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能力课时落实4四类典型晶体的熔沸点比较及应用含答案 试卷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58353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能力课时落实4四类典型晶体的熔沸点比较及应用含答案 试卷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58353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能力课时落实4四类典型晶体的熔沸点比较及应用含答案 试卷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58353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能力课时落实4四类典型晶体的熔沸点比较及应用含答案 试卷
展开能力课时落实(四) 四类典型晶体的熔沸点比较及应用
(建议用时:40分钟)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冰融化时,分子中H—O键发生断裂
B.共价晶体中,共价键越强,共价晶体的熔点越高
C.分子晶体中,共价键键能越大,该分子晶体的熔、沸点一定越高
D.稀有气体形成的晶体属于共价晶体
B [冰属于分子晶体,冰晶体中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所以冰融化时克服分子间作用力,共价键不变,A错误;共价晶体中共价键的强弱决定其熔点的高低,所以共价晶体中共价键越强,共价晶体的熔点越高,B正确;分子晶体的熔点和沸点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与分子内的共价键的键能强弱无太大关系,C错误;稀有气体分子是单原子分子,形成的晶体为分子晶体,D错误。]
2.要使金属晶体熔化必须破坏其中的金属键。金属晶体熔、沸点高低和硬度大小一般取决于金属键的强弱,而金属键的强弱与金属阳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及半径大小有关。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镁的硬度大于金属铝
B.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从Li到Cs是逐渐增大的
C.金属镁的熔点大于金属钠
D.金属镁的硬度小于金属钙
C [钠、镁、铝所对应的阳离子半径依次减小,且Na+、Mg2+、Al3+的电荷数依次增加,所以熔、沸点和硬度Na<Mg<Al,故A项错误,C项正确。从Li到Cs,对应金属离子的半径逐渐增大,金属离子所带电荷相同,金属键逐渐减弱,熔、沸点逐渐降低,故B项错误。Mg2+和Ca2+电荷数相同,半径Mg2+<Ca2+,所以金属镁的硬度大于金属钙,D项错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硝酸钾和冰的熔化需克服相同类型的作用力
B.氢化物HA的沸点比HB高,是因为1 mol HA分子中的H—A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比1 mol HB分子中的H—B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多
C.离子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是因为晶体受热时离子键被削弱,形成了自由移动的离子
D.非金属元素间只能形成共价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元素间一定形成离子化合物
C [硝酸钾和冰的熔化需克服的作用力分别是离子键和分子间作用力,A错误;氢化物的沸点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与共价键关系不大,B错误;离子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是因为晶体受热时离子键被削弱,形成了自由移动的离子,C正确;非金属元素间不一定形成共价化合物,例如氯化铵是离子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元素间也不一定形成离子化合物,例如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D错误。]
4.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判断可以形成合金的是( )
金属或非金属 | 钠 | 铝 | 铁 | 硅 | 硫 |
熔点/℃ | 97.8 | 660.4 | 1 535 | 1 415 | 112.8 |
沸点/℃ | 883 | 2 467 | 2 750 | 2 355 | 444.6 |
A.铝与硅 B.铝与硫 C.钠与硫 D.钠与硅
A [形成合金必须满足的条件是:熔融时不反应,且低熔点物质的沸点一定高于高熔点物质的熔点。]
5.(2021·湖北武汉高二月考)下列四种性质的叙述,可能属于金属晶体的是( )
A.由分子间作用力结合而成,熔点低
B.固态时或熔融后易导电,熔点在1 000℃左右
C.以共价键结合成网状结构,熔点高
D.固态时不导电,但溶于水或熔融后能导电
B [由分子间作用力结合而成,熔点低,不属于金属晶体的特点,A错误;固态或熔融后能导电,熔点在1 000 ℃左右,可能为金属晶体,B正确;以共价键结合成网状结构,熔点高,不属于金属晶体的特点,C错误;固态时不导电,不符合金属晶体的特征,D错误。]
6.下表给出几种氯化物的熔点和沸点:
| NaCl | AlCl3 | SiCl4 |
熔点/℃ | 801 | 190 | -70 |
沸点/℃ | 1 413 | 180 | 57.57 |
有关表中所列三种氯化物的性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氯化铝在加热时能升华
②四氯化硅在晶态时属于分子晶体
③氯化钠晶体中粒子之间以范德华力结合
④氯化铝晶体属于离子晶体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C [由表中的数据可知,AlCl3的沸点低于熔点,加热时能升华,故①正确;SiCl4的熔、沸点较低,在晶态时属于分子晶体,故②正确;NaCl的熔、沸点较高,属于离子晶体,粒子之间以离子键结合,故③错误;AlCl3的熔、沸点都较低,属于分子晶体,故④错误。]
7.下列各组物质中,熔点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
A.O2、I2、Hg B.Na、H2O、NaOH
C.CO2、KCl、SiO2 D.Si、NaCl、SO2
C [O2为分子晶体,常温下为气体,熔点最低,I2常温下为固体,Hg常温下为液体,所以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为O2、Hg、I2,故A错误;钠是金属晶体,水是分子晶体,氢氧化钠是离子晶体,则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为H2O、Na、NaOH,故B错误;CO2是分子晶体,KCl是离子晶体,SiO2是共价晶体,则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为CO2、KCl、SiO2,故C正确;Si是共价晶体、NaCl是离子晶体、SO2是分子晶体,则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为SO2、NaCl、Si,故D错误。]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F、HCl、HBr、HI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B.Si、SiC、金刚石的熔点依次降低
C.F2、Cl2、Br2、I2的沸点依次升高
D.HCl的熔、沸点低于HF的熔、沸点
B [因Si、SiC、金刚石都是共价晶体,共价键强弱顺序为C—C键>Si—C键>Si—Si键,所以Si、SiC、金刚石的熔点依次升高。]
9.下列有关离子晶体的数据大小比较不正确的是( )
A.熔点:NaF>MgF2>AlF3
B.晶格能:NaF>NaCl>NaBr
C.阴离子的配位数:CsCl>NaCl>CaF2
D.硬度:MgO>CaO>BaO
A [由于Na+、Mg2+、Al3+的半径依次减小,所带电荷数依次增加,所以NaF、MgF2、AlF3的晶格能依次增大,熔点依次升高,A项错误;F-、Cl-、Br-的半径依次增大,NaF、NaCl、NaBr的晶格能依次减小,B项正确;CsCl、NaCl、CaF2中阴离子的配位数分别为8、6、4,C项正确;Mg2+、Ca2+、Ba2+的半径依次增大,MgO、CaO、BaO的晶格能依次减小,硬度依次减小,D项正确。]
10.(2021·辽宁六校协作体高二开学考试)下列物质的熔点均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其原因是键能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
A.铝、钠、干冰
B.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C.碘化氢、溴化氢、氯化氢
D.二氧化硅、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B [碘化氢、溴化氢、氯化氢、二氧化碳以及一氧化碳形成的晶体都是分子晶体,其熔点高低与分子间作用力大小有关,所以A、C、D都不符合;B项中的物质都是共价晶体,其熔点高低与共价键的强弱有关,故B符合题意。]
11.(2021·北京广渠门中学高二检测)已知金属钠能与两种卤族元素形成化合物Q、P,它们的晶格能分别为923 kJ·mol-1、786 kJ·mol-1,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Q的熔点比P的高 ②若P是NaCl,则Q一定是NaF ③Q中成键离子核间距较大 ④若P是NaCl,则Q可能是NaBr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B [Q的晶格能大于P的晶格能,故Q的熔点比P高,①正确;因F-的半径比Cl-的小(其他卤素离子的半径比Cl-的大),故NaF的晶格能大于NaCl的,故②正确,④错误;因Q、P中成键离子均为一价离子,离子所带电荷数相同,故二者晶格能的差异是由成键离子核间距决定的,晶格能越大,表明离子核间距越小,③错误。]
12.(1)德国和美国科学家制出了由20个碳原子构成的空心笼状分子C20,该笼状结构是由许多正五边形构成的(如图所示)。C20晶体属于________晶体,C20分子共有________个共价键,共有________个正五边形。
(2)目前科学家拟合成一种“二重结构”的球形分子,即把足球形C60分子容纳在足球形Si60分子中,外面的硅原子与里面的碳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下列关于这种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该物质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该物质是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C.该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D.该物质具有极高的熔、沸点
[解析] (1)根据“由20个碳原子构成的空心笼状分子”可判断该物质一定是分子晶体。根据其结构可知每个碳原子形成3个C—C键,每个共价键被2个碳原子共用,所以含有的共价键数是=30。因为每个共价键被2个正五边形共用,所以平均每个正五边形含有的共价键数是=2.5,故C20分子共有正五边形的个数为=12。(2)该物质中碳原子和硅原子间形成共价键,因此它是化合物,故A项正确、B项错误;该晶体是由分子构成的,属于分子晶体,故C项正确;该晶体属于分子晶体,熔,沸点较低,故D项错误。
[答案] (1)分子 30 12 (2)BD
13.(高考组合)(1)(2019·全国Ⅲ)苯胺(NH2)的晶体类型是________。苯胺与甲苯(CH3)的相对分子质量相近,但苯胺的熔点(-5.9 ℃)、沸点(184.4 ℃)分别高于甲苯的熔点(-95.0 ℃)、沸点(110.6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课标全国Ⅰ高考)碳及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回答下列问题:
①碳在形成化合物时,其键型以共价键为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O能与金属Fe形成Fe(CO)5,该化合物的熔点为253 K,沸点为376 K,其固体属于________晶体。
[解析] (1)苯胺为有机物,结合题给信息中苯胺的熔、沸点可知苯胺为分子晶体。苯胺中有—NH2,分子间可形成氢键,而甲苯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分子间氢键可明显地提升分子晶体的熔、沸点。(2)①碳原子有4个价电子,且碳原子半径小,很难通过得、失电子达到稳定电子结构,所以碳在形成化合物时,其键型以共价键为主。②Fe(CO)5的熔、沸点较低,符合分子晶体的特点,故其固体为分子晶体。
[答案] (1)分子晶体 苯胺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2)①C有4个价电子且半径小,难以通过得、失电子达到稳定电子结构 ②分子
14.过渡金属钛、铬、铁、镍、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重要用途。
(1)钛铁合金具有放氢温度低、价格适中等优点,是钛系储氢合金的代表。
①基态Ti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②F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
(2)制备CrO2Cl2的反应为K2Cr2O7+3CCl4===2KCl+2CrO2Cl2+3COCl2↑。
①上述化学方程式中非金属元素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②COCl2分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COCl2分子中π键和σ键的个数比为__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
(3)NiO、FeO的晶体结构均与NaCl的晶体结构相似,其中Ni2+和Fe2+的离子半径分别为6.9×10-2 nm和7.8×10-2 nm。则熔点:FeO________(填“>”“<”或“=”)NiO。
(4)Ni和La的合金是目前使用广泛的储氢材料,具有大容量、高寿命、耐低温等特点,在我国已实现了产业化。该合金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②已知该晶体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密度为d g·cm-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该晶胞的体积为________cm3(用含M、d、NA的代数式表示)。
③该晶体的内部具有空隙,且每个晶胞的空隙中储存6个氢原子比较稳定。已知:a=511 pm,c=397 pm;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8.98×10-5 g·cm-3;储氢能力=。若忽略吸氢前后晶胞的体积变化,则该储氢材料的储氢能力为________(结果保留整数)。
[解析] (1)①Ti是22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4周期第ⅣB族,故基态Ti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24s2。②Fe是26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4周期第Ⅷ族。
(2)①化学方程式中涉及的非金属元素有三种:O、C、Cl,CCl4中C元素表现正化合价、Cl元素表现负化合价,Cl2O中Cl元素显+1价,O元素显-2价,元素电负性越大,对应原子在形成化学键时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相互化合时该元素表现负价,故电负性:C<Cl<O。②1个COCl2分子中有1个C===O键和2个C—Cl键,所以1个COCl2分子中π键的数目为1,σ键的数目为3,个数比为1∶3,中心C原子价电子对数为3+=3,故中心C原子杂化方式为sp2。
(3)NiO、FeO的晶体结构类型均与氯化钠的相同,说明二者都是离子晶体,离子晶体的熔点与晶格能的大小有关,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熔点越高,由于Ni2+的半径小于Fe2+的半径,则熔点:FeO<NiO。
(4)①根据该合金的晶胞图可知,晶胞中心有1个镍原子,其他8个镍原子位于晶胞面上,镧原子位于晶胞顶点,所以晶胞中含有的镍原子数为1+8×=5,晶胞中含有的镧原子数为8×=1,晶体的化学式为LaNi5。②一个晶胞的质量m= g,根据m=ρ×V,可得V= cm3。③LaNi5合金储氢后氢的密度ρ== g·cm-3≈0.111 g·cm-3,由定义式可知储氢能力=≈1 236。
[答案] (1)①3d24s2 ②第4周期第Ⅷ族 (2)①C<Cl<O ②1∶3 sp2 (3)< (4)①LaNi5 ② ③1 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