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2 出师表课文配套ppt课件
展开了解诸葛亮及有关“表”的文学常识;借助注释与已有的文言知识,疏通文意,积累重点词语与句式。(重点)学习本文夹叙夹议、寓情于理的写作特点。(难点)深入理解本文内容,感受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君爱国情怀。(重点)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早年隐居隆中,刘备三顾茅庐始出;后辅佐刘备创建蜀国,任丞相;刘备死后,受遗诏辅佐后主刘禅,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曾数次北伐,最后因病卒于军中。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后世称诸葛武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代表 作有《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
攻吴兵败的刘备病死于白帝城,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政治和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同时与孙吴通好,平息南方叛乱,稳定了蜀汉的政治局势。
诸葛亮决定抓住时机北上伐魏,临行之前感到后主刘禅昏庸懦弱,不懂得治理政事,深怀内顾之忧,所以上此表文,给后主以告诫和劝勉。
出师表 先帝创业为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先帝创业为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结合注释,读懂课文大意。
指三国时期蜀汉的创建者刘备,221—223年在位。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连词,连接上句,表示推论原因。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扩大皇上听闻(的范围)。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听取意见。开张,扩大。
说话不恰当。引喻,称引、譬喻。失义,不合道理。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晋升、处罚,赞扬、批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丞相府中而)不同。陟,提拔、晋升。臧否,赞扬和批评。异同,这里指不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做奸邪事情,触犯科条。
宫内和丞相府的赏罚标准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郭攸之、费祎是侍中,董允是黄门侍郎。侍中、侍郎都是官名。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弥补缺失疏漏。裨,弥补,补助。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蜀将。吴蜀夷陵之战,刘备大败,唯向宠所部完整无损,诸葛亮认为他善于治军,临行将军事托付给他。
性情品行善良公正。淑,善。均,公正、公平。
武官名,负责统领都城的警卫部队。向宠曾为中部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即西汉。下文的“后汉”即东汉。
东汉的桓帝刘志(147—167年在位)和灵帝刘宏(168—189年在位)。他们在位时,宠信宦官,政治腐败。
形容词用作动词,亲近。
形容词用作动词,疏远。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都是古代官职名。这里尚书指陈震,长史指张裔,参军指蒋琬。
忠正贤明,为保全节操而死(指以死报国)。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东汉郡名,辖境包括今河南南部和湖北北部一带。诸葛亮隐居地隆中当时属南阳郡。
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覆灭,颠覆。这里指兵败。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刘备在当阳长坂坡被曹操打败。
二十一年。指从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到蜀汉后主建兴五年(227)诸葛亮上表出师北伐,前后计二十一年。有,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相当于“又”。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刘备在临终前,把国家大事托付给诸葛亮,并对刘禅说:“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早晚,日日夜夜。夙,早晨。
蜀汉后主建兴元年(223),蜀汉南方四郡先后发生叛乱。建兴三年(225)三月,诸葛亮率师出征,同年五月冒着致病的瘴气强渡泸水。泸,水名,指今雅砻(lónɡ)江下游和金沙江汇合雅砻江以后的一段。
不生长草木。这里指贫瘠、未开垦的地方。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指建兴三年(225)秋,诸葛亮率军平定了南方的叛乱。
比喻才能平庸,这是诸葛亮自谦的话。驽,劣马,跑不快的马。钝,刀刃不锋利。
原来的都城,指东汉都城洛阳。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斟酌利弊。斟酌,考虑可否。损,损害。益,益处。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揭示他们的过失。彰,表明,显扬。咎,过失。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询问(治国的)好方法。诹,询问。
刘备给后主的遗诏,见《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遗诏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流泪,落泪。涕,眼泪。
古义:时候。今义:秋季。
古义:扩大。今义:商店等设立后开始营业。
古义:我,谦称。今义:愚笨,傻。
古义:偏指“亡”。今义:生存和死亡。
⑥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极端憎恨或悔恨。
古义: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古义:辱,谦辞。今义:卑鄙,下流。
古义:感奋激发。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感动并产生谢意。
古义:不同。今义: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名词,古代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名词用作动词,发扬光大
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看不起
形容词用作动词,赞扬和批评
④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奸,形容词用作名词,奸邪事情;忠善,形容词用作名词,忠善事情
形容词用作名词,忠良诚实的人
形容词用作名词,才能高和才能低的人
亲,形容词用作动词,亲近;远,形容词用作动词,疏远
⑧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名词用作动词,生长草木
形容词用作名词,奸邪凶顽的人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省略主语,即“(陛下)诚宜开张圣听”
省略主语,即“(臣)受任于败军之际”
状语后置,即“不求于诸侯闻达”
状语后置,即“于草庐之中三顾臣”
状语后置,即“以当世之事咨臣”
状语后置,即“于败军之际受任”
状语后置,即“故临崩以大事寄臣也”
多事之秋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时候)大有裨益 必能裨补阙漏(弥补,补助)事必躬亲 躬耕于南阳(亲自)金科玉律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法律条文)尽心竭力 庶竭驽钝(竭尽)受益匪浅 斟酌损益(益处)如临大敌 临表涕零(面对)
梳理本文结构,把握课文内容,完成学习任务单。
广开言路(开张圣听)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临终托孤
自己讨贼朝臣忠谏后主自谋
作者为后主刘禅提的第一条建议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的?
作者为后主刘禅提的第二条建议是什么?提出的目的是什么?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偏私不公
作者从哪两个方面向后主刘禅引荐贤臣?为什么举荐这些贤臣?
向后主举荐贤臣,先赞赏其品性,进而强调是先帝选拔出来的,意在表明他们值得信任,劝诫后主效法先帝重用贤才。
向后主举荐良将,强调向宠品行好、有才能,并点出先帝的称赞,意在让后主信任、依靠向宠。
诸葛亮提出的第三条建议是什么?他又是怎样阐述的?
亲贤臣,远小人(亲贤远佞)
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提出了哪三条建议?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条?
“提取信息”就是根据题目要求,淘汰不相干的信息,挑选出合乎要求的有关信息。“概括信息”就是根据题目要求,综合、归纳、概括出相关信息,使之符合要求。“信息提取与概括”一般以选择题或简答题的形式出现。本课“思考探究二、三”均涉及这一考点。
答题技法:分析选文,把握主要内容。分析题干,确定答题方向和答题要点。抓取信息,甄别判断。依据题型,灵活作答。
常见的考查形式:(1)文中××做了哪两件事?请概括出来。(2)请结合选文,概括……的原因。(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建议刘禅广泛听取臣子的意见,发扬先帝遗德,振奋有理想、有抱负之人的精神。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宫廷和丞相府是一个整体,里面的人都是国家官员,对他们实行晋升、惩罚,表扬、批评,应当用同样的标准。
③“亲贤臣,远小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
其中“亲贤远佞”是最重要的建议。只有做到亲贤远佞,才能广开言路,听取忠谏之言,“昭陛下平明之理”,不致忠奸不分,赏罚不明。文章以先汉的“兴隆”和后汉的“倾颓”为前车之鉴,以先帝叹惜痛恨桓帝、灵帝昏庸误国为告诫,并以“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为鼓励,促使后主亲贤臣远小人。
诸葛亮追忆的具体往事有哪些?有什么用意?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隐居隆中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三顾茅庐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襄阳兵败
临崩寄臣以大事 ——白帝城托孤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南征孟获
①表达效忠刘氏父子、尽先主托孤之责的忠贞之情;②交代此次出师的根源、思想基础、物质基础;③说明创业艰难,督促、劝谏后主发愤图强;④表明自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决心。
(河南中考)选文第一段(《出师表》第6段)诸葛亮追述自己二十一年来的经历有什么用意?请简要概括两点。
看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或对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主旨有什么作用。
前后勾连,看有无照应与伏笔。
参考答案:①抒发对先帝的感激之情。②表明自己对蜀汉的忠心,希望后主信任自己。③写出先帝的任人唯贤,为后主树立榜样。④说明创业艰难,激励后主努力进取。
下面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你能说出具体提到了他的哪些事件吗?
上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下联: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说说诸葛亮“忠陛下”之“忠”的具体表现。
①积极献言,提出三项建议;②积极荐贤,安排内政、军事人才;③平定南方,使后方稳定,得以出师北伐;④积极筹备北伐,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做准备。
【示例】品质:忠心耿耿,知恩图报,心系家国,以天下为己任,教子修身明志,重视德行等。 启示:①诸葛亮知恩图报的品质是一种美德,值得我们学习;②诸葛亮爱家爱子,其重视孩子德行的教育理念,值得我们效仿。
文中一共出现了十三次“先帝”,七次“陛下”,十一次自称“臣”,这些词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诸葛亮十三次称“先帝”,其包含的情感有:痛悼先帝英年早逝,感念先帝治国英明,激励后主继承遗志,追念先帝知遇之恩,表明自己对蜀汉的忠心,表达北伐必胜的决心。 七次称“陛下”,其包含的情感有:表达自己报先帝、忠陛下的情感,教导后主要自强、自警、自重。
十一次称“臣”,其包含的情感有:诸葛亮犹记当年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始终以匡扶汉室为己任,对刘备、刘禅忠心耿耿,言必称臣,既有政治家的眼光,又有军事家的头脑,且严守人臣下属的身份。
我觉得他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为报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诸葛亮出山效命;在危难关头奉命出使,患难与共。因刘备临终托孤,他早晚忧叹,把兴复汉室看成报先帝忠后主的职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见他是个感恩图报的人。
我认为他是个颇具政治远见的能人。他能客观准确地分析天下形势、蜀国的有利与不利条件,劝谏后主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可见他深谙治国之道,颇具政治远见。
学习了这篇表文,说说你认为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
如何看待诸葛亮的忠心?
诸葛亮的忠心不仅出于个人的知恩图报和忠君思想,更重要的是,他的忠心是与忧国忧民、匡扶蜀汉的责任感紧密相连的,不能简单归结于愚忠心理。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高尚精神,他谨守诺言、努力实现政治理想与自我价值的坚守精神,都是一种理想人格精神的体现。
接受托孤以来,长怀忧患意识,担心先帝托付给自己的大事做得没有成效,而损伤先帝的英明;出师北伐之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认为当时已经具备了出征条件;北伐之前明确各方责任,首先严于律己,其次严格要求朝廷诸臣,最后向后主提出希望。
勉励刘禅“光先帝遗德” “深追先帝遗诏”,以完成先帝未竟大业,做个好皇帝;表明自己的忠心,报答刘备对自己的知遇之恩。
先主病笃,召亮,属以后事,谓亮曰: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选自《三国志·蜀志》)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辅佐先帝刘备和后主刘禅时尽心尽力,全力以赴,刘备让他取而代之时,发誓“竭股肱之力”一直到死。谦虚谨慎:北伐临行前对刘禅的交代事无巨细,用词恳切谦虚。有卓越的军事和政治才能:在军事和政治上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了建议,帮助刘禅稳住国家大局
后主:听信忠言,追念遗命
结束语:临表涕零,百感交集
本文是诸葛亮出师北伐前写给后主刘禅的表文,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达了诸葛亮对先帝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激和北定中原的坚定决心以及效忠刘备父子的忠心。
本文考点精析或巩固训练见《状元大课堂》及《创优作业》
据鼎三分非本计,出师二表见初心。 ——张潮《武侯庙》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文天祥《正气歌》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陆游《病起书怀》(其一)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千年忠义出师表,万里江山八阵图。 ——蓝智《赤壁》
《出师表》与《邹忌讽齐王纳谏》比较阅读
功能——陈情言事特点——情理交融
有关诸葛亮的传说、故事、俗语很多。课外搜集有关资料,写一段文字,表达你对诸葛亮的看法。
2020-2021学年22 出师表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22 出师表优秀ppt课件,文件包含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23出师表课件pptx、三顾茅庐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2 出师表完美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2 出师表完美版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诸葛亮故事汇萃,②如何具体执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22 出师表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2 出师表示范课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回顾,学习目标,亲自耕种,有名望显贵,辱谦辞,屈尊就卑,感奋激发,动词答应应许,奔走效劳,自那时以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