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册 上学期期中综合测评卷
展开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综合测评卷(A)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分 |
得分 |
|
|
|
|
|
|
一 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
1.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如在“枯藤老树昏鸦”中,以老树为参照物,枯藤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在“小桥流水人家”中,以小桥为参照物, (选填“流水”或“人家”)是运动的.
2.在著名的茶马古道上,赶马人喜欢在马的脖子上系个铃铛,当马帮在山间行走时,叮叮当当的铃铛声传出山外,故有“山间铃响马帮来”的美谈.铃铛声是铃芯击打铃壳使其 而发出的;人们是根据声音的 来辨别出铃铛声的.
3.一束平行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的大小是 ;人逆着反射光的方向可以看到刺眼的光,而在其他方向却看不到反射光,这是由于光发生了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4.倒车雷达在汽车中得到广泛应用,倒车雷达发出的是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这种波 (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5.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小华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如图甲所示,他的视力缺陷是 (选填“近视”或“远视”);医生向他介绍了激光手术,通过激光烧蚀图甲中的透明眼角膜,使之发生形变,实现视力的矫正,手术后眼角膜的形状应为图乙中的 .
甲 乙
6.在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实验中,小明用每隔0.5 s拍摄1次的相机拍得如图所示的照片,右侧为纸锥从E到F过程的放大图.纸锥从A运动到E过程中做的是 运动.从E到F过程中,纸锥的平均速度为 m/s.
7.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出发,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甲的速度为 m/s,合 km/h;当t=4 s时,甲、乙两车相距 m.
第7题图 第8题图
8.如图所示是一款无人机(四轴飞行器),它搭载了一台微型摄像机,可进行航拍,地面景物通过摄像机的镜头成像在感光芯片上.摄像机拍摄景物时能在感光芯片上形成倒立、 的实像.若镜头的焦距不变,当无人机上升时,应 (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感光芯片间的距离,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
二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多选题每小题至少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择正确得3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题号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答案 |
|
|
|
|
|
|
|
|
|
9.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物体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的颜色后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小明认为物体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分析论证
10.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好习惯,物理老师让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是他们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明显不符合实际的是 ( )
A.教室里黑板的长度约为4 m B.普通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 m
C.中学生的脉搏跳动频率约为1 200次/小时 D.某同学正常步行100 m所用的时间约为1.5 min
11.为减弱教室外的噪声干扰,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
A.在学校围墙边植树 B.在耳朵里塞一团棉花
C.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D.关闭门窗
12.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图是小乐复习光学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图中Ⅰ处可补充的现象是 ( )
A.阳光下人的影子 B.湖水中有青山的倒影 C.镜子中的“自己” D.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
13.运动会上,甲、乙两运动员由起点同时开跑,某一时刻两运动员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两运动员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随着运动时间的增加,两运动员之间的距离会逐渐变小
B.以甲运动员为参照物,乙运动员是向前运动的
C.以乙运动员为参照物,跑道是向前运动的
D.由v=可知,随着运动员通过的路程增加,其速度逐渐变大
14.光的世界变化莫测,奥妙无穷.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的目镜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成实像和虚像时都有实际光线进入人眼
C.光在银幕上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小于入射角
D.眼睛“远视”时需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
15.如图所示是一款最新的磁悬浮蓝牙音箱,它由一个球形音箱和一个磁悬浮底座组成.音箱悬浮在空中,一边旋转一边播放某歌手的歌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最新磁悬浮音箱是高科技产品,发声时不需要振动
B.该音箱发出的声音主要是通过固体传播到人耳中的
C.调节音量键是为了调节声音的音色
D.歌声虽然是乐音,但也有可能是噪声
16.“飞龙9型”反舰导弹可由飞机或舰艇发射,在离海面很低的高度高速飞行,速度达800 m/s,其射程超过64 km,目前世界上只有我国和俄罗斯研制成功了这种反舰导弹.若用它打击32 km处的敌舰,则敌舰的防御准备时间最多有(假设导弹水平飞行) ( )
A.20 s B.40 s C.60 s D.80 s
17.(多选)小明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已知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当各实验器材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幻灯机就是利用图中的成像原理制成的
B.若此时蜡烛以1.2 cm/s的速度匀速向右移动10 s,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
C.蜡烛位置不动,若将凸透镜放在40 cm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等大的像
D.蜡烛位置不动,将图中凸透镜换成焦距为35 cm的凸透镜,光屏上也可以成像
三 作图题(共4分)
18.(2分)小明站在教学楼一楼的平面镜前面,看到了身后很多物体的像.图中的点S表示小明的眼睛,请在图中画出小明通过平面镜看到的景物范围.
19.(2分)如图所示,O为凸透镜的光心,F为凸透镜的焦点,请在图中作出光源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S'.
四 实验探究题(共21分)
20.(6分)两个同学做“观察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情况”实验,如图所示是小车下滑过程的示意图.
(1)实验时用 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用 测量小车通过这段路程的时间.
(2)实验中,斜面应保持 (选填“较小”“较大”或“很大”)的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 .
(3)下表是他们记录的实验数据,由表中数据可知,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变化的特点是 .
路程 | 运动时间 | 平均速度 |
s1=80.0 cm | t1=2.8 s | v1≈28.6 cm/s |
s2=40.0 cm | t2=2.0 s | v2=20.0 cm/s |
s3=s1-s2=40.0 cm | t3=t1-t2=0.8 s | v3=50.0 cm/s |
21.(7分)如图为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他将一块透明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并保持玻璃板与直尺垂直.再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和调整.
(1)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同时观察到 ,便于确定 .
(2)点燃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 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 .
(3)为探究上述有关成像的特点是否具有普遍性,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4)实验中小明使用了直尺,好处是 .
22.(8分)小明在“初识光的折射现象”和“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中:
(1)如图甲,小明将一束激光射至P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内慢慢注水,水槽底部光斑的位置将 (选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动”),这说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 (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偏折.
(2)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CD向后翻转任意角度,此时纸板上看不到折射光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选项前字母).
A.没有折射光线
B.有折射光线但不易看见
C.如果在原折射光线处喷一些烟雾也不可能看见折射光线
(3)如图丙,小明将光沿着AO方向射向水面上的O点,光在水中沿着OB方向射出,调整激光笔使入射光线逐步偏离法线,折射光线也逐步偏离法线,说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增大,折射角随之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当光沿着CO方向射入时会沿OD方向射出,此时折射角为 度.
(4)如图丙,如果光线沿着BO方向射向空气,并逐步增大入射角的度数时(入射点的位置不变),折射光线 消失,反射光线 消失.(均选填“会”或“不会”)
五 综合应用题(共14分)
23.(6分)小红在一根很长的金属管的一端敲一下,小明在金属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两次响声的间隔时间为1.4 s.(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在该金属中的传播速度为5 100 m/s)
(1)小明听到的第一次响声是通过什么介质传来的?
(2)金属管的长度是多少米?
24.(8分)“拥堵延时指数”是指汽车在拥堵状态花费时间与畅通状态花费时间(畅通状态下汽车的平均速度为最高限速的90%)的比值.某地交管部门借助大数据建立了“智慧交通”系统,使当地的拥堵延时指数明显下降.小明一家准备开车去往体育中心观看田径比赛,从某电子地图上得到了两套出行方案,方案①路程较短,方案②用时较少.如图所示,两套方案中道路限速和拥堵延时指数均在图中标明.其中方案①的路程是18 km.已知拥堵延时指数在一段较长时间内保持不变.
(1)“拥堵延时指数”越大,表示道路越 (选填“畅通”或“拥堵”).图中限速标志内的“40”表示汽车在该道路上行驶的最大速度为40 km/h,则方案①中,畅通状态下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m/s.
(2)方案①中,畅通状态花费的时间是多少分钟?
(3)若在拥堵状态下,方案②比方案①少花14分钟,则方案②的路程是多少?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综合测评卷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B | C | B | A | B | B | D | B | BC |
1.静止 流水
2.振动 音色
3.60° 镜面
4.超声波 不能
5.近视 B
6.加速直线(或变速直线) 0.4
7.30 108 240
8.缩小 减小
18.如图所示.
19.如图所示.(合理即可)
20.(除标注外,每空1分)(1)卷尺(或皮尺) 停表 (2)较小 时间 (3)速度越来越大(2分)
21.(每空1分)(1)蜡烛B 像的位置 (2)完全重合 相等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3)B (4)便于确定蜡烛A、B到玻璃板的距离
22.(除标注外,每空1分)(1)向左移动(2分) 会 (2)B (3)增大 0 (4)会 不会
23.(1)第一次响声是通过金属管传来的 (2分)
(2)设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时间为t1,则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为t2=t1+Δt
因为声音在金属管中和在空气中传播的距离相等
所以声音传播的距离s=v1t1=v2(t1+Δt)
代入数据,解得t1=0.1 s
所以金属管的长度s=v1t1=5 100 m/s×0.1 s=510 m (4分)
24.(1)拥堵 10 (每空1分)
(2)由v=可知,畅通状态花费的时间为t===0.5 h=30 min (2分)
(3)由图可知,方案①中的拥堵延时指数为1.8,即汽车在拥堵状态花费时间与畅通状态花费时间的比值为1.8,则拥堵时所用时间为t'=30 min×1.8=54 min (1分)
由图可知,方案②中的拥堵延时指数为1.0,即在拥堵状态花费时间与畅通状态花费时间的比值为1.0,则此时拥堵状态花费时间与畅通状态花费时间相同,故畅通状态时的时间t″=54 min-14 min=40 min= h (1分)
则方案②的路程s'=v't″=60 km/h×90%× h=36 km (2分)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三节 力的平衡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三节 力的平衡一课一练,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力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力课后测评,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八年级全册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第一节 质量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全册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第一节 质量课时训练,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一块铜的质量将发生变化的情况是,下列质量中,最小的是,实验室测量质量常使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