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课堂检测
展开能力课时落实(四) 化学反应速率
(建议用时:40分钟)
1.下列关于有效碰撞理论与影响速率因素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
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B.对于气体反应来说,通过压缩体积增大压强,可以提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C.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为有效碰撞
D.加入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能,活化分子百分比虽然没变,但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B [A.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个数,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故A错误;B.增大压强减小容器体积,导致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个数,活化分子有效碰撞几率增大,所以反应速率加快,故B正确;C.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碰撞,生成新物质时的碰撞为有效碰撞,故C错误;D.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故D错误。]
2.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3A(g)+B(g)xC(g)+2D(g),经2 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 mol/L,c(A)∶c(B)=3∶5,以C表示的平均速率v(C)=0.25 mol/(L·mi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方程式中,x=1
B.2 min时,A的转化率为50%
C.2 min时,A的物质的量为0.75 mol
D.反应速率v(B)=0.25 mol/(L·min)
B [A.由于2 min后D的浓度为0.5 mol/L可知,v(D)=0.25 mol/(L·min)。又由v(C)=0.25 mol/(L·min)可知,反应速率相同,则C与D的化学计量数相同,所以x=2,A错误;B.由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可知v(A)=0.375 mol/(L·min),v(B)=0.125 mol/(L·min),2 min后c(A)∶c(B)=3∶5,设反应前A与B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c,据此列出方程,=,解得c=1.5 mol/L,得反应后c(A)=1.5 mol/L-0.375 mol/(L·min)×2 min=0.75 mol/L,故A的转化率为50%,B正确;C.反应后c(A)=0.75 mol/L,由于容器体积为2 L,所以A的物质的量为1.5 mol,C错误;D.由B项分析可知,v(B)=0.125 mol/(L·min),D错误。]
3.用纯净的CaCO3与100 mL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实验过程记录如图所示(C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假设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不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OE段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最快
B.EF段,用HCl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4 mol·L-1·min-1
C.OE、EF、FG三段中,该反应用二氧化碳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之比为2∶6∶7
D.G点表示收集的CO2的量最多
D [A.题图中曲线斜率越大,反应速率越大,由图可知,EF段斜率最大,相同时间内生成CO2最多,所以EF段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大,A错误;B.由图可知EF段生成的二氧化碳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 mL-224 mL=448 mL,所以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n(CO2)==0.02 mol,根据CaCO3+2HCl===CaCl2+CO2↑+H2O,可知参加反应的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为0.04 mol,所以盐酸的浓度变化量Δc===0.4 mol·L-1,则EF段用HCl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HCl)==0.4 mol·L-1·min-1,故B错误;C.OE、EF、FG三段生成的二氧化碳体积分别为224 mL、448 mL、112 mL,OE、EF、FG三段时间相同,该反应用C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之比为224 mL∶448 mL∶112 mL=2∶4∶1,C错误;D.G点对应的为从开始到G点生成的二氧化碳的总量,共784 mL,收集的量最多,D正确。]
4.2 mol A与2 mol B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3B(g)2C(g)+zD(g)。若2 s时,A的转化率为50%,在2 s内的化学反应速率v(D)=0.25 mol·L-1·s-1,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在2 s内,化学反应速率v(C)=v(A)=0.12 mol·L-1·s-1
B.z=3
C.B的转化率为75%
D.反应开始时与2 s时容器的压强比为4∶3
C [A.在0~2 s内,v(C)=v(A)==0.25 mol·L-1·s-1,A项错误;B.v(D)=0.25 mol·L-1·s-1,则=0.25 mol·L-1·s-1,解得z=2,B项错误;C.据以上分析可知,B的转化率为×100%=75%,C项正确;D.反应开始时与2 s时容器的压强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即4 mol∶(1+0.5+1+0.5×2)mol=4∶3.5=8∶7,D项错误。]
5.一定温度下,10 mL 0.40 mol·L-1 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
t/min
0
2
4
6
8
10
V(O2)/mL
0.0
9.9
17.2
22.4
26.5
29.9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A.0~6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 mol·(L·min)-1
B.6~10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 mol·(L·min)-1
C.反应至6 min时,c(H2O2)=0.30 mol·L-1
D.反应至6 min时,H2O2分解了50%
C [A.0~6 min产生的氧气的物质的量n(O2)=0.001 mol,n(H2O2)=2n(O2)=0.002 mol,v(H2O2)=≈3.3×10-2 mol/(L·min),故A正确;B.≈3.73,≈1.88,3.73>1.88,故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氧气,0~6 min大于6~10 min,故6~10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min),故B正确;C.6 min时,c(H2O2)=0.40 mol·L-1-=0.20 mol·L-1,故C错误;D.6 min时,H2O2分解的分解率为×100%=50%,故D正确,故选C。]
6.科学家提出如下光分解法制备氢气:
①2Ce4+(aq)+H2O(l)===2Ce3+(aq)+O2(g)+2H+(aq) ΔH1
②Ce3+(aq)+H2O(l)===Ce4+(aq)+H2(g)+OH-(aq) ΔH2
③H2O(l)===H+(aq)+OH-(aq) ΔH3
④2H2O(l)===2H2(g)+O2(g) ΔH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e4+能够降低水分解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
B.Ce3+是反应②和反应③的催化剂
C.上述反应中,ΔH4=2ΔH1+4ΔH2-4ΔH3
D.通常条件下,反应④中生成H2、O2的速率之比为2∶1
B [A.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根据①②可知:Ce4+是H2O分解变为H2和O2的催化剂,则Ce4+能够降低水分解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A正确;B.由盖斯定律可知,(①+②×2-③×2)×2得到④2H2O(l)===2H2(g)+O2(g),则Ce4+是反应④的催化剂,Ce3+是反应②的反应物,B错误;C.由盖斯定律可知,反应一步完成与分步完成的热效应相同,(①+②×2-③×2)×2得到④,则ΔH4=2ΔH1+4ΔH2-4ΔH3,C正确;D.对于同一反应,在相同时间段内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反应④中生成H2、O2的速率之比为2∶1,D正确。]
7.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存在下列四个化学反应,增大容器的体积对化学反应速率没有影响的是( )
A.Fe3+(aq)+3SCN-(aq)Fe(SCN)3(aq)
B.CO(g)+H2O(g)CO2(g)+H2(g)
C.CO2(g)+H2O(l)H2CO3(aq)
D.2SO2(g)+O2(g)2SO3(g)
A [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增大容器的体积对化学反应速率没有影响,即为减小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该反应体系没有气体参与或生成,B、C、D反应体系均有气体参与反应或生成,而A中无气体参与或生成,故答案为A。]
8.95 ℃时,将Ni片浸入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中,经4小时腐蚀后的质量损失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w(H2SO4)<63%时,增大硫酸浓度,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大,腐蚀速率增大
B.95 ℃时,Ni片在63%硫酸溶液中的腐蚀速率最大
C.w(H2SO4)>63%时,增大硫酸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降低,腐蚀速率减慢
D.如果将镍片换成铁片,在常温下进行类似实验,也可绘制出类似的铁质量损失图像
C [A.w(H2SO4) <63%时增大硫酸浓度,单位体积分子数增多,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大,腐蚀速率增大,故A不选;B. 由图可知,95 ℃ 时,Ni片在63%硫酸溶液中的腐蚀速率最大,故B不选;C.w(H2SO4)>63%时,增大硫酸浓度,单位体积分子数增多,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多,而腐蚀速率减慢的原因是镍的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镍进一步被腐蚀,故C选;D. 如果将镍片换成铁片,在常温下进行类似实验,铁的腐蚀速率也会在w(H2SO4)<63%时,增大硫酸浓度,腐蚀速率加快,w(H2SO4)>63%时,增大硫酸浓度,增大硫酸的浓度,腐蚀速率逐渐降低,铁的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所以也可绘制出类似的铁质量损失图像,故D不选。]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e和Mg与0.1 mol·L-1的盐酸反应,反应速率相同
B.0.1 mol·L-1的盐酸与0.1 mol·L-1H2SO4分别与大小、形状相同的大理石反应,反应速率相同
C.催化剂能降低分子活化时所需能量,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大大增加
D.100 mL 2 mol·L-1的盐酸与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NaCl溶液,反应速率不变
C [A、金属本身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性因素,Mg的金属性比Fe强,Mg与0.1 mol·L-1的盐酸反应速率快,故A错误;B、硫酸钙微溶于水,CaCO3与H2SO4反应生成CaSO4,附着在碳酸钙的表面阻碍反应的进行,盐酸与CaCO3反应速率快,故B错误;C、催化剂可降低分子活化能,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C正确;D、NaCl不与Zn反应,加入氯化钠溶液,相当于加水稀释,c(H+)降低,反应速率减小,故D错误。]
10.已知反应2NO+2H2===I2+2H2O的速率方程为v=kc2(NO)c(H2)(k为反应速率常数),其反应历程如下:
①2NO+H2→N2+H2O2 慢
②H2O2+H2→2H2O 快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增大c(NO),可提高总反应的反应速率
B.c(NO)、c(H2)增大相同的倍数,对总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相同
C.该反应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反应①
D.减小c(H2),可降低总反应的反应速率
B [A.根据速率方程为v=kc2(NO)·c(H2)知,增大c(NO),可提高总反应的反应速率,A正确;B.根据速率方程为v=kc2(NO)·c(H2)知,c(NO)、c(H2)增大相同的倍数,对总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不同,如c(NO)为原来的2倍,v为原来的4倍,c(H2)为原来的2倍,v为原来的2倍,B错误;C.反应速率由最慢的一步决定,该反应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反应①,C正确;D.根据速率方程为v=kc2(NO)·c(H2)知,减小c(H2),可降低总反应的反应速率,D正确。]
11.Ⅰ、把0.6 mol W气体和0.5 mol X气体混合于2 L密闭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4W(g)+3X(g)2Y(g)+nZ(g)。2 min末已生成0.2 mol Y,若测知以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25 mol/(L·s),试计算:
(1)前2 min内用W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
(2)2 min末时X的浓度为________。
(3)化学反应方程式中n=________。
(4)2 min末,恢复到反应前温度,体系内压强是反应前压强的________倍(用分数表示)。
Ⅱ、反应AX3(g)+X2(g)AX5(g)在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起始时AX3和X2均为0.2 mol。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体系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图中3组实验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的反应速率v(AX5)由大到小的次序为________(填实验序号)。
[解析]
Ⅰ.根据化学方程式列三段式计算可知:
4W(g)+3X(g)2Y(g)+nZ(g)
起始量/mol 0.6 0.5 0 0
转化量/mol 0.4 0.3 0.2 0.002 5 mol
/(L·s)×120 s×2 L
2 min末/mol 0.2 0.2 0.2 0.002 5 mol
/(L·s)×120 s×2 L
故有:2∶0.2=n∶[0.002 5 mol/(L·s)×120 s×2 L],得n=6,据此解题:
(1)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系数比,故前2 min内用W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W)∶v(Z)=v(W)∶[0.0025 mol/(L·s)×60 s/min]=4∶6,得v(W)=0.1 mol/(L·min);
(2)2 min末时X的浓度为=0.1 mol/L;
(3)由分析可知,化学反应方程式中n=6;
(4)2 min末,恢复到反应前温度,同温同体积的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故体系内压强是反应前压强的=倍(用分数表示);
Ⅱ.根据图中可知:3组实验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所用时间由短到长的顺序是b、c、a,用时越短反应速率越快,故3组实验的反应速率v(AX5)由大到小的次序为b、c、a。
[答案] Ⅰ.(1)0.1 mol/(L·min) (2)0.1 mol/L (3)n=6 (4)12/11
Ⅱ.b、c、a
12.“碘钟”实验中,3I-+S2O===I+2SO的反应速率可以用I遇加入的淀粉溶液显蓝色的时间t来度量,t越小,反应速率越大。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在20 ℃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c(I-)/(mol·L-1)
0.040
0.080
0.080
0.160
0.120
c(S2O)/(mol·L-1)
0.040
0.040
0.080
0.020
0.040
t/s
88.0
44.0
22.0
44.0
t1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显色时间t1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温度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符合一般规律,若在40 ℃条件下进行编号③对应浓度的实验,显色时间t2的范围为__________(填字母)。
A.<22.0 B.22.0~44.0
C.>44.0 D.数据不足,无法判断
(4)通过分析比较上述数据,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分析数据容易发现:②④组所用时间相同,③组所用时间为它们的一半,①组所用时间为它们的2倍。进一步分析:②④两组中c(I-)与c(S2O)的乘积相等,③组中乘积为②④组的2倍,①组乘积为其一半。
因此可得结论:当c(I-)·c(S2O)相等时,显色时间相等,反应速率相等,显色时间与反应速率成反比,即t与c(I-)·c(S2O)成反比。
=,得t1=≈29.3。
[答案] (1)研究反应物I-与S2O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或29.3) (3)A (4)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乘积成正比(或显色时间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乘积成反比)
13.某校化学活动社团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一:测定1 mol/L的硫酸与锌粒和锌粉反应的速率,设计如图1装置:
图1 图2
(1)装置图1中放有硫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照图1装置实验时,限定了两次实验时间均为10 min,还需要测定的另一个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图1装置中的气体收集装置改为图2,实验完毕待冷却后,该生准备读取滴定管上液面所在处的刻度数,发现滴定管中液面高于干燥管中液面,应首先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利用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之间的反应来探究外界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如下:
序号
温度/K
0.02 mol·L-1KMnO4
0.1 mol·L-1H2C2O4
H2O
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时所需时间/s
V/mL
V/mL
V/mL
A
293
2
5
3
t1
B
293
2
3
5
8
C
313
2
3
5
t2
(1)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实验A、B可探究________(填外部因素)的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通过实验________可探究温度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利用实验B中数据计算,用KMn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KMnO4)=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发现:反应一段时间后该反应速率会加快,造成此种变化的原因是反应体系中的某种粒子对KMnO4与H2C2O4之间的反应有某种特殊的作用,则该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实验一:
(1)装置图Ⅰ中放有硫酸的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
(2)按照图Ⅰ装置实验时,限定了两次实验时间均为10 min,还需要测定的另一个数据是收集反应产生H2气体的体积;
(3)若将图Ⅰ装置中的气体收集装置改为图Ⅱ,实验完毕待冷却后,该生准备读取滴定管上液面所在处的刻度数,若发现滴定管中液面高于干燥管中液面,应首先采取的操作是调待气体恢复至室温后,调节滴定管的高度使得两侧液面相平;
实验二:
(1)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根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可知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H2C2O4+2MnO+6H+===2Mn2++10CO2↑+8H2O;
(2)通过观察实验A、B会发现:二者只有草酸的浓度不同,其它外界条件相同,则通过实验A、B可探究浓度的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要探究温度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改变的条件应该只有温度改变,其它条件相同,观察实验数据会发现:实验B、C只有温度不同,故可通过实验B、C探究温度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利用实验B中数据计算,用KMn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KMnO4)==5×10-4 mol/(L·s);
(4)实验中发现:反应一段时间后该反应速率会加快,造成此种变化的原因是反应体系中的某种粒子对KMnO4与H2C2O4之间的反应有某种特殊的作用,该作用是催化作用,相应的粒子最有可能是Mn2+,即反应产生的Mn2+起催化作用。
[答案] 实验一(1)分液漏斗 (2)收集到气体的体积 (3)待气体恢复至室温后,调节滴定管的高度使得两侧液面相平
实验二(1)5H2C2O4+2MnO+6H+===2Mn2++10CO2↑+8H2O (2)浓度 B、C
(3)5×10-4 mol/(L·s) (4)催化作用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
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四单元 沉淀溶解平衡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四单元 沉淀溶解平衡课后作业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已知,已知①相同温度下,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下列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 盐类的水解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 盐类的水解同步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应用与盐的水解无关的是,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在NaCN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达标测试,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