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11《论语》十二章教学课件ppt
展开了解孔子的生平、思想和《论语》,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熟读并背诵课文,培养文言语感,体会其与现代文的不同。(重点)正确理解《<论语>十二章》的内容,体会语录体散文语言的特点,以及其中倡导的修身和为学之道。(难点)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倡导“仁”,主张“有教无类”,相传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孔子被后世尊为孔圣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等,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其思想对世界有深远的影响。
《诗》《书》《礼》《乐》《易》《春秋》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它是语录体著作,主要以语录和对话的形式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教育思想及道德观念等,共20篇。宋代朱熹把它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语录体 中国古代散文的一种体式,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它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文采,不讲篇章结构,不讲篇与篇之间甚至段与段之间时间上的顺序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先秦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及宋代记载程颢、程颐言行的《二程遗书》,均堪称语录体的典范。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按时温习。时,按时。
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说,同“悦”,愉快。
和下文的“为政”“雍也”“述而”等一样,都是《论语》的篇名,是从各篇第一章第一句中摘取出来的,并没有特别的意义。
“子”本来是一种爵位(周代分封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后作为一种称谓被保留下来,成为对有道德、有学问、有地位之人的尊称。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前505—前436):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泛指多次。一说,实指,即下文所说的三个方面。省,自我检查、反省。
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十五岁。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命,命令。
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是指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越过法度。逾,越过。矩,法度。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连词,表承接关系,相当于“就”。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语气词,表示感叹,相当于“啊”。
即颜回(前521—前490),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
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也有用芦苇制成的。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代词,它,指学问和事业。一说,指仁德。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吃粗粮,喝冷水。饭,吃。疏食,粗粮。水,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
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这里指胳膊。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与《论语·里仁》中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
“逝者”可以理解为消逝的时光,也可理解为世间万物的变迁。孔子的感叹,包含着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叹息。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前507—?):即卜商,字子夏,春秋末期晋国人,孔子的弟子。
坚定志向。笃,坚定。
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切,恳切。
①不亦说乎( )
②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是两个词。可,可以;以,凭借。
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
(连词,表转折,然而、却)
(连词,表顺承,然后)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快乐)
[名词,喝的东西(水)]
(形容词用作名词,“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和体会”)
(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常见的考查形式:(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省略介词“以”后面的宾语“之”,即“可以(之)为师矣”]
[省略动词“择”,即“(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不亦……乎”,意为“不是……吗”,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
原意是“不也是很快乐的吗?”现常用来表示程度极深(多用在“得”字后做补语,如“玩得不亦乐乎”)。
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
顺从意愿。现指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用箪盛饭吃,用瓢舀水喝,指清贫的生活。
本指每天从三个方面来检查自己。后指多次地反省检查自己。
人到三十岁,能立足于社会,开始有所成就。
指所做的事情很有乐趣。多形容自得其乐。
视金钱和地位如浮云。也指功名利禄变幻莫测。
本指河水日夜不停地流动。后多形容勤奋努力,不分昼夜地工作或学习。
意思是光阴像流水一样,不分昼夜地逝去。后用来感叹时光的流逝。
即使是普通人,也不能强迫他改变志向。
指到处有老师,应善于向人学习,取长补短。
采纳正确的意见或选择好的方法加以实行。
广泛地学习并且立志不变。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广元中考)请从“学习”和“修养”两方面,在《〈论语〉十二章》中选一句,写出对你的启示。
[答题思路] (1)结合文意,理解语句的具体含义;(2)联系实际指出其现实意义,要说出对我们的启示;(3)内容要积极向上,表述要言简意赅。
[参考答案] 【示例一】“学而时习之”,在学习上,启示我学习新知识之后要常常温习实践。 【示例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在修养上,启示我和朋友交往一定要讲求信用。
“吾日三省吾身”历来是很多人的座右铭,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示例】这是一种严于律己,勇于自我剖析、自我反省的表现。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不断净化自己的思想,才能在求学和做人方面都得到提高。
从这一章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学习和提高个人修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循序渐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脚踏实地,一点一滴,一步一步地提升自身修养。
“学而时习之”与“温故而知新”都提到了复习学过的知识的重要性,两者强调的侧重点相同吗?为什么?
不相同。前者强调“时习”,即侧重强调按时复习的重要性;后者强调“知新”,而知新离不开独立思考,这就强调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宁夏中考)《论语》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为何不先说“思而不学则殆”,而是先说“学而不思则罔”?说说你的理解。
“学”是“思”的先决条件,先学后思符合认知规律。
你怎么看待颜回的“箪食瓢饮”?
【示例一】颜回的这种处世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如此艰苦的条件,他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可见坚强的心志、高洁的志趣之无穷威力。
【示例二】我从颜回身上看到了他高洁的学者风范。他不因物质条件的简陋而放弃自己的追求和梦想,不投身于追名逐利的大潮,最终便不会迷失自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道理:培养兴趣对学习十分重要。
这句话揭示了什么道理?对你有何启示?
启示: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就会由被动变为主动,并成为乐事。这样既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又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结合第六、第八章,谈谈颜回与孔子在志趣和心境上有着怎样的共同点。
贫困,却不改求学的乐趣
清贫,却视不义之富贵如浮云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句对我们做人有何启示?
人一定要有志向、气节,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改变自己的心志,应该坚守信念,矢志不渝。
三十而立”常被误认为是人到三十岁要成家立业。你怎样理解“三十而立”?
不应该用成家立业这样的标准要求所有人。“立”是指有所成就,三十岁的人思想独立、经济独立、人格独立就可算作成就,人到三十岁,应该站得住,做事有把握。
第二章中“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三个问句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不能互换位置。因为这三个句子所针对的对象依次是“他人”“朋友”“自己”,体现了一种由人到己的关系,表现了曾子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操。如果互换了位置,就破坏了这种内在逻辑顺序,不能更好地体现曾子的高尚品格。
君子,是指有才德的人,是两千多年来中国人追求的理想人格,也是孔子培养学生的目标。读完《〈论语〉十二章》,你认为君子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善学、善思、乐学、惜时、博学、切问
宽容、自省、忠诚、诚信、谦虚、尚义、仁德、乐道、笃志
4.《论语》是两千多年前的典籍,我们今天学习它,有怎样的意义?
(1)(遵义中考)《〈论语〉十二章》阐明“学”与“思”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咸宁中考)《〈论语〉十二章》中告诉我们兴趣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安徽中考)《<论语>》十二章》中感叹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长沙中考)古文中有许多含意深远、激发斗志的名句。例如《〈论语〉十二章》中就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有关《〈论语〉十二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论语》采用语录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言简练,含意深远。第六章谈到颜回能忍受困苦,不改变自己的乐趣,是一位安贫乐道的君子。“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讲学习态度,强调学习关键要思考,要知新。很多成语都源自《论语》,如温故知新、三省吾身、箪食瓢饮、任重道远等。
(宁夏中考)《论语》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为何不先说“思而不学则殆”,而是先说“学而不思则罔”?说说你的理解。
“学”是“思”的先决条件,先学后思符合认知规律。
(德州中考)结合选文,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概括《论语》的特点。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集,语言简练,意义深远,多格言警句,体现了孔子的道德修养及学习方法、态度等。
之前学过的《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让你联想到《〈论语〉十二章》中的哪一句话?请简要说明理由。
联想到的句子: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理由:《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以元方驳斥父亲友人“无信”“无礼”的故事,表达了与人交往要讲究信用的思想,而《论语》中的这句话也表述了为人处事要讲诚信的道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而时习之 有朋自远方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一簞食,一瓢饮,在陋巷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这十二章语录主要阐述了求知的态度、学习的方法和修身做人的道理,意在启迪我们:学习要有端正的态度和良好的方法,做人要心胸开阔、意志坚定、理想远大。
本文考点精析或巩固训练见《状元大课堂》及《创优作业》
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译文】孔子说:“仲由啊,教导你的内容都知道了吗?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安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3.子曰:“君子欲讷(nè)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译文】孔子说:“君子言语上要谨慎迟钝,行动上要勤快敏捷。”
4.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译文】孔子说:“质朴胜过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采搭配得当,这样才可以成为君子。”
5.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宪问》)
【译文】孔子说:“不埋怨天,不责备人,下学人事而上达天命。了解我的大概只有天吧!”
6.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卫灵公》)
【译文】孔子说:“工匠想要把他的活干好,一定要先磨快他的工具。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教学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志同道合的人,生气恼怒,立身指能有所成就,迷惑疑惑,越过法度,能忍受,于此意思是在其中,代词这指河水,舍弃放弃,说同“悦”愉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集体备课ppt课件,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基础积累,孔子思想,《论语》,读准字音,阅读鉴赏,主旨归纳,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图文ppt课件,文件包含《〈论语〉十二章》第二课时课件pptx、《〈论语〉十二章》第一课时课件ppt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7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