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1.3 圆柱的体积13-人教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358232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1.3 圆柱的体积13-人教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358232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3 圆柱与圆锥1 圆柱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下册3 圆柱与圆锥1 圆柱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共4页。
[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设计本节课力求引导学生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利用旧知探索新知。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5页例5、做一做及练习五中部分题。
[学情与教材分析]
《圆柱和圆锥》这一单元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形体知识的最后部分,是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圆柱的体积》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了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和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已经有了把圆形拼成近似的长方形的经验,联想到把圆柱切拼成长方体并不难,学好这部分知识,为今后学习复杂的形体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是后继学习的前提。教材首先从回顾旧知(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入手,引出圆柱体积的计算问题。教材通过提示能否将圆柱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体积,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即把新的问题转化为已学过的问题来解决。接着通过教具演示图说明吧圆柱的底面分成若干个相等的扇形,把圆柱沿高切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把底面等分成若干等份再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这是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所用的方法,把平面的知识类推到立体,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思想方法。当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形体越接近长方体,使学生感受极限的思想。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和推理,得出转化前后的圆珠笔画与长方体各部分件的对应关系,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两种形式。
[教学目标]
1.掌握圆柱体积计算公式,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培养观察、类比、推理的能力,体会转化、极限的数学思想。
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养成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难点:理解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圆柱体积公式推导教具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师:同学们,课前咱们先放松一下,一起猜猜谜语好吗?(逐一出示谜语)
咱们的同学真聪明,我相信大家一定能上好这节课,准备好了吗?上课。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从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入手,引出圆柱体积的计算问题。
[设计意图]: 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说想法、理思路
(1)提问:准备怎样探究圆柱体积?
预设:生1圆柱的体积=底面积X高,因为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X高
生2把圆柱转化为长方体,求长方体的体积
(2)引导学生用圆柱体教具说出自己转化的思路,一边说一边比划。
预设:分成4、8、16……等份
配合学生分的思路,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分的过程
[设计意图] 建构主义认为,把新知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的基础上,是系统、高效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本环节引导学生利用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所用的方法,把平面图形的知识迁移到立体图形,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利用旧知探索新知。
2.拼学具、找规律
(1)思考:平均分成的份数与拼成的“近似长方体”有什么关系?
(2)操作:利用手中圆柱体学具验证4等份、8等份、16等份后拼成的近似长方体与分成份数多少的关系。
预设:分成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体。
(3)演示:课件依次演示4等份、8等份、16等份、32等分……
(4)小结: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体,体会极限思想。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指出: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环节让学生先积极思考,然后亲自经历拼的过程,体会把底面圆无限等分,圆柱就无限接近长方体的极限思想。
3.找关系、推公式
(1)引导学生发现圆柱体的体积等于长方体的体积
预设:生说出把圆柱通过分、切、拼等活动转化成长方体,所以圆柱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
(2)引导学生说出拼成的长方体的长、宽、高、与圆柱各部分之间的对应关系。
预设:学生说出长——圆柱底面周长的一半
宽——圆柱底面半径
高——圆柱的高
(3)引导学生回忆推导过程,板书对应关系。
(4)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圆柱的体积。
预设:学生说出V=Sh V=πr.r.h
[设计意图] 学生经历了分、切、拼的活动后,学生很快可以找出转化前后各部分的对应关系,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两种形式。
三、课堂小结、巩固新知
引导学生回顾前面的学习内容,总结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巩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预设:学生基本能说出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设计意图] 小结前面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加深学生记忆。
四、实践应用、发展提升
1.基本练习
(1)课本28页第1题前两个小题
(2)判断
2.综合练习:课本28页第3题
3.拓展练习:巧求图中物体的体积
[设计意图]通过基本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通过综合练习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拓展练习,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同时深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3 圆柱与圆锥1 圆柱圆柱的体积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版圆柱的体积教案设计,共11页。
![数学口算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