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9第2单元能力课时5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转化学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57703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9第2单元能力课时5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转化学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57703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9第2单元能力课时5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转化学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57703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导学案
展开1.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2.Fe2+、Fe3+的检验方法
(1)用KSCN溶液和氯水
(2)用NaOH溶液:
(3)含Fe2+、Fe3+的混合溶液中Fe3+、Fe2+的检验
eq \x(混合溶液)eq \(―――――――→,\s\up10(滴加KSCN溶液),\s\d10( ))溶液变血红色,说明含有Fe3+。
eq \x(混合溶液)eq \(――――――→,\s\up10(滴加酸性),\s\d10(KMnO4溶液))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说明含有Fe2+。
【例题】 利用如图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含铁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化关系。图中甲~己均含铁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K2FeO4常用作杀菌消毒剂,从铁元素化合价的角度分析是因其具有________性;下列关于乙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属于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
b.属于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
c.属于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2)已知甲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甲+HNO3―→戊+己+NO↑+H2O(方程式未配平)。若产物中戊和己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则甲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3)戊与烧碱溶液反应生成丙,放置一段时间后丙转化为丁,丙转化为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建模】 解答涉及化合价的金属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的思路
eq \x(分析化合价)―→eq \x(判断氧化性与还原性)―→eq \x(推断物质)―→
eq \x(根据性质解题)
[解析] (1)K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6价,在反应中Fe元素能得电子表现强氧化性,常用作杀菌消毒剂。根据图可知,铁元素的+2价氧化物是FeO,属于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2)根据图可知,戊和己分别是铁元素的+2价和+3价盐,铁与硝酸反应生成的戊和己分别是Fe(NO3)2和Fe(NO3)3,HNO3在反应中被还原为NO,氮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为+2价;设反应生成Fe(NO3)3的物质的量为1 ml,则生成Fe(NO3)2的物质的量为3 ml,则参加反应的Fe(甲)的物质的量为4 ml,根据电子守恒可得3 ml+3 ml×2=n(NO)×3,n(NO)=3 ml;根据N原子守恒可知参加反应的n(HNO3)=n(NO)+n[Fe(NO3)2]×2+n[Fe(NO3)3]×3=12 ml,则铁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2=1∶3。
(3)Fe(NO3)2与烧碱溶液反应生成Fe(OH)2(丙),氢氧化亚铁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的Fe(OH)3(丁)。
[答案] (1)氧化 b (2)1∶3 (3)4Fe(OH)2+O2+2H2O===4Fe(OH)3 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已知A是一种常见金属,F是一种红褐色沉淀。试根据图中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C、F、G的化学式:
A、________;C、________;F、________;G、________。
(2)保存C溶液时要加固体A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转化的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
①E→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F是红褐色沉淀知F是Fe(OH)3,从而推知A为Fe,B为Fe3O4,C是FeCl2,D是FeCl3,E为Fe(OH)2,F为Fe(OH)3,G为Fe2O3,X为H2。
[答案] (1)Fe FeCl2 Fe(OH)3 Fe2O3
(2)防止Fe2+被O2氧化
(3)①4Fe(OH)2+O2+2H2O===4Fe(OH)3
②2Fe2++Cl2===2Fe3++2Cl-
黑木耳为各种食材中含铁量之冠,性味甘平,具有润肺补脑、轻身强智、活血养容等功效,对高血压、血管硬化,解毒通便有很好的辅助作用,黑木耳可以和多种食材搭配热炒、凉拌均可做成美味,清脆Q弹的口感即是酒店餐桌的上品佳肴,又是百姓餐桌的常见食材。
某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黑木耳中的含铁量,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ⅰ.黑木耳富含蛋白质、糖类、卵磷脂、铁及一些还原性物质(如维生素C)等。每100 g黑木耳含铁量高达185 mg。
ⅱ.紫红色的KMnO4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其还原产物是无色的Mn2+。
Ⅰ.为确定黑木耳中含有铁元素,甲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如图。
1.实验室中灼烧黑木耳在什么仪器中进行?步骤②得到滤液A的操作是什么?
提示:坩埚;过滤。
2.步骤④中用到什么试剂?目的是什么?
提示:KSCN;检验滤液A中是否有Fe3+。
3.加入K3[Fe(CN)6]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检验Fe2+是否存在。
4.由以上实验,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
a.黑木耳中一定含Fe2+和Fe3+( )
b.滤液A中一定含Fe2+和Fe3+( )
c.白色沉淀中一定含Fe(OH)2( )
Ⅱ.乙同学为进一步测定黑木耳中铁元素的含量,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eq \x(\a\al(20 mL,滤液(A)))eq \(――――→,\s\up10(⑥足量B),\s\d10( ))eq \x(\a\al(20 mL,滤液(C)))eq \(――――――→,\s\up10(⑦KMnO4/H+),\s\d10( ))则
提示:× × √
5.B试剂的作用是什么?下列哪种物质可以使用?
①Na ②Zn ③Fe ④Cu
提示:将Fe3+还原为Fe2+ 上述试剂中只能选用Cu。因为①金属钠在溶液中反应生成NaOH,NaOH与铁离子反应生成沉淀,得不到亚铁离子。②金属Zn和Fe2+、Fe3+及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都反应。③Fe能把Fe3+还原,但又引入了铁元素。
6.步骤⑦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写出该步的离子方程式。
提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5Fe2++MnOeq \\al(-,4)+8H+===5Fe3++Mn2++4H2O。
7.若步骤⑦中10 mL 0.01 ml·L-1的KMnO4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试求该100 g黑木耳中铁元素的含量大约是多少?
提示:m(Fe)=0.01 ml·L-1×10×10-3L×5×56 g/ml×eq \f(100 mL,20 mL)=140 mg。
通过本实验探究,提升了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及宏观辨识与微观探究的核心素养。
1.某兴趣小组进行某补血剂中铁元素含量测定,实验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①研磨时需要在研钵中进行
B.步骤②加入氨水的作用是将Fe2+ 完全沉淀
C.步骤③多步操作为过滤、洗涤、灼烧至恒重、冷却、称重
D.每片补血剂中铁元素的质量为0.07w g
B [步骤①是将补血剂磨成细粉,便于溶解,研磨时需要在研钵中进行,A正确;步骤②中加入过氧化氢是将Fe2+氧化为Fe3+,然后用过量氨水将Fe3+完全沉淀为红褐色氢氧化铁,B错误;步骤③是将氢氧化铁沉淀转化为氧化铁,通过测定氧化铁的质量,计算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所以操作为过滤、洗涤、灼烧至恒重、冷却、称重,C正确;w g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即为10片补血剂中铁的质量,所以每片补血剂含铁元素的质量eq \f(w g×\f(112,160),10) g=0.07w g,D正确。]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D [A项中Fe3+将I-氧化为I2,淀粉遇碘变蓝;B项中红棕色斑点是Fe2O3;C项中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2+。]
3.在FeCl3、CuCl2、FeCl2的混合溶液中,Fe3+、Cu2+、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1,现加入适量铁粉,使溶液中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变为1∶2∶4,则参加反应的铁粉与原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1 B.1∶2
C.1∶3D.1∶4
C [根据三种离子浓度的变化可知,Cu2+浓度并没有发生变化,说明没有参加反应,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Fe3+浓度减少了2 ml·L-1,说明消耗1 ml铁,故参加反应的铁粉与原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故选项C正确。]
4.某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取一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0.1 ml·L-1的溶液。在FeCl2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取2 mL FeCl2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Cl2可将Fe2+氧化。FeCl2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够严谨,该同学在2 mL FeCl2溶液中先加入0.5 mL煤油,再在液面下依次加入1滴KSCN溶液和几滴氯水,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同学取10 mL 0.1 ml·L-1 KI溶液,加入6 mL 0.1 ml·L-1FeCl3溶液混合。取2 mL此溶液于试管中加入1 mL CCl4充分振荡、静置,CCl4层显紫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丁同学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FeCl2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铁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在FeCl2溶液中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防止氯化亚铁被氧化。(2)氯气具有氧化性,能将氯化亚铁氧化为氯化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3)煤油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分层后可以将溶液与空气隔离开,排除氧气对实验的影响。(4)CCl4层显紫色说明有单质碘生成,这是由于铁离子氧化碘化钾,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2I-===2Fe2++I2。(5)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FeCl2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说明过氧化氢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2Fe2++2H+===2Fe3++2H2O。
[答案] (1)防止Fe2+被氧化 (2)2Fe2++Cl2===2Fe3++2Cl- (3)隔绝空气(排除氧气对实验的影响) (4)2Fe3++2I-===2Fe2++I2 (5)H2O2+2Fe2++2H+===2Fe3++2H2O探 究
任 务
1.掌握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相互转化关系,能依据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提出不同物质间的转化思路。
2.能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实验的设计与评价,熟悉Fe2+和Fe3+的检验。
选项
操作、现象
解释
A
向KI淀粉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溶液变蓝
Fe3+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B
把生铁放置于潮湿的空气中,铁表面有一层红棕色的斑点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成Fe(OH)3
C
向盐酸中加入少量铁粉,有气泡产生
说明Fe被氧化为Fe3+
D
新制Fe(OH)2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白色物质变成了红褐色
说明Fe(OH)2易被O2氧化成Fe(OH)3
化学选择性必修1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化学选择性必修1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学案及答案,共12页。
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学案设计,共19页。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导学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