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七年级下册古诗词曲梳理课件:游山西村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七年级下册古诗词曲梳理课件:游山西村,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10首游山西村,教参教材梳理,当堂小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节 课标古诗词曲40首梳理
学生用书《古诗文册》P23
课文回顾 进度条:10/40 老师讲 学生早读
游山西村陆 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易错字腊 豚箫 鼓冠 简拄 杖
(一)文学常识:1.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爱国诗人。有 《渭南文集》《剑南诗稿》等传世。 2.体裁:七言律诗。题材:山水田园。(二)写作背景:《游山西村》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初春,当时陆游正罢官 闲居在家。(三)全诗主旨:这首诗以明快、抒情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 的农村风光图。赞扬了乡民的淳朴与好客,表达了诗人对古风犹存的 吾土吾民的热爱以及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四)本诗成语: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五)艺术特色:写景与说理融为一体,全诗紧扣“游”字,按时间的推移 和空间的转换展开叙述,层次清晰,语言生动。
莫笑农家腊酒①浑②,丰年留客足鸡豚③。教材注释:①腊酒:腊月所酿的酒,称为“腊酒”。②浑:浑浊。酒以 清为贵。③足鸡豚:备足猪肉、猪肉。豚,小猪,这里指猪肉。翻译:不要笑话农家的腊酒浑浊不清,丰收之年有丰足的菜肴款待客人。
内容:从“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中可以看出什么? 答: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以村人劝说 别人不要嫌弃农家腊酒浑浊的口吻,写农家在丰年殷勤待客的情谊, 间接抒写了自己在山西村农家做客时的感受。从“丰年留客足鸡豚” 能够看出村里人热情好客的特点,体现了人情美。全诗烘托出热烈、 和谐的气氛。炼字:试赏析“莫笑”“足”的作用。 答:“莫笑”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足”是足够的 意思,写出了丰收的景象和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表现出农民 朋友的热情好客。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重点句)翻译:山峦重重叠叠,水迂回曲折,似已无路可走,(忽见)柳树成荫, 繁花耀眼,又一村庄出现在眼前。炼字: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答:“重”“复”二字突出了山与水的曲折幽暗;“疑”字写出了 曲折多变的景色,点明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所致。“暗”字则突出 了绿柳的繁茂荫浓,“明”字突出了鲜花的娇艳明丽,描写了农村 优美的自然景象。写景中蕴含哲理,道出了在困境中往往包含着希 望和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道理。
写法、哲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流传最广, 请从写法角度赏析。 答:运用对偶、对比和反衬手法,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 花团锦簇的景象,又以“疑无路”衬托“又一村”,构成了鲜明 的对比。蕴含着困境中往往包含着希望和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箫鼓追随春社④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教材注释:④春社:古代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祭社神(土地神), 祈求丰收。翻译:将近社日,一路上迎神的箫鼓声随处可闻,村民们衣冠简朴,村 子里古风犹存。内容:简要分析“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答: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春社日将临,农民要祭祀土 地神以祈求丰收年,击鼓吹箫,充满着对丰收的期待。农家的穿戴 简洁朴素,还保留着古代的风俗,诗人赞美这一古老的乡土风俗, 显示出诗人对吾土吾民的热爱,体现了风俗美。
修辞:“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热闹的乡俗民事,表现了村民勤劳 俭朴的品质,表达了诗人对古老淳朴的乡土风俗和热情好客的乡民 的赞美。易错警示:春社是庆祝活动,是祈求丰收而非庆祝丰收。
从今若许闲乘月⑤,拄杖无时⑥夜叩门。教材注释:⑤闲乘月:趁着月明来闲游。⑥无时:没有固定的时间,即 随时。翻译:从今以后,如果允许趁着月明来闲游,(我将会)随时拄着拐杖, 半夜前来叩门。情感:“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写出了诗人归途中的愉悦心情和对重游的期望,表达了诗人对 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请解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诗中的意思,以及后来衍生的意思。 诗句原意:山重峦叠嶂,水迂回曲折,正怀疑前面没有路,突然出现了一个柳绿花红的小山村。衍生意思: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世间事物是消长变化的。
一、默写题1.按要求填写原诗中的语句。(8分)(1)陆游的《游山西村》中,既描绘了农村明媚秀丽、变化万千的自然风 光,又蕴含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昆明西山龙门有一副对联为“高山仰止疑无路,曲径通幽别有天”。 该对联的上联化用了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3)《游山西村》中描写农家热情好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4)《游山西村》中描绘南宋农村风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二、选择题2.下列对《游山西村》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首诗属于七言律诗,作者是南宋的陆游。B.首联中“足”字,表现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 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C.“山重水复”可见地形复杂,写出此处山水的无穷变化。一个“疑” 字写出这变化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又一村”写出了作者的欣喜之 情。这两句蕴含着生活哲理。D.颈联中的“春社”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农民丰收后的喜悦。“社” 为谷神。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淳朴的农民朋友邀请诗人到家里做客,他对诗人说,请别嫌弃农家 的酒有些浑浊,今年农作物丰收了,家里有丰足的鸡豚款待您。B.春社祭日已临近,村民们穿着布衣,带着素帽,你吹着箫,我击着 鼓,祈望丰收,村子里仍然保存着古朴浓厚的乡俗民风。C.颔联描写诗人置身山水环绕的路上,道路难行,忽而开朗的情景。D.热情的主人,变换的美景,淳朴的民风,使诗人流连忘返,并与村 民相约:自己以后可能随时再来登门拜访。
三、简答题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 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3分)
【示例一】面对困境时。因为这两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不放弃希 望,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新的出路、进入新的天地。【示例二】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因为这两句诗描写了山环水绕、 柳暗花明的美丽景色。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总复习语文古诗词曲鉴赏专题第10首 游山西村课件,共1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安徽·中考,七年级下册,作家作品,诗歌精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曲第21首游山西村课时教学课件,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写作背景,重点注释,作品主旨,理解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七年级下册古诗词曲梳理课件:望岳,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参教材梳理,易错字曾眦凌绝,当堂小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