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湖南省各市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3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湖南省各市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3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01
    湖南省各市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3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02
    湖南省各市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3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03
    还剩2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南省各市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3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各市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3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共29页。

    湖南省各市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3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一、 文言翻译(共4小题)
    1. (2022•郴州)文言文比较阅读。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①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②后,俸③去书来,落落④大满,素蟫⑤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书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节选自袁枚《黄生借书说》)
    【注释】①切:迫切。②通籍:做官,出仕。③俸:官薪。④落落:堆积的样子。⑤素蟫(yín):指书里的蠹(dù)虫。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A.送给
    B.情趣
    C.得到
    D.细密
    (2)乙文中画波浪线内容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B.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C.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D.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3)翻译甲乙两文中划横线的语句。
    ①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故有所览辄省记。
    (4)甲乙两文主人公具有怎样相同的品质?请结合文段内容简要分析。
    2. (2022•邵阳)古文阅读。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②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注】:①雪宫:齐宣王玩乐的郊外别墅。②上:统治者。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或异二者之为    
    ②乐民之乐者    
    (2)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A.以刀劈狼首
    B.以伤先帝之明
    C.以我酌油知之
    D.以其境过清
    (3)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B.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C.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D.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4)翻译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下面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B.甲文“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的“进”和“退”分别指“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C.甲文主要运用了描写、抒情两种表达方式。
    D.乙文孟子与齐宣王展开讨论,体现了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
    (6)【甲】文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是对【乙】文孟子哪一观点的发扬?他们的思想在今天是否还有借鉴意义?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3. (2022•怀化)文言文阅读。
    【甲文】
    醉翁亭记(节选)
    欧阳修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文】
    醒心亭记(节选)
    曾巩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①,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②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
    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作乐,吾能言之。吾君③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
    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注】①涯:水边的陆地。②直:直接,径直。③君:君主,皇帝。
    (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两处)。
    使 目 新 乎 其 所 睹 耳 新 乎 其 所 闻 则 其 心 洒 然 而 醒。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云归而岩穴暝   
    ②树林阴翳   
    ③构亭曰“醒心”   
    ④或醉且劳矣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②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
    (4)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第一段先写朝暮之景,再写四季之景,最后收笔,引出人之乐亦无穷也的感慨。
    B.甲文第二段层次清晰,依次写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个场景。
    C.乙文中“醒心亭”为曾巩所建,“醒心”二字取自韩愈的《北湖》一诗。
    D.乙文“乃公所寄意于此”中“此”指代“一山之隅,一泉之旁”。
    (5)曾巩说:“公之作乐,吾能言之。”请联系甲、乙两文的内容,分析“公之作乐”的内涵。
    二、 文言句式(共6小题)
    4. (2022•益阳)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黄州①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②,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③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④。”是日剧饮而归。
    (苏轼《游沙湖》)
    【注释】①黄州,今湖北黄冈,当年作者被贬此地。②相(xiàng)田:察看田地的好坏。③王逸少:指王羲之,字逸少,相传他在此临池学习书法,池水尽黑。④黄鸡,报晓的公鸡。该句意思是不要因为时光易逝,年华老大而悲伤。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门前流水尚能西
    B.全石以为底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
    C.潭中鱼可百许头
    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
    D.以其境过清
    余以手为口
    (2)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B.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C.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D.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文作者柳宗元、苏轼均为唐宋八大家重要成员,“唐宋八大家”指八大散文家。
    B.两文的写作背景基本相同,分别为作者被贬湖南永州和湖北黄州后出行记游之作。
    C.两文语言均很优美。【甲】文善用比喻且句式灵活;【乙】文风趣幽默,简练生动。
    D.两文主旨相同,皆表达了作者虽遭朝廷放逐,仍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旷达情怀。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
    5. (2022•岳阳)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问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殣①枕路,是时范文正②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③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④吏舍,日役千夫。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⑤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岁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著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殍殣:饿死的人。②范文正:范仲淹,字希文。③术:方法,手段。④敖仓:敖,地名,秦时以敖地为仓,故称敖仓。⑤仰食于公私:依赖官府和民间所提供的工作机会生活。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①所以宴游及兴造    
    (2)请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一处)
    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
    (4)根据对甲段的理解,你认为乙段中的范仲淹符合甲段中“古仁人”的标准吗?请结合他的所作所为简要分析。
    6. (2022•张家界)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问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三章》)
    【乙】
    越国大饥,王恐,召范蠡①而谋。范蠡曰:“王何患焉?今之饥,此越之福,而吴之祸也。夫吴国甚富,而财有馀,其王年少,智寡才轻,好须臾之名,不思后患。王若重币卑辞以请籴②于吴,则食可得也。食得,其卒越必有吴,而王何患焉?”越王曰:“善!”乃使人请食于吴。不出三年,夫差③为禽④。
    (选自《吕氏春秋》,有删改)
    【注】①范蠡(lǐ):人名,越国大臣。②籴(dí):买进谷物。③夫差:吴国君主。④禽:通“擒”,捉住。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全都不同的一项是    
    A.生于忧患
    而王何患
    不思后患
    敌国外患
    B.举棋不定
    举于鱼盐
    举国上下
    不胜枚举
    C.智寡才轻
    郁郁寡欢
    鳏寡孤独
    轻诺寡信
    D.请食于吴
    丰衣足食
    食不裹腹
    锦衣玉食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以议论为主,列举事例和阐述道理相结合,逐层推论,结构紧凑,论证严密。
    B.乙文叙写“夫差为禽”的故事说明居安思危的重要性,突出越王的知人善任,吴王的智寡才轻、不思后患。
    C.甲文开头连用六个事例引出并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一一只有出身贫贱的人,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
    D.乙文详写了“请食”前勾践与范蠡之间的人物对话,略写了“请食”的经过,详略得当,突出主旨。
    (4)有人认为“艰苦的环境有利于成才”,也有人认为“优越的环境有利于成才”,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加以阐述。
    7. (2022•湘西州)阅读下面两段古文,完成问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节选自《礼记•学记》
    [乙]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夫听黄钟之声,然后知击缶之细;视衮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顾所由来,则杳然其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倚立而思远,不如速行之必至也。故君子心不苟愿,必以求学;身不苟动,必以从师;言不苟出,必以博闻。
    ——节选自徐干《治学》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不知其旨也(味道)
    B.然后能自反也(自我反思)
    C.久而愈足(值得)
    D.然后知被褐之陋(被子)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此之谓乎
    以其难而懈之
    B.视衮龙之文
    不如速行之必至也
    C.故学者如登山焉
    且焉至土石
    D.倚立而思远
    执策而临之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译文:   
    ②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
    译文:   
    (4)甲乙两段选文都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你从甲乙两文中分别得到了什么启示?请简要论述。
    8. (2022•永州)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马说》)

    【乙】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①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②也。将军宜枉驾③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选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注释】①器:用作动词,器重,重视。②屈致:委屈(他),召(他上门)来。③枉驾:屈尊,这是请别人到某处去时的客气话,枉,委屈,驾,车马。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然/后有千里马
    B.故/虽有名马
    C.将军岂/愿见之乎
    D.不/可屈致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伯乐不常有/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B.马之千里者/将军宜枉驾顾之
    C.才美不外见/徐庶见先主
    D.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
    (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文虽为马说却意不在马,而是作者借说马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B.【乙】文从侧面衬托出诸葛亮的非凡才智以及他绝不奉迎、为人谨慎的性格特点。
    C.【甲】【乙】两文的表达都是以议论和抒情为主,说理深刻,论证有力,情感鲜明。
    D.【甲】文讽刺了统治者摧残人才的现象,【乙】文则表现了刘备善于纳谏和礼贤下士。
    (4)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一食或尽粟一石。
    ②由是先主遂诣亮。
    9. (2022•衡阳)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问题。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戴嵩画牛
    苏轼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
    【注释】①戴嵩(sōng):唐代著名画家。②处士:有才德而不愿做官的人。③宝:珍藏。④拊(fǔ)掌:拍手。⑤搐(chù):紧缩。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公亦以此自矜(矜:同情)
    B.尔安敢轻吾射(轻:重量小)
    C.一日曝书画(曝:暴露)
    D.尾搐入两股间(股:大腿)
    (2)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B.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C.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D.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②处士笑而然之。
    (4) 小李同学平时只埋头读书,不愿参与实践活动。请结合以上两则短文揭示的道理,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 文言翻译(共4小题)
    1. (2022•郴州)文言文比较阅读。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①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②后,俸③去书来,落落④大满,素蟫⑤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书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节选自袁枚《黄生借书说》)
    【注释】①切:迫切。②通籍:做官,出仕。③俸:官薪。④落落:堆积的样子。⑤素蟫(yín):指书里的蠹(dù)虫。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C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A.送给
    B.情趣
    C.得到
    D.细密
    (2)乙文中画波浪线内容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A.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B.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C.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D.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3)翻译甲乙两文中划横线的语句。
    ①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故有所览辄省记。
    (4)甲乙两文主人公具有怎样相同的品质?请结合文段内容简要分析。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句意为:我年幼时就非常爱好读书,家里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致:得到。
    故选:C。
    (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
    这个句子的大意是:(我) 到他家去借,(他) 不借给我,回来以后我在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情形。据此断句为: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故选:A。
    (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①中重点词语有:余,我。遍观,广泛地阅读。句意为:我于是(因而)能够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
    ②中重点词语有:故,因此。辄,就。句意为:因此凡有看过的书就记在心里。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根据[甲]文“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乙]文“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可知,甲乙两文主人公幼时都因为家里贫穷没有办法得到书来看,都选择了借书来读;甲文主人公借书于藏书之家,乙文主人公借书于张氏;据此可知他们都爱好读书;根据[甲]文“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可知,甲文主人公刻苦抄书,即便是天气严寒,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时,也不放松抄录书;根据[乙]文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可知,乙文主人公梦中都在想着借书的事,足见其看书的欲望强烈;据此可概括为:都具有克服困难努力读书的精神。
    答案:
    (1)C
    (2)A
    (3)①我于是(因而)能够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
    ②因此凡有看过的书就记在心里。
    (4)①爱好读书。“余幼时即嗜学”“余幼好书”,他们都因家贫只能借书以读,甲文借书于藏书之家,乙文借书于张氏;②克服困难努力读书的精神。宋濂“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袁枚读书迫切,不能借到书在梦里也想着这件事。
    2. (2022•邵阳)古文阅读。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②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注】:①雪宫:齐宣王玩乐的郊外别墅。②上:统治者。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或异二者之为  或许,也许 
    ②乐民之乐者  以……为乐 
    (2)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例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A.以刀劈狼首
    B.以伤先帝之明
    C.以我酌油知之
    D.以其境过清
    (3)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A 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B.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C.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D.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4)翻译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下面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甲文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B.甲文“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的“进”和“退”分别指“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C.甲文主要运用了描写、抒情两种表达方式。
    D.乙文孟子与齐宣王展开讨论,体现了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
    (6)【甲】文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是对【乙】文孟子哪一观点的发扬?他们的思想在今天是否还有借鉴意义?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或者和这些人的行为两样的。或:或许,也许。
    ②句意为:以天下人的快乐为快乐。乐:以……为乐。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中的“以”意思是“因为”。
    A.以,用;
    B.以,以致;
    C.以,凭借;
    D.以,因为。
    故选:D。
    (3)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这个句子的大意是:人们要是得不到这种快乐,就会埋怨他们的国君。得不到这种快乐就埋怨国君是不对的。据此断句为: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故选:A。
    (4)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①中重点词语有:然而,这样;微,如果没有;归,一道。句意为: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②中重点词语有:王,统一天下。句意为:这样做了却不能统治天下的君王,从来没有过啊。
    (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
    ABD.正确;
    C.有误,选文以“嗟夫”开启,兼有抒情和议论的意味。所以,甲文主要运用了议论、抒情两种表达方式。
    故选:C。
    (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一问:根据【乙】“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可知,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是对【乙】文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观点的发扬。
    第二问:根据选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观点正确,语句流畅即可。
    示例:我认为,有借鉴意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我们这个时代又赋予它新的含义,就是为人民着想,把自己的幸福同人民的幸福连结在一起,为实现人类美好的理想而奋斗。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汗流血,体现了一种为天下人谋福利,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和忧国忧民情怀,闪耀着朴素的大公无私的思想光辉,这是一种高尚的幸福观。
    答案:
    (1)①或许,也许;②以……为乐;
    (2)D
    (3)A
    (4)①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②这样做了却不能统治天下的,从来没有过啊。
    (5)C
    (6)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我认为,有借鉴意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我们这个时代又赋予它新的含义,就是为人民着想,把自己的幸福同人民的幸福连结在一起,为实现人类美好的理想而奋斗。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汗流血。体现了一种为天下人谋福利,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和忧国忧民,闪耀着朴素的大公无私的思想光辉。这是一种高尚的幸福观。
    3. (2022•怀化)文言文阅读。
    【甲文】
    醉翁亭记(节选)
    欧阳修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文】
    醒心亭记(节选)
    曾巩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①,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②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
    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作乐,吾能言之。吾君③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
    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注】①涯:水边的陆地。②直:直接,径直。③君:君主,皇帝。
    (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两处)。
    使 目 新 乎 其 所 睹 耳 新 乎 其 所 闻 则 其 心 洒 然 而 醒。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云归而岩穴暝 昏暗 
    ②树林阴翳 遮蔽 
    ③构亭曰“醒心” 建造 
    ④或醉且劳矣  有时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②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
    (4)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甲文第一段先写朝暮之景,再写四季之景,最后收笔,引出人之乐亦无穷也的感慨。
    B.甲文第二段层次清晰,依次写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个场景。
    C.乙文中“醒心亭”为曾巩所建,“醒心”二字取自韩愈的《北湖》一诗。
    D.乙文“乃公所寄意于此”中“此”指代“一山之隅,一泉之旁”。
    (5)曾巩说:“公之作乐,吾能言之。”请联系甲、乙两文的内容,分析“公之作乐”的内涵。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
    这个句子的大意是:所见到的美景使人眼花缭乱,所听到的泉声使人为之一振。于是(我)心胸顿觉清爽、洒脱而酒醒。据此断句为: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
    (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暝:昏暗。
    ②句意为: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林。翳:遮蔽。
    ③句意为:建造了一个叫“醒心”的亭子。构:建造。
    ④句意为:有时喝醉了累了。或:有时。
    (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①中重点词语有:芳,香花;发,开放。句意为: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
    ②中重点词语有:其,大概;谓,称得上;取乐于山泉之间,状语后置。句意为:啊!这大概可以称得上是善于在山水之间寻找快乐。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
    ABD.正确;
    C.有误,根据“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可知,修建“醒心亭”的人是欧阳修。
    故选:C。
    (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结合文章内容,“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这是“公之乐”的表面,即山水之乐;从“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可知,这是欧阳修真正的快乐。欧阳修是一个在治下与民同乐,在“江湖”忧其君的好官。欧阳修的“乐”,醉翁之意在山水,更在于看到国家安定、百姓富足而与民同乐。
    答案:
    (1)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
    (2)①昏暗;②遮蔽;③建造;④有时。
    (3)①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
    ②啊!这大概可以称得上是善于在山水之间寻找快乐。
    (4)C
    (5)“公之乐”表面上是指山水之乐,从欧阳修喝醉了登上醒心亭眺望,见到美景顿觉清爽、洒脱而清醒可以看出来,实际上是指因国家安定,百姓丰衣足食而快乐,从“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可以看出国家安定,百姓丰衣足食才是欧阳修真正的快乐。
    二、 文言句式(共5小题)
    4. (2022•益阳)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黄州①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②,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③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④。”是日剧饮而归。
    (苏轼《游沙湖》)
    【注释】①黄州,今湖北黄冈,当年作者被贬此地。②相(xiàng)田:察看田地的好坏。③王逸少:指王羲之,字逸少,相传他在此临池学习书法,池水尽黑。④黄鸡,报晓的公鸡。该句意思是不要因为时光易逝,年华老大而悲伤。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门前流水尚能西
    B.全石以为底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
    C.潭中鱼可百许头
    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
    D.以其境过清
    余以手为口
    (2)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A.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B.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C.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D.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两文作者柳宗元、苏轼均为唐宋八大家重要成员,“唐宋八大家”指八大散文家。
    B.两文的写作背景基本相同,分别为作者被贬湖南永州和湖北黄州后出行记游之作。
    C.两文语言均很优美。【甲】文善用比喻且句式灵活;【乙】文风趣幽默,简练生动。
    D.两文主旨相同,皆表达了作者虽遭朝廷放逐,仍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旷达情怀。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A.西:向西/西:向西流淌;
    B.为:作为/为:是;
    C.许:大约/许:大约;
    D.以:因为/以:用。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庞安常虽然耳朵聋,可是聪明领悟超过一般人,用纸给他写字,写不了几个,就能够懂得别人的意思。故断为: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ABC.正确;
    D.有误,【甲】文借写小石潭的幽深寂静和清丽之景色,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景物,寄寓自己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心情。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①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②病好之后,和他一同游览清泉寺。
    答案:
    (1)C
    (2)B
    (3)D
    (4)①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②病好之后,和他一同游览清泉寺。

    5. (2022•岳阳)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问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殣①枕路,是时范文正②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③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④吏舍,日役千夫。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⑤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岁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著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殍殣:饿死的人。②范文正:范仲淹,字希文。③术:方法,手段。④敖仓:敖,地名,秦时以敖地为仓,故称敖仓。⑤仰食于公私:依赖官府和民间所提供的工作机会生活。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探求 
    ①所以宴游及兴造  ……的原因 
    (2)请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一处)
    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
    (4)根据对甲段的理解,你认为乙段中的范仲淹符合甲段中“古仁人”的标准吗?请结合他的所作所为简要分析。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翻译。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求,探求;
    ②句意:所以饮宴和兴造房舍的缘由。所以,……的原因。
    (2)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
    本句句意为:吴中百姓喜欢比赛舟船,爱作佛事。故可断句为: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
    (3)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有:以,因为。物,外物。句意: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②重点词有:是,这。岁,年。徙,迁移。句意:这一年两浙路灾区唯有杭州平安无事,百姓没有流亡的,这都是范文正公的恩惠。
    (4)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古仁人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灾年赈灾,不拘常理,想朝廷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不计个人得失,不畏监司,使“杭州晏然,民不流徙”,体现了他的忧国忧民的情怀,符合古仁人的标准。
    答案:
    (1)①探求;②……的原因。
    (2)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
    (3)①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②这一年两浙路灾区唯有杭州平安无事,百姓没有流亡的,这都是范文正公的恩惠。
    (4)范仲淹灾年赈灾,不拘常理,想朝廷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不计个人得失,不畏监司,体现了他的忧国忧民的情怀,符合古仁人的标准。
    6. (2022•张家界)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问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三章》)
    【乙】
    越国大饥,王恐,召范蠡①而谋。范蠡曰:“王何患焉?今之饥,此越之福,而吴之祸也。夫吴国甚富,而财有馀,其王年少,智寡才轻,好须臾之名,不思后患。王若重币卑辞以请籴②于吴,则食可得也。食得,其卒越必有吴,而王何患焉?”越王曰:“善!”乃使人请食于吴。不出三年,夫差③为禽④。
    (选自《吕氏春秋》,有删改)
    【注】①范蠡(lǐ):人名,越国大臣。②籴(dí):买进谷物。③夫差:吴国君主。④禽:通“擒”,捉住。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全都不同的一项是  B 
    A.生于忧患
    而王何患
    不思后患
    敌国外患
    B.举棋不定
    举于鱼盐
    举国上下
    不胜枚举
    C.智寡才轻
    郁郁寡欢
    鳏寡孤独
    轻诺寡信
    D.请食于吴
    丰衣足食
    食不裹腹
    锦衣玉食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C 
    A.甲文以议论为主,列举事例和阐述道理相结合,逐层推论,结构紧凑,论证严密。
    B.乙文叙写“夫差为禽”的故事说明居安思危的重要性,突出越王的知人善任,吴王的智寡才轻、不思后患。
    C.甲文开头连用六个事例引出并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一一只有出身贫贱的人,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
    D.乙文详写了“请食”前勾践与范蠡之间的人物对话,略写了“请食”的经过,详略得当,突出主旨。
    (4)有人认为“艰苦的环境有利于成才”,也有人认为“优越的环境有利于成才”,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加以阐述。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加点词语的理解。
    A.祸患/忧虑/祸患/祸患;
    B.拿着/选拔、任用/全/列举;
    C.少/少/老而无夫/少;
    D.粮食/吃的/食物/食物。
    故选:B。
    (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
    重要词语有:困,困惑;衡,同“横”,梗塞;虑,思虑;作,奋起;征,征验;色,脸色;发,吐发;喻,了解,明白。整句的意思是:一个人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BD.正确;
    C.有误,只有经历磨难的人,才能成就大业。
    故选:C。
    (4)本题考查启示感悟能力。首先表明态度,我认为不管是艰苦的环境,还是优越的环境,只要加以正确利用,都能有助于成才,可以从艰苦的环境,化艰苦磨难为力量,而优越的条件主要好好利用,不“死于安乐”,更有利于成才角度去谈。
    答案:
    (1)B
    (2)一个人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3)C
    (4)不管是艰苦的环境,还是优越的环境,只要好好利用,都可以成才。无数的事例说明艰苦的环境能磨炼人的意志,助人成功,但是一个人不能被磨难打倒,要懂得化艰难为力量,这样才能成才;而生活在优越的生活环境里,其实是最有利于成才的,但是一定要好好利用良好的条件,切不可以耽于享受,泯灭心智,这样才可能成才。
    7. (2022•湘西州)阅读下面两段古文,完成问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节选自《礼记•学记》
    [乙]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夫听黄钟之声,然后知击缶之细;视衮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顾所由来,则杳然其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倚立而思远,不如速行之必至也。故君子心不苟愿,必以求学;身不苟动,必以从师;言不苟出,必以博闻。
    ——节选自徐干《治学》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B 
    A.不知其旨也(味道)
    B.然后能自反也(自我反思)
    C.久而愈足(值得)
    D.然后知被褐之陋(被子)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A.其此之谓乎
    以其难而懈之
    B.视衮龙之文
    不如速行之必至也
    C.故学者如登山焉
    且焉至土石
    D.倚立而思远
    执策而临之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译文: 虽然有至善的道理(最好的义理),如果不去学习,也不能知道它的美好可贵。 
    ②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
    译文: 人不学习,也就无法拥有美好的品德。 
    (4)甲乙两段选文都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你从甲乙两文中分别得到了什么启示?请简要论述。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含义。
    A.有误,句意:就不能知道它的美味。旨,味美。
    B.正确。
    C.有误,句意:越久越充足。足,充足。
    D.有误,句意:这样以后才知道自己所穿的粗布短衣是多么的粗劣。被,同“披”,穿。
    故选:B。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
    A.其:表推测语气/代词,它;
    B.之:的/语气词,不译;
    C.焉:语气词/哪里;
    D.而:表修饰/表修饰。
    故选:D。
    (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
    ①句的重要词语有:虽,虽然。弗,不。整句的意思是:虽然有至善的道理(最好的义理),如果不去学习,也不能知道它的美好可贵。
    ②句的重要词语有:无以,不能。懿德,美好的品德。整句话的意思是:人不学习,也就无法拥有美好的品德。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过阅读【甲】【乙】两文,可知两文都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再由“故曰:教学相长也”等句子可知,【甲】文还说明了教学相长的道理;由“倚立而思远,不如速行之必至也;矫首而徇飞,不如修翼之必获也;孤居而愿智,不如务学之必达也”等句子可知,【乙】文还说明了治学还要实践的道理。
    答案:
    (1)B
    (2)D
    (3)①虽然有至善的道理(最好的义理),如果不去学习,也不能知道它的美好可贵。
    ②人不学习,也就无法拥有美好的品德。
    (4)甲文告诉我们教学相长的道理;从乙文中明白了治学要付诸行动。
    8. (2022•永州)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马说》)

    【乙】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①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②也。将军宜枉驾③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选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注释】①器:用作动词,器重,重视。②屈致:委屈(他),召(他上门)来。③枉驾:屈尊,这是请别人到某处去时的客气话,枉,委屈,驾,车马。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B 
    A.然/后有千里马
    B.故/虽有名马
    C.将军岂/愿见之乎
    D.不/可屈致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A.而伯乐不常有/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B.马之千里者/将军宜枉驾顾之
    C.才美不外见/徐庶见先主
    D.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
    (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甲】文虽为马说却意不在马,而是作者借说马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B.【乙】文从侧面衬托出诸葛亮的非凡才智以及他绝不奉迎、为人谨慎的性格特点。
    C.【甲】【乙】两文的表达都是以议论和抒情为主,说理深刻,论证有力,情感鲜明。
    D.【甲】文讽刺了统治者摧残人才的现象,【乙】文则表现了刘备善于纳谏和礼贤下士。
    (4)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一食或尽粟一石。
    ②由是先主遂诣亮。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文朗读停顿。
    A.正确停顿“然后/有千里马”;
    B.正确;
    C.正确停顿为“将军/岂愿见之乎”;
    D.正确停顿为“不可/屈致也”。
    故选:B。
    (2)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A.表转折;
    B.定语后置的标志/代词;
    C.同“现”,显露/拜见;
    D.用马鞭驱赶/马鞭。
    故选:A。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BD.正确;
    C.有误,乙文是记叙和描写。
    故选:C。
    (4)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
    ①重要词语有:一食,吃一顿;或,有时;尽,吃尽。整句的意思是: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
    ②重要词语有:由是,于是;遂,就;诣,拜访。整句的意思是:于是刘备亲自前往拜访诸葛亮。
    答案:
    (1)B
    (2)A
    (3)C
    (4)①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
    ②于是刘备亲自前往拜访诸葛亮。
    9. (2022•衡阳)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问题。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戴嵩画牛
    苏轼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
    【注释】①戴嵩(sōng):唐代著名画家。②处士:有才德而不愿做官的人。③宝:珍藏。④拊(fǔ)掌:拍手。⑤搐(chù):紧缩。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D 
    A.公亦以此自矜(矜:同情)
    B.尔安敢轻吾射(轻:重量小)
    C.一日曝书画(曝:暴露)
    D.尾搐入两股间(股:大腿)
    (2)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A.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B.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C.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D.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②处士笑而然之。
    (4)小李同学平时只埋头读书,不愿参与实践活动。请结合以上两则短文揭示的道理,谈谈你的看法。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A.有误,句意为:康肃公也凭这种(本领)自夸。矜:夸耀。
    B.有误,句意为: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呢?轻:轻视。
    C.有误,句意为:有一天,他展开了书画。曝:展示。
    D.正确。
    故选:D。
    (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这个句子的大意是:其中有一幅是戴嵩画的牛,尤其珍爱。他用锦缝制了画套,用玉做了画轴,经常随身带着。据此断句为: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故选:A。
    (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①中重点词语有:亦,也;惟,只。句意为:我并没有别的(本事),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②中重点词语有:然,认为……对;之,代词,指牧童。句意为:杜处士笑笑,感到他说得很有道理。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卖油翁》是北宋欧阳修所著的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文章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人外有人”的道理。《戴嵩画牛》中著名画家戴嵩的画遭到牧童的拍手大笑,暗含了实践出真知和艺术源于生活的深刻道理。据此,针对“小李同学平时只埋头读书,不愿参与实践活动”这一情况,可以围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能促进知识的学习”等角度来谈即可。
    答案:
    (1)D
    (2)A
    (3)①我并没有别的(本事),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②杜处士笑笑,感到他说得很有道理。
    (4)示例:这两篇选文所讲的道理都和实践有关,实践也是重要的学习过程,实践能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只读书,不实践,知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把读书和实践结合起来。


    相关试卷

    湖南省各市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6名著阅读: 这是一份湖南省各市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6名著阅读,共21页。

    湖南省各市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0现代文阅读(小说): 这是一份湖南省各市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0现代文阅读(小说),共30页。

    湖南省各市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4文言文阅读(课内外阅读): 这是一份湖南省各市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4文言文阅读(课内外阅读),共18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