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长沙师大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湖南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018年8月,国外某大学科研团队在月球永久阴影区中发现多处含有水冰的区域(如图),这是科学家们首次在月球发现水冰存在的直接证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从天体类型看,月球属于
A. 卫星 B. 小行星 C. 恒星 D. 彗星
2. 有关“水冰月”的研究成果,说明月球
A. 目前适合人类生存 B. 有厚厚的大气层
C. 月面温度比较适宜 D. 有水存在的迹象
【答案】1. A 2. D
【解析】
【1题详解】
地球为太阳系中的行星,而月球环绕地球公转,因此从天体类型看,月球属于卫星,A符合题意。小行星是环绕太阳公转的天体,与月球不同,排除B。恒星是能自已发光、由炽热气体构成的、质量巨大的天体,与月球不同,排除C。彗星是主要由冰物质构成的、环绕太阳公转的天体,与月球不同,排除D。
【2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在月球永久阴影区中发现多处含有水冰的区域,因此有关“水冰月”的研究成果,说明月球有水存在的迹象,D正确。由于月球没有大气、昼夜温差大等,目前还不适合人类生存,A错误。由于月球体积和质量较小,没有吸引住大气层,且有关“水冰月”的研究成果不能说明月球有厚厚的大气层,B错误。月球表明没有大气层、自转周期长等原因,月面温度昼夜温差极大,有关“水冰月”的研究成果不能说明月面温度比较适宜,C错误。
“好奇”号确认火星上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分析检测显示,取出的岩石粉末含有黏土、硫酸盐和其他对生命非常关键的矿物成分。火星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下表为火星与地球的数据对比,下图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高分辨率照相机抓拍到的“公牛眼”状陨石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行星 | 质量 (地球为1) | 体积 (地球为1) | 平均密度 (g/cm2) | 公转 周期 | 自转 周期 |
地球 | 1.00 | 1.00 | 5.52 | 1a | 23小时56分 |
火星 | 0.11 | 0.15 | 3.96 | 1.9a | 23小时37分 |
3. 火星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但目前仍然没有发现生命存在,其理由最可能是( )
A. 火星自转周期长 B. 火星表面温度高 C. 火星上没有液态水 D. 火星上没有大气
4. 相对于地球来说,火星更易遭陨石袭击,其原因是( )
A. 火星公转速度快 B. 火星自身引力更大 C. 火星大气密度小 D. 火星的宇宙环境不安全
【答案】3. C 4. C
【解析】
【3题详解】
根据材料,火星岩石中含有生命中关键的矿物成分,但火星距离太阳远,温度低,没有液态水,无法形成原始海洋,而地球上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C对;火星自转周期略小于地球,A错;火星距太阳较远,表面温度低,B错;火星上有大气,D错。故选C。
【4题详解】
相对于地球来说,火星更易遭陨石袭击,其原因是火星大气密度小,侵入火星大气的天体不能被焚毁,C对;火星公转周期约为地球的2倍,公转速度比地球慢,A错;相对于地球来说,火星的体积、质量更小,自身引力会更小,B错;火星的宇宙环境和地球一样安全,D错。故选C。
【点睛】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太阳一直比较稳定,提供光和热;②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自身条件∶①适宜的温度——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为15℃;②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形成大气层;③液态水——日地距离适中,公转、自转周期适中,温度适宜。
科学家预测2023-2024年太阳活动将到达峰值。读甲、乙两幅不同年份太阳黑子图,完成下面小题。
5. 甲图拍摄的年份最可能是( )
A. 2010年 B. 2012年 C. 2015年 D. 2018年
6. 乙图所示年份,受太阳活动影响,地球上( )
A. 赤道附近极光出现的频率增加 B. 世界各地降水增多
C. 指南针常常无法正确指示方向 D. 环太平洋火山喷发异常增多
【答案】5. D 6. C
【解析】
【分析】
【5题详解】
与乙图相比,甲图所示太阳黑子极少,最可能是在低谷年拍摄的。大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由2023-2024年为太阳活动高峰年推知,2012-2013年为太阳活动高峰年,2018年为太阳活动低谷年,选项D符合题意,故排除ABC,选D。
【6题详解】
乙图所示年份,太阳黑子数目较多,说明太阳活动较频繁。太阳大气抛出的高速带电粒子流会扰乱地球磁场,导致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选项C符合题意;极光只出现在两极地区,不会出现在赤道附近,选项A错误;太阳活动与地球上的极端天气有一定的相关性,并不是各地降水增多,B错;太阳活动与火山、地震的关系目前尚不明确,D错。所以本题选C。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扰乱地球大气高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2)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3)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4)影响地球自然环境,产生自然灾害。
“光伏扶贫”主要是在住房屋顶(左图)和农业大棚上(右图)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电能,农民可以自用,也可将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即“自发自用、多余上网”。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 “光伏扶贫”中利用太阳辐射能( )
A. 为人类提供能源 B. 为大气运动、水循环提供动力
C. 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 D. 提供光、热资源
8. 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
①生物出现②火山喷发③水体的运动④潮汐现象⑤煤、石油的形成⑥风的形成
A. ①③⑤⑥ B. ②③④⑤ C. ③④⑤⑥ D. ②④⑤⑥
【答案】7. A 8. A
【解析】
【分析】
【7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光伏扶贫”主要是在住房屋顶(左图)和农业大棚上(右图)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电能,农民可以自用,也可将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即“自发自用、多余上网”。”可知,光伏扶贫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电能,是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能量的实例,为人类提供能源,A正确;BCD也是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但并不是“光伏扶贫”中利用太阳辐射能的表现。故选A。
【8题详解】
火山喷发是地下岩浆活动,能量来自地球内部,②错误;潮汐是天体引力导致,能量来源亦不是太阳辐射,④错误;生物出现、水体运动、煤、石油的形成以及风的形成都与太阳辐射有关,A项①③⑤⑥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主要因素:1、太阳高度角(纬度):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强度越大。2、天气状况:晴天多,降水少,云层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就越弱,太阳辐射强度越大。3、地势高低:海拔越高,大气越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越弱,太阳辐射强度越大。4、昼夜长短:对于同一个地方,一年中不同时间太阳辐射强度也有差异。一般来说,夏季白昼时间较长,日照时数就越多,太阳辐射强度相对较大。
下图为“火山成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该图中甲处为( )
A. 地核 B. 地壳 C. 软流层 D. 水圈
10. 火山灰在地球四大圈层迁移的顺序一般是( )
A.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 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答案】9. C 10. A
【解析】
【9题详解】
由图示信息可知,甲处位于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幔的上部,水圈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C正确,B、D错误。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不符合题意,A错误,故选C。
【10题详解】
根据“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最上面是大气圈,中间是水圈,最下面是岩石圈,其中,生物圈位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很显然火山灰漂浮在大气圈中,慢慢会沉积下来进入到水圈、生物圈,最终沉积下来回到岩石圈,故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地球圈层结构分为地球外部圈层和地球内部圈层两大部分。地球外部圈层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
读“某河流地貌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 )
A. 侵蚀、搬运、堆积 B. 搬运、侵蚀、堆积 C. 侵蚀、堆积、搬运 D. 堆积、搬运、侵蚀
12. 图中a河段河道的剖面图最有可能是( )
A. B.
C. D.
13. 图中c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是( )
A. 瀑布 B. 冲积扇 C. 三角洲 D. 河漫滩平原
【答案】11. A 12. D 13. C
【解析】
【11题详解】
读图可知,a位于河流上游的山地,河谷狭窄,落差大,水流速度快,因此以侵蚀为主;b位于河流中游,河谷较宽,河流以搬运为主;c位于河流的下游,地形平坦,河谷宽,流速慢,河流以堆积为主。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题详解】
a河段地处河流上游,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流水下蚀作用强,易形成V形谷。选项中D河谷最窄,下切最显著,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ABC错误,故选D。
【13题详解】
图中c处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平坦,流速减慢和海水的顶托,以堆积作用为主,可能形成河口三角洲,C正确;瀑布一般形成于上游地势落差大的地区,冲积扇形成于河流出山口,河漫滩平原形成于河流的中下游,ABD错误,故选C。
【点睛】河流地貌,是指河流对地表进行侵蚀、搬运、堆积作用所形成之地貌。包括河蚀地貌、河积地貌、河蚀与河积共同作用的地貌。河流侵蚀主要形成V形谷,瀑布等;河流堆积主要形成冲积扇、河漫滩、三角洲等。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该地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
A. 冰蚀作用 B. 流水侵蚀作用 C. 风力侵蚀作用 D. 海浪侵蚀作用
15. 该景观地貌属于( )
A. 雅丹地貌 B. 丹霞地貌 C. 冰蚀地貌 D. 喀斯特地貌
【答案】14. B 15. D
【解析】
【分析】
【14题详解】
图示景观为桂林山水,属于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因此该地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流水侵蚀作用,与冰蚀作用、风力侵蚀作用、海浪侵蚀作用无关,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15题详解】
图示景观为桂林山水,位于我国石灰岩分布区,主要是流水溶蚀形成的峰林等景观,因此该景观地貌属于喀斯特地貌,图示景观与雅丹地貌、丹霞地貌、冰蚀地貌的特征不同,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点睛】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地表地貌多溶沟和石芽、天坑和竖井、溶蚀洼地和溶蚀谷地、干谷、峰林、峰丛、孤峰、天生桥;地下水沿可溶性岩的裂隙溶蚀扩张而形成的地下洞穴,溶洞中有许多奇特景观,如石笋、石柱、石钟乳、石幔等。
某地区有一片屹立在坚实的土层之上、仿佛沙雕一样的巨大的蘑菇群岩层,被当地人称为“蘑菇沙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形成“蘑菇沙漠”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A. 风力侵蚀 B. 流水沉积 C. 岩层挤压 D. 火山喷发
17. “蘑菇沙漠”最可能分布的地区是( )
A. 湿润地区 B. 半湿润地区 C. 平原地区 D. 荒漠地区
【答案】16. A 17. D
【解析】
【分析】
【16题详解】
图示景观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风蚀蘑菇地貌,故选A项。流水沉积形成流水堆积地貌;岩层挤压易形成褶皱等地质构造;火山喷发可能会形成火山地貌等;BCD不对。故选A。
【17题详解】
风力侵蚀地貌在干旱和半干旱荒漠地区分布广泛,故选D项。湿润半湿润地区往往形成流水地貌,平原地区的地貌要取决于其自然特征,不一定是风蚀蘑菇;ABC不对。故选D。
【点睛】风蚀蘑菇是由于风力侵蚀作用形成,往往分布在较干旱地区。由于近地面的风中往往含有大量的砂石,侵蚀力强,故岩石下部首先被侵蚀,形成风蚀蘑菇。
下图表示某中学生在自然博物馆看到的四块动物化石,甲、乙、丙、丁分别为恐龙化石、三叶虫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和鱼类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关于图中四块化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丁 B. 丁乙丙甲 C. 乙丁甲丙 D. 乙丁丙甲
19. 与图中丙化石相同的地质年代,陆地上繁盛的植物是( )
A. 孢子植物时代 B. 棵子植物 C. 海生藻类 D. 被子植物
【答案】18. C 19. D
【解析】
【18题详解】
图文信息表明,甲、乙、丙、丁分别为恐龙化石、三叶虫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和鱼类化石,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恐龙生活在中生代,三叶虫生活在早古生代,哺乳动物出现在中生代后期,但在新生代快速发展,鱼类在晚古生代大量繁衍。因此四块化石年龄由老到新的排序分别是三叶虫化石、鱼类化石、恐龙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即为乙、丁、甲、丙,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9题详解】
图文信息表明,丙化石为哺乳动物化石,哺乳动物出现在中生代后期,但在新生代快速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古代至古生代奥陶纪为海生藻类时代,古生代志留纪至石炭纪为陆上孢子植物时代,古生代二叠纪至中生代侏罗纪为祼子植物时代,中生代白垩纪以来为被子植物时代,因此图中丙化石相同的地质年代,陆地上繁盛的植物是被子植物,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点睛】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中的三条线索:一是地质年代变化: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二是动物演化阶段: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鱼类时代→两栖动物时代→爬行动物时代→哺乳动物时代→人类时代。三是植物演化阶段:海生藻类时代→陆上孢子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
沙漠治理是干旱区的重要课题,传统工程治沙主要是利用人工设置沙障(如草方格)来防止沙子移动。近年来,某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化学黏合剂(见下图),可增强沙粒间的约束力,从而逐步使沙漠土壤化。在治理后的沙地上,西瓜、西红柿等长势喜人。据此回答以下小题。
20. 草方格沙障可以( )
A. 黏合沙粒 B. 吸取地下水 C. 增加地表粗糙度 D. 减少下渗
21. 与草方格沙障相比,沙漠土壤化技术的优势是( )
A. 成土时间短 B. 技术难度小 C. 没有环境污染 D. 资金投入少
【答案】20. C 21. A
【解析】
【20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草方格沙障“固沙”主要表现为防止沙子移动。草方格沙障是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半隐蔽式沙障,可以增大地表粗糙度,减缓风力;增加地表覆盖,截流水分,增加下渗,以利用植被生长,起到固沙的目的。故选C。
【21题详解】
分析材料可知,与草方格沙障相比,沙漠土壤化技术难度大, 环境污染大,资金投入多,但成土时间短。故A正确,B、C、D错误。
下图为我国①②两地区的典型地貌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图示①②两地区典型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 )
A. 风化作用 B. 侵蚀作用 C. 搬运作用 D. 堆积作用
23. 下列地形区中,最可能广泛分布图示②地貌的是( )
A. 江南丘陵 B. 黄土高原 C. 华北平原 D. 青藏高原
【答案】22. B 23. D
【解析】
【22题详解】
图中①为海蚀拱桥,为海浪侵蚀地貌,②冰斗和角峰,为冰川侵蚀地貌,因而都属于侵蚀作用,跟风化、搬运和堆积作用无关,ACD错误,故选B。
【23题详解】
图中②为冰川侵蚀地貌,常见于高纬度寒带地区或中低纬度的高山地区,青藏高原海拔在4000米以上,海拔高,气温低,有冰川地貌分布,D正确,江南丘陵为亚热带气候,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为温带气候不会有冰川地貌发育,ABC错误,故选D。
【点睛】外力作用与地貌一:外力作用(一):能量来源: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通过大气、水和生物发生作用。(二):主要形式: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二:外力作用与地貌(一):风化作用:岩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地方。在大气、水以及生物的作用下,发生破坏、崩解的现象。风化作用的产物称为风化物。由残存风化物构成的地球表面,称为风化壳。(二):侵蚀作用:风力、流水、冰川、波浪对岩石及其风化产物的破坏作用。侵蚀作用常常形成侵蚀地貌。(三):搬运作用:是指地表和近地表的岩屑和溶解质等风化物被外营力搬往它处的过程。搬运作用侧重过程,不形成地貌。(四):堆积作用:被搬运的物质因外营力减弱(如:风力、流水、波浪和冰川的融化)而失去搬运能力,以及含溶解质的水溶液受蒸发或发生化学反应后出现的积聚过程。堆积作用常形成堆积地貌。三:外力作用的特点(一):对地球表面起修饰作用,削高填低,让地势趋于平坦。(二):大部分时间,是缓慢的,不易被直接察觉。(三):瞬间爆发的,常形成巨大的地质灾害。例如:滑坡、泥石流导致地貌形态的巨变。
2020年7月17日晚至18日凌晨,四川省阿坝自治州发生泥石流(下图)。经调壹,此次泥石流是在山区,因频繁的地质构造活动、陡峻的地形地貌、般时强降雨,以及人类生产活动等因素作用下形成的,造成了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阿坝自治州泥石流发生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 地质结构较稳定 B. 山区岩石较破碎 C. 降水少且强度大 D. 人类活动影响大
25. 在野外活动时应对泥石流威胁的措施是( )
A. 连续降雨或暴雨时,不要在沟谷中逗留 B. 可以躲在沟谷中的大树上,以防被冲走
C. 向沟谷两侧迅速躲避,或顺沟谷往下跑 D. 发现泥石流及时报告,以便上游居民撇离
【答案】24 B 25. A
【解析】
【分析】
【24题详解】
泥石流的发生需要三个必备的条件,一是地形陡峭,二是有丰富的松散物,三是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结合材料分析,该地地形陡峭,地质构造活动频繁,地质结构不稳定,山区岩石破碎,A错误,B正确;降水丰富,强度大,C错误;人类活动不属于自然环境特征,D错误。故选B。
【25题详解】
连续降雨或暴雨时,沟谷中易诱发泥石流,不要在沟谷中逗留,也不能躲在沟谷中的大树上,A正确,B错误;向沟谷两侧迅速躲避,不能顺沟谷往下跑,C错误;发现泥石流及时报告,以便下游居民撤离,D错误。故选A。
【点睛】泥石流的发生过程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
26. 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是____(填名称)。
(2)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____轨道和____轨道之间(填名称)。
(3)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____级天体系统,其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____。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____。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____。
【答案】(1)水星 (2) ①. 火星 ②. 木星
(3) ①. 两 ②. 太阳系
(4)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5)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
【解析】
【分析】本题以太阳系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八大行星、小行星带的位置、天体系统以及地球有生命的条件等知识点,考查了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最近太阳的为水星。
【小问2详解】
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由图可知,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有以地球为中心的地月系等行星系,还有以太阳为中心的太阳系,共有两级天体系统,其中最高级的为太阳系,中心天体为太阳。
【小问4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为地球有生命存在提供了外部条件。
【小问5详解】
地球有生命的自身条件是:地表温度适宜(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有液态水(地球内部热量产生水汽,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表面有适宜的温度。
27. 根据所给两幅图回答下列各题。
(1)填注太阳大气层名称:A______,B______,C______
(2)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是______,它出现在太阳大气的______层。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______和______。
(3)从图中可知太阳活动的周期大约是______,它发出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会扰乱地球上空的______层,对无线电短波通讯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扰和破坏,另外,还将扰乱地球的磁场,引发______现象。
【答案】(1) ①. 光球层 ②. 色球层 ③. 日冕层
(2) ①. 耀斑 ②. 色球 ③. 太阳黑子 ④. 耀斑
(3) ①. 11年 ②. 电离 ③. 磁暴
【解析】
【分析】本题以太阳大气层结构和太阳黑子周期为材料,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相关知识,学科素养方面注重考查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
【小问1详解】
据图可知,A层位于太阳最里层,为光球层,B层位于中间,为色球层,C层位于最外层,为日冕层。
【小问2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色球层上出现的太阳活动是耀斑和日珥。
【小问3详解】
根据右图可知,太阳黑子的周期大约为11年,光球层出现太阳黑子,光球黑子增多,随之色球层就会出现耀斑,太阳黑子活动的区域突然连在一起,释放出大量能量,这种能量以射电和高能粒子喷发等方式猛烈爆发并增亮,形成耀斑,能量辐射地球,影响地球大气电离层,形成磁暴。
【点睛】
2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下图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桥”。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政区简图。
(1)图中四座“天生桥”可能出现的位置对应图中甲、乙、丙、丁的相应次序为:黄土桥____;海蚀桥____;喀斯特溶蚀桥____;风蚀桥____。
(2)塑造④风蚀桥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
(3)材料二所示的五个地区中滑坡、泥石流灾害最严重的是____。
(4)图中戊河流入海口常见的地貌是____,其成因是____。
【答案】(1) ①. 乙 ②. 丁 ③. 丙 ④. 甲
(2)风力侵蚀 (3)丙
(4) ①. 河口三角洲##三角洲 ②. 流水堆积
【解析】
【分析】本题以我国不同形式的天然的“桥”为背景,涉及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以及地质灾害的成因等知识点,考查了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的‘黄土桥”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是流水侵蚀的结果,对应乙;“海蚀桥”主要分布在基岩海岸地带,是海浪侵蚀的结果,对应丁;“喀斯特溶蚀桥”主要出现于石灰岩广泛分布地区,是流水溶蚀的结果,对应丙;“风蚀桥”则是分布于干旱地区,它的形成与风力侵蚀有关,对应甲。
【小问2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风蚀桥所示地区为我国西北干旱地区,该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流水作用弱,风力作用强,所以形成风蚀桥主要外力作用为风力侵蚀。
【小问3详解】
图中四个地区中,图①所示“喀斯特溶蚀桥”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丙),该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地表多碎屑物;地形崎岖,土层较薄,夏季多暴雨,容易引发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小问4详解】
图中戊位于河流入海口处,河口处流速变慢,以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流携带泥沙在此处堆积,形成了常见的三角洲地貌。
2023长沙宁乡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长沙宁乡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长沙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月考卷(四)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长沙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月考卷(四)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