荀 子一等奖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准备,课文导入,作家作品,检查朗读,指导朗读,理解朗读,自由朗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复述优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复述优质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复述,综合训练,小结,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6.24《廉颇蔺相如列传》 教案 中职语文高教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